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第六单元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第六单元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作业

配套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但并未证实其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首先利用显微镜观察到DNA双螺旋结构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 C ‎2.(2018·广东江门一模)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其中一个步骤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混合培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已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B.将已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C.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D.将未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答案 A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外,经过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DNA在沉淀物中。由于实验结果是上清液有放射性,沉淀物无放射性,故实验时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A正确。‎ ‎3.(2018·广东中山期末)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实验中S型菌DNA+R型菌一起培养,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S型菌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已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蛋白质已经失去活性而DNA仍具有活性 答案 D 解析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仅仅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 ‎“转化因子”,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过程中:在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培养一段时间,由于S型菌的DNA能够将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添加S型菌DNA的培养基中,既有R型菌,也有S型菌,B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加热易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但DNA热稳定性较高,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DNA仍具有活性,D正确。‎ ‎4.(2018·济宁一模)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 B.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 C.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D.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答案 D 解析 三个实验中,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A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都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错误;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有噬菌体、小鼠、细菌,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 ‎5.(2019·泰安月考)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以上四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答案 D 解析 用噬菌体侵染细菌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上清液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细菌(其中含有噬菌体的DNA)。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上清液是没有放射性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用3‎ H标记细菌,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是蛋白质和DNA,即放射性位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 ‎6.(2019·广州模拟)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 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答案 B 解析 蔡斯、赫尔希用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是哪种物质在起遗传效应,A正确;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会因为大肠杆菌裂解而被释放,从而使上清液放射性偏高,B错误;如果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被35S标记的噬菌体随着大肠杆菌一起离心到试管底部,从而使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C正确;实验结果表明DNA才是真正进入大肠杆菌的物质,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会因为半保留复制使得部分子代噬菌体带有32P标记,但被标记的蛋白质不进入大肠杆菌,故子代噬菌体不会含有35S,D正确。‎ ‎7.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标记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  )‎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S、35S D.32P、32S、35S 答案 B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大量的32P和少量的31P,而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均只含有35S。‎ ‎8.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 A.甲种病毒的特征 B.乙种病毒的特征 C.丙种病毒的特征 D.都不是 答案 A 解析 ‎ 重组所得的病毒丙含有甲种病毒的RNA,因此它所产生的病毒具有甲种病毒的特征。‎ ‎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答案 A 解析 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P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所以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R基团。‎ ‎10.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病原体的遗传实验过程。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  )‎ 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RNA遗传 B.寄生于细胞间,通过蛋白质遗传 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 D.寄生于细胞间,通过RNA遗传 答案 A 解析 从图示可看出,将RNA接种在叶片上,叶片出现了病斑,而将蛋白质外壳接种到叶片上,叶片上没有出现病斑,所以该病原体是通过RNA遗传的。病毒都是寄生在细胞内的。‎ ‎11.将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该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是如图1所示还是如图2所示以及对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可能是图1,小鼠的免疫调节致使R型细菌数量逐渐下降 B.最可能是图2,小鼠体内的S型细菌最初来自R型细菌的转化,发生基因重组 C.最可能是图1,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D.最可能是图2,小鼠体内S型细菌与R型细菌为共生关系 答案 B 解析 随着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呈“S”型曲线,而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R型菌转化成S型菌,S型细菌增多,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 ‎12.(2018·浙江嘉兴高三测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其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 B.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③后进行放射性检测,悬浮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属于操作失误 D.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含有放射性32P 答案 B 解析 ①‎ 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由噬菌体自身提供,A错误;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正确;③的结果是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但是由于部分噬菌体的DNA可能没有侵入,在上清液中也会有少量的放射性,C错误;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不含放射性32P,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还在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实验结果。‎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一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 ‎(4)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两条链都被32P标记的DNA分子。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两条链都是31P的DNA分子。‎ ‎(5)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6)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________。‎ 答案 (1)使DNA和蛋白质分开 ‎(2)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 ‎(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②①④③‎ ‎(4)不能 能 ‎(5)上清液 ‎(6)1/2n-1‎ 解析 (1)艾弗里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2)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不能使得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从反面证明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一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该实验的步骤为: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④离心分离;③放射性检测。‎ ‎(4)由于DNA分子复制时进行半保留复制,1个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没有两条链都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有2个DNA分子1条链是32P,另一条链是31P,(2n-2)个DNA分子中两条链都是31P。‎ ‎(5)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6)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得到2n个DNA,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有2个,所以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1/2n-1。‎ ‎14.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是________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 ‎(2)该实验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__的化学成分。‎ ‎(3)在对R型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___________。‎ ‎(4)依据上图所示实验,可以作出______________的假设。‎ ‎(5)为验证上面的假设,他们又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艾弗里及其同事 ‎(2)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 “转化因子”‎ ‎(3)分离并提纯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4)DNA是遗传物质 ‎(5)使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水解 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 ‎(6)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 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 (1)由实验图解可看出,这是在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R型菌和S型菌的DNA,是艾弗里及其同事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 ‎(2)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而设计的。‎ ‎(3)该实验是将S型菌打碎,分离并提纯其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后分别加入到R型菌培养基中。‎ ‎(5)为了验证所作假设,又将能够水解DNA的DNA酶与S型菌DNA混合后加入到R型菌培养基中,结果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 ‎(6)要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还需将这些物质分别加入R型菌培养基中,看结果是否只长R型菌。‎ ‎15.某研究小组要探究黄瓜花叶病毒的核酸种类。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黄瓜植株、RNA水解酶(只会水解RNA,不会水解DNA)、蒸馏水、实验必需的器材。‎ ‎(1)实验步骤:‎ ‎①选择若干株生长状况相似的黄瓜植株,分为两组并编号为A和B;‎ ‎②‎ 用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黄瓜花叶病毒,设法将核酸和蛋白质分离开,将获得的核酸平均分成两份,编号为a、b;‎ ‎③用_______________处理核酸a;用蒸馏水处理核酸b;④一段时间后用核酸a喷洒黄瓜植株A组;用核酸b喷洒黄瓜植株B组;‎ ‎⑤再过一段时间观察两组黄瓜植株的生长状况。‎ ‎(2)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该病毒的核酸种类为DNA。‎ ‎②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该病毒的核酸种类为RNA。‎ 答案 (1)②苯酚的水溶液 ③RNA水解酶 ‎(2)①A、B组黄瓜植株均出现病症 ②A组黄瓜植株不出现病症,B组黄瓜植株出现病症 解析 本题实验目的为“探究黄瓜花叶病毒的核酸种类”;实验原理为:若病毒的核酸为RNA,则用RNA水解酶处理病毒核酸,RNA被水解,对照组(没有处理)出现病症,实验组(用RNA水解酶处理)不出现病症;若该黄瓜花叶病毒的核酸为DNA,则对照组和实验组都表现出病症。‎ ‎(1)②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因此要设法将核酸和蛋白质分离开,应该用苯酚的水溶液处理黄瓜花叶病毒。③RNA水解酶只会水解RNA,不会水解DNA,用RNA水解酶处理核酸a,用蒸馏水处理核酸b。‎ ‎(2)若A、B组黄瓜植株均出现病症,则实验结论是该病毒的核酸种类为DNA;若A组黄瓜植株不出现病症,B组黄瓜植株出现病症,则实验结论为该病毒的核酸种类为RN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