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的增殖 作业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的增殖 作业 一、选择题 1.(2020·贵州铜仁模拟考试)下列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 C.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赤道板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答案 D 解析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不变,A错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为二分裂,B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C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这与细胞膜流动性密切相关,D正确。 2.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 ) 细胞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小时) 10 7 3.5 1.5 22 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C.所有细胞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小时后 D.所有细胞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后 答案 B 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M期细胞至少需要10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A项错误;G2期细胞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至少需要的时间为1.5+10=11.5(小时),B项正确;若使所有的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则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需要经过G2、M和G1期,共需要3.5+1.5+10=15(小时),但并不是所有细胞都需要15小时,C、D项错误。 3.(2019·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三入学考)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种细胞的分裂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能是高等植物根尖细胞的分裂图像 B.该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C.该图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 D.该图可能是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 答案 D 解析 图中细胞的核膜正在消失,4条染色体散乱分布,两组中心体正向细胞两极移动,且在其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图中细胞为分裂前期,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存在中心体,该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含有四条脱氧核苷酸链。 4.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 B.只有增殖细胞中含有PCNA的基因 C.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D.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 答案 B 解析 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成,PCNA浓度快速下降,说明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所以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A项正确;每个细胞都含有PCNA的基因,只有增殖细胞中的PCNA基因才进行表达,B项错误;PCNA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C项正确;PCNA只有在S期含量最高,所以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D项正确。 5.(2019·湖北黄冈月考)下列变化会出现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是( ) A.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和分离 B.中期,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C.后期,在纺锤丝的牵拉下着丝点断裂 D.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板的形成 答案 D 解析 洋葱是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A错误;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均匀地向细胞的两极移动,C错误;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正确。 6.图甲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核DNA数目关系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多选)( )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B.图甲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C.图丙中与图乙中BC段对应的只有② D.图丙中引起②→③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答案 ABD 解析 图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中AB段表示间期中的S期,BC段表示间期中的G2期和分裂期的前、中期,DE段为后、末期。图甲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1∶1,所以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①,A项错误;核糖体和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因为染色体和中心体的复制而代谢活跃,B项错误;图丙中引起②→③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项错误。 7.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数量为4c,乙类细胞核DNA数量为2c,丙类细胞核DNA数量为2c~4c。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甲类细胞和乙类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B.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C.乙类细胞中可能存在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乙类细胞比例减少 答案 D 解析 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培养过程中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细胞核中DNA含量不能加倍,使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G1期),所以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乙类细胞核DNA数量为2c,其可能处于分裂间期,存在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为DNA的复制做准备。 8.(2019·南昌高三第一次模拟)使用特定的方法可以抑制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使细胞停留在分裂的某一阶段,如下表所示,“—”表示停留时期。由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时期 处理方法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加入过量的胸苷 — 秋水仙素 — 低温(2~4 ℃) — — — — — A.胸苷不能直接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B.秋水仙素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中期 C.低温主要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 D.加入过量的胸苷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可能的原因是抑制了RNA合成 答案 D 解析 胸苷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简称,在细胞内可代谢生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的原料;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停留在中期;低温处理可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加入过量的胸苷抑制了DNA合成,使细胞停留在间期。 9.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 d、5 d后,分别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 答案 B 解析 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项错误。 10.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 B.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C.该细胞的核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转录,但是在该时期能够进行翻译 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 答案 B 解析 植物细胞壁形成于有丝分裂末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丝分裂后期,DNA在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不易解旋进行转录,但细胞质中仍存在原来合成的mRNA,能够进行翻译;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图甲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区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准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___。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A图像,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_____。 (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区细胞。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答案 (1)b B→A→D→C 线粒体 (2)制作装片时细胞经解离已经死亡 (3)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 (4)d 不发生 解析 (1)a区是根冠,b区是分生区,c区是伸长区,d区是成熟区(又叫根毛区),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A是中期,B是前期,C是末期,D是后期。根尖细胞无叶绿体,所以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2)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经解离已经死亡。(3)赤道板只是一个虚拟结构,不是真实结构。(4)可以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的细胞应是成熟区细胞。③和④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12.(2019·广西南宁模拟)图1表示某种体外培养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各阶段(用字母表示)的时间,图2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及着丝粒、动粒结构,其中动粒有驱动染色单体分离的作用,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一个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期依次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脱氧核苷酸在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期被消耗。根尖成熟区细胞是否会出现动粒结构?________(填“会”或“不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电镜下观察发现纺锤丝正在缩短,则此时细胞处于分裂________期。 (3)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分离酶能使黏连蛋白解聚。通常情况下,分离酶与securin蛋白结合而不表现出活性。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后期促进复合体(APC)被激活,此复合体能特异性选择并引导securin蛋白降解,激活分离酶。APC自身不能独立工作,需要Cdc20(一种辅助因子)协助。上述资料能表明的事实是________(多选)。 A.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纺锤丝的活动无关 B.黏连蛋白解聚是动粒驱动的结果 C.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需要酶的参与 D.Cdc20、APC等物质的作用结果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1)G1→S→G2→M S 不会 根尖成熟区细胞不分裂,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结构 (2)后 (3)ACD 解析 (1)图1中G1期为DNA复制前期,S期完成DNA复制,G2期为DNA复制后期,M期为分裂期,一个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期依次是G1→S→G2→M,脱氧核苷酸用于DNA复制,在S期被消耗。根尖成熟区细胞高度分化,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会出现染色单体分离的现象,不会出现动粒结构。 (2)在电镜下观察发现纺锤丝正在缩短,说明纺锤丝正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此时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3)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与纺锤丝的活动无关,A正确;黏连蛋白解聚是分离酶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动粒驱动的结果,B错误、C正确;Cdc20、APC等物质的作用结果是分离酶被激活,进而使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13.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以及探究不同材料适宜的取材时间,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剔除大蒜蒜瓣和红葱的老根,置于装有适量清水的烧杯中,在20~25 ℃下培养,每2 d更换一次清水。 步骤2:待大蒜和红葱的须根长出后,每24 h测量一次须根长度,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1。 步骤3:若干天后,从8:00~16:00,每2 h取生长健壮的须根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时随机选取30个视野,统计各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以及细胞总数,并计算细胞分裂指数[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100%],结果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绘制图1所依据的数据,应该是同一时间测得的须根长度的__________。 (2)步骤3中,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是取材→解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壁的胞间层由果胶组成,使相邻细胞黏连。洋葱细胞的胞间层比大蒜、红葱厚,若以洋葱为材料进行本实验,解离时要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等,否则观察时会发现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实验结果,最适宜的材料及最佳取材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平均值 (2)漂洗→染色→制片 (3)适当延长解离时间 适当提高盐酸浓度(或若环境温度低,可以适当水浴加热等) 细胞相互重叠 (4)红葱、上午10:00左右取材 解析 (1)实验中要对所得数据计算平均值,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观察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步骤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层的主要成分是果胶,解离的目的就是用盐酸使果胶水解。如果胞间层厚,则可适当提高盐酸的浓度或延长解离的时间,若是低温条件,也可适当提高温度,否则观察时会出现细胞相互重叠现象。 (4)根据本实验结果,最适宜的材料是红葱,最佳取材时间是上午10:00左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