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苏教版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学案 ‎ ‎ ‎[思维导图·成一统]‎ ‎[基础速练·固根基]‎ ‎1.判断下列有关说法的正误 ‎(1)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2)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3)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不会降低(×)‎ ‎(4)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了产热量,其调节方式只为体液调节(×)‎ ‎(5)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 ‎2.回答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问题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2)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④。(填编号)‎ ‎①发热和寒颤      ②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③寒颤和出汗减少 ④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 h内都处于39 ℃,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此人在24 h内体温一直处于恒定状态,为39‎ ‎ ℃,说明整个过程中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4)写出炎热条件下体温调节的一个反射弧。‎ 提示: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舒张(或汗腺分泌增加)。‎ ‎3.回答下列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问题 ‎(1)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2)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3)在水盐平衡调节中,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而产生渴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4)某人一天要喝10多千克水,经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功能有问题,请分析此人多饮多尿的可能原因。‎ 提示:垂体不能释放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加,只能通过神经调节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造成多饮。‎ ‎[师说考点·解疑难]‎ ‎1.体温平衡的调节 ‎(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2)过程图解:‎ ‎①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②“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是增加产热的有效途径。‎ ‎③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2.水盐平衡的调节 ‎(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3)相关激素:在水分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垂体后叶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与盐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是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4)调节过程:‎ ‎[研透考情·备高考]‎ 考向一 体温调节 ‎1.(2017·海南高考)当外界温度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散热的是(  )‎ A.马出汗 B.猴子在水里玩耍 C.犬伸出舌加速喘息 D.牛排尿量减少 解析:选D 体内的水分排出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牛排尿量减少不利于散热。‎ ‎2.(2015·海南高考)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解析:选A 通过皮肤散热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体温感受器,能感受体温变化。‎ ‎[易错点拨] 关于体温调节的四个注意点 ‎(1)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2)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 ‎(3)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考向二 水盐平衡调节 ‎3.(2016·江苏高考)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解析:选B 曲线c表示的是饮用1 L清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不变(曲线b),但生理盐水被吸收后血液总量暂时性增加;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 ‎4.(2016·全国卷Ⅲ)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解析:选B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通过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摄盐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饮水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增加尿的生成,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易错点拨] 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五个注意点 ‎(1)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2)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 ‎(3)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产生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4)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5)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所示。‎ ‎ [思维导图·成一统]‎ ‎[基础速练·固根基]‎ ‎1.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 ‎(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2)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因为激素都能作用于各种组织细胞(×)‎ ‎(3)寒冷刺激使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促进产热,属于体液调节(×)‎ ‎(4)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 ‎(5)某些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填表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3.下面三幅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模式,请推断 ‎(1)图1、图2、图3依次代表哪种调节模式,其中哪种模式最灵敏,最迅速?‎ 提示:三幅图依次代表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其中图3所示的神经调节最灵敏、迅速。‎ ‎(2)图1细胞a与图2细胞c分泌的信号分子分别是什么?并说出它们的作用途径。‎ 提示:细胞a分泌的信号分子为激素,经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细胞c分泌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师说考点·解疑难]‎ ‎1.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 调节方式 调节机制 举例 神经调节 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完成 各种反射活动 体液调节 体液中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直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 激素、CO2、H+等的调节 神经—‎ 体液调节 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体液—神经调节 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2.生命活动调节的典型途径 ‎(1)‎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 ‎(2)‎ 例如: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进行调节的过程。‎ ‎(3)‎ 例如: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发出指令会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使血糖恢复正常。‎ ‎(4)‎ 例如: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会分泌物质作用于垂体,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 ‎3.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地位 ‎[研透考情·备高考]‎ 考向一 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1.(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解析:选C 人体内的生长激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分泌量趋于减少,所以成年后生长激素不是不再分泌,而是分泌量减少;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神经中枢除了可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外,还可以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可分泌某些激素调节垂体等器官的活动。‎ ‎2.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途径①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若M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 C.若M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①⑥④和①②来维持体温恒定 D.若M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②使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解析:选A 若M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①⑥④过程分泌肾上腺素促进细胞代谢,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血糖浓度过低通过神经调节作用胰岛A细胞(或肾上腺)分泌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或者通过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寒冷环境下通过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①②③④可以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①⑥④可表示肾上腺素的调节,只通过①②途径,不能维持体温恒定;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的。‎ ‎[归纳拓展] 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分析 ‎①若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a、b、c、d、e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②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a、b、c、d、e分别表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③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则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分泌b(抗利尿激素),并由c(垂体后叶)释放,通过d(体液)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e(肾小管和集合管)。‎ ‎④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a表示下丘脑,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胞。‎ ‎⑤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则a、c、e分别代表DNA、RNA、多肽链(蛋白质),b、d分别代表转录和翻译。‎ 考向二 下丘脑的功能 ‎3.下列有关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通过支配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胰岛调节血糖平衡 B.饮水过多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增强 C.寒冷时,下丘脑通过调节皮肤、骨骼肌及相关腺体等以维持体温平衡 D.下丘脑是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稳态的中枢 解析:选C 血糖平衡调节时由于血糖的变化刺激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细胞,而不经过垂体分泌相关激素间接去调节;饮水过多,通过抗利尿激素分泌量的减少,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下丘脑对稳态的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的。‎ ‎4.(2015·江苏高考)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____(填“细胞膜上”“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4)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Ⅰ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免疫导致的。‎ 解析:(1)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激素,促激素的靶器官有甲状腺和肾上腺。(2)人体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3)血糖浓度上升,刺激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而发挥作用,使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4)由题干中Ⅰ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可知,该病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患者体内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与胰岛B细胞结合,以及效应T细胞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所以该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与效应T细胞分别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故患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导致的。‎ 答案:(1)甲状腺和肾上腺 (2)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3)神经—体液 细胞膜上 (4)遗传(基因) 自身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 ‎[归纳拓展] 下丘脑功能总结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调节作用 下丘脑中具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 分泌作用 下丘脑能分泌多种激素,如调节水盐平衡的抗利尿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等 感受作用 可以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和血糖浓度变化 传导作用 如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课堂巩固练—小试身手]‎ ‎1.(2018·海南高考)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的是(  )‎ A.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 B.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 C.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 D.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 解析:选D 寒冷状态下,温度变化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一方面使得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使得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以及通过体液调节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让代谢加强来增加产热,从而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寒冷状态下人会产生身体蜷缩反应,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使散热减少;下丘脑存在温度感受器,能感受到体温变化;由于肾上腺素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所以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使心率加快。‎ ‎2.(2018·海南高考)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解析:选B 输入的高渗盐水溶液进入血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水盐平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3.(2017·海南高考)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解析:选A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血压调节过程是一个反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在该过程中,系统的结果(血压高)作用于调节系统使结果相反(血压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 ‎4.(2018·江苏高考)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__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中的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激素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乙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寒战”有助于增加产热,可使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由图可知,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收缩和皮肤血管收缩,这种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3)因体温调定点已上调,故高温持续期体温可一直维持在38.5 ℃,这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可能出现脱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从而使尿量减少。(4)体温下降期,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皮肤分泌汗液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从而增加散热量。(5)体温上升期,心率加快,使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但同时外周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从而导致血压轻度升高。‎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 ‎(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3)等于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 (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 ‎[课下模拟练—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较广泛 C.体液调节能影响神经调节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相同 解析:选C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也包括其他物质如CO2对呼吸的调节等。体液调节的范围较广泛。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与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同。‎ ‎2.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  )‎ 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 B.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减少 C.皮肤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解析:选C 人进入寒冷环境中时,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管收缩;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产热。‎ ‎3.(2019·南通一模)篮球比赛中,运动员(  )‎ A.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皮肤温度升高 C.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肝糖原分解加快 D.配合默契主要是由下丘脑调控的 解析:选B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皮肤散热增加,其温度升高;机体大量消耗血糖,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分泌活动增强,肝糖原分解加快,使血糖浓度升高,血糖快速补充;运动员之间配合默契主要是由大脑皮层调控的。‎ ‎4.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收缩产热 B.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C.炎热环境中汗腺大量分泌汗液 D.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解析:选C 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时以肝脏的产热为主,剧烈运动时,以骨骼肌的产热为主。人体体温的主要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不同环境下,体温调节方式有所不同,在寒冷环境下,通过减少散热和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中,主要是通过汗腺大量分泌汗液增加散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不管是炎热还是寒冷环境,机体的产热量均等于散热量,以保持体温的恒定。‎ ‎5.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主要通过f、g散热 B.a、b两种感受器主要存在于下丘脑 C.冷热感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 D.体温的相对稳定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解析:选B 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6.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它能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呋塞米可能会抑制肾小管细胞膜上Na+和Cl-载体的活性 B.呋塞米可通过加快排尿、减少血容量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C.静脉注射呋塞米,患者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 D.呋塞米能加速有毒物质随尿排出,可用于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 解析:选C 抗利尿激素是在下丘脑中合成,通过垂体释放的。‎ ‎7.某成年人从25 ℃环境来到10 ℃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解析:选D 在10 ℃的情况下,尽管身体此时采取的都是减少散热的措施,但是由于温差很大,所以散热量还是很大;相反,在25 ℃的情况下,由于周围温度很高,即使身体采取很多散热的措施,散热量还是很小。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温度降低,温差增大;c~d段由于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d~e段表示机体经调节后,产热与散热相对稳定,且产热速率大于a~b段。‎ ‎8.水和无机盐的相对稳定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脏排尿主要是为了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B.人体内缺少Na+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C.K+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解析:选A 肾脏排尿主要是为了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Na+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人体内缺少Na+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K+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9.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 B.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 C.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 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 解析:选D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体温不会上升;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浓度升高;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从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 ‎10.下图所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能准确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选C 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 ‎11.(多选)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c是垂体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解析:选AB 题图中a是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c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并经垂体释放,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是胰岛素,有降血糖的作用。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血糖调节(胰岛素等)、水盐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都存在着反馈调节。‎ ‎12.(多选)低体温症患者的体温会下降到35 ℃以下,严重的低体温症患者常有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低体温症是由于患者垂体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的 B.体温下降是患者产热总量明显低于散热总量的直接结果 C.若人体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可能导致低体温症 D.可通过隔离保温、吸入暖的氧气等对低体温症患者进行抢救 解析:选BD 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机体体温恒定依靠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体温下降是由于患者产热总量明显低于散热总量;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细胞代谢,加快产热;对患者而言,体温下降时,隔离保温和吸入暖的氧气都可以使体温上升。‎ ‎13.(2019·海门调研,多选)下列有关人体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B.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过度紧张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人体缺碘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解析:选ACD 血糖浓度降低时,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减弱,胰岛素分泌减少;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同时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过度紧张时,首先会刺激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进一步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人体缺碘时,导致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得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二、非选择题 ‎14.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来自外周(皮肤、黏膜、内脏等)和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经汇集、整合后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生理反应,图中①~⑫代表神经元,“+”和“-”分别表示兴奋和抑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方框内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人体__________(填器官)中。‎ ‎(2)若给予神经元②一次适宜刺激,兴奋部位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元②上产生的兴奋通过____________(填物质)将兴奋传递到神经元③,并能在__________(填部位)产生相应的感觉。与此同时,图中除神经元③外还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的神经元有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 ‎(3)医生建议,在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之后最好不要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调间“乘凉”,其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着凉后可能引起高热,研究发现高热病人体内代谢活动会明显增强,进而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神经元具有许多突起可以与更多细胞形成紧密联系,有利于兴奋的传导。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图中方框内神经元是体温调节中枢的组成部分。(2)未接受刺激时,神经元膜电位是外正内负。接受适宜刺激后,兴奋部位膜外电位是由正电位转变为负电位。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兴奋。大脑皮层是机体的感觉中枢,所以在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感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神经元②产生的神经递质可以直接引起③④⑥⑦兴奋,但对神经元⑪起抑制作用。神经元⑥对神经元⑫起抑制作用,神经元⑦对神经元⑧起抑制作用,导致后续神经元均不能产生兴奋。所以除神经元③外,还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的神经元有④⑥⑦。(3)进入温度很低的环境中,由于低温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同时毛细血管收缩、出汗减少等导致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易引起发热。当机体发生高热时,体内代谢增强,造成供氧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等酸性物质在体内积累,引起酸中毒。‎ 答案:(1)具有许多突起 下丘脑 (2)由正电位转变为负电位(再转变为正电位) 神经递质 大脑皮层 ④⑥⑦‎ ‎(3)低温环境的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同时毛细血管收缩、出汗减少等导致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 机体代谢过旺,会造成供氧不足,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等酸性物质积累 ‎15.(2018·全国卷Ⅱ)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____激素。‎ 解析:(1)根据单一变量原则,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手术但不切除垂体,B组的处理是切除垂体,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发育。‎ 答案:(1)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切除垂体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2)生长 促甲状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