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临川模拟)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血浆中不可能出现淀粉、蔗糖及果糖等物质 B.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内液 C.人体内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都是组织液 D.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会出现在正常人的内环境中 解析:选D 果糖属于单糖,人体的血浆中可能出现果糖;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人体内大多数的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组织液,部分细胞如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中;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蛋白质,正常成人血液含量极少,癌症患者体内的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的含量比正常人要高些,检测人体内环境中的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含量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指标,但是要确诊还需要相关的病理检查。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摄入过咸的食物,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血浆中的水分可来自细胞内液、淋巴和组织液 D.当人体内尿酸含量过高时会引发痛风,属于稳态失调现象 解析: 选B 摄入过咸的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内液中的水可经组织液进入血浆,淋巴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即血浆中的水分可来自细胞内液、淋巴和组织液;当人体内尿酸含量过高时会引发痛风,是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引起的,属于稳态失调现象。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吸水 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无机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和K+维持的 解析:选C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失水;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血浆中的HCO、HPO参与缓冲对的组成,维持血浆pH的稳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和Cl-维持的,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 4.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B.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C.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D.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和HPO等离子有关 解析:选D 题述“媒介”是指人体内环境。麦芽糖属于二糖,二糖必须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单糖才能被机体吸收;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O和HPO等离子有关。 5.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解析:选C 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不进入内环境;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尿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6.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解析:选C 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7.(2019·衡水四调)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解析:选A 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8.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解析:选D 本实验探究的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所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降低,所以从图中结果可知,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当加入的HCl达到一定量后,无论是缓冲液组还是血浆组,都不能继续维持pH的相对稳定,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从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缓冲液组的曲线较血浆组的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低于血浆组。 9.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②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乙酰胆碱可存在于甲中 D.剧烈运动后丁中产生的大量乳酸通过过程④、①进入乙,导致乙的pH明显降低 解析:选C 分析图示可知,甲表示组织液,乙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丁表示细胞内液。过程①受阻时,会导致组织液过多,引起组织水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中的高;因组织细胞有氧呼吸不断消耗O2,细胞内液中O2浓度比组织液中低。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位于淋巴、血液和淋巴结中;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当神经末梢有兴奋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剧烈运动后细胞中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浆不会导致血浆的pH明显降低。 10.(2019·琼海模拟)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环境示意图。a、b、c是液体,①②是不同的结构,③是组织细胞。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花粉过敏会引起a增多 B.机体新陈代谢主要在c中进行 C.②处细胞直接的内环境为b D.a中的O2进入③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5层生物膜 解析:选D 花粉过敏会引起①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c组织液的量会增加;题图中的c是组织液,而机体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液中;②处细胞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其直接的内环境为b(淋巴)和c(组织液);a(血浆)中的O2进入③(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生物膜)、组织细胞膜(1层生物膜)、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膜(2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 11.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可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 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和体液调节有关 C.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均可与②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D.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选C 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血浆,②表示淋巴,③表示组织液,血浆蛋白的合成场所是细胞中的核糖体;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可存在于淋巴(②)中,因此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均可与②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③)和细胞内液之间直接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 12.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血液中的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解析:选B 初进高原,缺氧导致细胞无氧呼吸增强,产生大量乳酸,但此时并非只进行无氧呼吸。进入高原一段时间后,机体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加,运输氧的能力增强,因此乳酸浓度降低;同时,血液中的乳酸可与缓冲物质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 二、非选择题 13.如表是对6名赛艇运动员在安静时、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休息30 min后所测定的血乳酸浓度的变化。 运动员 编号 安静时的血乳酸 浓度(mmol/L) 运动后即刻的血乳 酸浓度(mmol/L) 运动后休息30 min后的 血乳酸浓度(mmol/L) F1 1.46 12.02 4.9 F2 1.52 11.23 4.4 F3 1.89 10.02 4.6 F4 1.65 9.26 7.65 F5 2.15 10.31 4.89 F6 1.85 10.33 3.18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运动员安静时的血乳酸浓度绝大多数在2 mmol/L以内,安静时血乳酸主要由耗能较________(填“多”或“少”)的组织和血液中的__________细胞产生。正常情况下,人体血乳酸的产生和清除处于____________之中。 (2)后来对F5进行跟踪测试,结果显示她安静时的血乳酸浓度都在2 mmol/L以内,据此分析这次测试中她血乳酸浓度高于2 mmol/L的可能原因是她测试时情绪激动。情绪激动导致血乳酸浓度升高的原因是肾上腺素分泌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组织耗能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3)与专业运动员相比,刚开始运动时“非专业运动员”血液中乳酸浓度增加得更快,原因是此时“非专业运动员”骨骼肌获得的________(填气体名称)量更难以满足机体活动的需要,细胞____________(填呼吸作用类型)的强度更大。但运动一段时间后,“非专业运动员”血液中的乳酸浓度也会有所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运动员安静时的血乳酸浓度绝大多数在2 mmol/L以内,安静时血乳酸主要由耗能较多的组织(如神经组织)产生,另外人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指标能够维持动态平衡,原因是机体对一些物质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之中。(2)情绪激动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具有促进细胞代谢的作用,所以对F5来说,她测试时情绪激动,就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组织耗能增多,产生乳酸增多。(3)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根据“乳酸浓度增加得更快”可知,“非专业运动员”在运动开始时骨骼肌获得的氧气量更难以满足机体活动的需要,细胞无氧呼吸的强度更大。运动一段时间之后,“非专业运动员”呼吸运动加快、加强,使骨骼肌获得了较多的氧气,无氧呼吸减弱,有氧呼吸增强,所以血液中乳酸浓度会有所降低。 答案:(1)多 成熟的红 动态平衡 (2)增多 增多 (3)氧气 无氧呼吸 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呼吸运动加快、加强,使骨骼肌获得了较多的氧气,无氧呼吸减弱,有氧呼吸增强(答案合理即可) 14.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系统或器官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否则将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若图中的Ⅳ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________(填“尿毒症”或“肺癌”),最终会引起死亡。 (2)图中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________,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__________(症状)。 (3)③中的________(物质)对Ⅲ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4)图中的B过程中水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当此过程增强时,人往往会在________(部位)产生渴觉。 (5)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解析:Ⅰ、Ⅱ、Ⅲ、Ⅳ、Ⅴ依次表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脏)和皮肤;①②③④⑤ 依次表示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尿液、汗液;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依次是淋巴、血浆和组织液;A表示淋巴转化为血浆,B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1)若图中的Ⅳ肾脏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引起死亡。(2)图中淋巴、血浆和组织液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其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若A淋巴转化为血浆过程受阻,会引起组织水肿。(3)③中的CO2对Ⅲ呼吸系统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血浆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4)水是小分子,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当B过程增强时,人往往会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5)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丙(组织液)。 答案:(1)尿毒症 (2)内环境 乙 组织水肿 (3)CO2 (4)自由扩散 大脑皮层 (5)丙 15.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溶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 二、实验流程 步骤 A组 B组 ①分组编号 1号 试管 2号 试管 3号 试管 1号 试管 2号 试管 3号 试管 ② ? 等量缓 冲溶液 等量血浆 ? 等量缓 冲溶液 等量 血浆 ③ 滴加等量的 Na2CO3溶液 ? ④ 记录结果 记录结果 预测结果 ? ? 结论 ? ? (1)步骤②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 (3)预测结果: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及表格中的实验处理可知,在步骤② 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组。(2)实验中A组和B组形成对照,A组滴加碱性物质Na2CO3,因此,B组应该滴加等量的酸性物质乳酸。(3)缓冲液对酸或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所以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性物质后,溶液的pH不会发生变化,清水组加入酸性物质后,pH会下降,加入碱性物质后,溶液pH会上升。(4)根据分析可知,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缓冲液和血浆一样,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说明血浆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答案:(1)等量蒸馏水 (2)等量的乳酸 (3)1号试管pH明显上升;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1号试管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