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
第 29 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考纲要求]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 的研究;(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要点 ①同一时间;②一定区域;③各种生物种群。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不同群落的丰富度不同。 3.种间关系 深化拓展 图示解读四种种间关系 项目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数量坐标图 营养关系图 常见形式: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①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1.有关群落特征与种间关系的判断 (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 ) (2)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 ) (3)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 √ ) (4)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而是种内斗争,捕食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 √ ) (5)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共生( × ) (6)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 (7)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 ) 2.有关群落结构的判断 (1)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 ) (2)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 (3)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 ) (4)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生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 ) (5)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 (6)某岛屿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 现( √ ) 如图 a、b、c 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 的海拔内,山坡 a、森林 b、海洋 c 三个不同 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 (1)a 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 提示 a 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 的地带性分布。 (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 提示 b 处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c 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 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 (3)b 处不同的植物层次中分布着不同的鸟类,鸟类的这种分层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提示 主要取决于食物的分布和巢位的位置。 命题点一 群落结构的相关辨析 1.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 答案 A 解析 竹林中的竹子是同一物种,属于种群而非群落,A 项错误;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 主要与食性有关,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B 项正确;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的分层 的因素是一样的,也是与食性有关,C 项正确;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 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D 项正确。 2.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 A 解析 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所有的群落都具有。如草坪中地表动物和 植被栖息动物的分布均属于分层现象。 命题点二 种间关系的判断及相关曲线分析 3.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 4 个 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 1 200 只蝌蚪(甲、乙、丙各 400 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 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 3 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蝌蚪存活率 甲 乙 丙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答案 D 解析 随着池塘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蝌蚪存活率降低、乙存活率升高,说明捕食者的 食物主要是甲和丙,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A 项正确、D 项错误;三 种蝌蚪由于有相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而构成竞争关系,但捕食者的介入改变了它们原有 的竞争,B 项正确;无捕食者时,乙蝌蚪的存活率最低,说明无捕食者时乙的竞争力最弱, 乙可能消失,C 项正确。 4.如图是 1845 年至 1935 年的 90 年间,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曲线 A 表示的是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变化,其数量最多时曾达到__________只。 (2)猞猁和雪兔的关系为________,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 有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1935 年后的 10 年间,人类对猞猁毛皮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大量捕杀猞猁后,雪兔的种群 数量变化将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 1890~1935 年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 K 值为______________左右。从图中任意一 时段看出,猞猁种群的 K 值________(填“早于”或“晚于”)雪兔的 K 值出现(注:不考虑 其他生物因素)。 答案 (1)雪兔 140 000 (2)捕食 ①可食的植物增加 ②猞猁的数量急剧减少 (3)先增 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4)60 000 只 晚于 解析 (1)曲线 A 表示的是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因为雪兔的数量要多于猞猁的数量,猞猁 为捕食者,雪兔数量最多时是 140 000 只左右。(2)猞猁以雪兔为食,两者为捕食关系;从图 中反映出的情况看,雪兔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是捕食者猞猁的数量急剧减少,另一个原因可 能是雪兔的食物增加。(3)大量捕杀猞猁后雪兔的数量急剧上升,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种 内斗争加剧,它们的食物减少,所以雪兔的数量也会减少,最后趋于稳定。(4)在 1890~1935 年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 K 值为 60 000 只左右,由于猞猁为捕食者,所以它的 K 值出 现晚于雪兔。 捕食关系中捕食与被捕食者的判断技巧 (1)若两种生物的最大数量有明显差异,一般数量多的为被捕食者,如图 1 中 A 为被捕食者。 (2)若两种生物数量相当,则从变化趋势看,先到达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到达波峰的为捕 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如图 2 中 A 为捕食者,B 为被捕食者。 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裸岩阶段 → 地衣阶段 → 苔藓阶段 → 草本植物阶段 → 灌木阶段 → 森林阶段 3.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不同点 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 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 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4.群落演替的趋势 自然条件下,群落沿着一定的方向演替: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总生产 量越来越高,稳定性越来越强。 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深化拓展 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 方向 简单→复杂→稳定 复杂→简单→稳定 实例 大多数自然群落 受污染或破坏的群落 能量变化 增加并趋向于稳定 减少并趋向于稳定 物质变化 1.有关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判断 (1)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 ) (2)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形 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 (3)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 × ) (4)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 ) (5)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 ) 2.有关群落演替的原因、方向、特点的判断 (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外部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 ( × ) (2)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甚至可发生优势取代( √ ) (3)人类干预对群落的演替总是不利的( × ) (4)若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会形成森林( × ) (5)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 (6)某海岛上的群落因开发旅游,可能会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 ) (7)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 下图表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1)图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种演替类型?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 由于甲曲线群落演替起点的物种多样性为零,因此甲应属于初生演替,乙曲线存在起 始物种,故应属于次生演替。 (2)火灾后森林的演替宜用哪条曲线表示? 提示 火灾后森林的演替应为次生演替,与乙曲线相同。 (3)哪种演替速度更快、历时更短? 提示 次生演替的速度更快,时间更短。 命题点一 群落演替的基本过程及类型判断与分析 1.(2017·广东省实验中学期中)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B.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C.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D.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答案 B 解析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根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比较 可知,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A 项正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可能形成森 林,但是初生演替更难形成森林,B 项错误;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 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C 项正确;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 需时间较短,D 项正确。 2.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的先后顺序:乙→丙→甲→丁 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 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 D 解析 在废弃鱼塘中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演替过程应为丁→甲→丙→乙。 “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一看起点 ①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 灭的环境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②原有群落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环境上 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二看时间 ①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是初生演替 ②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是次生演替 命题点二 群落演替的趋势分析 3.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 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d 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 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答案 A 解析 b 点和 d 点均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 项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数量逐渐增 多,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升高,恢复力稳定性降低,B、C 项正确;在灌木和乔木占 优势前,草本植物数量逐渐增加,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后,草本植物数量减少,最终趋于稳 定,D 项正确。 4.(2018·郑州一中质检)图 1 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 2 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 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 1 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该群落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C.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 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 答案 C 解析 图 1 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A 项错误;该群落既有垂直结 构,也有水平结构,B 项错误;题图显示,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岩石体积也增大, D 项错误。 考点三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实验原理 (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 (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 集、调查。 (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实验流程 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 制订计划:包括三个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 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 ↓ 取样:选取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本,并标明取样地点和时间等。 ↓ 采集:从土壤样本中采集小动物。 ↓ 观察与分类:对采集的小动物进行分类。 ↓ 统计和分析:设计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 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 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丰富,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1.注意区分丰富度的两种统计方法 (1)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 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2)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 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动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 (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问题探究 如图表示的是两种采集土壤中小动物的装置,请分析: 实 施 计 划 (1)甲装置的花盆壁丙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甲装置的花盆壁丙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2)利用该装置采集主要利用了小动物的什么习性? 提示 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3)乙装置采集的小动物保存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提示 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 命题点一 实验基础 1.为了对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进行统计,下图 A、B、C、D 4 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 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土壤动物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因此要让土壤动物从上面漏斗中转移到下面 的收集瓶中,漏斗中的环境应有光、干燥、高温。对比 4 个选项,A 选项中热光源能同时满 足有光和高温两个条件。 2.(2017·桂林中学段考)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 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答案 B 解析 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作为对照实验,A 项正确;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调查其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 项错误;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 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C 项正确;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 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D 项正确。 命题点二 实验拓展 3.在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 答案 D 解析 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 项错误;灯罩的 功能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上,B 项错误;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 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C 项错误;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作用是 杀死样本,并进行防腐处理,D 项正确。 4.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广场绿地、某植物园、农 用地 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 ) 样地 类群数 个体数 第 1 层 第 2 层 第 3 层 第 1 层 第 2 层 第 3 层 人工广场绿地 14 8 3 182 74 22 某植物园 13 7 4 190 92 18 农用地 11 8 4 92 113 21 注:第 1 层为距地表 0~5 cm;第 2 层为距地表 5~10 cm;第 3 层为距地表 10~15 cm。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 C.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D.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答案 D 解析 土壤动物群落调查不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A 项错误;由表格可知人工广场绿地、农 用地和某植物园相同土层的动物类群丰富度差别不大,B 项错误;人工广场绿地、某植物园 第 1 层个体数与农用地个体数存在明显的差异,C 项错误。 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 1.捕食和竞争并非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被淘汰的都是不适应环境的个体,有利于对环境资 源的更合理利用,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2.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并不都是由争 夺食物引起的。 3.捕食不包括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也不包括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 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属于种内斗争)。 4.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 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5.演替并不都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 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1.群落指的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 3.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4.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相比,时间往往比较短的原因是次生演替开始时,保留了原有的土 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 5.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 向发展。 6.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 1.(2015·全国Ⅰ,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 D 解析 灌木阶段中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更为丰富的 食物,所以灌木阶段的物种丰富度要大于草本阶段的物种丰富度,故 A 项错误;由于灌木 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因此无论从垂直结构上还是从水平结构上看,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 群落空间结构更复杂,B 项错误;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物种更加多样化使得群落结构较为稳 定,群落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 项错误;草本阶段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 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 项正确。 2.(2014·新课标Ⅰ,6)某种植物病毒 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 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 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 V 是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 A 解析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 关系,A 项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 项错误;病毒 V 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 项错误。 3.(2014·海南,19)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 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 D 解析 据题意,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而浮游动物以浮 游植物为食,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食 物结构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其所处的营养级也可能变化;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 群落的垂直结构;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同一物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 的分布。 4.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因此稻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人类活动决定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沙丘、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答案 A 解析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 项正确;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 但稻田群落仍然具有垂直结构,B 项错误;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 项错误; 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 项错误。 5.(2014·新课标Ⅰ,30)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 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 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调查,近 5 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 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 50 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未 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 生改变”)。 答案 (1)光裸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 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了该条件,而从裸岩 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变快 未发生改变 解析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 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 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据此分析可知,在光裸岩 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因森林被全部砍伐后,土壤条件等仍然保留,因此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所需时间 较短,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较长的时间。 (3)“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50 年”相对于题目信息中的“5 万 年”来说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故人的作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人类活动导致向荒漠化 方向的演替与“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的演替方向是一致的。 1.(2018·山东实验中学月考)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D.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答案 C 解析 群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A 项正确;群落具有丰富度、 演替、空间结构等特征,B 项正确;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 合,但不包括无机环境,C 项错误;群落中的物种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有捕食、竞 争、互利共生、寄生等种间关系,D 项正确。 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而动物没有 B.太阳鱼遇仔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不属于捕食关系 C.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 D.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层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答案 A 解析 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都有垂直分层现象,A 项错误;捕食关系是种间关系,太阳鱼遇 仔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是种内斗争,不属于捕食关系,B 项正确;记名计算法 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C 项正确;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 的演替过程中,灌木争夺阳光等资源的能力处于弱势,逐渐失去优势地位,而被乔木“优势 取代”,D 项正确。 3.关于群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 B 解析 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 不同,它们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A 项正确;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存在垂直结构 的分层现象,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等,B 项错误;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 越大的方向演替,物种越多种间关系越复杂,C 项正确;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 速度,D 项正确。 4.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演替至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可能找到苔藓、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 B.某坡地发生山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属于初生演替 C.草本阶段多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调节能力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B 项属于次生演替,C 项昆虫进入群落,生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 力增强,D 项群落演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5.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答案 A 解析 自然条件下,群落沿着一定的方向演替: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总生产量越来越高,稳定性越来越强。 6.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最不可能发生的(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B.物种总数起始时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在初始阶段之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总量下降 D.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有机质总量增加 答案 C 解析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因此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A 项正确;通过种内斗争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 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即物种总数起始时逐渐增多,然后趋 于稳定,B 项正确;在初始阶段之后,因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 总量也逐渐增加,C 项错误;随着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遗体残骸也 逐渐增多,因此非生物有机质总量增加,D 项正确。 7.(2017·天津模拟)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 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 鱼类捕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疟原虫只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鱼类与藻类只存在捕食关系 答案 C 解析 疟原虫与人和按蚊都是寄生关系;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生产者,孑孓以 藻类和细菌为食是消费者,鱼类捕食孑孓也是消费者;鱼类和藻类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在空 间上还存在竞争关系。 8.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 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有关 答案 B 解析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标 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A 项正确;群落演替到相 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可能发生变化,只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 项错误;水库 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 项正确;群落中植 物因光照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可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 为动物种群分层分布提供了基础,D 项正确。 9.下图表示某地从裸岩演替到森林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A→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1)图中所示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其中 A 表示____________阶段。在该演替的过程中, 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增强。 (2)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阶段有些啄木鸟虽然外形相似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最重要的依据是自 然条件下,这些啄木鸟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 (4)森林阶段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___,而森林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 分层现象,原因是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作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初生 苔藓 抵抗力 (2)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3)生殖隔离 (4)垂 直结构(空间结构) 栖息空间 食物条件(顺序可颠倒) 解析 (1)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A 阶段是苔藓阶段,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 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2)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是因为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3)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 (4)群落中生物的分层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动物的垂直结构取决于它的栖息空间和食物 条件。 10.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 1 m2 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 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答案 A 解析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蝗虫捕食更多的植物,植物的数量和密度减少,故种间竞 争会减弱,A 项错误;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其个体平均数越少,说明其被天敌捕食的 风险越大,B 项正确;距石头的远近影响了蜥蜴的数量,进而影响了蝗虫的种群密度,最终 影响了植物生物量,所以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 项正确; 由题图可知,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能增加蜥蜴的数量,从而导致蝗虫种群密度下降和植物生 物量增加,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 项正确。 11.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 N 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相同 答案 C 解析 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物种丰富度并非为“0”,故 A 项不正确;在某些条件不适 宜的地方,即使时间允许,群落演替也未必能达到“森林”阶段,故 B 项不正确;第 N 年 时,甲、乙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群落结构未必相同,故 D 项不正确。 12.冰碛层是冰川融化后形成的裸地,冰碛层上的群落演替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下表为冰 碛层演替过程中优势植物的替代情况及部分阶段土壤的 pH。 演替过程中 优势种的替 代顺序 冰川退去 后的裸地 苔藓→草本 植物→柳树 赤杨 云杉、铁杉 第 9 年 第 18 年 第 35~50 年 第 80~100 年 土壤的 pH 7.9~8.0 7.2 6.5 5 4.8 (1)冰碛层上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写演替类型)。 (2)由表分析,演替过程中土壤 pH 的变化主要与________(填写生物名称)有关。 (3)赤杨定居后,一些固氮微生物侵入赤杨根部,形成根瘤。这些固氮微生物从赤杨根部获 得营养,同时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离子形式。固氮微生物与赤杨的种间关 系 是 ________ 。 根 据 分 析 , 云 杉 和 铁 杉 成 为 优 势 种 的 原 因 有 : ①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表分析,从冰碛层上的优势种替代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发展变化是生物与环境间定 向______________的结果。 答案 (1)初生演替 (2)赤杨 (3)互利共生 ①土壤的酸性 ②土壤中氮素含量增加 (4)选择 解析 (1)冰碛层上的群落演替是从冰川退去后的裸地开始的,属于初生演替。 (2)由表分析,演替过程中,在赤杨阶段时土壤 pH 的变化较大,说明土壤 pH 的变化主要与 赤杨有关。 (3)根据题意可知,这些侵入赤杨根部的固氮微生物从赤杨根部获得营养,同时也将空气中 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离子形式,说明固氮微生物与赤杨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综上 分析可知,云杉和铁杉成为优势种的原因有:①土壤的酸化;②土壤中氮素含量增加。 (4)据表分析,从冰碛层上的优势种替代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发展变化是生物与环境间定 向选择的结果。 13.近几十年随着森林不断遭到砍伐,马鹿的栖息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 马鹿,科研人员进行了研究。请回答: (1)马鹿的栖息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导致生活在该空间的马鹿的________降低,马鹿种 群数量降低。同时生境破碎化会加快物种的灭绝,导致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降低。(注: 生境是指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全部生态因子的总和) (2)科研人员冬季调查得到不同类型的生境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记为 M)和马鹿在不同生境 类型中的出现频率(记为 N),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________中没有观察到马鹿活动点。结合 M 和 N 分析,马鹿冬季最喜欢的生 境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环境容纳量 物种丰富度(或“生物多样性”) (2)农田 皆伐迹地 N 与 M 的差值最大 解析 (1)森林采伐后,环境被破坏,马鹿种群的生存空间受到制约,导致该空间的环境容纳 量降低,马鹿种群数量降低;同时生境破碎化会加快物种的灭绝,导致群落中物种丰富度降 低。 (2)分析柱形图可知:在农田中没有观察到马鹿活动点。结合 M 和 N 分析,马鹿冬季最喜欢 的生境是皆伐迹地,判断依据是 N 与 M 的差值最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