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激素的调节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植物激素的调节 学案 [考纲明细]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考点1 生长素的发现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深挖教材 鲍森·詹森实验的目的是要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要向下传递,但实验并没有充分证明,如何补充实验可以充分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要传递到下部才能发挥作用? 提示 用云母片代替琼脂片,若不出现向光弯曲,则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要传递到下部才能发挥作用。 2.植物激素的概念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来源:由色氨酸转变而来。 (3)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4)运输 ①横向运输 a.发生部位: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b.原因:单侧光、重力等单一方向刺激。 ②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③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4.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 总结 1.(必修3 P48小字)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2.(必修3 P48知识链接改编)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都称作“激素”,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下表中几个方面,填写横线处内容。 3.(必修3 P49技能训练改编)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位于形态学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请思考: (1)本实验能否得出“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一结论?为什么? 答: (2)欲得出上述结论应怎样改进更具说服力? 答: 提示 (1)不能。因为仅就该实验只能证明“生长素可以从胚芽鞘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而不能证明“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运往形态学上端”。 (2)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如图所示。 向性运动的处理方法及结果分析 题组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拓展实验 1.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胚芽鞘感光部位和弯曲生长部位在尖端 C.拜尔的实验中,植物的向光性是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多所致 D.能从人尿中提取出生长素的原因是人体内无分解生长素的酶 答案 D 解析 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属于扩散,A错误;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弯曲生长部位是尖端下面一段,B错误;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错误;人体内没有分解生长素的酶,故生长素随食物进入人体内后会随着尿液排出,D正确。 2.(2019·黑龙江实验中学模拟)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答案 D 解析 ①a、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故直立生长;②向右弯曲生长;③直立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右弯曲生长;⑥不生长也不弯曲;⑦只有暗室内的幼苗旋转,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直立生长;⑧向小孔方向弯曲生长。 3.如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④⑥ 答案 C 解析 根据实验目的,本实验要验证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①②都没有光刺激,所以不能证明感光部位,A错误;③④两组实验一个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一个有单侧光,两个变量无法说明问题,B错误;⑤⑥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遮光部位,⑤尖端不感光直立生长,⑥尖端感光向光弯曲,说明感光部位是尖端,C正确;④⑥两组实验的结果都是向光弯曲生长,结果一致无法说明原因是何种因素,D错误。 技法提升 1.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2.生长素的相关实验设计方法 (1)验证尖端产生生长素 ①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甲所示)。 ②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乙所示)。 (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①方法一:云母片法 a.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面一段之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所示)。 b.对照组:胚芽鞘不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 ②方法二:画线法 在胚芽鞘尖端及下面一段均画3~4条等间距线,过一段时间观察,哪部分间距变大,即为生长部位。 (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4)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题组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4.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部位的生长素含量往往低于积累部位的生长素含量 B.植物茎尖细胞可以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D.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与光照有关 答案 D 解析 植物各部位生长素含量不同,通常是合成部位<积累部位,A正确;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B、C正确;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与光照等因素无关,光照、重力等因素只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D错误。 5.(2018·河南郑州模拟)为探究在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横向运输是发生在尖端(A段)还是发生在尖端下面一段(B段),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b均向光源弯曲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B段 B.若a、b均直立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B段 C.若a向光源弯曲生长,b直立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 D.若b向光源弯曲生长,a直立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 答案 D 解析 若a、b均向光源弯曲生长,说明都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和B段,A错误;若a、b均直立生长,说明都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必须在A和B段同时进行,B错误;若a向光源弯曲生长,说明a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b直立生长,说明b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B段,C错误;若b向光源弯曲生长,说明b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a直立生长,说明a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D正确。 6.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答案 D 解析 正常情况下,胚芽鞘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A、B错误;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移动,即能从胚芽鞘尖端向基部运输,C错误,D正确。 考点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方式及特点 (1)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作用: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作用特点: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1)浓度: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2)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根、芽、茎敏感程度为:根>芽>茎。(如下图)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不同(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如生长素的浓度为10-6 mol/L时,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抑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说明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③图中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④图中A′、B′、C′点对应浓度分别表示对根、芽、茎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低于A′、B′、C′点对应的浓度,表现为促进作用,高于A′、B′、C′点对应的浓度则起抑制作用。 (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4)植物种类:不同种类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3.顶端优势 (1)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2)原因 (3)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4)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深挖教材 某具顶端优势的植物其顶芽A及侧芽B、C、D的位置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A、B、C、D中哪一个浓度最高?为什么? (2)若摘除顶芽,B、C、D中哪一个会先解除抑制进行生长? 提示 (1)B芽。侧芽B离顶芽A最近,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除促进顶芽生长外,还向下运输,优先在B芽处积累,所以B芽处生长素浓度最高,其次是C、D。因此,生长素浓度依次是B>C>D>A。 (2)B芽。摘除顶芽后,B芽没有了生长素来源,且能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运输到C芽和D芽。因此B芽生长素浓度优先降低。 4.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2)种类:α-萘乙酸、2,4-D等。 (3)应用:防止果实和叶片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生根。 (必修3 P52拓展题T2改编)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枝条……则根生。”运用所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小便中含有某物质,具有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 B.“凡十余次“说明该物质越多促进生根的效果越好 C.小便中含有的物质可能是生长素 D.“又晒又浸,凡十余次”说明该物质的含量较少 答案 B 解析 “以小便浸之”,说明小便中含有某物质,具有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可能是生长素,A、C正确;“又晒又浸,凡十余次”说明该物质的含量较少,需要多次浸之,积累总量,以达到适宜浓度,而不是说该物质越多促进生根的效果越好,B错误,D正确。 题组 生长素两重性分析 1.(2016·四川高考)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答案 D 解析 分析曲线图可知,甲、乙和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可促进莴苣幼根生长,超过一定浓度后均抑制莴苣幼根的生长,即甲、乙、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A正确;在0~20 ppm范围内,甲曲线在丙曲线的上方且甲、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后,根长相对值均大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零时,所以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根长的相对值小于乙浓度为零时,此时乙对幼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C正确;由图可知,浓度为30 ppm的甲对幼根生长起促进作用,因幼根比幼芽对生长素敏感,故据此可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促进其生长,D错误。 技法提升 “三看法”确认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两重性” 注: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如茎的向光性和茎背地生长,向光侧或远地侧生长较慢均是由于其生长素浓度低于另一侧。 变式训练 [1-1] (原理类)图甲所示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横切,部分切面如图乙所示;图丙是丁香枝条示意图;图丁是豌豆幼苗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中d处细胞对应图甲中胚芽鞘的a侧细胞 B.由图乙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 C.图丙中e处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f处,抑制侧芽的生长 D.图丁中生长素在重力作用下从g侧通过极性运输到h侧 答案 A 解析 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故a侧生长素浓度高于b侧,a侧细胞生长较快,对应图乙的d处,A正确;由图乙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生长,B错误;图丙中e处的生长素运输到f处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图丁中重力作用造成生长素从g侧运输到h侧的运输是横向运输,不是极性运输,D错误。 [1-2] (曲线类)(2019·长春高三模拟)图甲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图乙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c~d)mol/L时,根表现出向地性 B.图乙中曲线①代表的是顶芽 C.图甲中代表极性运输的箭头是③和④ D.图乙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对根是抑制生长 答案 A 解析 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植物,重力使生长素集中分布在根和顶芽的近地侧。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芽,近地侧生长受抑制,背地侧生长快,故向地生长,而芽对生长素较不敏感,近地侧生长快于背地侧,故结合图乙分析,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c~d) mol/L时,抑制根生长,促进芽生长,A正确;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下降,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芽,①代表根,生长素浓度为b时,对根是促进生长,B、D错误;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是极性运输,C错误。 [1-3] (表格实验类)某同学以玉米胚芽鞘为实验材料探究了“α-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见表: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浓度为10-4 mol/L的NAA溶液也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C.1号培养皿为对照组,其余培养皿为实验组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 mol/L左右 答案 B 解析 10-4 mol/L的NAA溶液处理的胚芽鞘,其长度增长了1.8 mm,小于2.6 mm(不用生长素处理的胚芽鞘),所以浓度为10-4 mol/L的NAA溶液抑制了胚芽鞘的生长。 [1-4] (柱形图类)(2019·邢台模拟)探究不同浓度的NAA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NAA浓度大小为X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