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二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二调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中学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二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病毒、大肠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DNA B. 都含有蛋白质 C. 都具有细胞结构 D. 都含有核糖体 ‎【答案】B ‎【解析】病毒为非细胞生物,不能独立代谢,为专性寄生物,只含有一种核酸和蛋白质,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人体肿瘤细胞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详解】A、病毒 未必含有DNA,大肠杆菌、人体肿瘤细胞都含有DNA,A错误;‎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故病毒、大肠杆菌和人体肿瘤细胞中都含有蛋白质,B正确;‎ 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D错误。故选B ‎2.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核酸、酶、果糖、脂肪均含有元素C、H、O、N ‎ ‎②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③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颜色呈砖红色 ‎④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 ‎ ‎⑤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⑥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A. ①②⑤ B. ②③④⑤ C. ⑤⑥ D. ②⑤⑥‎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组成细胞的核酸、糖类,蛋白质、酶等分子。‎ ‎【详解】①脂肪和果糖仅由 C、H、O三种元素组成,①错误;②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②错误;③蛋白质的检测用双缩脲试剂,呈紫色,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呈砖红色,③错误;④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不都是蛋白质,例如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④错误;⑤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参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⑤正确;⑥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⑥正确;故正确的应选择C ⑤⑥。‎ ‎【点睛】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   )‎ ‎①ATP ②DNA ③染色体 ④细胞膜 ⑤脂肪 ⑥淀粉酶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⑥‎ ‎【答案】A ‎【解析】ATP中A代表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细胞膜的外表面含有糖被,即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糖蛋白结构。脂肪的基本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含有糖类的物质或者结构是①②③④,A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生物体内含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下列实例能证明微量元素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A. 绿色植物缺Mg元素时叶片变黄 B. 生物体缺N元素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C. 动物血液中Ca元素的含量过低会出现肌肉抽搐 D. 人体缺Fe元素会导致贫血症 ‎【答案】D ‎【解析】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如C、H、O、N、P、S、K、Ca、Mg等,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很少,如Fe、Mn、Zn、Cu、B、Mo等,称为微量元素。‎ ‎【详解】Mg是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Mg是中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绿色植物缺Mg元素时无法合成叶绿素,植物叶片变黄,A不符合题目要求。N是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蛋白质中含有氮元素,因此生物体缺N元素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B不符合题目要求。Ca是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钙离子,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大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C不符合题目要求。Fe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人体缺Fe会导致贫血症,Fe也是微量元素,符合题目要求,选D。‎ ‎【点睛】准确识记常见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具体名称及各自的生理功能是解题关键。‎ ‎5.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的内膜上有酶的分布 B. 细胞核中含有DNA和蛋白质 C. 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D.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不含胆固醇 ‎【答案】D ‎【解析】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详解】A、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上分布有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A正确;‎ 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B正确;‎ C、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C正确;‎ 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错误。故选D。‎ ‎6.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⑤是该细胞代谢中心和遗传控制中心 B. ③④⑧的膜结构属于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 花瓣的颜色与②中含有的色素有关 D. 组成①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答案】A ‎【解析】图示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①为细胞壁,②为液泡,③为线粒体,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细胞核,⑥为内质网,⑦为核糖体,⑧为叶绿体。‎ ‎【详解】结构⑤为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的代谢中心为细胞质基质,A错误;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图中③④⑧均为具膜细胞器,属于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正确;花瓣的颜色与②液泡中含有的色素有关,C正确;①为细胞壁,其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细胞核糖体的形成均与核仁有关 B. 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RNA C.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中均含有DNA D.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通过胞间连丝实现信息交流 ‎【答案】B ‎【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此外还没有核仁、染色体以及除了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交流信息。‎ 详解:原核细胞中没有核仁,但是有核糖体,A错误;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RNA,B正确;线粒体、叶绿体中都含有DNA,而内质网不含DNA,C错误;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交流信息,而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通过核孔实现信息交流,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明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和细胞内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是不同的。‎ ‎8.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D. 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答案】C ‎【解析】细胞膜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2、控制物质进出;‎ ‎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①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②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③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详解】据图分析,内分泌细胞分泌相关激素进入体液,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传递信息,即通过体液的作用间接完成了信息交流。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下列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黑藻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减少 B. 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只是因为影响了膜的流动性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无需载体参与 D. 胰岛素分泌到内环境的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失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变大,渗透压增加;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详解】A、黑藻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增大,A错误;‎ B、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可能的原因是影响了膜的流动性,或者影响了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了细胞的能量供应,B错误;‎ C、甘油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C正确;‎ D、胰岛素通过胞吐作用进入内环境,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错误。故选C。‎ ‎10.如图表示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有关的图例或曲线,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 肌肉细胞吸收水一一② B.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一一①‎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一一③ D. 神经细胞吸收氧气- -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查对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特点的理解。据图可知,①为顺浓度运输,且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自由扩散方式;②也为顺浓度运输,但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协助扩散;③为逆浓度运输,为主动运输方式。‎ ‎【详解】水分子、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肌肉细胞吸收水、神经细胞吸收氧气应对应于①,A项、D项错误;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应对应于②,B项错误;小肠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氨基酸,对应于③,C项正确。‎ ‎【点睛】“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1.将题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 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 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 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答案】B ‎【解析】A、黑暗条件下,细胞只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的CO2扩散至细胞外,因此①增大、④减小;A正确;‎ 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即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①增大、③减小;B错误;‎ 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②、③保持不变;C正确;‎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②减小、④增大;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细胞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细胞代谢时相应物质含量的变化。‎ ‎12.如图甲为25 ℃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小麦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点可代表小麦呼吸作用的强度 B. C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很可能是CO2浓度 C. 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不相同 D. 当温度从25 ℃升高到30 ℃时,B点将左移 ‎【答案】D ‎【解析】甲图为净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乙图为光合作用酶活性(虚线)和呼吸作用酶活性(实线)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详解】甲图中A点代表无光照,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代表呼吸作用强度,故A正确;甲图中C点,代表在光饱和点时,刚好达到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A~C段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C点以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变化,趋于稳定,则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为CO2浓度、温度、内因(如叶绿体含量、叶绿素含量、酶数量)等,故B正确;从乙图可知光合作用酶最适温度约25℃,呼吸作用酶最适温度约为30℃,故C正确;当温度从25 ℃升高到30 ℃时,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呼吸作用达到最大速率,因此,该种变化因素不利于光合作用,达到光补偿点时的光照强度将增大,B点将右移,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 ‎【点睛】当涉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问题时,分析顺序一般为:光照- CO2 -温度-内因;而补偿点和饱和点的移动,一般移动规律为:当变化因素有利光合作用,则补偿点左移,饱和点右移,反之,亦然。‎ ‎13.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能生成少量的ATP B. 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消耗的ATP主要来自无氧呼吸 C.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都伴随着ATP的生成 D. 植物细胞能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根据是否需要氧气,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但不同的生物体内的酶不同,其无氧呼吸过程及产物不尽相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不需要氧的参与,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二个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三个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乳酸或酒精中。‎ ‎【详解】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第一反应阶段能生成少量的ATP,第二阶段无ATP生成,A错误;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B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线粒体消耗[H]的过程都伴随着ATP的生成,而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为暗反应,消耗ATP,C错误;植物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D正确;故选D。‎ ‎14.在真核细胞的代谢活动中,都会产出[H](还原性氢),下列有关[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中产生的[H]将转移到线粒体内膜上并最终被消耗 B. 真核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的[H]将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被消耗 C. 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将从类囊体薄膜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中为CO2的固定供氢 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都能产生[H],但两者的化学本质不同 ‎【答案】C ‎【解析】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将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产生水,A项正确;真核细胞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在第二阶段用于丙酮酸或丙酮酸分解产物的还原,B项正确;CO2的固定不需要[H]的参与,C项错误;光合作用产生的[H]为NADPH,呼吸作用产生的[H]为NADH,二者的化学本质不同,D项正确。‎ ‎15.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 叶绿体中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 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绿叶后直接用杵棒进行研磨,不用作任何处理 D. 滤液细线要画得细而直,避免色素带间的部分重叠 ‎【答案】C ‎【解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3、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色素能溶解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A正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而分离色素,B正确;在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和绿叶后,因为乙醇有挥发性,用杵棒快速研磨,C错误;滤液细线要画得细而直,避免在滤纸上扩散后色素带间的部分重叠,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要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用法和作用、实验现象及解释、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6.能分解脂肪酶的酶是( )‎ A. 蛋白酶 B. 脂肪酶 ‎ C. 淀粉酶 D. 氧化分解酶 ‎【答案】A ‎【解析】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能够被蛋白酶催化水解。‎ ‎【详解】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催化水解蛋白质的酶是蛋白酶,A正确,B、C、D均错误。故选A。‎ ‎1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坏死对生物体均有积极意义 B. 成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是已发生分化的细胞 C.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人体的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D. 细胞分裂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出现纺锤体 ‎【答案】B ‎【解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都是正常细胞所经历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均有积极意义,A错误;造血干细胞来自于受精卵的增殖与分化,因此成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是已发生分化的细胞,B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二者在人体的正常细胞中都能表达,C错误;细胞分裂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但不一定都出现纺锤体,例如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的出现,D错误。‎ ‎1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细胞种类增多 B.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C. 物质运输效率随细胞的生长而降低 D.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等相关知识。‎ ‎【详解】细胞分化是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细胞种类增多,A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正常的细胞中都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正确;细胞随着生长会衰老,衰老的细胞物质运输效率会降低,C正确;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D错误;故错误的应选D。‎ ‎19.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加倍 B. 动物细胞的中心粒在前期倍增,成为两组 C. 蛙的红细胞分裂观察不到染色体,但同样有DNA的复制 D. 植物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分裂间期DNA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加倍,A错误;动物细胞的中心粒在间期进行复制,B错误;蛙的红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无丝分裂也有DNA的复制,C正确;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细胞周期中处于间期的细胞多,其间期时间占细胞周期的90%--95%,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20.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 A. 动物细胞有细胞膜,植物细胞没有细胞膜 B. 形成纺锤体 C. 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D.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C ‎【解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主要两点区别:一是前期纺缍体形成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二是末期细胞质分配不同,植物细胞赤道板部位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动物细胞通过细胞膜的凹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A、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A错误; ‎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形成纺锤体,B错误; ‎ C、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C正确; ‎ D、动植物细胞中都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D错误。故选C。‎ ‎21.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B. 过程①发生了细胞的增殖,过程②发生了细胞的分化 C. 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不同 D. 细胞衰老和凋亡以及细胞癌变都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 ‎【答案】B ‎【解析】生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细胞也一样。图中①为细胞分裂,②为细胞分化。‎ ‎【详解】A、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A错误;‎ B、图中过程①使细胞数目增多,且细胞的形态大小不变,为细胞增殖。②过程使细胞在形态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为细胞分化,B正确;‎ C、肌细胞与神经细胞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所以它们细胞内所含的核基因是相同的,C错误;‎ D、细胞衰老和凋亡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都是在基因控制下进行的,细胞癌变属于不正常的生理过程,D错误。故选B。‎ ‎22.下面为卵巢中一些细胞的分裂图像,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乙、丙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B. 细胞中染色体数和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的比例,甲和丁相等,乙和丙相等 C. 甲和乙中的染色体的数目相等,丙和丁中的染色体的数目相等 D. 能够发生自由组合的细胞是乙细胞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图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图丙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图丁表示第二极体或卵细胞。‎ ‎【详解】A、图甲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图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图丙为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的细胞,A正确;‎ B、图甲细胞中染色体数与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1,图乙中染色体数与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的比例为为1:2,图丙中染色体数与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2,图丁中染色体数与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1,甲与丁相等,乙与丙相等,B正确;‎ C、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可通过着丝粒的个数来判断,图甲中含有8条染色体,图乙中含有4条染色体,图丙和图丁中含有2条染色体,C错误;‎ D、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即联会/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中能够发生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C。‎ ‎23.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分裂方式 相应结果 A 有丝分裂 a~f时期的细胞不一定都含同源染色体 B 有丝分裂 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于d~e时期 C 减数分裂 c~d时期的细胞都有同源染色体 D 减数分裂 c~d时期的细胞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其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详解】A、若为有丝分裂,a~f时期细胞一定都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 B、若为有丝分裂,则纺锤体出现于分裂前期,即cd段,且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会出现,B错误; C、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都含有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D。‎ ‎24.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所示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 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上着丝点发生分裂 D. 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答案】B ‎【解析】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可能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甲图下一时期为末期,中央出现的为细胞板而非赤道板,故A错误;图乙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则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B正确;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在后期,即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非乙图所示时期,故C错误;若图丁表示精巢内细胞,则染色体数目为4N时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5.按遗传定律,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植株所形成的配子有(  )‎ A. 4种 B. 8种 C. 16种 D. 32种 ‎【答案】B ‎【解析】AaBBCcDdeeff有AaCcDd3对等位基因,每对等位基因均能形成两种配子,而BBeeff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详解】AaBBCcDdeeff有AaCcDd3对等位基因,每对等位基因均能形成两种配子,能形成2×1×2×2×1×1=8(种)配子,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考查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题目,需理解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6.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 A. 10/16 B. 6/16 C. 9/16 D. 3/16‎ ‎【答案】B ‎【解析】F1基因型是AaBb,自交后F2中有16种结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双显:单显:单隐:双隐=9:3:3:1,亲本是双显和双隐,故不同于亲本的是(3+3)/16=6/16,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7.从杂合高茎豌豆(Dd)所结种子中任取两粒种植,它们都发育成高茎植株的概率是 A. 1 B. 1/2 C. 9/16 D. 3/4‎ ‎【答案】C ‎【解析】杂合高茎豌豆(Dd)所结种子的任意两粒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受精卵,二者之间互为独立事件。它们都发育成高茎植株的概率是它们为髙茎概率的乘积。‎ ‎【详解】杂合高茎豌豆(Dd)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髙茎所占比例为3/4,任取两粒种植,它们都发育成高茎植株的概率是(3/4)×(3/4)=9/16。‎ 故选C。‎ ‎28.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F1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答案】D ‎【解析】孟德尔在做两对杂交实验的时候,发现F2的分离比为9:3:3:1。提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并且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1:1:1:1),进而雌雄配子结合得到F2分离比9:3:3:1。‎ ‎【详解】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假设F1的基因型用AaBb表示:‎ ‎①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A_B_):3(A_bb):3(aaB_):1(aabb),①错误;‎ ‎②F1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为1(AB):1(Ab):1(aB):1(ab),②正确;‎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③正确; ‎ ‎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9种,比例不会是1:1:1:1,④错误;‎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1:1:1,⑤正确。‎ 综合以上正确的为②③⑤。故选D。‎ ‎29.据下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A(a)和D(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选A。‎ ‎30.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是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A. 1:2、1:4:1和1:3 B. 1:3、1:2:1和3:1‎ C. 1:3、2:1:1和1:3 D. 3:1、1:4:1 和 3:1‎ ‎【答案】B ‎【解析】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 (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 (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 (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 (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 ‎【详解】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表现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表现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2:1;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表现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是(A_B_+A_bb+aaB_):aabb=3:1。综上分析,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 二、非选择题 ‎31.下图是细胞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物质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 ‎(2)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 ‎ ‎(3)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 ‎ ‎(4)葡萄糖、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图的序号) ‎ ‎(5)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 ‎(6)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答案】蛋白质(载体蛋白) ATP(三磷酸腺苷) ③主动运输 ③主动运输 ① ② 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解析】图①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故为协助扩散,②顺浓度梯度运输,且不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故为自由扩散,③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则B为ATP,C和D为ADP和磷酸(或磷酸和ADP),A为载体蛋白。‎ ‎【详解】(1)图③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很明显B为ATP(三磷酸腺苷),C和D为ADP和磷酸(或磷酸和ADP),A为载体蛋白;‎ ‎(3)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③主动运输;‎ ‎(4)主动运输是低浓度向高浓度,故对应图③;‎ ‎(5)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对应为图①、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对应为图②;‎ ‎(6)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属于胞吞过程,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7)细胞膜的功能特别是选择透过性,因此污水处理过程中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 ‎【点睛】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但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因此是被动运输。‎ ‎32.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是_____,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物质b是__________,在同一个叶肉细胞中,过程④产生的b_______(能/不能)用于过程②。‎ ‎(3)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写出上述的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移的途径:光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若用18O标记①过程中的H2O,那么在①和②过程的产物中,最可能检测到18O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 ‎(5)当光照不变,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量将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6)上述生理过程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写序号);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O2 光 类囊体薄膜 CO2 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 减少 ①④ 细胞质基质 ‎【解析】题意分析,①代表光反应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②代表暗反应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③代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该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④代表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为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物质a表示氧气,物质b表示二氧化碳。‎ ‎【详解】(1)①代表光反应表示的生理过程,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为水光解生成a氧气和[H],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图中物质b参与的是暗反应阶段的二氧化碳的固定,所以b是CO2。在同一个叶肉细胞中,过程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产生的物质b是二氧化碳,能用于过程②暗反应二氧化碳的固定。‎ ‎(3)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移的途径: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若用18O标记①过程中的H2O,那么在①和②过程的产物中,根据光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即水在光下分解为氧气和还原氢分析,可推测18O最先出现在物质是a(或O2)中。‎ ‎(5)当光照不变,突然停止CO2的供应,二氧化碳的固定停止,不再生成三碳化合物,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还在继续,所以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量将减少。‎ ‎(6)上述生理过程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①光反应,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其中③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点睛】熟知细胞呼吸过程和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别图中各个过程发生的场所及其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33.下图甲是高等动物(2N=4)细胞分裂的6个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A~F中,一定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图像是________,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在同一个个体内进行的图像是________。‎ ‎(2)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中的时间段是________,E~F段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 ‎(3)图甲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图像是________。‎ ‎【答案】 B E AD AB 有丝分裂 ADEF ‎【解析】题图分析,A细胞中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C细胞表示原始生殖细胞和体细胞;D细胞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F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而且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乙中A-D表示减数分裂,D-E表示受精作用,E-F表示有丝分裂。‎ ‎【详解】(l)图甲A~F中,一定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图象是B、E。图A细胞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图D细胞表现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且均等分开,说明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故A、D细胞一般不会存在于同一一个体内。‎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中AB段,E~F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过程。‎ ‎(3)图甲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图像是ADEF,因为这些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个DNA分子。‎ ‎【点睛】熟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以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辨图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34.已知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请分析回答:‎ ‎(1)若单独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F1基因型为Aa,其连续自交两代后,子代中AA,Aa,aa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2)同时观察分析两对性状的遗传特点,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的双显性个体中纯合体占______;若选取F2中的两个杂合体杂交,其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为显性,则F2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___________。‎ ‎【答案】AA:Aa:aa=3:2:3 自由组合 1/9 AABb×AaBB 15:1‎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两个纯合亲本AABB和aabb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AaBb,F1的雌雄个体都能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B、Ab、aB和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正常情况下产生F2中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为4种,比例为9:3:3:1。‎ ‎【详解】(1)若单独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F1基因型为Aa,F1自交得到F2,F2中AA:Aa:aa=1:2:1,F2自交得到F3,F3中AA:Aa:aa==3:2:3;‎ ‎(2)同时观察分析两对性状的遗传特点,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的双显性个体占总体比例为9/16,双显性纯合子占总体比例为1/16,故F2的双显性个体中纯合体占1/9;选取F2中的两个杂合体杂交,其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3)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为显性,说明只有双隐性个体才表现为隐性,则F2中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为A_B_、aaB_和A_bb,隐性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比例为15:1。‎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应用,要求学生结合题意,分别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进行答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两个定律的实质与应用范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