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
专题 1 细胞的分子组成
[重温考纲要求]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3.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1.蛋白质、核酸的正误判断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 )
(2)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 )
(3)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 )
(4)DNA 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
(5)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 )
(6)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
2.糖类、脂质的正误判断
(1)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 )
(2)蔗糖和乳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 )
(3)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 )
(4)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有构成生物膜、调节生理代谢和储存能量( √ )
(5)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
3.水与无机盐的正误判断
(1)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 )
(2)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 )
(3)失去结合水的小麦种子,用水充分浸泡后仍能萌发( × )
(4)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余的盐( √ )
(5)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储存大量的 Na+而促进细胞吸收
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 Na+参与调节渗透压( √ )
4.有机物鉴定实验的正误判断
(1)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是由于蛋白质有肽键( √ )
(2)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 NaOH 溶液,振荡后再加 CuSO4 溶液( √ )
(3)淀粉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并呈现蓝色,而蔗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
生成砖红色沉淀( × )
(4)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预期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 √ )
一、“各有所长”的化合物
1.(2015·全国Ⅰ,5)人或动物 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 的空间
结构改变后成为 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 可以诱导更多的 PrPc 转变为 PrPsc,实
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 转变为 PrPsc 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朊粒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是不能整合到基因组中的,A 错误;肺炎
双球菌是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朊粒的增殖不是二分裂,故 B 错误;朊粒
是 PrPc 因空间结构改变形成的,两者一个具有致病性,一个不具有致病性,故 C 正确;遗传
信息的翻译过程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PrPc 转变为 PrPsc 属于蛋白质空间结构
改变所致,不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D 错误。
2.(2015·全国Ⅰ,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 与 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 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 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 DNA 上
答案 D
解析 DNA 与 ATP 的元素组成均为 C、H、O、N、P,A 项正确;每个 tRNA 的一端有 3 个相邻
的碱基,能与 mRNA 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称为反密码子,一个 tRNA 上只含一个反密码子,B
项正确;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C 项正确;细
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D 项错误。
3.(2014·海南,2)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 D 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
答案 A
解析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A 正确;维生素 D 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B
错误;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C 错误;蛋白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
体上合成,D 错误。
悟规律
这部分内容较为基础、知识点较多,但试题难度不大。一般是对多章内容
进行综合考查。命题注重基础性和渗透性,重点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
其功能。
1.熟记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 4 个原因和 5 种功能
2.理清与核酸有关的 2 个关系
(1)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
(2)核酸与 ATP 的关系
3.辨清糖类和脂质的 5 个易错点
(1)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但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如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
的。
(2)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供给能量。
(3)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还原糖,如淀粉、纤维素、蔗糖都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
(4)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但不构成膜结构,磷脂和胆固醇均参与膜结构的组成。
(5)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相比,脂肪中 H 比例高,故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需要 O2 多,
产生 H2O 多。
题型一 蛋白质、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分析
1.下面关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
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答案 D
解析 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同;结构不同
的蛋白质功能有可能相同;不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能不同,这是蛋白质多样性的
表现之一;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方式都是一样的。
2.下列关于 RNA 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组成元素与磷脂分子相同
B.HIV 病毒能发生 RNA 的复制
C.某些 RNA 有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
D.某些 RNA 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 B
解析 RNA 的组成元素与磷脂分子相同,都由 C、H、O、N、P 组成,A 正确;HIV 是 RNA 逆转
录病毒,遗传信息传递时需要逆转录而不会出现 RNA 的复制,B 不正确;某些 RNA 有氢键连
接形成的碱基对,如 tRNA,C 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故某些 RNA 能降低化学
反应的活化能,D 正确。
3.甲(ATGG)是一段单链 DNA 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
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甲、乙共由 6 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答案 D
解析 丙是 ATP,其结构水解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 RNA 的基本组成
单位,但 ATP 不是乙的水解产物之一,所以选 D 项。A 中甲含脱氧核糖,乙、丙含核糖。甲
中含 3 种脱氧核苷酸,乙中含 3 种核糖核苷酸。
易错警示
1.脱水缩合≠排列方式
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方式只有一种,但脱水缩合时,氨基酸排列方式有多种。
2.关注与“氢键”有关的两个误区
(1)误认为 RNA 中没有氢键,其实也有氢键,如 tRNA 的“三叶草”结构中的局部也有氢键。
(2)误认为 DNA 单链中连接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的是氢键,其实是磷酸二酯键。
3.核苷≠核苷酸≠核酸
(1)核苷=含氮碱基+五碳糖。
(2)核苷酸=核苷+磷酸。
(3)核酸=核苷酸+核苷酸+……+核苷酸。
题型二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4.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S—S—”为由两个“—SH”(巯基)构成的二硫键,
其作用是连接两相邻肽链。若该蛋白质分子共由 m 个氨基酸组成,则形成一个该蛋白质分子
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A.m,18m B.(m-4),18(m-4)
C.(m-3),18(m-3)+4 D.(m-2),18(m-2)+4
答案 D
解析 题图中有三条肽链,中间一条为环状,故失水数为(m-2);由于有 2 个二硫键,而形
成一个二硫键失去了 2 个“H”,故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m-2)+4。
5.经分析某条多肽链中有 O 原子 p 个,N 原子 q 个,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分析推算可知,1 分子该多肽水解得到的赖氨酸个数为( )
半胱氨酸 丙氨酸
赖氨酸 苯丙氨酸
A.p-q B.q-p
C.p-q+1 D.q-p+1
答案 D
解析 根据观察可知,四种氨基酸的 R 基中都不含 O 原子,只有赖氨酸的 R 基中含有 1 个 N
原子。O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 O 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由于 R 基中都不含 O 原子,所
以 O 原子数=氨基酸数+1,N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 N 原子数=氨基酸数+R 基中 N 原子数,
故根据 O 原子数计算出肽链中的氨基酸数为 p-1,因此多肽中含有的赖氨酸个数=N 原子数
-氨基酸数=q-(p-1)=q-p+1。
技法提炼
蛋白质计算中的 3 点提示
(1)若形成的多肽链是环状:氨基酸数=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
(2)在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二硫键时,要考虑
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 2 个 H。
(3)蛋白质中含有 N、O 原子数的计算
①N 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 基上的 N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 N 原子总数。
②O 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 基上的 O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 O 原子总数-脱去的水分
子数。
题型三 比较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6.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等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C.糖类可以在叶绿体、高尔基体中合成
D.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 D
解析 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上还有糖脂、胆固醇等脂质;淀粉、纤维素、
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糖类可以在叶绿体(淀粉)、高尔基体(纤维素)中合成;淀
粉和脂肪水解终产物前者是葡萄糖,后者是甘油和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水是它们氧化分解的
终产物。
7.根据下表相关信息,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会出现差异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X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
A.脂肪和糖类中 H 的比例分别是 12%和 6%
B.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C.糖类中 O 的比例高,因此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为 X
Y,C 错误。
8.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大致相同
B.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 N 增加
C.种子萌发时,脂肪酶的活性很高
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答案 C
解析 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A 错误;种子发育
过程中,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脂肪中含有的元素为 C、H、O,不含 N,故 B 错误;种
子萌发时,需要通过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脂肪等被分解,含量逐渐减少,此时脂肪酶的活性
很高,C 正确;生物组织中常见的可溶性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但是种子生命
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TP,D 错误。
易混提醒
(1)混淆“水解”与“氧化分解”。多聚体水解的产物一般为它的单体,而氧化分解的产物一
般为 CO2 和 H2O。
(2)不能正确区分种子形成和萌发时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而出现答题错误。
种子形成和萌发时物质变化归纳如下:
项目 种子形成 种子萌发
有机物
种类
可溶性糖→淀粉等
非蛋白质→蛋白质
糖类→脂肪
淀粉→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
干重 增加 减少(油料作物先增加后减少)
激素
变化
脱落酸含量增加,赤霉素、生长素含
量逐渐减少
脱落酸含量降低,赤霉素、生长素含
量逐渐增加
题型四 理解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9.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 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②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 H2O 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③有氧呼吸时,生成物 H2O 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④H2O 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 CO2 还原成(CH2O)
⑤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 B
解析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内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①正确;氨基酸
形成多肽时,产物水由氨基中脱出的—H 和羧基中脱出的—OH 结合而成,故 H2O 中的氢来自
氨基和羧基,②正确;有氧呼吸时,生成物 H2O 中的氢一部分来自葡萄糖的分解,一部分来
自原料水中的氢,③错误;H2O 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用于将 C3(固定的 CO2)
还原成(CH2O),④正确;贮藏中的种子仍然在进行微弱的代谢,所以含有一定量的水分,⑤
错误。综上所述,错误的有③⑤,故选 B。
10.下表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表中数据
可以说明( )
时间(m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钙含量
(mmol·mL-1)
0 7.8 2.2 0.5 0 0 0
肌肉力量(N) 0 2.0 5.0 3.5 2.1 0.5 0
A.肌肉收缩是一个以神经为主导的调节过程
B.细胞内 Ca2+浓度与肌肉收缩力量呈正相关
C.肌肉收缩过程中 Ca2+最可能是以胞吞的方式进入肌细胞的
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 Ca2+就开始释放
答案 D
得分技巧
1.衍射法理解水的相关知识
2.在动态变化中理解水
(1)不同种类的生物、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及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的含水量不同。
(2)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新陈代谢、生物抗逆性有关,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
但其抗逆性较弱;反之,生物新陈代谢缓慢,但抗逆性较强。
(3)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含量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二、“实验探究”中的有机物检测
1.(2011·新课标全国,6)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
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 醋酸洋红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有丝分裂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甲基绿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
分布
斐林试剂
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 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将
RNA 染成红色
答案 A
解析 脂肪的检测试剂为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的试剂,B
项错误。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看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而甲基绿可将 DNA 染成绿色,故 C、D 项错误。
2.(2013·新课标全国Ⅰ,29)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 70%。为探究该植物
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
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
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 11 d 时减少了 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
察,可见 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实验 第 11 d 后, 如果 要使萌 发种子 (含幼 苗 )的干 重增 加,必 须提供 的条 件是
和 。
答案 (1)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或红)
(2)O
(3)光照 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解析 回顾教材中脂肪的检测实验作答(1);种子干重增加主要是种子吸水所致,再结合空后
说明作答(2);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也就是有机物增加,必须依靠光合作用来制造,
C、H、O 以外的元素还需要萌发种子(幼苗)从溶液中吸收。
悟规律
近年高考对有机物鉴定考查较多,备考时应尤其关注有机物鉴定的相关原
理、方法及结果分析。
1.熟记三类有机物检测的原理
(1)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
(3)还原糖+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2.牢记实验材料选择的 2 条依据
(1)实验材料要满足实验需要,能够进行实验研究的生命活动过程或富含实验需要的物质。
(2)染色(颜色)观察时应选择浅色或无色的生物材料,否则生物材料的颜色会掩盖实验结果的
颜色反应。
3.区分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的 4 点不同
比较项目 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
CuSO4 浓度 0.01 g/mL 0.05 g/mL
使用方法 先加 A 液,再加 B 液
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
且现配现用
反应条件 不需加热 需水浴加热
颜色反应 紫色 砖红色
题型一 把握有机物检测实验的选材与原理
1.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下列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
是( )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及尿液中的蛋白质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答案 D
解析 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可鉴定葡萄糖,用蒸馏水稀释斐林试剂乙液,加入斐林
试剂甲液并振荡后再加入稀释后的乙液,可鉴定尿液中的蛋白质,A 正确;脂肪鉴定应选脂
肪含量较多的材料,可选花生种子,B 正确;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
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而花生油的颜色正好是橘黄色,如果使用苏丹Ⅲ染液,就
会出现颜色重复的现象,不容易分清,所以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C 正确;
甘蔗茎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D 错误。
2.分析下表,可推测( )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甲 + - -
乙 - ++ -
甲、乙混合 + +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答案 D
解析 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水浴
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甲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可知其含有蛋白质;根据乙溶液中的
颜色变化可知其含有淀粉;甲、乙混合后,两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了还原糖,由此可
知,混合溶液中含有淀粉酶。
易错警示
与有机物检测相关的 3 个易失分点
(1)混淆有机物的鉴定原理,如斐林试剂只能鉴定还原糖,不能与非还原糖产生颜色反应;苏
丹Ⅲ染液与脂肪产生橘黄色,苏丹Ⅳ染液与脂肪产生红色,淀粉与碘液产生蓝色(不可写作紫
色),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不可写作蓝色)。
(2)忽略染色剂本身的颜色,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本身为蓝色,苏丹Ⅲ染液本身为红色。
(3)未重视外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检测还原糖时必须进行水浴加热,鉴定蛋白质时必
须先加 A 液再加 B 液。
题型二 掌握有机物检测实验的操作与结果分析
3.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为 30 ℃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 20 ℃和 30 ℃培养箱中培养 4 天后,做如下处理:在 3 支
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 50 ℃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答案 D
解析 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内含淀粉酶,30 ℃时淀粉酶的活性高于 20 ℃,故乙试管中产生
麦芽糖、葡萄糖的量多于甲试管;丙试管中不含淀粉酶,淀粉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
色沉淀,斐林试剂显蓝色。
4.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
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1)实验课题: 。
(2)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膜中的蛋白质。
(3)实验原理: 。
(4)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等。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 2 支,编号甲、乙。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 2 mL 的细胞膜样液, 。
第三步: 。
(6)实验现象: 。
(7)实验结论: 。
答案 (1)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5)向乙试管中滴加 2 mL 的蒸馏水 向甲、乙试管中各滴加 3~4 滴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
观察颜色变化
(6)甲试管中液体变为紫色,乙试管中液体无颜色变化
(7)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技法提炼
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
待测液+Ⅰ2→呈蓝色,待测液中存在淀粉;
待测液+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呈砖红色,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
待测液+苏丹Ⅲ(苏丹Ⅳ)染液→呈橘黄色(或红色),待测液中存在脂肪;
待测液+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待测液中存在蛋白质。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B.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C.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 D
解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具有流动性,A 项
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B 项正确;淀粉是
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C 项正确;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 项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
B.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但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
C.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 C 的含量最高,因此 C 是细胞内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
D.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 H 全部来自氨基
答案 B
解析 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代谢是逐渐降低的,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是逐渐下降的,故
A 错误;激素既不提供能量也不组成细胞,但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激素
的化学本质较多,有的是脂质,有的是氨基酸类衍生物,故 B 正确;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
中 O 的含量最高,但 C 是最基本的元素,故 C 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 H 一个来
自氨基,一个来自羧基,故 D 错误。
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叶绿素、血红蛋白和甲状腺激素特有的元素分别是 Mg、Fe、I,为微量元素
B.在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和质粒中均含有核糖
C.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D.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在氧化分解时都释放能量,代谢终产物都相同
答案 C
解析 组成叶绿素需要镁,但其是大量元素,故 A 错误;在细胞核中因为有 RNA 含有核糖,
核糖体是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含有核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 RNA,所以含有核糖,质
粒是 DNA,不含核糖,故 B 错误;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磷脂参与构成生物膜,固醇
中的性激素参与调节代谢,脂肪可以储存能量,故 C 正确;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在氧化分解
时都释放能量,但代谢终产物是不同的,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中含有尿素,故 D 错误。
4.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B.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C.细胞中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在内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胰岛素、蛋白质、脂肪的合成过程中需要供给氮源
答案 B
解析 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 错误;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B 正确;细
胞中主要是糖类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 错误;胰岛素、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 C、H、O、
N,合成过程中需要供给氮源;脂肪的组成元素为 C、H、O,合成过程中不需要供给氮源,D
错误。
5.细胞是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下列有关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C 的转移途径是:CO2→C5→C3→(CH2O)
B.O 是构成细胞最基本的元素
C.P 是构成生物膜必不可少的元素
D.P 是构成 ATP 的必需元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个阶段都可产生 ATP
答案 C
解析 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CO2→C3→(CH2O),A 错误;构成细胞最基本的元素是 C,
B 错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 C、H、O、N 等,磷脂
的组成元素是 C、H、O、N、P,因此 P 是构成生物膜必不可少的元素,C 正确;无氧呼吸第一
阶段产生 ATP,第二阶段不产生,D 错误。
6.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乳酸中毒
B.蛋白质和 DNA 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C.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mRNA 存在明显差别
D.Na+进入神经细胞不需要 ATP 提供能量
答案 B
解析 严重缺铁的人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则氧气供应不足,与正常人相比,无氧呼吸产生乳
酸增多,A 正确;蛋白质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密切相关,而 DNA 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
构,其多样性与碱基对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B 错误;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组织细
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所以 mRNA 存在明显差别,C 正确;Na+进入神经细胞是顺浓度
梯度的,不需要 ATP 提供能量,D 正确。
7.植物在冬季来临时,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
抗寒力逐渐增强。如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据图推断以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来临,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B.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负相关
C.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中的含水量上升
D.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 D
解析 冬季气温下降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越大,植物抗
寒性越强;在 9~12 月份,组织中的含水量一直在下降;温度降低,呼吸酶的活性降低,植
物的细胞呼吸减弱,有机物的消耗减少。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彻底水解后释放出的单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B.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脂质有关,而选择透过性与脂质无关
C.将各种多糖分解为基本单位,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D.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答案 C
解析 核酸彻底水解后释放出的单糖为五碳糖,包括脱氧核糖和核糖,不属于“生命的燃
料”,A 项错误;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而细胞膜的流动性
与脂质有关,因此选择透过性也与脂质有关,B 项错误;各种多糖的基本单位均为葡萄糖,
葡萄糖为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C 项正确;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 项错误。
9.某科学工作者研究某细胞的组成成分时,提取到两种大分子物质 T 和 D,其基本组成单位
分别是 t 和 d。已知 t 是葡萄糖,且 T 遇碘不变蓝,D 可以被胃液中的某种酶消化。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肯定为植物细胞,T 物质是纤维素
B.物质 d 中肯定含有元素氮,一定不含元素硫
C.物质 D 一定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其合成受核 DNA 控制
D.T 和 D 的合成过程中都能产生水
答案 D
解析 已知物质 T 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所以 T 是多糖,又因为 T 遇碘不变蓝,所以其不可
能是淀粉,可能是纤维素或者是糖原等,该细胞可能是植物细胞也可能是动物细胞,A 错误;
D 可以被胃液中的某种酶消化,所以其应该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有 C、H、O、N,
少数还含有 S,B 错误;附着核糖体合成的是分泌蛋白质,游离核糖体合成的是细胞内蛋白质,
C 错误;多糖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均产生水,D 正确。
10.下列关于生命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种氨基酸可被多种 tRNA 转运
B.某些 RNA 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一切蛋白质均含有 N 元素
D.蛋白质是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答案 D
解析 一种氨基酸可以有一种或多种密码子,所以可以被一种或多种 tRNA 转运,故 A 正确;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是酶,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故 B 正确;蛋白质中必须含
有 C、H、O、N,故 C 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故 D 错误。
11.下列有关脂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肪中的氢与氧的比值比糖类中的高
B.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C.脂肪被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后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人体细胞
D.脂肪、磷脂和固醇所含的化学元素相同
答案 A
解析 脂肪中的氢与氧的比值比糖类中的高,A 正确;植物细胞中存在脂肪,B 错误;脂肪的
运输是自由扩散,C 错误;脂肪的元素组成是 C、H、O,磷脂是 C、H、O、N、P,D 错误。
12.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的是( )
A.ADP+Pi→ATP;ATP→ADP+Pi
B.H2O→[H]+O2;[H]+O2→H2O
C.DNA→mRNA;染色质→染色体
D.氨基酸→胰岛素;肝糖原→葡萄糖
答案 D
解析 所有细胞都能合成和分解 ATP,A 错误;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下可同时进行有氧呼
吸和光合作用,B 错误;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染色质能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同时
也能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C 错误;胰岛素只能在胰岛 B 细胞中合成,肝糖原的分解只发
生在肝脏细胞中,D 正确。
13.下列关于生命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是构成光合膜的重要物质
B.构成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C.组成 ATP 的化学元素是 C、H、O、N、P
D.引起人体胃炎等疾病的幽门螺杆菌只含 4 种核苷酸
答案 D
解析 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含有 DNA 和 RNA,含 8 种核苷酸,D 错误。
14.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图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因是 。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 种单体组成,有 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
要脱去 分子水。
(4)肉毒类毒素可用 试剂鉴定,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 ,
反应颜色为 。
答案 (1)蛋白质 CRHH2NCOOH
(2)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5 4 4
(4)双缩脲 先加试剂 A,再加试剂 B 紫色
15.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
的大分子物质,1、2、3、4 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 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 ,细胞中的 1 与 2 相比特有的是
(答案要全面)。
(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 ,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
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过程叫做 。
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 。
(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 (至少答出两点)。
(4)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 决定。丁、戊都
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 。
(5)5 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 5 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 。在绿
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 5 的结构有 。
答案 (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2)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基因的表达 逆转录
(3)识别并转运氨基酸、催化(答案合理即可)
(4)丙 戊
(5)ADP 和磷酸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解析 结合题目信息及题图中“染色体”“核糖体”以及元素组成等可推出甲为 DNA,乙为
RNA,丙为蛋白质,丁为糖原,戊为脂肪,己为磷脂,1 为脱氧核苷酸,2 为核糖核苷酸,3
为氨基酸,4 为葡萄糖,5 为 ATP。(1)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五碳糖
为脱氧核糖,后者的五碳糖为核糖;此外,前者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嘧啶,后者特有的碱基为
尿嘧啶。(2)甲为 DNA,其特异性取决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NA 通
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过程,叫做基因的表达。少数 RNA 病毒有逆转录酶,
当此类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能够由其 RNA 逆转录形成 DNA。(3)细胞中的 RNA 有的作为翻译的
模板指导蛋白质合成,有的作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有的作为运输工具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有的作为酶催化代谢过程等。(4)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
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其中。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决定。脂肪中 H 的相对含量
较糖原中的多,故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原含能量多的是脂肪。(5)ATP 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 ADP
和磷酸。由于绿色植物的根尖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但进行呼吸作用,故形成 ATP 的结构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