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作业 A组 基础达标 1.(2018·陕西省咸阳市二模)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C.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均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细胞数量下降有关 B [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错误;浆细胞无识别抗原的功能,C错误;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T细胞数量下降有关,D错误。] 2.(2019·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模拟)下列关于大气污染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气污染损害人体呼吸道黏膜,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 B.污染物中的病原体吸入人体后,可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 C.污染物中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细胞内,依靠细胞免疫才能将其清除 D.污染物中含有的病原体可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D [浆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因此病原体不能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 3.(201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模拟)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 B.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D.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C [淋巴干细胞发育为成熟的B细胞的主要场所是骨髓,A错误;丙为浆细胞,可分泌抗体,在其表面不会形成特异性抗原受体,而在B细胞表面会形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错误;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D错误。] 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仅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B.初次接触过敏原的人,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C.特异性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不易感染病原体 D.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A [初次接触过敏原的人,会发生体液免疫反应,只是不发生过敏反应;病原体在环境中大量存在,特异性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也易感染病原体,但不一定会患病;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淋巴因子不能识别抗原。] 5.(2019·武汉六中高三模拟)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被病原体感染后,人体内的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B.有的免疫活性物质可以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C.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可根除由少部分病原菌引起的传染疾病 D.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外来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的过程,必须有抗体参与 B [免疫活性物质也可由其他细胞产生,A项错误;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可预防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疾病,对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不起作用,C项错误;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外来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抗体参与,D项错误。] 6.(2019·保定市高三模拟)如图表示流感病毒H3N2侵入人体后免疫应答的某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原体①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图中所示过程为细胞免疫 C.有吞噬细胞参与的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过程是非特异性免疫 D.T细胞经过程②后能产生淋巴因子 D [病原体①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属于胞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错误;体液免疫过程中也发生图示过程,B项错误;特异性免疫中有吞噬细胞对流感病毒的摄取、处理呈递过程,C项错误。] 7.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现在虽然研制出了针对流感病毒的疫苗,但在流感爆发期间,有人注射了疫苗后仍会患病,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疫苗未能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B细胞 B.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短 C.流感病毒侵入使人体只发生细胞免疫反应 D.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 C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既引起体液免疫,又引起细胞免疫,C错误。] 8.(2019·邯郸市高三模拟)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一般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 B.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T细胞和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 D.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C [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会进行细胞免疫,因此不会发生效应T细胞和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C项符合题意。] 9.(2019·广东五校期末)HIV侵入人体后会大量破坏T细胞,致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丧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侵入人体后,在HIV的刺激下,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________。效应T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__,最终使HIV数量下降。以上说明,感染初期免疫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消灭大多数的HIV。 (2)在感染后期,多数HIV感染者直接死于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小鼠注射某种病原菌(V1),一段时间后分离得到B细胞并制成细胞悬液,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向甲组B细胞悬液中注入V1、乙组B细胞悬液中注入另一种病原菌(V2)。检测后发现,甲组有抗体产生,乙组无抗体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作为抗原,HIV侵入人体后,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启动,一方面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消灭HIV;另一方面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HIV,HIV经体液免疫消灭,最终数量下降。(2)在感染后期,HIV大量破坏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几乎丧失全部监控、清除和防卫功能,从而无法及时监控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及癌变细胞,导致多数HIV感染者直接死于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3)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两种病原体的抗原不同,经V1免疫的小鼠的B细胞能识别V1并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不能识别V2。 答案:(1)记忆细胞 识别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2)HIV大量破坏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几乎丧失全部监控、清除和防卫功能,从而无法及时监控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及癌变细胞 (3)两种病原菌的抗原不同,经V1免疫的小鼠的B细胞能识别V1并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不能识别V2 10.(2019·武汉市高三调研)红细胞表面存在多种蛋白质能与相应抗体结合,从而发生凝集现象。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免疫学实验: 实验一:提取健康家兔的血清与人的红细胞混合,红细胞不发生凝集现象。 实验二:用恒河猴的红细胞重复多次注射到实验一的家兔体内,再次提取家兔的血清与人的红细胞混合,红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二中恒河猴红细胞作为________刺激家兔产生免疫反应。受到红细胞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实验一起到了对照作用,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免疫学角度看,实验二的实验结果表明人的红细胞与恒河猴红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恒河猴红细胞可作为抗原参与了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和淋巴因子的作用后,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已免疫的家兔的血清中含有的相对应抗体决定了凝集现象的发生,因此设置对照实验说明了家兔血清中没有与人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的抗体。 (3)结合实验一,实验二的实验结果表明人的红细胞与恒河猴红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答案:(1)抗原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家兔血清中没有与人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的抗体 (3)具有相同的抗原(或蛋白质) B组 能力提升 11.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逐渐使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 B.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C.HIV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等传播 A [HIV为RNA病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没有核糖体,B错误;HIV的遗传物质为RNA,需通过逆转录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C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D错误。] 12.被病毒感染并可自愈的机体内,针对该病毒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基因启动,细胞发生凋亡 B.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发挥作用 C.浆细胞识别该病毒并分泌能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D.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发挥作用 C [浆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由此判断C项错误。] 13.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细胞是浆细胞,其对红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B.红细胞膜上的抗原与抗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结合 C.b细胞是效应T细胞,特异性地裂解抗原—抗体复合物 D.花粉过敏反应与该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相同 B [图中a产生了抗体,为浆细胞,其产生的抗体对红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能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A错误、B正确;b细胞是吞噬细胞,能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C错误;该病是自身免疫病,不是过敏反应,D错误。] 14.(2019·湖南省十三校联考)研究人员以某过敏原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四组,再用该过敏原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 h和诱发后6 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3%、6%、9%的青蒿素乳膏,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 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A组,说明B组小鼠发生了对该过敏原的免疫应答 B.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C.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存在免疫缺陷而导致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D.C、D、E组结果与B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 C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不存在免疫缺陷,C错误。] 15.(2019·深圳市高三期末)2015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者艾利森被誉为现代肿瘤免疫治疗的奠基人,他发现并证明CTLA-4(CTLA-4称为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蛋白-4,是T细胞上的一种跨膜受体)能抑制T细胞活性。通过阻断CTLA-4的信号通路,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力。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通过________过程合成CTLA-4,在机体免疫过程中,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行使免疫功能。 (2)根据CTLA-4的特点,可以将其制成________(填“免疫抑制剂”或“免疫促进剂”),从而减弱器官移植时产生的排斥反应。 (3)为了验证CTLA-4抗体可以使CTLA-4失活,增强T细胞针对肿瘤的攻击力。现提供实验材料:癌症小鼠若干只,CTLA-4抗体溶液,等渗生理盐水,显微镜等,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简述如何开展实验。 ①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TLA-4称为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蛋白-4,由此可知这种蛋白质需经转录和翻译合成。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2)CTLA-4能抑制T细胞活性,为减弱器官移植时产生的排斥反应,可将其制成免疫抑制剂。 (3)为了验证CTLA-4抗体可以使CTLA-4失活,增强T细胞针对肿瘤的攻击力,可对癌症小鼠随机分组,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适量的CTLA-4抗体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的等渗生理盐水。因为CTLA-4抗体和CTLA-4特异性结合,使CTLA-4失活,增强T细胞针对肿瘤的攻击力,小鼠的肿瘤细胞面积将会明显缩小,而对照组小鼠机体的肿瘤细胞面积将会扩大。 答案:(1)转录和翻译(翻译或基因的表达) 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或效应T细胞) (2)免疫抑制剂 (3)取相同数量的癌症小鼠分为A、B两组,将等量的CTLA-4抗体溶液和等渗生理盐水分别注射到A、B两组小鼠体内,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A、B两组小鼠体内肿瘤的面积(体积)变化(癌细胞或肿瘤的数量、比例、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与B组小鼠对比,A组癌症小鼠体内肿瘤细胞面积大幅萎缩(癌细胞或肿瘤的数量减少、比例降低、对肿瘤或癌细胞的攻击能力增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