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习题:2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人脑的高级 功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习题:2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人脑的高级 功能

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 1 课时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人脑的高级 功能 课后篇巩固探究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B.静息时,细胞膜仅对 K+有通透性,K+外流 C.兴奋时,细胞膜对 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 D.膜内外 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传导的基础 解析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造成 K+外流,这是产生静息电位的根本原因。此时,细胞膜对 其他离子也有通透性,只是通透性较小。 答案 B 2.下图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含有的物质是神经递质 B.④上有①中物质的受体 C.兴奋在②④之间传导是单向的 D.兴奋由②到④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 解析由图可以确定②是突触前膜,④为突触后膜,兴奋由②到④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 信号。 答案 D 3.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 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 中内容物释放至 2 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2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 3 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1 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解析图中 1 为突触小泡,2 为突触间隙,3 为突触后膜,a 为突触小体,b 为后一个神经元。在突触小体中 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消耗能量;1 中内容物释放至 2 中的方式为胞吐,主要借 助于细胞膜的流动性;2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其中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能被 3 特异性识别;1 中内容 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的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 答案 B 4.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战,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 D.寒冷刺激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 解析人体处在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 调节中枢,引起产热中枢兴奋和散热中枢抑制,从而反射性地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使皮肤散热量减少的 同时,皮肤的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也不自主地战栗,使产热量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大脑皮层没有参与。 答案 C 5. 导学号 10894049 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解析题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A 项错误;刺激②时, ④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B 项错误;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 项正确;当 切断③时,由于反射弧不完整,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不会发生效应,D 项错误。 答案 C 6.右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兴奋能由①经②传向下一个神经元,但不能由下面的神经元传向① B.兴奋在②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所以反射弧中突触数目越多,反射所需的时间越长 C.神经元①产生的神经递质由②处向下传递,能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 D.②处兴奋的传递过程为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解析神经元①产生的神经递质经过②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后再转变为电 信号,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而不是传递神经递质。 答案 C 7.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 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 a 到 d 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 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解析由牵拉肌肉可引起神经冲动并传到 d 处,可知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因 此 b 是传入神经,c 是突触,d 处位于传出神经上,A、B 两项正确;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 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引发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D 项正确;图中 a 到 d 不包含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 的反射弧,C 项错误。 答案 C 8. 导学号 10894050 下图为从蛙后肢上分离出其坐骨神经的示意图,如果在电极 a 的左 侧给一适当的刺激,则 ( ) A.a、b 之间会产生电流,方向为 a→b B.相应的膜内侧电流方向为 b→a C.兴奋在整个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方向与膜内侧电流方向一致 D.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解析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在膜外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应 为先由 b→a,当 a 恢复到静息电位时,b 兴奋,则电流由 a→b,膜内与之相反,所以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 次不同方向的偏转。而膜内的电流是由兴奋部位传到未兴奋部位,与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一致。 答案 C 9.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 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 毒的症状分别是 (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阻断了乙酰胆碱和受体的正常结合,因此 使肌肉松弛;而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结合到受体上的乙酰胆碱不能够被清除而 使肌肉呈僵直状态。 答案 A 10.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 d,刺激 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 c 和结构 b 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神经冲动在突触上单向传递,决定了神经 冲动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切断 d,刺激 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兴奋在 b 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在 c 处的 传导速度。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答案 A 11.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 a 点,以下 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 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负变正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解析 a 点受刺激时,Na+内流,导致膜外电位由正变负。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由于兴奋 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由于刺激 a 点后,电表①②都发生了偏转,该实验能证 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答案 A 1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 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D.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解析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 答案 C 13.右图为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分布示意图,参与学生听课和做笔记的功能区至少包括( ) A.W 区 B.W 区和 V 区 C.S 区和 H 区 D.W 区、V 区和 H 区 解析学生听课和做笔记涉及听、看、写的动作,因此参与学生听课和做笔记的功能区至少包括 W 区、V 区和 H 区。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4.下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反射弧的组成中,结构③的名称为 ,结构 (填数字序号)表示感受 器。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 (填“单”或“双”)向的。 (3)在 C 处施加一次短暂的有效刺激,该处膜内先后发生的电位变化情况 是 。 (4)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插入 A、B 处神经纤维内,然后在结构④某处施加一有效刺激,却发现电表 指针未发生偏转,那么施加刺激的位置在 。 解析(1)由传入神经上的神经节(图中②与③之间的结构所示)确定传入神经,继而确定其他结构;也可 根据兴奋经突触传导的单向性(图中结构③所示)确定各部分结构。无论通过哪种方法都可判断出结 构③为神经中枢,结构①表示感受器。(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3)静息时膜内电位为 负电位,兴奋时为正电位,所以在 C 处施加一次短暂的有效刺激,该处膜内先后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负 电位转变成正电位,再转变成负电位。(4)兴奋在同一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结构④某处施加一 次有效刺激,电表指针未发生偏转,只能说明 A 和 B 处同时发生了同样的电位变化,则施加刺激的位 置在 A 与 B 的中点。 答案(1)神经中枢 ① (2)单 (3)由负电位转变成正电位,再转变成负电位 (4)A 与 B 的中点 15.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a、b 分别是放置在传入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 是 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 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 a 处给以刺激,该处膜外电位变化是 ,所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 的形式传导的。 (2)兴奋传到神经中枢,中枢内会有信号的转换过程,即电信号导致突触前膜释放 ,通过 (结构)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 上的受体,引起下一级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3)刺激 a 处后,c 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 (4)若刺激 b 处,电位计指针是否偏转? ,原因是 。 解析(1)a 处是传入神经上的位点,若给以刺激,膜外的电位将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并以神经冲 动(或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2)当兴奋传到神经中枢时,要通过突触的结构来完成兴奋在神经 元之间的传递。(3)a 处受刺激时,产生的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的分析综合后 传递到 c 处,c 处由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变为动作电位(内正外负),然后恢复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导致 电位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4)刺激 b 处骨骼肌,骨骼肌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出神经,故 不能在 c 处记录到电位,因为传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突触 d,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一的, 只能由传出神经传到肌细胞,而不由肌细胞传到传出神经。 答案(1)由正变负 神经冲动(或者局部电流) (2)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3)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不偏转 d 处为突触,兴奋在 d 处只能单向传递,由 c 传向 b(或者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 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16. 导学号 10894051 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 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f 表示的结构是 ,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 乙中的 B 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若刺激图丙中 b 点,图中 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共有突触 个。 (3)图乙中神经递质由 A 细胞合成,经过 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 融合,通过 A 细胞的 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 化。 答案(1)感受器 d 胞体膜或树突膜的一部分 (2)a、c、d、e 3 (3)高尔基体 突触前膜 胞吐 (4)兴奋或抑制 17.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 N 是 ,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 是 。 (2)图乙中的②表示 ,它的形成与 有关,物质③对突触后膜的作 用效果是 。 (3)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兴奋传导的方向,并简述理 由。 。 (4)假如图丙中的 Y 来自图甲中的 A,图丙中的 X 来自大脑皮层,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 反应,则 Y 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但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 出反应,则 X 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 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 的控制。 解析(1)依据脊髓灰质的形状[前大后小、前运动(神经)后感觉(神经)],可以推断出 N 是传入神经的末 梢和相应的附属结构,为感受器;静息时,神经细胞的膜外是正电位,受到刺激后变成负电位;膜内电位 变化正好相反。(2)②是突触小泡,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物质③是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 果是兴奋或抑制。(3)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的 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4)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作出反应,则 Y 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有兴奋作用,若大脑皮层对此刺激不作出反应,则 X 释放的神经递质对突触 后膜具有抑制作用。这正好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答案(1)感受器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兴奋或抑制 (3)←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兴奋 抑制 高级神经中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