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伴性遗传中的特殊问题与基因位置的确认及相关的遗传实验设计教案(湖北专用)
(一)伴性遗传中的特殊问题 【高考例证】 (2016·全国卷Ⅱ,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解析 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推测:G基因纯合时致死。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1.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使雄配子(花粉)致死 2.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使雄性个体致死 【强化提升】 1.(2019·山师附中模拟)某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控制植株绿色和金黄色的基因(A、a)只位于X染色体上。以下是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完成的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绿色对金黄色为显性 B.A和a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C.第1、2组无雌株最可能的原因是金黄色雄株的Xa型精子不能成活 D.第3组F1中的绿色雌株与绿色雄株杂交,子代中无金黄色植株产生 解析 从第3组亲本都是绿色植株,子代中有金黄色植株出现,可推出绿色对金黄色为显性。A和a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2组中无雌株出现,最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株中含Xa的精子不能成活。第3组的F1中绿色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XAXa,绿色雄株的基因型是XAY,所以它们杂交后代中会有金黄色雄株产生。 答案 D 2.若控制小鼠某性状的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XDY或XdY也能使胚胎致死)。现有一对小鼠杂交,F1代雌雄小鼠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雌鼠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B.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雌鼠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C.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小鼠随机交配,F2代存活的个体中d基因频率为5/7 D.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小鼠随机交配,F2代雌鼠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 = 1∶3 解析 若致死基因为d,F1代雌雄小鼠数量比为2∶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XDY和XDXd,则F1代雌鼠的基因型为2种,分别为XDXD和XDXd,只有1种表现型,A正确;若致死基因为D,说明亲本基因型为XdY和XDXd,F1代雌鼠的基因型为2种,分别为XDXd和XdXd,有2种表现型,B正确;若致死基因为D,F1代雌性基因型为XDXd和XdXd,雄性基因型为XdY, 随机交配后代雌性个体比例为:XDXd∶XdXd=1∶3,雄性个体只有XdY,且:XDXd∶XdXd∶XdY=1∶3∶3,因此d基因频率=(1+6+3)÷11=10/11,C错误,D正确。 答案 C 3.(2019·北京四中模拟)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 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 解析 由题意可知,雌兔和雄兔的基因型分别为XTO、XtY,两兔交配,其子代基因型分别为 XTXt、XtO、XTY、OY,因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因此子代只有XTXt、XtO、XTY三种基因型的兔,且数量之比为1∶1∶1,子代中XTXt为褐色雌兔,XtO为正常灰色雌兔,XTY为褐色雄兔,故子代中褐色兔占2/3,雌、雄之比为2∶1。 答案 B (二)遗传系谱中的特殊问题 【高考例证】 1.(2019·北京海淀模拟)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该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6 C.10号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 解析 图甲1、2号正常5号患病,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用基因A、a表示,则1、2号的基因型均为Aa,5号基因型为aa,再根据图乙可知6、7、10、12号基因型为Aa,3、4、8、9、13号基因型为AA,11号基因型为aa。所以13号(AA)和一致病基因携带者(Aa)婚配,后代不会患病;3、4号(AA)正常,而10号为携带者(Aa),则10号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9号(AA)与患者(aa)结婚,子代全部正常。 答案 B 2.(山东经典高考)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推出当个体基因型中同时含有A和B基因时个体表现正常,当个体基因型中只含有A或B基因时或不含有显性基因时个体表现为患病。Ⅱ2和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说明其子代基因型同时含有A和B基因,结合Ⅱ2、 Ⅱ3的表现型,可判定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Ⅲ1和Ⅲ2的基因型为AaBb;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婚配,则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A_bb)+3/16(aaB_)+1/16(aabb)=7/16。 答案 B (1)遗传系谱图与电泳图谱的结合 电泳是利用带电分子或离子所带电荷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电场中移动距离(或速度)不同的原理分离分子或离子的方法,如等位基因A与a,经限制酶切开后,由于相关片段相对分子质量等差异,在电场中移动距离不同,从而使两种基因得以分离。用该方法可对隐性遗传病患者所在的家系中表现正常的人员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携带有致病基因,从而为预防该遗传病的再次发生提供理论指导。 (2)遗传系谱图中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一种遗传病问题 遗传系谱图中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一种遗传病的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对于此类问题,利用常规的方法无法准确判断遗传方式。只能结合自由组合定律中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正常与患病)的实例进行分析。 【强化提升】 1.(2019·山东青岛模拟)对图甲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不同的条带,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 B.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 C.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 解析 由图甲可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基因用A、a表示,则1、2号的基因型都是Aa,4号的基因型是aa,3号的基因型为A_,图乙中的c代表的是患者(aa);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a) ;由图乙可知,3号的基因型只能为Aa,8号个体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故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9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2/3Aa,其与该遗传病携带者(Aa)结婚,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 答案 D 2.(2015·山东卷,5)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Ⅰ1 D.若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Ⅱ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解析 图中的Ⅰ2的基因型为XAbY,其女儿Ⅱ3不患病,儿子Ⅱ2患病,故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A正确;Ⅱ3不患病,其父亲传给XAb,则母亲应能传给她XaB,B正确;Ⅳ1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Ⅲ3,Ⅲ3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Ⅱ3,Ⅱ3的致病基因可以来自Ⅰ1,也可来自Ⅰ2,C错误;若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无论Ⅱ2的基因型为XaBY还是XabY,Ⅱ1与Ⅱ2(基因型为XaBY或XabY)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均为1/2×1/2=1/4,D正确。 答案 C 3.(2013·江苏卷,31)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填“是”或“不是”)伴X隐性遗传,因为第Ⅰ代第 个体均不患病。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 (2)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 ,Ⅱ2的基因型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 解析 (1)根据系谱图,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Ⅱ3患病,则排除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又因为Ⅱ3、Ⅱ6患病,她们的父亲Ⅰ1、Ⅰ3和她们的儿子Ⅲ1、Ⅲ3均正常,故可排除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故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若Ⅰ1和Ⅰ4、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概率均为0,又由于两对基因都可以单独致病,则可推知:情况一:Ⅰ1、Ⅰ2的基因型为AABb,Ⅰ3、Ⅰ4的基因型为AaBB;Ⅱ3、Ⅱ4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Ⅱ2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Ⅲ1的基因型为AaBb;Ⅱ2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Ⅱ5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子代AABB的概率为,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情况二:Ⅰ1、Ⅰ2的基因型为AaBB,Ⅰ3、Ⅰ4的基因型为AABb,其余情况类推。 答案 (1)不是 1、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Bb AABB或AABb(AABB或AaBB) (三)基因位置的确认及相关的遗传实验设计 【高考例证】 1.(2017·全国卷Ⅲ,32)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解析 (1)根据题目要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题中所给三个品系均为双显性一隐性性状,因此可以每两品系进行一次杂交,通过对杂交后自交产生的F2代的性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选择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2)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雌雄个体的表现型没有差异;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雌雄个体的表现型有差异。设计实验如下: 选择①×②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 (1)选择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2)选择①×②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2.(2017·全国卷Ⅰ,32) 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 ,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 ,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 种。 解析 (1)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Nn×Nn→NN、Nn、nn,比例为1∶2∶1。由于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无角,所以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1∶3;由于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无角,所以子一代群体中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3∶1。 (2)如果M/m是位于X染色体上,则纯合黑毛母羊为XMXM,纯合白毛公羊为XmY,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MXm和XMY,子二代中黑毛(XMXM、XMXm、XMY)∶白毛(XmY)=3∶1,但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是雌∶雄=0∶1。如果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纯合黑毛母羊为MM,纯合白毛公羊为mm,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Mm,子二代中黑毛(1MM、2Mm)∶白毛(1mm)=3∶1,但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是雌∶雄=1∶1,没有性别差异。 (3)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AA、Aa、aa共3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XaY共5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共7种。 答案 (1)有角∶无角=1∶3 有角∶无角=3∶1 (2)白毛个体全为雄性 白毛个体中雌雄比例为1∶1 (3)3 5 7 1.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1)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2)若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2.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 (1)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2)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3.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1)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即: (2)结果推断 若F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 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F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 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4.数据信息分析法或调查法确认基因位置 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分析如下: (1)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0 0 雄蝇 据表格信息: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3∶1,雄蝇中也为3∶1,二者相同,故为常染色体遗传。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4∶0,雄蝇中1∶1,二者不同,故为伴X染色体遗传。 (2)依据遗传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推断 【强化提升】 1.果蝇的直毛与截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直毛雌蝇与直毛雄蝇单只交配,子代中直毛果蝇与截毛果蝇比为68∶23,已知这对等位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无法确定亲代中直毛雌蝇和直毛雄蝇均为杂合体 B.可以确定控制直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当子代直毛果蝇中雌∶雄=2∶1时,可以确定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当子代截毛果蝇中雌∶雄=1∶1时,可以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析 直毛雌蝇与直毛雄蝇单只交配,子代中直毛果蝇与截毛果蝇比为68∶23,这个比例接近3∶1,即直毛为显性,说明控制果蝇的直毛与截毛这一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中直毛雌蝇与直毛雄蝇均为杂合体;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中直毛雌蝇为杂合体,直毛雄蝇为纯合体,因此无法确定亲代中直毛雌蝇和直毛雄蝇均为杂合体,A正确;不能确定控制直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若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直毛果蝇中雌∶雄=2∶1,C正确;若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截毛果蝇中雌∶雄=1∶1,D正确。 答案 B 2.(2019·北京丰台模拟)中国农科院蚕研所的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了一只雄性黑色斑蚕突变体,研究人员将其与多只雌性素蚕杂交,F1中有黑色斑蚕141只、素蚕128只。让F1中的黑色斑蚕雌雄交配得到F2,F2中黑色斑蚕993只、素蚕510只。已知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黑色斑与素斑这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种群中雌性和雄性均有黑色斑蚕个体。某同学认为黑色斑基因无论位于何种染色体上,种群中雄性黑色斑蚕个体均为杂合子。该同学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简要方案,利用题中雄性黑色斑蚕突变体进行一次实验来确定黑色斑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Z染色体上,预测实验结果并写出结论。 解析 (1)根据题干分析已知,F1中的黑色斑蚕雌雄交配,后代出现素蚕,说明素斑是隐性性状。 (2)F1中的黑色斑蚕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黑色斑蚕与素蚕的数量之比约为2∶1,即A基因纯合致死(AA或ZAZA致死),因此无论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种群中雄性黑色斑蚕个体均为杂合子。 (3)选F1中多只雌性黑色斑蚕与该雄性黑色斑蚕突变体交配,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①若后代中黑色斑蚕∶素蚕=2∶1,且雌∶雄=1∶1,则黑色斑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若后代雄蚕中出现素蚕,则黑色斑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中黑色斑蚕∶素蚕=2∶1,且雌∶雄=2∶1,则黑色斑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或若后代雄蚕中只有黑色斑蚕,没有素蚕,则黑色斑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答案 (1)素斑 F1中的黑色斑蚕雌雄交配,后代出现素蚕(或出现性状分离) (2)F1中的黑色斑蚕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黑色斑蚕与素蚕的数量之比约为2∶1,即A基因纯合致死(AA或ZAZA致死) (3)选F1中多只雌性黑色斑蚕与该雄性黑色斑蚕突变体交配,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后代中黑色斑蚕∶素蚕=2∶1,且雌∶雄=1∶1,则黑色斑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若后代雄蚕中出现素蚕,则黑色斑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后代中黑色斑蚕∶素蚕=2∶1,且雌∶雄=2∶1,则黑色斑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或若后代雄蚕中只有黑色斑蚕,没有素蚕,则黑色斑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3.(2019·山东青岛模拟)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种。已知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下图。请回答: (1)上述实验中,基因型一定是杂合子的是 。 (2)试写出利用F1中的个体为亲本,用一次最简的杂交试验,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的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雄性个体的这对性状的基因型共有 种。 解析 据图分析,亲本裂翅、非裂翅杂交,后代裂翅∶非裂翅=1∶1,为测交实验类型,相关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验证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常采用正、反交法。 (1)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Aa、aa,子代基因型为Aa∶aa=1∶1;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Y∶XaXa∶XaY=1∶1∶1∶1,因此亲子代的雌性裂翅一定是杂合子。 (2)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非裂翅(♀)与裂翅()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其子代的表现型是否与性别相联系。 (3)若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分别为XAYA、XaYA、XAYa、XaYa。 答案 (1)P和F1中的裂翅(♀)(或裂翅(♀)) (2)用非裂翅(♀)与裂翅()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其子代的表现型是否与性别相联系 (3)4 亮剑高考9 比较法推断遗传致死原因 (时间:15分钟) [规律方法] 1.合子致死 如AaBb自交 2.配子致死 如AaBb测交 3.染色体缺失致死 一般情况下,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会使胚胎致死。 [方法体验] 1.(2016·全国卷Ⅱ,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解析 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推测:雌蝇中G基因纯合时致死。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2.(2019·湖南永州质检)现用山核桃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测交类型 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父本 母本 AaBb Aabb aaBb aabb F1 乙 1 2 2 2 乙 F1 1 1 1 1 A.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B.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可能有50%不育 C.F1经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纯合子的概率为0 D.上述两种测交结果不同,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甲、乙杂交后代F1的基因型是AaBb。分析表格信息可知,F1作母本,乙(aabb)作父本,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说明F1产生雌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且都能进行受精;如果F1作父本,乙(aabb)作母本,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2∶2∶2,由于母本只产生一种配子(ab),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产生的可育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2∶2∶2,综上分析,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有一半不育,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9种,且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B正确,D错误;F1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基因型是AB、Ab、aB或ab,没有纯合子,C正确。 答案 D 3.(2019·江西省吉安一中高考生物最后一卷)蝗虫、螳螂、蟋蟀等直翅目昆虫雌性有两条X,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个体只有一条X,没有Y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O,故称作XO性别决定方式。例如蝗虫雌性个体共有24条染色体,22+XX,雄性只有23条染色体,22+X。假设现有两对基因,A—长翅、a—残翅,位于常染色体上;B—体色褐色,b—体色绿色,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含绿色基因雄配子致死。 (1)某正常雄性蝗虫基因型为AaXB,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________种雄配子。 (2)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某一蝗虫体细胞时发现有两条X,能否据此判断该蝗虫性别?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地夏季经常爆发蝗灾,研究表明,通过控制蝗虫的性别比例是减轻蝗灾的一条有效途径。请利用以下两种基因型XBXb(褐色雌性)、XB(褐色雄性)的蝗虫,设计杂交方案,使得后代无雌性个体且无绿色体色(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必要的文字可说明)。 解析 (1)由题意可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某正常雄性蝗虫基因型为AaXB,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AXB 、a、aXB、A 4种雄配子。(2)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某一蝗虫体细胞时发现有两条X,由于雄性个体在有丝分裂后期也有2条X染色体,因此不能据此判断该蝗虫性别。(3)根据题干要求可知“后代无雌性个体且无绿色体色”,即要求后代全为雄性个体,并且体色全为褐色,即后代基因型全为XB,培育过程如答案图。 答案 (1)4 (2)不能,因为雄性个体在有丝分裂后期也有2条X染色体 (3) 4.(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一模)果蝇是雌雄异体的二倍体动物,是常用的遗传研究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有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隐性致死突变基因a(胚胎致死)。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1个雌性个体和99个雄性个体。 ①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雌雄比例是________。 ②从该种群中任选取一只雌果蝇,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方法是:将该雌果蝇与种群中的雄果蝇杂交,如果杂交后代雌性∶雄性=2∶1,则该雌果蝇为杂合子;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雌果蝇为纯合子。 (2)能否从该种群中找到杂交后代只有雌性个体的杂交亲本?________,根据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 据题意,一对雌雄果蝇交配,子代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和XAXa各占一半,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则F1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及比例为的XA和的Xa,F1雄果蝇产生的精子基因型及比例为的XA和的Y,加之F2中有个体致死,所以雌雄比例为4∶3。②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若该雌果蝇为纯合子XAXA,与雄性个体XAY杂交,后代无致死现象,雌雄比例为1∶1。 (2)因为果蝇的雄性只有XAY个体,雌性有XAXA和XAXa个体,雌、雄性果蝇间的两种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均会出现XAY的雄性个体,不可能从该种群中找到杂交后代只有雌性个体的杂交亲本。 答案 (1)①X 4∶3 ②雌性∶雄性=1∶1 (2)不能 因为果蝇的雄性只有XAY个体,雌性有XAXA和XAXa个体,雌、雄性果蝇间的两种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均会出现XAY的雄性个体 5.(2019·河北保定市调研)已知果蝇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已知亲代为纯合白眼雌蝇和无眼雄蝇,子一代中出现了红眼果蝇,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果蝇中的Ⅳ号染色体只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缺失两条致死。现有一果蝇种群,其组成为染色体正常的有眼、染色体正常的无眼、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各多只,显性纯合子、杂合子混在一起。 ①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用上述果蝇(假设无突变发生)作实验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②若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减数分裂中偶然出现了一个BB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纯合白眼雌蝇和无眼雄蝇杂交,后代有红眼果蝇出现,所以红眼基因来自亲本的雄蝇,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2)①分析题干可知,若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多只)BO(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bb(染色体正常无眼果蝇)→1Bb(染色体正常有眼果蝇):1bO(Ⅳ号染色体单体无眼果蝇);或(多只)BO(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雌果蝇)×BO(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雄果蝇)→ 后代全为有眼果蝇(BB、BO),基因型为OO的果蝇因缺失两条Ⅳ号染色体而致死。若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多只)BB或Bb(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bb(染色体正常无眼果蝇)→后代中Bb(有眼果蝇)多于bb(无眼果蝇);或(多只)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雌、雄果蝇(BB、Bb)交配,子代中会出现无眼果蝇(bb)。②若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BO)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BB配子,可能的原因是该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基因B和B没有进入两个子细胞中,而是进入了一个细胞中。 答案 (1)BBXaXa、bbXAY (2)①方法一:多只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与染色体正常无眼果蝇交配,若子代中有眼、无眼果蝇各占一半,则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若子代中有眼果蝇多于无眼果蝇,则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方法二:多只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雌、雄果蝇杂交,若子代中全为有眼果蝇,则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若子代中有眼果蝇多于无眼果蝇,则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或若子代中出现无眼果蝇,则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进入一个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亮剑高考10 探究性状的显隐性及基因的所在位置 (时间:15分钟) [规律方法] 探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基因的所在位置,是遗传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核心素养考查的重要方面。对该部分的掌握,首先准确获取情境信息,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理清解题思路,科学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方法体验] 1.(2019·山东潍坊模拟)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果蝇的灰体和黑檀体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E、e控制,这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科研人员用甲、乙两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甲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果蝇作为材料,设计实验确定灰体和黑檀体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纯合短刚毛果蝇与长刚毛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长刚毛果蝇,研究发现出现该长刚毛果蝇的原因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当两条染色体出现相同片段的缺失,就会在胚胎期死亡)。用该长刚毛果蝇与基因型为BB的果蝇杂交,获得F1,再用F1自由交配,则F2代成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据图分析,甲乙杂交,后代灰体长刚毛∶灰体短刚毛∶黑檀体长刚毛∶黑檀体短刚毛=1∶3∶1∶3,分别考虑两对性状,灰体∶黑檀体=1∶1,为测交实验类型,亲本相关基因型为Ee、ee;长刚毛∶短刚毛=1∶3,说明短刚毛是显性性状,为杂合子自交,亲本相关基因型为Bb、Bb,因此亲本甲乙的杂交组合是BbEe×Bbee。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的基因型为BbEe或Bbee,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1-1/2×1/2-1/2×1/2=1/2。 (2)图中后代黑檀体∶灰体=1∶1,为测交实验类型,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将F1的灰体果蝇自由交配,观察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判断其显隐性关系。若F2代出现灰体和黑檀体,且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可确定灰体为显性,黑檀体为隐性;若F2代只出现灰体,则可确定灰体为隐性,黑檀体为显性。也可以将F1的黑檀体果蝇自由交配,观察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代出现黑檀体和灰体,且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可确定黑檀体为显性,灰体为隐性;若F2代只出现黑檀体,则可确定黑檀体为隐性,灰体为显性。 (3)根据题意分析,该长刚毛果蝇是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产生的,基因型是B-b,与BB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Bb=1∶1,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B∶B-∶b=2∶1∶1,子一代自由交配,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B-b∶bb∶B-B-=4∶4∶4∶2∶1∶1,其中B-B- 胚胎致死,BB、BB-、Bb为短刚毛,B-b、bb为长刚毛,比例是12∶3=4∶1。 答案 (1)BbEe或Bbee 1/2 (2)方案1:将F1的灰体果蝇自由交配,观察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代出现灰体和黑檀体,且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可确定灰体为显性,黑檀体为隐性;若F2代只出现灰体,则可确定灰体为隐性,黑檀体为显性 方案2:将F1的黑檀体果蝇自由交配,观察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代出现黑檀体和灰体,且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可确定黑檀体为显性,灰体为隐性;若F2代只出现黑檀体,则可确定黑檀体为隐性,灰体为显性 (3)短刚毛∶长刚毛=4∶1 2.(2019·山东烟台模拟)下图表示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细胞中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情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若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B、b;F、f;G、g共同决定,其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即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已知母本高60 cm,父本高30 cm,则F1的高度是________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 cm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___。 (2)该种植物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其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光滑。已知其中一对是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D、d。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A、a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体aadd和母本AADD杂交,收获F1种子;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A、a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A、a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解析 (1)母本BBFFGG与父本bbffgg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FfGg,所以其高度是30+5×3=45 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 cm的植株中含2个显性基因,因此出现的比例为1/2×1/2×1/2×3=3/8。 (2)因为只有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叶缘光滑,所以叶缘光滑的植物的基因型是aadd。为探究基因A和a是否与D和d同位于1、2号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第一步:选择母本AADD和父本aadd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自交,得到F2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种子,待植株成熟后观察并统计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性状比。 结果及结论: ①若F2植株的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15∶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若F2植株的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3∶1(或不为15∶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连锁定律。 答案 (1)45 3/8 (2)种植F1种子,植株成熟后进行自交,收获F2种子 种植收获的F2种子,待植株成熟后观察并记录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性状比 ①如果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比例约为15∶1 ②如果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比例不为15∶1(或约为3∶1) 3.(2019·北京通州模拟)果蝇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其中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翅型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毛型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F、f控制。雄性个体的毛型有刚毛和直毛,各基因型的雌性个体的毛型均为刚毛。 实验一:用灰身残翅果蝇与黑身长翅果蝇杂交,F1有灰身长翅果蝇和灰身残翅果蝇,让灰身长翅雌雄果蝇杂交,子代F2雌雄均出现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四种表现型,比例为6∶2∶3∶1。 实验二:将刚毛雄果蝇与刚毛雌果蝇杂交,得到的F1中直毛雄果蝇∶刚毛雄果蝇∶刚毛雌果蝇=1∶3∶4。 实验三:将正常红眼雌果蝇与正常白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均为红眼,F1雌雄随机交配 产生的后代F2中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 (1)果蝇毛色灰色与黑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翅型残翅与长翅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刚毛与直毛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控制毛型的基因在________染色体上。 (2)在实验一中,用F2中灰身残翅自由交配,后代灰色残翅果蝇中杂合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在实验二中,用F1中直毛雄果蝇与F1刚毛雌果蝇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3)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引起的变异遗传学上叫缺失,缺失杂合子生活性能降低但都能存活,缺失纯合子(雄性个体X染色体片段缺失也视为缺失纯合子)都不能发育。现有一只正常红眼雄果蝇与一只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请结合实验三分析,采用二种实验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一中,灰身长翅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黑身、残翅,说明灰身、长翅是显性性状;实验二中,刚毛雄果蝇与刚毛雌果蝇杂交,F1中出现直毛,说明刚毛是显性性状,根据F1中直毛雄果蝇∶刚毛雄果蝇=1∶3,可判断双亲均含有直毛基因,控制毛型的基因应在常染色体上。 (2)F2中灰身残翅果蝇基因型为1/3AAbb、2/3Aabb,则产生的Ab配子比例为2/3,ab配子比例为1/3,自由交配后代灰色残翅果蝇基因型为4/9AAbb、4/9Aabb,其中杂合体所占比例是1/2;实验二中,F1中直毛雄果蝇基因型为dd,F1刚毛雌果蝇基因型为1/4DD、1/2Dd、1/4dd,产生的卵细胞为1/2D、1/2d,雌雄配子结合,后代雄性中一半表现为刚毛,一半表现为直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表现型及比例为刚毛果蝇∶直毛果蝇为3∶1(或直毛雄果蝇∶刚毛雄果蝇∶刚毛雌果蝇=1∶1∶2)。 (3)根据实验三可知,果蝇的眼色基因与性别相关联,应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可直接用显微镜观察该白眼雌果蝇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观察其染色体是否发生缺失;也可将该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后代雌雄比例。由于缺失纯合子(包括雄性个体X染色体片段缺失)不能发育,若是由于染色体缺失所致,则后代中一半的雄性致死,雌雄比例为2∶1;若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则后代雌雄比例为1∶1。 答案 (1)灰色 长翅 刚毛 常 (2)1/2 刚毛果蝇∶直毛果蝇为3∶1(或直毛雄果蝇∶刚毛雄果蝇∶刚毛雌果蝇=1∶1∶2) (3)取该白眼雌果蝇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结构 将该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后代雌雄比例 亮剑高考11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的综合应用 (时间:15分钟) [规律方法]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的综合应用题型,是历年来高考的重点题型,这类题型能综合考查在复杂情境信息中巧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策略是首先使用拆分法单独分析每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基因的所在位置,及明确性状的遗传类型,然后推导相关的基因型及相关的概率;最后综合在一起求解。 [方法体验] 1.(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荷兰猪的皮毛富有光泽,是制作上等裘皮衣帽的材料。某养殖场为探究一荷兰猪品种毛色遗传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亲本 黑色(♀)×白色() 黑色()×白色(♀) F1 灰色(♀)∶灰色()=1∶1 灰色(♀)∶灰色()=1∶1 已知荷兰猪的毛色由等位基因C/c控制,且黑色是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实验可知,控制荷兰猪毛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对F1中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中灰色个体占________。 (2)如果将实验二中F1的雌雄个体互相交配后产生的白色个体淘汰后再随机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如此随机交配若干代,判断荷兰猪的种群是否发生进化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D可抑制C基因的表达,取两只白色的纯种荷兰猪进行杂交得到F1,F1 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结果如下: 亲本 白色(♀)×白色() F1 白色(♀)∶白色()=1∶1 F2 ♀ 白色 黑色∶灰色∶白色=1∶2∶5 ①C/c基因与D/d基因在遗传时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雌性与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F2中白色纯合个体占________。 解析 (1)分析杂交实验一与二的表格信息可知:若杂交实验一为正交,则杂交实验二为反交。黑色与白色的两个亲本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均表现为灰色,且雌雄个体的比例均为1∶1,据此可推知:控制荷兰猪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黑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F1灰色个体的基因型为Cc。如果对F1中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即让F1中雌性个体与cc进行交配,则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Cc∶cc=1∶1,其中灰色(Cc)个体占1/2。 (2)实验二中F1的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均为Cc,互相交配后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CC∶Cc∶cc(白色)=1∶2∶1。将子代白色个体淘汰后余下的个体中CC、Cc分别占1/3、2/3,产生的雌雄配子均为2/3C、1/3c。可见,将子代白色个体淘汰后再随机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黑色(CC)∶灰色(Cc)∶白色(cc)=2/3×2/3∶2×2/3×1/3∶1/3×1/3=4∶4∶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它的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据此可推知:如此将子代白色个体淘汰后再随机交配若干代,荷兰猪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则发生改变,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3)①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雌雄个体的性状分离比不同,说明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结合(1)的分析可知C/c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可见,C/c基因与D/d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②由F2雄性个体出现3种表现型、而雌性个体均为白色可推知:F1雌性与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CcXDXd和CcXDY,进而推知纯种雌性与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CCXDXD和 ccXd Y。因基因D可抑制C基因的表达,所以F2中白色纯合个体占1/2(CC+cc)×1/4XDXD+1/2(CC+cc)×1/4XDY+1/4cc×1/4XdY=5/16。 答案 (1)常 1/2 (2)黑色∶灰色∶白色=4∶4∶1 发生进化,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①是 C/c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或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或两对等位基因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CCXDXD和 ccXdY 5/16 2.(2019·山东潍坊模拟)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A、a),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B、b)。下图为某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及相关基因分布示意图,该雄性果蝇与一雌性果蝇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例如下表所示。 雄性果蝇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红眼 残翅白眼 3/16 3/16 1/16 1/16 雌性果蝇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红眼 残翅白眼 3/8 0 1/8 0 (1)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果蝇占后代总数的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只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的表现型相同。为探明它们的基因型是否相同,某同学利用这一只果蝇进行了测交实验,请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蝇的刚毛(F )对截毛(f )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都存在(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为伴性遗传?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以支持你的观点(只进行一次杂交实验。要求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及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图与表格数据可知,亲本中的雄性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其与一雌性果蝇杂交,子代中长翅(3/16+3/16+3/8)∶残翅(1/16+1/16+1/8)=12∶4=3∶1,故亲本的基因型都是杂合子,即Aa;据表格数据可知,雄性果蝇中既有红眼(XBY),也有白眼(XbY),即亲本雌果蝇基因型为XBXb;综合两对性状考虑,亲本雌性果蝇基因型为AaXBXb;亲本杂交组合为AaXBY×AaXBXb,后代中与雄果蝇基因型(AaXBY)相同的概率为1/2×1/4=1/8,与雌果蝇基因型(AaXBXb)相同的概率为1/2×1/4=1/8,因此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果蝇占后代总数的1/8+1/8=1/4。 (2)已知有一只与亲代雄性表现型相同的果蝇,利用测交方法判断其基因型,即让待测雄性果蝇与表现型为残翅白眼雌果蝇杂交,若后代出现残翅果蝇,则证明它们的基因型相同;若后代没有出现残翅果蝇,则证明它们的基因型不相同。 (3)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别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由于控制刚毛(F )和截毛(f )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其属于伴性遗传。要验证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都存在是否能表现为伴性遗传,可以用隐性雌果蝇(XfXf)与显性雄果蝇杂合子(XfYF)杂交,即Xf Xf × Xf YF,若后代雌果蝇全是截毛,雄果蝇全是刚毛,则为伴性遗传。 答案 (1)AaXBXb 1/4 (2)若后代出现残翅果蝇,则它们的基因型相同;若后代全是长翅果蝇,则它们的基因型不相同 (3)是 Xf Xf×Xf YF 后代雌果蝇全是截毛,雄果蝇全是刚毛(或Xf Xf×XFYf 后代雌果蝇全是刚毛,雄果蝇全是截毛 ) 3.(2018·山东烟台模拟)某种昆虫的眼色有红色、朱砂色、白色三种,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D-d控制,其中D-d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只要含D基因的个体均为红眼,含B基因但不含D基因的个体均为朱砂眼,其余情况均为白眼。该昆虫体内还有一对等位基因A-a,其中a基因纯合会导致雌性个体性反转为雄性(不育),但不会导致雄性个体性反转为雌性。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的眼色与色素合成细胞产生的眼黄素有关,眼黄素由色氨酸经过酶促反应合成。研究发现红眼昆虫眼睛中眼黄素显著偏低,而色氨酸酶促反应途径没有受到影响。由此推测,红眼基因与色氨酸________有关。等位基因B-b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昆虫群体中,红眼雌性个体对应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而这些红眼雌性个体中可确定其子代不会出现性反转现象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砂眼雄性个体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雌性=3∶1,不育白眼雄性个体占1/32,则这两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 (3)要想通过子代的眼色来辨别雌雄且子代雌雄个体各只有一种表现型,符合该条件的杂交组合有多种,请分别从这三对等位基因入手,分析这些杂交组合的特点:①至少有一个亲本的基因组成是AA;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等位基因B-b、D-d独立遗传,即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D-d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等位基因B-b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昆虫眼睛中眼黄素显著偏低,而色氨酸酶促反应途径没有受到影响,据此推测红眼基因与色氨酸进入色素合成细胞有关。 (2)根据题干信息“只要含D基因的个体均为红眼”,而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红眼雌性个体对应的基因型为_ _XDX-,由于a基因纯合会导致雌性个体性反转为雄性,故红眼雌性个体一定有A基因,即对应的基因型(_ _A_XDX-)有3×2×2=12种。其中有6种基因型为_ _AAXDX-个体的后代不会出现性反转现象。若一只红眼雌性个体(_ _A_XDX-)与一只朱砂眼雄性个体(B_XdY)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雌性=3∶1而不是1∶1,这两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XDXd× aaBbXdY,则产生不育白眼雄性个体(aabbXdXd)占1/32(1/2×1/4×1/4=1/32)。 (3)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分析可知,要想通过子代的眼色来辨别雌雄且子代雌雄个体各只有一种表现型,则亲本杂交组合的特点:①后代不能有性反转成的雄性,即至少有一个亲本的基因组成是AA;②至少有一个亲本的基因组成是BB或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都是bb,后代才能有不同的基因型;③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分别为XdXd、XDY,则后代雌雄的眼色将会不同。 答案 (1)进入色素合成细胞 等位基因B-b与D-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独立遗传),且D-d仅位于X染色体上 (2)12 6 AaBbXDXd×aaBbXdY (3)至少有一个亲本的基因组成是BB或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都是bb 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分别为XdXd、XDY 亮剑高考12 遗传相关实验设计 (时间:15分钟) [规律方法]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探究性遗传实验设计题出现频率较高,基本考查方式是在一定的探究情景下,利用相关材料设计出一个整体的实验方案,不仅要设计实验步骤,还要预测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对于遗传实验设计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选择亲本杂交,杂交方法的正确运用,熟练运用假说—演绎法等。 [方法体验] 1.某葫芦科植物花的红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受3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现有5个基因型不同的纯种品系,并已知品系Ⅱ含有a基因,品系Ⅲ含有b基因,品系Ⅳ含有d基因。研究者利用这些品系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 实验1:品系Ⅰ(红花)×品系Ⅱ(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27∶37) 实验2:品系Ⅰ(红花)×品系Ⅲ(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3∶1) 实验3:品系Ⅰ(红花)×品系Ⅳ(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3∶1) 实验4:品系Ⅰ(红花)×品系V(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9∶7) 回答下列问题: (1)品系Ⅱ和品系Ⅲ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通过最简单的杂交实验来确定品系V的基因型。 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可能出现的一种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分析各组实验可知,三对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植物的花色表现为红色,其他表现为白色。根据实验1的性状分离比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Dd,又因为三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花,所以品系Ⅰ的基因型为AABBDD,品系Ⅱ的基因型为aabbdd。根据实验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品系Ⅲ 含有一对隐性基因,又因为品系Ⅲ中含有b基因,所以品系Ⅲ的基因型为AAbbDD。同理可分析出品系Ⅳ的基因型为AABBdd。(2)根据实验4的性状分离比可知,品系V中含有两对纯合的隐性基因,而品系Ⅲ、Ⅳ各含一对隐性基因,若与品系V含有相同的隐性基因,则杂交后代均是白花,若含不同的隐性基因,则后代是红花,用此原理可从杂交子一代判断出品系V的基因型。三种可能的结果见下表: 结果 与品系Ⅲ杂交得F1 与品系Ⅳ杂交得F1 品系Ⅴ的基因型 结果一 白花 白花 AAbbdd 结果二 白花 红花 aabbDD 结果三 红花 白花 aaBBdd 答案 (1)aabbdd、AAbbDD (2)品系Ⅴ分别与品系Ⅲ和品系Ⅳ杂交,统计F1的分离比 与品系Ⅲ杂交,F1为白花,与品系Ⅳ杂交,F1为白花,则品系Ⅴ的基因型为AAbbdd。与品系Ⅲ杂交,F1为白花,与品系Ⅳ杂交,F1为红花,则品系Ⅴ的基因型为aabbDD。与品系Ⅲ杂交,F1为红花,与品系Ⅳ杂交,F1为白花,则品系Ⅴ的基因型为aaBBdd(答出一种即可) 2.果蝇(2N=8)为XY型性别决定,下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请分析回答: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发育情况 XX、XXY 雌性,可育 XY、XYY 雄性,可育 XXX、YO(没有X染色体)、YY 胚胎期致死 XO(没有Y染色体) 雄性,不育 (1)某只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该果蝇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以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作“M”)。M果蝇出现的原因若不考虑环境的影响,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二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设计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情况引起的。 实验步骤: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 Ⅰ.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3)结合高中所学知识,用更简便的方法判断(2)小题中M果蝇出现的原因。请答出实验方法、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该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型的果蝇体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中含有18条染色体。(2)如果M果蝇的出现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则M果蝇的基因型为XrY,它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后代全为白眼;如果M果蝇的出现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的,则亲本红眼雌果蝇(XRXR)能产生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记为O,卵细胞O与白眼雄果蝇(XrY)产生的精子Xr结合形成XrO雄性个体(不育),该个体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不会产生后代。(3)除了实验验证分析,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M果蝇中能进行分裂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来判断所发生的变异类型。 答案 (1)18 (2)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 无子代产生 (3)取M果蝇中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数目(其他描述合理即可)。若染色体数目正常,则可能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引起的;反之则可能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的 3.蝴蝶的紫翅(M)对黄翅(m)为显性,绿眼(N)对白眼(n)为显性,其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1)两纯合的蝴蝶杂交后代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二代个体中,紫翅与黄翅的个体数比为3∶1,白眼与绿眼的个体数比为1∶3。据此,能否推导控制翅色与眼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小组假定控制眼色和翅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第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第三,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 ①若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②现有各种纯合蝴蝶若干可供选,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别以上三种情况,可选择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能支持三种情况的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两纯合的蝴蝶杂交后代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二代个体中,紫翅与黄翅的个体数比为3∶1,说明控制翅色的基因M和m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子二代个体中,白眼与绿眼的个体数比为1∶3,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n和N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本实验未统计性状组合的表现型及比例,即未证明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互不干扰,因此无法推导出控制翅色与眼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在雌性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用Z和W表示;在雄性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用Z和Z表示。①若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只研究每一对等位基因,则蝴蝶的基因型各有3种(如MM、Mm、mm),所以将这两对基因一起研究,蝴蝶的基因型有3×3=9种。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5种(ZNZN、ZNZn、ZnZn、ZNW、ZnW);若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3种(MM、Mm、mm);可见,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5×3=15种。若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5种(ZMZM、ZMZm、ZmZm、ZMW、ZmW);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3种(NN、Nn、nn);可见,若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5×3=15种。②利用现有的各种纯合蝴蝶若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别以上三种情况,可选择具有双显性的雌性蝴蝶与具有双隐性的雄性蝴蝶杂交,即雌性紫翅绿眼× 雄性黄翅白眼,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MMNN和mmnn,子代的基因型为MmNn,子代雌雄蝴蝶的表现型均为紫翅绿眼;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MMZNW和mmZnZn,子代的基因型为MmZNZn、MmZnW,子代雄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蝶均为紫翅白眼;若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NNZMW和nnZmZm,子代的基因型为NnZMZm、NnZmW,子代雄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蝶均为黄翅绿眼。 答案 (1)否;子二代中的单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仅能说明两对基因分别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本实验未统计性状组合的表现型及比例,即未证明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互不干扰,因此无法推导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①9 15 15 ②雌性紫翅绿眼×雄性黄翅白眼 子代雌雄蝴蝶均为紫翅绿眼;子代雄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蝶均为紫翅白眼;子代雄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蝶均为黄翅绿眼 4.现有如下品系特征的几种果蝇,已知表中所列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研究人员通过不同品系果蝇的杂交实验,阐明了相关基因的遗传规律。 品系名称 品系的部分性状特征 裂翅 灰体、裂翅 黑檀体 黑檀体、直翅 野生型 灰体、直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科学家通过实验确定了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 经统计发现F2中裂翅品系∶野生型=2∶5。由上述实验可推出直翅性状由________性基因控制。F2中裂翅品系∶野生型=2∶5的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确定黑檀体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请选择表中的果蝇品系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果蝇作为遗传学材料的原因有相对性状明显、繁殖速度快、易于饲养、雌雄易辨、染色体数目少等。(2)根据题意可知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F1裂翅品系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由此可以判断裂翅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直翅性状(野生型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假设相关基因为A、a,那么F1裂翅品系的基因型为Aa,则其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与aa,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F1自交,理论上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5,表现型应该是裂翅品系∶野生型为3∶5,实际情况是裂翅品系∶野生型为2∶5,那么从理论上产生的后代可以推知,最可能的原因是裂翅品系纯合子为致死个体。(3)若要确定黑檀体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应选择黑檀体品系与野生型品系,将其进行正反交实验,结论:若正交和反交结果一致则可确定黑檀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和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可确定黑檀体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 (1)相对性状明显、繁殖速度快、易于饲养、雌雄易辨、染色体数目少等 (2)隐 裂翅纯合子为致死个体(或存在致死基因型) (3)实验方案:将黑檀体品系与野生型进行正交和反交 实验结论:若正交和反交结果一致,则可确定黑檀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和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可确定黑檀体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