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作业 一、选择题 1.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能证明这一假说的实验是( ) 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 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 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 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解析:C [英格豪斯在实验中证明了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即氧气和二氧化碳,但是这两种气体中未涉及能量的转换,A.错误;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但未能证明该光能是否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B.错误;萨克斯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淀粉)中稳定的化学能,C.正确;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只是证明了氧气的来源,而未涉及能量的转换,D.错误。] 2.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利用a物质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 B.e中不储存化学能,所以e只能充当还原剂 C.图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 D.在g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会上升 解析:B [a为光合色素,能吸收、传递、转换光能到ATP中,A.正确;e为水光解生成的NADPH,也含有活跃的化学能,参加暗反应C3的还原,B.错误;图中①表示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③表示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C.正确;g为二氧化碳,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生成NADPH和ATP量下降,C3的还原下降,C3的含量上升,D.正确。] 3.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有科学家进行如下实验: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为4的琥珀酸溶液后,琥珀酸进入类囊体腔,腔内的pH下降为4;然后把悬浮液的pH迅速上升为8,此时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ADP和Pi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对实验条件和结论分析正确的是( ) A.黑暗中进行,结果表明:H+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类囊体膜 B.光照下进行,结果支持:合成ATP的能量直接来自色素吸收的光能 C.黑暗中进行,结果支持:光反应使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推动ATP合成 D.光照下进行,结果表明:光反应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解析:C [H+ 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类囊体膜;光照下进行,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合成ATP的能量直接来自色素吸收的光能;黑暗中进行,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合成ATP,说明ATP的合成与H+浓度梯度有关;光反应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不是叶绿体类囊体。] 4.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叶绿体中[H]的含量相对稳定,在a点时突然停止供给CO2,能表示叶绿体中[H]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解析:B [突然停止供给CO2,暗反应受到抑制,消耗光反应产生的[H]的量减少,[H]积累增多,一段时间后处于稳定状态。] 5.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B.适宜条件下,③过程在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C.⑤过程产生的能量最多 D.①③④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解析:D [过程①(光反应)中产生的[H]专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 6.科学家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好氧细菌大量聚集在如图所示区域。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装片需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是为了设置自变量 B.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O2能进入细菌的线粒体与[H]结合生成H2O C.图中细菌分布的差异是水绵不同区域光合作用强度不同造成的 D.水绵叶绿体产生的ATP直接为核DNA复制提供能量 解析:C [实验过程中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是为了排除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A.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B.错误;照射水绵不同区域的光的波长不同,光合作用强度不同,产生的氧气量也不同,造成好氧菌的分布有差异,C.正确;水绵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D.错误。] 7.关于蓝藻色素及其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蓝藻中含有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的色素 B.蓝藻中的色素可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在蓝藻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ATP合成酶和藻蓝素 D.在缺镁环境中,蓝藻用于光合作用的某种色素合成受阻 解析:C [蓝藻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等色素,叶绿素能溶解在层析液中,A.正确;蓝藻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C.错误;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元素,缺镁会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D.正确。] 8.如图为植物体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在高O2含量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②卡尔文循环的具体场所应为叶绿体类囊体膜 ③将植物突然置于黑暗环境中,C5与C3之间的转化将不受影响 ④C3和葡萄糖均可在线粒体内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2O A.零项 B.一项 C.二项 D.三项 解析:A [从图中信息可知,在高O2含量环境中,产生的C3也可用于卡尔文循环,进而生成糖,①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卡尔文循环的具体场所应为叶绿体基质,②错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黑暗条件下,不能生成[H]和ATP,因而C5与C3之间的转化将受到影响,③错误;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④错误。] 9.如图表示将一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条件下,不同的细胞间隙CO2浓度下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变化。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 A.AB段,叶肉细胞CO2固定速率增加 B.BC段,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等于零 C.AB段,CO2固定速率比C3的还原速率快 D.BC段,可能是有关酶量限制了光合速率 解析:B [AB段,随叶肉细胞间隙的二氧化碳相对浓度升高,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C5消耗增多,含量下降,A.正确;BC段,叶肉细胞间隙的二氧化碳的相对浓度较高,C5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表示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此时光合速率应大于呼吸速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B.错误;AB段,C5含量降低,说明CO2固定速率比C3的还原速率快,C.正确;BC段CO2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有关酶量或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数量限制了光合速率,D.正确。] 10.植物叶片中有一种酶,是叶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其功能是催化反应C5+2CO2―→2C3。由此推断这种酶( ) 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B.在低温环境中会失活,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C.是固定CO2的关键酶,其催化效率比其他酶低 D.由叶绿体中的基因控制合成,与细胞核基因无关 解析:C [植物细胞中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低温时酶活性受到抑制,高温使酶失活,B.错误;因为该酶是叶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所以其催化效率可能比其他酶低。C.正确;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生命活动受细胞核基因控制,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2019·江西金太阳全国大联考)如图: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左侧密闭透明的容器中,给予恒定且适宜的光照;右侧容器充满氮气(氮气对生物的代谢无影响),并放置有酵母菌培养液,开始时阀门关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阀门始终关闭,则左侧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在打开阀门的短时间内,该植物叶肉细胞中C5/C3的值将________;当容器中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零”“小于零”或“等于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酵母菌培养液换为乳酸菌培养液,则打开阀门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有所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逐渐降低后趋于稳定 (2)变小 大于零 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与植物和酵母菌的呼吸速率之和相等 (3)乳酸菌无氧呼吸不释放CO2,打开阀门后,CO2由左侧容器向右侧容器扩散,引起容器中CO2浓度下降,因此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 12.(2019·河南省八市第一次联考)在25 ℃、CO2 浓度为0.03%等环境条件下,实验测得某植物幼苗甲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释放O2的速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叶绿体中,由CO2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需要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图示中,光照强度小于C klx时,影响幼苗释放O2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在CO2浓度等环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环境温度由25 ℃升高到30 ℃的过程中,C点逐渐左移,对这种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温度等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CO2浓度由0.03%升高到0.10%的过程中,图中的B点逐渐左移,对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C点光照强度下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会________(填“增大”“保持不变”或“减小”)。 解析:本题以实验结果为背景,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1)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光反应过程完成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阶段发生的物质变化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该过程需要酶、C5、[H]、ATP等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2)图示中,C点为光饱和点,即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在CO2浓度等环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环境温度由25 ℃升高到30 ℃的过程中,C 点逐渐左移,说明幼苗的光饱和点逐渐减小,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最可能的原因是温度影响光合作用酶的活性。(3)在温度等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幼苗的细胞呼吸速率保持不变;CO2浓度的升高会导致光合速率增大;因此,若增大CO2浓度,光照强度小于B点时,光合作用速率才会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故CO2浓度由0.03%升高到0.10%的过程中,B点逐渐左移。在上述条件下,C点光照强度下幼苗的光合速率会增大。 答案:(1)[H]、ATP、酶、C5等 (2)光照强度 由25 ℃升高到30 ℃的过程中,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光合作用速率减慢,幼苗对光的吸收、传递、转化与利用减少,光照强度比C点弱时,即可达到最大光合作用速率(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在温度等保持不变条件下,幼苗的细胞呼吸基本保持不变,而CO2浓度的升高可使幼苗对CO2的吸收、固定与转化过程加快,光合作用速率增强,从而导致B点逐渐左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增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