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16 神经调节作业
专题16 神经调节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考点 考向 1 反射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反射与反射弧 神经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本专题内容也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属于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之一。高考试题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反射弧各部分作用异常的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机理分析及实验设计等方面,并且常与体液调节相结合,以生理过程模型的形式进行综合考查。素养考查方面主要集中在生命观念中的稳态与平衡观,引导考生利用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方法,探讨、阐释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预计在2021年高考中,这种命题趋势还将继续存在,但要注意考查根据所给信息分析解决神经调节问题的可能 (1)利用物理模型法理解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利用图解法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 (2)构建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传递过程模型,直观理解知识。 (3)结合实例综合分析神经调节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2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兴奋的传递 真题探秘 基础篇 基础集训 考点一 反射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考向1 反射与反射弧 1.(2020届湖北武汉起点监测,24)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为一个反射弧的局部,显示有2个神经元 B.d的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效应器,此图没有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C.兴奋在b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兴奋传至c处会在脊髓中形成痛觉 D.c处表示突触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答案 C 2.(2020届福建仙游一中月考二,10)反射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如图所示为某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都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该图可代表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C.若切断A处,刺激F处,D仍能完成反射活动 D.在该反射活动中,B和C所产生的神经递质相同 答案 A 考向2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3.(2019福建三明高二期末,25)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控作用 D.跑步时参与调节的各级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小脑、脑干、脊髓等 答案 B 4.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失去运动能力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脑神经 C.反射活动必须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D.言语区(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答案 D 5.(2019湖南永州一模,33)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能完成 B.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一定都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C.婴幼儿缺乏生长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 C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考向1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1.(2019湖北鄂州高二期末,14)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和体内反射弧中均为双向传导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答案 C 2.(2019北京八中期中,11)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传出神经的动作电位不能传递给肌肉细胞 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 答案 D 考向2 兴奋的传递 3.(2019福建三明高二期末,24)有关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B.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也可能抑制下一个神经元 D.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 A 4.(2020届湖北天门、仙桃、潜江联考,14)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从而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在该过程中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 C.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D.若某种毒素阻止甘氨酸释放,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 答案 D 5.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答案 C 综合篇 综合集训 提升一 膜电位的测量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问题分析 1.(2020届湖南长沙一中月考一,25)如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甲图中的a兴奋时一定会使b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乙图处于②状态时的K+内流,不需要消耗ATP 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钠液体环境中,乙图动作电位会低于+40 mV 答案 D 2.(2020届福建仙游一中月考二,19)如图1是微型电压表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图2是神经纤维某处由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膜电位变化曲线,该过程中存在Na+外流和K+内流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BD段的电位 B.图2中C和E点神经纤维膜上Na+的跨膜运输速率相同 C.图2中Na+外流和K+内流现象最可能发生在FG段 D.由图2曲线走势可以得出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答案 C 3.(2019江苏盐城中学期末,11)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答案 D 提升二 探究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 1.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剪除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本实验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答案 C 2.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 ;② 。 答案 (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 (2)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应用篇 应用集训 应用 神经疾病生理分析 1.神经细胞甲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乙产生兴奋,甲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甲。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甲、乙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属于主动运输 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 C.多巴胺与②结合后被②转运至细胞乙中,使乙细胞兴奋 D.多巴胺处在细胞甲与细胞乙之间,所以兴奋是双向传递的 答案 B 2.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或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图1为与脊髓灰质相关的神经联系,图2为图1中⑤结构的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中表示感受器的是 (填编号)。兴奋经过结构⑤的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 记忆与该结构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 (2)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毒侵染了脊髓灰质中③,患者对刺激 (填“有”或“无”)感觉。 (3)当兴奋传导到图 2 的⑥处时,其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由图 2 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 。 答案 (1)①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长期 (2)有 (3)由正电位→负电位 α-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合理即可) 【五年高考】 考点一 反射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1.(2019海南单科,15,2分)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B.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 答案 D 2.(2019北京理综,2,6分)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答案 B 3.(2018天津理综,1,6分)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答案 A 4.(2017课标全国Ⅱ,5,6分)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 B 5.(2017海南单科,15,2分)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答案 D 6.(2017海南单科,16,2分)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答案 A 7.(2019课标全国Ⅰ,30,8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 。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 。 (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 ,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答案 (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脊髓 大脑皮层 (3)感受器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8.(2019江苏单科,8,2分)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答案 D 9.(2018课标全国Ⅲ,3,6分)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答案 D 10.(2018江苏单科,11,2分)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 C 11.(2017海南单科,13,2分)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答案 A 12.(2017江苏单科,8,2分)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 D 13.(2016课标全国Ⅰ,4,6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答案 B 14.(2015江苏单科,18,2分)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答案 D 15.(2018海南单科,27,8分)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 。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 。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 (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 。 答案 (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16.(2016课标全国Ⅱ,30,9分)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 (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 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 ,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 答案 (9分)(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教师专用题组 1.(2016上海单科,10,2分)如图显示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将建立反射后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时,小鼠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 A.胃肠蠕动加速 B.血糖升高 C.呼吸加速 D.心跳加快 答案 A 2.(2012全国,1,6分)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答案 B 3.(2010课标,5,6分)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答案 D 4.(2016江苏单科,26,8分)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g/L) 成分 含量 NaCl 6.5 KCl 0.14 CaCl2 0.12 NaHCO3 0.2 NaH2PO4 0.01 葡萄糖 2.0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 ,其Na+/K+比与体液中 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 。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 、 。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 。 答案 (8分) (1)NaHCO3、NaH2PO4 细胞外液(组织液) (2)细胞失水 (3)传出神经、效应器 (4)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5.(2012课标,30,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 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答案 (10分)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三年模拟】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2019福建三明高二期末,23)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属于非条件反射 B.寒冷刺激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C.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答案 C 2.(2020届福建仙游一中月考二,22)小王的手不慎被生锈的铁钉刺破,他马上缩手并感觉到痛;为了防止感染破伤风芽孢杆菌,小王到医院进行打针治疗,在打针过程中小王虽感觉到痛,但是他并没有缩手。针对以上两个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件事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先疼痛后缩手 B.两者都会导致支配肾上腺的神经末梢兴奋 C.两者都会使肌细胞膜外侧钠离子大量内流 D.打针后小王体内的B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 答案 B 3.(2019福建福州期末,28)下列关于神经元生命活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B.膜外的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 C.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膜上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后膜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 答案 D 4.(2019福建泉州一模,3)钠钾泵可存在于神经细胞膜上,是一种具有ATP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同时进行Na+和K+跨膜运输,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神经元通过钠钾泵吸收K+形成静息电位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阻碍钠钾泵的离子运输 C.钠钾泵能同时运输Na+和K+表明其转运不具有特异性 D.钠钾泵的运输有助于维持神经元内外Na+和K+的动态平衡 答案 D 5.(2020届河北邢台一模,18)甘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开启Cl-通道,使Cl-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研究发现脊髓处细胞内Cl-的浓度低于细胞外的,而在早期的发育中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细胞内Cl-浓度高于细胞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后,会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B.早期发育时,神经系统某些部位的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C.在不同的发育时期,甘氨酸作用于不同细胞产生的效果均相同 D.甘氨酸是小分子物质,在突触前膜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释放出去 答案 B 6.(2020届湖北天门、仙桃、潜江联考,13)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1记录得到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 B.乙图①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更大 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 D.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a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答案 C 7.(2020届天津六校期初检测,16)如图是缩手反射弧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负电位 B.兴奋在由B→C→D的过程中至少有3次兴奋传导方式的变化 C.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位于突触 D.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答案 B 8.(2020届吉林长春一模,30)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其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所在的神经元是传入神经元 B.刺激C处,A处较D处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①处可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在②处可与受体结合并被后膜吸收 答案 D 9.(2020届辽宁六校协作体开学考,18)神经递质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Cl-通过该蛋白内流。药物BZ能提高该蛋白对Cl-的通透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GABA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B.GABA的受体还具有转运功能 C.BZ会降低肌肉对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应答反应 D.Cl-内流使突触后膜两侧电位差增大 答案 A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0.(2020届山东青岛二中期中改编,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颅腔内的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B.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非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D.H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但是能写字 答案 ABD 11.(2020届湖北重点中学期初联考,27)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④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B.神经递质作用于④,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①②④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信息交流的作用 答案 B 12.(2020届山东济宁调研改编,25)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B.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答案 ABC 三、非选择题(共37分) 13.(2019福建三明高二期末,50)筒箭毒碱是从南美洲防己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现在作为麻醉剂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图甲表示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的结构)之间的传递,Ach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图乙表示兴奋产生过程中,相关离子通道的开放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甲中X代表 ,其含有的物质通过 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据图乙分析,失活关闭状态的Na+通道 (填“能”或“不能”)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 来实现兴奋的产生。 (2)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膜外侧发生的电位转变是 ,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 。 (3)若用某化学物质使Ach酯酶失活,则当兴奋由图甲中的神经传递到肌肉时,出现的现象是 。 答案 (1)突触小泡 胞吐 不能 Na+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或者是Na+内流等) (2)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 (3)肌肉持续兴奋(或持续收缩) 14.(2019皖南八校三模,29)酒驾是一种危险行为,2019新交规加大了对饮酒和醉酒驾驶的处罚。对饮酒后的人员进行测试会发现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对交通信号作出判断和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 、 。 (2)乙醇会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测试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 处的传递。 (3)若大量饮用啤酒尿量会增加,尿液充盈对膀胱壁产生一定压力时,引起兴奋并使人产生尿意,排尿过程中膀胱壁肌肉收缩,导致膀胱壁压力增大等一系列变化,使兴奋增强,这种 调节机制有利于排尿过程的顺利进行;在以上过程中,尿的形成受 调节,尿的排出受 调节。 答案 (1)大脑皮层 脊髓 (2)延长 突触 (3)(正)反馈 神经—体液(或神经—激素) 神经 15.(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30)图一为a、b、c三个神经元部分结构组成,图二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上的电位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有 个突触。只刺激神经元a,神经元c兴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2)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加,神经元a受到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二中乙曲线电位保持不变的原因是 。同时刺激a、b时,神经元c的膜内外电位是 。 (4)综上可知,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 。 答案 (1)2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变大 (3)神经元b兴奋时,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神经元a抑制 (答出b抑制了a含义即对) 外正内负 (4)兴奋或抑制 解析 本题通过对突触传递机制的分析与推断,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素养。(1)突触是两个神经细胞相互建立联系的结构,根据图示可知,b和a能够形成突触,a和c能够形成突触,故图中含有2个突触。刺激神经元a,其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使神经元c兴奋,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2)动作电位的形成是钠离子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的结果,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加,神经元a受到适宜刺激后,钠离子内流的量增加,使形成的动作电位变大。(3)图二中,单独刺激a,c能形成动作电位,说明a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只刺激b时,c没有任何变化,说明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图二中乙曲线电位保持不变的原因是神经元b兴奋时,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神经元a抑制。同时刺激a、b时,c并没有形成大于电位差0 mV的动作电位,即神经元c的膜内外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4)神经递质的种类包括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知识储备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结构。动作电位的形成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改变细胞膜外钠离子的浓度将影响动作电位形成的峰值。神经递质的种类包括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