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人教版生物选修一导学同步练习:专题5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人教版生物选修一导学同步练习:专题5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专题五 课题 2 一、选择题 1.从第二次循环开始,复制 DNA 片段呈哪种方式扩增( B ) A.直线 B.指数 C.对数 D.不变 [解析] 利用 PCR 反应循环 n 次会获得 2n 个片段,呈指数扩增。 2.DNA 的羟基(-OH)末端称为( A ) A.3′端 B.5′端 C.1′端 D.2′端 [解析] DNA 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为了明确地表示 DNA 的方向,通常将 DNA 的 羟基(-OH)末端称为 3′端。 3.PCR 利用了 DNA 的什么原理,来控制 DNA 的解聚与结合( C ) A.特异性 B.稳定性 C.热变性 D.多样性 [解析] PCR 技术控制 DNA 的解聚与结合是利用 DNA 的热变性原理。 4.下图 a、b、c 均为 PCR 扩增的 DNA 片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片段 a、b、c 的长度均相同 B.片段 a、b 只是第一次循环的产物 C.片段 c 最早出现在第三次循环的产物中 D.经过 30 次循环后,片段 c 的数量为 230 [解析] 图中片段 a、b 只有一种引物,是由原始 DNA 链为模板复制而来,其长度比片 段 c 长,A 项不正确。由于原始模板在每次循环中均可作为模板,则每次循环都能产生图中 片段 a、b,B 项不正确。由于第一次循环的产物只有一种引物,而图中片段 c 有两种引物, 且两条链等长,则最早出现在第三次循环,C 项正确。经过 30 次循环后,得到的 DNA 片 段总数为 230,这包括图中的片段 a、b,故 D 项不正确。 5.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的 DNA 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 A ) ①ATP ②DNA 分子 ③酶 ④转运 RNA ⑤信使 RNA ⑥脱氧核苷酸分子 ⑦适宜的 pH ⑧适宜的温度 A.①②③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⑧ D.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 ①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为 DNA 复制提供能量,需要;②DNA 分子是复制的 模板,需要;③酶是催化剂,需要;④转运 RNA 是翻译的工具,不需要;⑤信使 RNA 是 转录的产物,是翻译的模板,不需要;⑥脱氧核苷酸分子是复制的原料,需要;⑦适宜的 pH 是酶活性正常发挥所必须的,需要;⑧适宜的温度是酶活性正常发挥所必须的,需要。 所以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的 DNA 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①②③⑥⑦⑧。 6.在 PCR 扩增的实验中,加入一种提取物(一种模板 DNA 片段),但实验得到的产物 却有 2 种 DNA,其原因可能是( C ) A.基因突变 B.Taq DNA 聚合酶发生变异 C.基因污染 D.温度过高 [解析] 此现象属于 PCR 技术中的假阳性现象,是由靶基因污染造成的。因此,在 PCR 实验中,一定要做到隔离操作区、分装试剂、简化操作程序、使用一次性吸头等。尽量避免 靶基因污染,故 C 项正确。若是基因突变,则可能得不到扩增产物或扩增产物仍为一种,A 项不正确。若 Taq DNA 聚合酶发生变异则不会有扩增产物,B 项不正确。若温度过高.亦 不会有扩增产物,D 项不正确。 7.在遗传病及刑侦破案中要对样品 DNA 进行分析,PCR 技术能快速扩增 DNA 片段, 在几个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 DNA 拷贝,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 DNA 含量太低而难 以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引物Ⅱ,并在复性这一步骤中将引物Ⅱ置于合适的位置。 (2)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循环一次后生成的 DNA 分子。 __3′—G—C……A—G—5′__5′—G—G……T—C—3′ 5′—G—G……T—C—3′__3′—C—C……A—G—5′__ (3)若将作为原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用 32P 标记,请分析循环一次后生成的 DNA 分子的 特点:__每个 DNA 分子各有一条链含 32P__,循环 n 次后生成的 DNA 分子中不含放射性的 单链占总单链的比例为__1/2n__。 (4)PCR 反应过程的前提条件是__DNA 解旋__,PCR 技术利用了 DNA 的__热变性__原 理解决了这个问题。 (5)在对样品 DNA 分析过程中发现,DNA 掺杂着一些组蛋白,要去除这些组蛋白可加 入的物质是__蛋白酶__。 [解析] (1)由图可知,引物Ⅱ为 5′-G-A-OH。 (2)循环一次后生成的 DNA 分子如下: (3)若将作为原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用 32P 标记,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循环 一次后,每个 DNA 分子各有一条链含 32P,循环 n 次后生成的 DNA 分子中不含放射性的单 链的比例为 2 2n+1 = 1 2n 。 (4)PCR 反应过程的前提条件是 DNA 解旋,PCR 技术利用 DNA 的热变性原理解决了这 个问题。 (5)在对样品 DNA 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DNA 掺杂着一些组蛋白,根据酶的专一性 原理,要去除这些组蛋白可加入蛋白酶。 8.近十年来,PCR 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规手段, 其原理是利用 DNA 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 DNA 的人工复制(如图),在很短的时间内, 将 DNA 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加热使 DNA 双链打开,这一步是打开__氢__键,称为__解旋__。 (2)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__3′__端结合,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 延伸,最终合成两个 DNA 分子,此过程中原料是__四种脱氧核苷酸__,遵循的原则是__碱 基互补配对原则__。 (3)PCR 技术的必要条件,除了模板、原料、ATP、酶以外,至少还需要三个条件,即: 液体环境、适宜的__温度__和__酸碱度__,前者由 PCR 仪自动调控,后者则靠__缓冲液__ 来维持。 (4)DNA 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 D ) A.可加快 DNA 复制速度 B.引物可与 DNA 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 C.引物的 5′端有助于 DNA 聚合酶延伸 DNA 链 D.DNA 聚合酶只能从 3′端延伸 DNA 链 [解析] (1)PCR 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 DNA 片段的方法,主要由变性、复性和延伸三个 步骤构成;在高温(95℃)下,待扩增的 DNA 双链受热,打开氢键变性成为两条单链 DNA 模 板为变性过程;在低温(37~55℃)情况下,两条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与互补的单链 DNA 模板结合,形成部分双链为复性过程;在 Taq 酶的最适温度(72℃)下,以引物 3′端为合成 的起点,以单核苷酸为原料,沿模板以 5′→3′方向延伸,合成 DNA 新链为延伸过程。(2) 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 3′端结合,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 合成 2 个 DNA 分子,此过程为 PCR 中的延伸过程,此过程中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遵 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T,C-G。(3)PCR 技术的必要条件,除了模板、原 料、ATP、酶以外,至少还需要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前者是由 PCR 仪自动调控,后者则靠缓冲液来维持。(4)延伸过程中,以引物 3′端为合成的起点, 以单核苷酸为原料,沿模板以 5′→3′方向延伸,合成 DNA 新链,DNA 聚合酶只能从 3′ 端延伸 DNA 链,所以 DNA 复制需要引物,故选 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