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生命物质可以直接在血浆中发挥作用的是( ) A. 消化酶 B. 抗体 C. 乙酰胆碱 D. 性激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消化酶在消化道内起作用,与题意不符,A错误; B、抗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或外分泌液中,可知血浆中起作用,B正确; C、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可理解为在组织液中发挥作用,C错误; D、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激素,在靶细胞内起作用,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渗透压与细胞内液的相近 B. 细胞内发生的生化反应影响着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C. 无机盐含量的多少是决定血浆渗透压的唯一因素 D.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个器官和系统共同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故其渗透压与细胞内液的相近,A正确; B、细胞内发生的生化反应产生的产物会影响着内环境的理化性质,B正确;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C错误; D、由概念可知: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个器官和系统共同参与完成,D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借助反射弧来完成 B. 感受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 C.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故任何反射活动都要借助反射弧来完成,A正确; B、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B错误;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正确; D、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建立起来的,D正确。 故选B。 4.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 B.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C.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时表现为相互拮抗 D. 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分析可知: A、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A错误;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上升,B正确;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时表现为相互拮抗,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A。 5.下列关于水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D.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时,机体尿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水盐调节过程可看出 A、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 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正确;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多,C错误;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下降,导致机体尿量增加,D正确。 故选C。 6.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高温环境相比,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下产热多,散热也多 B. 在炎热环境中,血管舒张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 C. 在高温环境中,可以通过降低产热甚至不产热来维持体温恒定 D. 散热都发生在体表,所以皮肤是唯一有效的散热器官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因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量动态平衡的结果,故与高温环境相比,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下产热多,散热也多,A正确; B、在炎热环境中,血管舒张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的,B错误; C、在高温环境中,人体最起码需要基础代谢的维持,故不可以通过降低产热甚至不产热来维持体温恒定,C错误; D、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除外,还有汗腺、呼吸、排尿等途径,D错误。 故选A。 7.下列有关神经—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某些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的调节 B. 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C. 胰岛素可促进肌肉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D. 在盐酸的作用下,胰腺可分泌促胰液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某些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的调节,A正确; B、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B正确; C、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也包括肌肉细胞,C正确; D、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分泌促胰液素,D错误。 故选D。 8.下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 激素丙为甲状腺激素 C. 该图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D. 激素丙的增加会促进激素乙的分泌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分析可知: A、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 B、激素丙为甲状腺激素,B正确; C、该图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C正确; D、激素丙的增加会抑制激素乙的分泌,D错误。 故选D。 9.图为某反射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e分别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感受器 B. 非条件反射依赖于图中的反射弧,而条件反射不依赖反射弧 C. 剩激d处,在b处可记录到电位变化,同时a会收缩,属于反射 D. 刺激e处,在b处检测到电位变化即可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递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a、e分别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感受器,A正确; B、非条件反射依赖于图中的反射弧,条件反射也依赖反射弧,B错误; C、刺激d处,由于兴奋在c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在b处不可记录到电位变化,又因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的,故在a会收缩,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C错误; D、刺激e处,在b处检测到电位变化,但不可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递,因为没有相反方向的刺激做对照,D错误。 故选A。 10.下列有关在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导或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量内流导致兴奋产生,且兴奋能进行双向传导 B.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C. 兴奋传导的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内电流的方向相反 D. 传入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传出神经元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大量内流导致兴奋产生,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A错误;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实现了兴奋向下一个神经元的传递,B正确; C、兴奋传导的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内电流的方向相同,与神经纤维膜外相反,C错误; D、传入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下一个神经元不产生兴奋,D错误。 故选B。 11.蜘蛛毒液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多肽类神经毒素,其作用部位有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在该神经毒素的作用下,双重地阻断了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使骨骼肌呈舒张状态。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该神经毒素对兴奋的传递和传导的影响他们做了如下假设,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该神经毒素可能会抑制突触前膜对乙酰胆碱的释放 B. 该神经毒素可能会影响感受器的功能 C. 该神经毒素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D. 该神经毒素可能会阻断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毒素能作用于突触前膜,故该神经毒素可能会抑制突触前膜对乙酰胆碱的释放,A正确; B、由题意不能推测出该神经毒素可能会影响感受器的功能,B错误; C、由题意可知,该毒素能作用于突触后膜,故该神经毒素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对兴奋传递的抑制,C正确; D、该神经毒素可能会阻断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同样实现了对神经传递的阻断,与题意相符,D正确。 故选B。 12.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根本上是由HIV侵入人体后使人体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 B. 与正常人相比,艾滋病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较多原因是患者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不强 C. 在HIV初次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就无法对其发挥作用 D. HIV主要破坏人体的B细胞从而使人体的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A、艾滋病根本上是由HIV侵入人体寄生在T淋巴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A错误; B、与正常人相比,艾滋病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较多原因是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导致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不强所致,B正确; C、在HIV初次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对其发挥作用,C错误; D、HIV主要破坏人体的T细胞从而使人体的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D错误。 故选B。 13.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某实验小组通过根和芽的生长情况研究NAA的生理作用,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图所示结果是NAA在植物体内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导致的 B. 实验中NAA浓度与根和芽生长的关系都表现为两重性 C. 促进芽生长的所有NAA浓度都能对根表现为促进作用 D. 要确定最适浓度需要再做进一步的实验已做实验称为预实验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上图所示结果是NAA在植物体内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导致的,A正确; B、图中显示,实验中NAA浓度与根和芽生长的关系都表现为两重性,B正确; C、促进芽生长的所有NAA浓度在10-1 mg.ml-1时对根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C错误; D、要确定最适浓度需要再做进一步的实验,则已做实验称为预实验,D正确。 故选C。 14.连续雨天导致某地黄瓜受粉不佳,为了避免减产,某实验小组用相同浓度的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了黄瓜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一段时间后统计的结实率如图所示,其中第4组未做处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结果体现了GA3具有两重性 B. 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都可促进黄瓜结实 C. 实验中GA3和NAA表现为协同作用实际生产中可同时用二者处理黄瓜 D. 若用图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情况相同的玉米,则结果可能与图中结果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结果不能体现了GA3具有两重性,A错误; B、用适宜浓度的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促进黄瓜结实,B错误; C、根据实验结果可看出实验中GA3和NAA表现为协同作用,故实际生产中可同时用二者处理黄瓜,已获得较高的产量,C正确; D、黄瓜收获的是果实,而玉米收获的是种子,对未授粉的玉米用生长调节剂处理,结果很可能与图中不符,D错误。 故选C。 15.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进某植物某一器官生长的某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抑制该植物另一器官的生长 B. 植物体内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 C.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是通过促进细胞数目增加来促进植物生长的 D. 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有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促进某植物某一器官生长的某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抑制该植物另一器官的生长,A正确; B、植物的生长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故植物体内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B正确; C、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生长的,而细胞分裂素是通过促进细胞数目增加来促进植物生长的,C错误; D、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和运输方式有关,D正确。 故选C。 16.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是指( ) A. 森林中的所有动物和植物 B. 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C. 除分解者以外的所有生物 D. 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森林中的所有动物和植物并未包含其中所有的生物,A错误; B、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这是生态系统,B错误; C、除分解者以外的所有生物,不等于所有生物,C错误; D、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即为生物群落的描述,D正确。 故选D 17.下列能作为影响森林中的鸟类出现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的是( ) A. 光照强度 B. 食物种类 C. 温度 D. 湿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光照强度是影响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的因素,A错误; B、食物种类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B正确; C、温度影响群落中植物的分布,C错误; D、湿度也是影响群落中植物分层的重要因素,D错误。 故选B。 18.光裸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 A. 地衣阶段 B. 苔藓阶段 C. 草本阶段 D. 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 【答案】A 【解析】 光裸岩地上长出森林的演替过程大致要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A正确,B、C、D均错误。 19.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类活动可影响演替的速度不能影响演替的方向 B. 火灾后的草原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C.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D. 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类活动可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错误; B、火灾后的草原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B正确; C、据分析可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正确; D、据分析可知: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D正确。 故选A。 20.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不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A. 日照长度 B. 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C. 植物的生物碱 D. 昆虫发出的声音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分析可知: A、日照长度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 B、蜘蛛网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 C、植物的生物碱属于化学信息,C错误; D、昆虫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 故选C。 2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会引起新生儿窒息死亡或智力障碍。经研究发现,缺氧缺血首先启动了发生水肿的机制,造成脑组织水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脑组织液中的大部分物质会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 B. 脑内缺氧缺血会造成脑细胞代谢紊乱,较多废物释放到组织液中,造成组织水肿 C. 若脑部血浆渗透压降低,则水分子会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 D. 脑细胞内的液体构成内环境,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解析】 【详解】A、正常情况下,脑组织液中的大部分物质会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从而保证了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渗透压的平衡,A正确; B、脑内缺氧缺血会造成脑细胞代谢紊乱,较多废物释放到组织液中,使得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增高,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 C、若脑部血浆渗透压降低,则脑部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增高,导致水分子会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 D、脑细胞内的液体构成细胞内液,可以通过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D。 22.在马拉松比赛中,某运动员补充了一些盐水和葡萄糖溶液。下列关于此运动员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输送到组织细胞 B. 盐水进入机体,细胞内液的增加量远大于细胞外液的增加量 C. 运动员血浆中的尿素先进入淋巴再进入组织液最后在肾脏形成尿液排出 D. 葡萄糖被吸收后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产生ATP供机体利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输送到组织细胞,A正确; B、因为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故盐水进入机体,细胞外液的增加量远大于细胞内液的增加量,B错误; C、运动员血浆中的尿素在肾脏部位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排出,C错误; D、葡萄糖被吸收后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产生ATP供机体利用,D错误。 故选A。 2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二者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 选择项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A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B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C 作用范围 较广泛 准确、比较局限 D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A正确; B、神经调节作用速度迅速,体液调节作用速度较缓慢,B正确; C、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C错误; D、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D正确; 故选C。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4.下列关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 B.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 C. 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D.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时需完全禁止捕鱼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分析可知: A、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A正确; B、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B正确; C、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措施,C正确; D、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时需完全合理、适时捕鱼,而不是完全禁止,D错误。 故选D。 25.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不同种类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取的样方大小可以不同 B. 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不能用样方法,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C. 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选植物密集处取样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样方的大小因为植物的种类不同而又不同的大小,故调查不同种类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取的样方大小可以不同,A正确; B、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一般不用样方法,多采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 C、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选随机取样,C错误;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结果越偏离真实值,D错误。 故选A。 26.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诗词里也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著名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几处早莺争暖树”体现了在有限的环境中发生的种内斗争 B. “新燕啄春泥”有利于提高种群的出生率 C. “早莺”和“新燕”可作为消费者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诗人由“暖树”“春泥”产生情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A、“几处早莺争暖树”体现了在有限的环境中发生的种内斗争,A正确; B、“新燕啄春泥” 的目的是建造自己的窝,有利于提高种群的出生率,B正确; C、“早莺”和“新燕”都是消费者,它们的活动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 D、诗人由“暖树”“春泥”产生情感体现了生物陶冶情操,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的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D。 27.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情况,其中①~⑤表示能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被其他生物利用的能量有②④⑤ B. 由图中信息不能得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C. 图中信息可以反映出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入次级消费者 D.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但元素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中被其他生物利用的能量有②和⑤,A错误; B、由图中信息只能得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即图中的①-④,不能算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故不能计算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B正确; C、图中信息可以反映出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入次级消费者,因为还有自身呼吸消耗和流入分解者的能量,C正确; 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但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元素可以被生产者利用,D正确。 故选A。 28.海冰覆盖面积的持续减小正在破坏北极的生态系统,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物种将因此灭绝。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北极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低 B. 北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C. 物种灭绝将导致北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提高 D. 大气中的含量剧增会造成温室效应,从而导致海冰融化 【答案】C 【解析】 确;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也是北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正确; C、物种灭绝将导致北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恢复力稳定性提高,C错误; D、大气中的含量剧增会造成温室效应,从而导致海冰融化,使得北极生态系统面积减少,一些生物因为不适用环境而灭绝,D正确。 故选C。 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及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量沿食物链可双向流动 B. 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 C. 能量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增加 D.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A错误; B、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B错误; C、能量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未必逐级增加或减少,C错误; D、因为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随着食物链的延长,最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最后不能满足下一个营养级生物的生存,故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D正确。 故选D。 30.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中无分解者 B. 该生态系统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C. 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沼气池中就有分解者,A错误; B、该生态系统可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正确; C、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由于人类的活动实现了循环利用,C正确; D、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31.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是由接头前膜、接头间隙和终板膜构成的,当动作电位传达至神经末梢时,使神经末梢内浓度升高,促使突触小泡与接头前膜融合并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ACh在接头间隙内扩散至终板膜,引起终板膜电位的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骨骼肌上的终板膜相当于突触结构中的________。 (2)ACh在接头间隙内扩散至终板膜与终板膜上_______结合,进而改变终板膜的通透性,使_______内流,产生终板膜电位,此时终板膜外电位表现为______电位。 (3)某生物小组为验证神经末梢内浓度升高不会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注入能迅速结合 的药物,该药物使不能发挥作用,当兴奋传至神经末梢时,预期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突触后膜 (2). ACh受体 (3). (4). 负 (5). 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无改变,但没有神经递质释放(或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解析】 【详解】(1)由突触的结构可知:骨骼肌上的终板膜相当于突触结构中的突触后膜。 (2)ACh在接头间隙内扩散至终板膜与终板膜上ACh受体结合,进而改变终板膜的通透性,使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此时表现为外负内正。故终板膜外电位表现为负电位。 (3)验证神经末梢内浓度升高不会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注入能迅速结合的药物,该药物突触小体内使浓度下降,结合题意可知无法促使突触小泡与接头前膜融合并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则神经递质释放减少,故当兴奋传至神经末梢时,表现的结果为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无改变,但没有神经递质释放(或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32.T细胞表面有一种名为CTLA-4的蛋白质,具有抑制T细胞的作用。研究人员研发了某种能抑制CTLA-4发挥作用的药物X,药物X对癌症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某癌症患者在注射药物X后,其体内效应T细胞数量增多,肿瘤体积缩小,这一结果说明药物X能增强人体_____________(填“体液”、“细胞”或“非特异”)免疫能力。在肿瘤体积缩小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身免疫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据此推测,自身免疫病患者T细胞表面的CTLA-4会__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无变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识别抗原并释放淋巴因子 (2). 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3). 细胞 (4). 杀死癌变的细胞 (5). 减少 (6). T细胞表面有一种名为CTLA-4的蛋白质,具有抑制T细胞的作用,若CTLA-4缺失,则能引起T细胞过度活化,导致严重的自身免疫病 【解析】 【详解】(1)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识别抗原并释放淋巴因子,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2)药物X能使T细胞数目增多,说明药物与特异性免疫有关,进而能使癌细胞数目减少,癌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癌变的细胞。 (3)据题意可知,自身免疫病是T细胞 数量过多引起的,因而CTLA-4蛋白含量会减少,T细胞表面有一种名为CTLA-4的蛋白质,具有抑制T细胞的作用,若CTLA-4缺失,则能引起T细胞过度活化,导致严重的自身免疫病。 33.下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生长的影响,图2表示某双子叶植物各部分的名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可知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且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更_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在农业生产中,若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水稻(单子叶植物)田中的________(填“单子叶”或“双子叶”)杂草,则所用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应相当于图中________(填字母)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2)若图1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且甲表示对芽的影响,则乙可表示对__________(填“根”或“茎”)的影响。若图2芽①的生长素能运输到芽②,而芽②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芽①,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图2中植物根的生长也存在顶端优势现象,若要解除图2中根的顶端优势现象,则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敏感 (2). 双子叶 (3). f (4). 茎 (5). 极性运输 (6). 去掉④(主根根尖) 【解析】 【详解】(1)图中显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且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更敏感。据此生产上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水稻(单子叶植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图中f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合适的浓度,对双子叶杂草是抑制的,而对单子叶的水稻是促进生长的。 (2)根据分析:若图1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如果甲表示对芽的影响,则乙可只能表示对茎的影响。若图2顶芽①的生长素能运输到侧芽②,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故侧芽②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顶芽①。植物根的生长也存在顶端优势现象,若要解除图2中根的顶端优势现象,根据分析可知,应进行的操作是去掉④(主根根尖)。 34.前些年某地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当地的原始森林改造成了人造马尾松林。随后的几年中,该人造林受到松毛虫的侵害,且危害越来越严重。林场工作人员用药物进行了局部灭虫,但效果很难持久有效。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于自然马尾松林,人造马尾松林更容易暴发虫害,其原因是_________。 (2)灭虫前松毛虫的数量变化整体呈“S”型增长,其增长曲线中的处对应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防治松毛虫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 (3)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这种可以有效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防治,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治不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防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一般认为对某种害虫的防治主要是控制害虫种群的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请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人工林组成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 (2). 增长型 (3). 之前 (4). 生物 (5). 农药使害虫抗药性增强,害虫天敌减少,污染环境 (6). 不彻底消灭害虫可以保持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彻底消灭害虫会使其基因库彻底消失,降低遗传多样性) 【解析】 【详解】(1)相对于自然马尾松林,人造马尾松林中的物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故更容易暴发虫害。 (2)由于灭虫前松毛虫的数量变化整体呈“S”型增长,故在K/2时,其增长速率最快,故此时对应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防治松毛虫的最佳时间是K/2,而且越早越好。 (3)灰喜鹊作为马尾松林害虫的天敌,通过捕食关系实现两个物种之间的相互制约,这属于生物防治的例子,该方法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由于农药使害虫抗药性增强,害虫天敌减少,污染环境,故农药防治不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防治。 (4)控制害虫种群的大小,通常不彻底消灭害虫,保持了物种多样性,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受影响,便于维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35.酵母菌、醋酸菌、毛霉、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是传统发酵技术或生物工程中常常用到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种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有_________,它们的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差别是___________。 (2)早期传统发酵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也能获得相应的产品,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3)在纯化大肠杆菌时,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_法,平板划线过程中使用的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 (4)获取大肠杆菌后将其移入实验室培养的过程中,保持大肠杆菌纯洁性需防止__________,因此,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已经被污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醋酸菌、大肠杆菌和乳酸菌 (2).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 人为创造的环境有利于所培养微生物的生长,不利于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或培养微生物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4). 稀释涂布平板 (5). 灼烧灭菌 (6). 外来杂菌的入侵 (7).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解析】 【详解】(1)毛霉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醋酸菌、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它们在结构上的最大差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早期传统发酵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也能获得相应的产品,主要原因是人为创造的环境有利于所培养微生物的生长,不利于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或培养微生物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如酵母菌产生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制造的酸性环境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3)通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来获得纯净的大肠杆菌,在平板划线过程中使用的接种环用灼烧灭菌进行灭菌。 (4)获取大肠杆菌后将其移入实验室培养的过程中,保持大肠杆菌纯洁性需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因此,在接种前为了检测培养基是否已经被污染,通常把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若无菌落产生说明本次获得的平板是没有污染的,可以用于接种大肠杆菌,已获得纯净的培养物。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6.植物修复是一项新兴的生物学技术,它是利用植物净化已污染的生态环境。科学家们经过努力,培育出世界上首株具有明显“食汞”效果的转基因烟草。科学家先从微生物中分离出一种可将无机汞转化为气态汞的基因,再将经改造的该基因转入烟草,这种转基因烟草可大量吸收土壤中和水中的汞,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汞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食汞”烟草过程中使用的目的基因为_________,微生物基因能在烟草中表达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2)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常使用_________法,自然条件下,这种方法常用于双子叶植物和_________,目的基因需插入_________的T-DNA上,使目的基因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和_________才能知道,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采用________技术。 【答案】 (1). 微生物中可将无机汞转化为气态汞的基因 (2). 不同生物的结构基本相同,且共用一套密码子 (3). 农杆菌转化 (4). 棵子植物 (5). 质粒 (6). 鉴定 (7). DNA分子杂交 【解析】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培育“食汞”烟草过程中使用的目的基因为微生物中可将无机汞转化为气态汞的基因,培育“食汞”烟草成功的原理是不同生物DNA的结构基本相同,且共用一套密码子。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烟草属于植物故用农杆菌转化法,自然条件下,该方法适用于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通常的做法是,将目的基因需插入质粒的T-DNA上,使目的基因可转移到受体细胞(烟草),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最后一步是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以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一般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