-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生物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三测试:第6章水平测试
第 6 章水平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造成资源危机 B.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D.与地球的环境容纳量无关 答案 D 解析 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危机,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生态平衡失 调,同地球的环境容纳量密切相关。 2.如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 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用人口自然出生率减去人口自然死亡率的差值表 示。由图中数据信息可以看出,③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的差值最大, 故该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选 C。 3.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 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禽类、蛋类为主 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答案 A 解析 人口急剧增长导致人类各种需求增加,从而会导致粮食短缺。为了提 高能量的利用率,人们可以通过以食用植物性食物为主来减少能量损耗。 4.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 来 答案 C 解析 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因我 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C 错误。 5.梅托斯于 1970 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 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 ) 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 C.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D.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 答案 D 解析 虽然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但是人类可 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故地球不一定会因此而毁灭,D 项符合题意。 6.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向生态系统索取资源的数量和速度 剧增,同时向环境排放的废物也远远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造成了许多全球 性的环境问题。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及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实质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物种种群的增长规律完全相同 C.人口过度增长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缺乏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人口的增长具有其特殊性,如实行计划生育,因此,人口增长规律与 其他物种种群的增长规律不完全相同。 7.仿生学是目前飞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如全球卫星地面定位系统扫描等就借 鉴了某些生物的回声定位系统的特点,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生态功能 答案 A 解析 对人类有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8.四川地震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大熊猫,把 大熊猫转移到其他地区的动物园进行饲养,该过程属于( )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 D.建立风景名胜区 答案 B 解析 由于原有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为了保护大熊猫,需将其转移到其他地 区的动物园进行饲养,这属于易地保护。 9.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休渔”政策,其目的是( ) A.限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B.监测和修理船只和渔具,以利于捕获更多的鱼 C.防止“赤潮”产生,避免海水污染恶化 D.实行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 答案 A 解析 在近海海域实行“休渔”政策,是保护我国渔业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 从而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 正确;赤潮的产生是由于大量含有 N、P 的污 水流入水体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的现象,与“休渔”无关,C 错误;“休渔”既 不是为了避免渔事纠纷,也不是为了修理船只和渔具,B、D 错误。 10.对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C.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D.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C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 错误; 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B 错误;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 环境问题,C 正确;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错 误。 11.全长 1963 km 的青藏铁路于 2006 年 7 月 1 日全面建成通车,其中在穿越 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的 33 条走廊——野生动物通道(如桥洞),格外 引人注目。该设计的目的不包括( ) A.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徙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 栖息环境 B.尽量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 C.避免因青藏铁路的隔离使藏羚羊等动物出现地理隔离而产生新物种,保持 藏羚羊等物种的遗传性 D.防止藏羚羊出生率下降,维持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 C 解析 青藏铁路的阻隔形成地理隔离,但不能形成新物种,只有出现生殖隔 离才会出现新物种,C 错误。 12.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二氧化 碳、二氧化硫、氟利昂的过量排放均会引起相应的环境问题,下列环境问题与上 述过量排放的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 B.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 C.臭氧层空洞、酸雨、温室效应 D.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 答案 A 解析 温室效应是由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酸雨 是由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造成的;臭氧层空洞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氟 利昂等物质引起的。 13.外来物种引进后若能在野外大量繁殖,以至影响当地原有物种的生存, 就称为入侵种。下列有关入侵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能影响本地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 B.可能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可能与生态系统中相同生态位的本地物种互相竞争,并排挤本地物种的生 存 D.该物种由于生存环境改变,可能受强烈选择作用而迅速演化成新的物种 答案 D 解析 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也就间接影响了生态平衡, A、C 正确;外来物种可能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B 正确;一般情况下,物种的 进化需要经过漫长的年代,而不能迅速演化,D 错误。 14.如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森林的两种开发模式Ⅰ、Ⅱ,其中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完全砍伐后再种植的树通常具有一样的树龄和种类 B.选择性砍伐使森林变得更有层次和多样性 C.选择Ⅱ模式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D.进行大面积砍伐,让其自身恢复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D 解析 完全砍伐后再种植的树通常具有一样的树龄和种类,A 正确;据图分 析,选择性砍伐使森林变得更有层次,使得群落垂直结构更复杂,充分的利用光 能,另外使得森林多样性增加,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正确;据图分析,进行 选择性砍伐,其自身恢复时间短,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C 正确;进行大面 积砍伐,让其自身恢复需漫长的时间,再生生长时间长,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 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D 错误。 15.如图是我国在 1953 年和 2010 年人口普查后,绘制成的人口年龄组成金 字塔,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953 年我国人口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B.2010 年与 1953 年相比,60 岁以上人口有所增加 C.上世纪 80 年代后,我国人口死亡率呈逐年降低趋势 D.年龄组成金字塔的绘制有利于我国做出科学的人口规划 答案 C 解析 1953 年年幼的个体占很大比例,年老的个体占比例较小,属于增长型, A 正确;看图可知:2010 年与 1953 年相比,60 岁以上人口有所增加,B 正确;上 世纪 80 年代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基本政策,人口出生率呈逐年降低趋势,从 图中看不出死亡率呈逐年降低趋势,C 错误;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密 度变化的趋势并做出合理的规划,D 正确。 16.蜜蜂是虫媒植物繁衍后代的“红娘”,尤其对多种农作物、果树、蔬菜 等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事实体现了蜜蜂的(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 答案 A 解析 蜜蜂传粉对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果树、蔬菜等的产量和质量的 提高有重要作用,这体现的是蜜蜂的直接价值。 17.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 答案 A 解析 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 以生存的栖息地。 18.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 护东北虎,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答案 A 19.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B.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答案 A 解析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可能导致 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降低,A 错误;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生 物多样性降低,B 正确;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是由于新 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C 正确;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导致生 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的重要原因,D 正确。 20.如图所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 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人口种群大小,虚线为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请问在无粮 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个选项代表的国家能生存更长久( ) 答案 B 解析 粮食产量持续下降,而人口数量却大幅度增长,很快就不能维持本国 的生存,A 错误;粮食和人口同步增长,且幅度比较一致,能长久地维持下去,B 正确;虽然粮食和人口同步增长,但是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粮食增产速度,最 终该国也不能维持其生存,C 错误;粮食产量增长了一段时间后却又大幅度下降, 肯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发达国家的年龄组成应属于________,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可 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的年龄组成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人 口 问 题 主 要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 采 取 的 对 策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衰退型 人口增长慢、老龄化严重 鼓励生育、进行移民 (2)增长型 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比例高 计划生育 22.我国环境形势的基本状况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 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1)“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 是全面小康。 ①导致大范围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很多,如大量燃烧________后排出的 废气和粉尘;汽车尾气的排放;建筑工地的扬尘等。 ②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空气质量准则认为,如长期暴露在超过空气质 量准则值 PM2.5(即每立方米微粒超过 10 微克)的空气中,人类总死亡率、心肺疾 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将可能直接导致________下降。 (2)沼气是清洁能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使用粪便、秸秆、杂草等 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从能量流动方面考虑)。 (3)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 ①画出图中的营养结构: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理论上说,1000 kg 的水稻最多可使蛇增重________。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如少用 或不用一次性物品、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等,坚持走________道路,反对盲目、 掠夺式开发利用。 答案 (1)①化石燃料 ②人口密度 (2)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 (3)① ②40 kg (4)可持续发展 解析 (2)从能量流动方面考虑,沼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优点是可实现能量的多 级利用,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①分析图形可知,图中存在两条食物链,即“水稻→鼠→蛇”和“水稻→ 昆虫→青蛙→蛇”。②从理论上说,按 20%的能量传递效率、最短食物链计算, 1000 kg 的水稻最多可使蛇增重 1000×20%×20%=40(kg)。 23.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如图某 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 湖 泊 生 态 系 统 食 物 链 有 ________ 条 , 鱼 类 与 贝 类 的 关 系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 析,湖水变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 影响,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多选)( ) A.打捞水草,开发利用 B.引水稀释 C.使用除草剂 D.控制污水排入 (4)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你认为这样做会 引起哪些不良后果?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 捕食、竞争 (2)藻类大量繁殖 厌氧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气体 (3)B、C (4)水花生、水葫芦疯长;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 (1)水草和藻类为生产者,水禽营养级最高,据图可知该生态系统食物 链有 6 条,鱼类与贝类的关系既为捕食又为竞争。 (2)水体逐渐变绿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的结果,水体变臭是由有机 物被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造成的。 (3)引水稀释为水草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空间,使用除草剂会对水域造成污染, 二者均不合理。 (4)盲目进行引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缺少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 会造成引入物种疯长。 24.阅读下列三个事例,并回答有关问题: 事例一 我国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在 1956 年为 25.7%,1964 年为 18.2%,1981 年为 8.53%,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稀植物濒临灭绝, 裸实等珍稀药用植物灭绝。 事例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在 1967 年为 4 万多公顷,30 年后已经有 一半被挖尽。 事例三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 20 世纪 80 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 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 1990 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 13 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1) 事 例 一 说 明 造 成 这 两 种 野 生 生 物 资 源 濒 危 或 灭 绝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 (2) 事 例 二 说 明 造 成 这 些 野 生 生 物 资 源 明 显 减 少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例三说明由于________入侵或引种到________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 有物种受到威胁。 (4)除上 述 原 因 外 , 你 还 能 举 出 导 致 生 物 多 样 性 减 少 的 其 他 原 因 吗 ?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植被破坏 (2)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3)外来物种 缺乏天敌 (4)人为捕杀、环境污染等 (5)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6)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教育和法规建设、限制珍稀物种的贸易等 解析 (4)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地开 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此外还有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通过生物技术进行保护,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 设。 25.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 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为生态浮床示意图,表中所示为建立生态浮床前后底 栖动物的种类变化,回答问题 (1)生态浮床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________。 (2) 浮 床 植 物 能 否 直 接 利 用 水 体 中 的 有 机 污 染 物 , 为 什 么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浮床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浮床系统处理污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势(至少答出两 点)。同时浮床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 (5)底栖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关键环节,在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 态系统功能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运动能力很弱的底栖动物可用________法进 行种群密度的调查。由下表可知建立生态浮床之后,底栖动物的丰富度________。 答案 (1)空间结构 栖息环境和食物 (2)不能,有机物必须要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形成无机物才能被植物吸收 (3)遮蔽阳光,影响藻类光合作用 (4)简单有效、花费少、能耗低和无二次污染 直接价值 (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样方 增大 解析 (1)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体现了群落的空间 结构,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栖息环境和食物。 (2)浮床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有机物必须要经过微生物的 分解作用形成无机物才能被植物利用。 (3)浮床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原因是其可以遮蔽阳光,影响藻类光合作用。 (4)生态浮床系统处理污水具有简单有效、花费少、耗能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 势。同时浮床还可以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5)底栖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关键环节,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生 态系统功能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运动能力很弱的底栖动物可用样方法进行种 群密度的调查。由表格信息可知建立生态浮床之后,底栖动物的丰富度增大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