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最新考纲]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5年5考)‎ ‎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群落 ‎①概念关键点:a.同一时间;b.一定区域;c.各种生物种群。‎ ‎②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 ‎①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②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③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④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取样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四种常见种间关系比较 比较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曲线模型 ‎——‎ 营养关系图 举例 地衣,大豆与根瘤菌 蛔虫与人 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 狼与兔,青蛙与昆虫 ‎3.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模型 现象 分层现象 镶嵌分布 决定因素 植物分层:光照、温度 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 地形变化、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意义 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教材高考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天敌与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2017·全国卷Ⅱ,31(3)](√)‎ ‎(2)若鹰迁入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则会导致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增加(2016·全国卷Ⅲ,5A)(×)‎ ‎(3)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016·全国卷Ⅲ,31(1)](√)‎ ‎(4)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2015·全国卷Ⅰ,4B)(×)‎ ‎(5)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013·全国卷Ⅱ,31(4)](√)‎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苏教版必修3教材P71~P80,侧重考查群落的组成及空间结构。‎ ‎2.(教材P78T5改编)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 B.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C.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 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调查种群密度,也可以调查物种丰富度,A 正确;不同的种间关系对应的数量变化曲线不同,所以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推测群落的种间关系,B正确;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范畴,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的种群,C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各种群的分布,呈分层现象,D正确。‎ 答案 C ‎ 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辨析 ‎1.(2014·全国卷Ⅰ,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 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错误。‎ 答案 A ‎2.(2018·江西九校联考)红圆蚧是美国加州南部的一种柑桔害虫,蔷薇轮蚧小蜂能寄生在红圆蚧中而抑制其暴发。但在引入岭南蚜小蜂的十年后,岭南蚜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蔷薇轮蚧小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岭南蚜小蜂与蔷薇轮蚧小蜂是竞争关系 B.岭南蚜小蜂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C.岭南蚜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蔷薇轮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 D.岭南蚜小蜂的引入使该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解析 “蔷薇轮蚧小蜂能寄生在红圆蚧中而抑制其暴发。但在引入岭南蚜小蜂的十年后,岭南蚜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蔷薇轮蚧小蜂”,说明岭南蚜小蜂和蔷薇轮蚧小蜂是竞争关系,两者都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岭南蚜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蔷薇轮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A ‎、B、C正确;岭南蚜小蜂的引入使蔷薇轮蚧小蜂几乎完全被取代,生物多样性减小,造成该群落的丰富度降低,D错误。‎ 答案 D ‎1.寄生与捕食关系的辨析 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如果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则是捕食关系。如:蚊子与人为寄生关系,蝗虫与青草为捕食关系。‎ 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一般不会导致被捕食者灭绝;寄生关系中,寄生生物一般不会导致寄主死亡。这都与长期的自然选择有关,在相互选择的作用下,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寄生者与寄主长期共存。‎ ‎2.寄生与腐生的区别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病毒均营寄生生活。‎ ‎3.快速判断捕食曲线中的被捕食者 ‎ 群落的结构 ‎1.(2017·海南卷,18)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解析 由题意可知,乙作物的引入改变了原有的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结果使害虫A受到抑制,说明新的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A、B正确;作物乙生长良好,可以看出乙与害虫A之间不应是相互抑制,D不合理。‎ 答案 D ‎2.(2018·甘肃兰州一模)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因为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C.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D.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解析 不同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不同,所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玉米的合理密植没有涉及不同种生物,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分层现象主要是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如阳光、温度、湿度等)的结果,这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独特形式;在生产上利用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作物品种,充分利用光能,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答案 B 关注2个易错点 ‎(1)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结构 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物种在垂直空间方向上的分布,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合理利用资源或空间的空间配置格局,它应存在于所有群落(包括草坪群落)中。‎ ‎(2)垂直结构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呈现“分层”现象,切不可将“同种生物”的高矮差异视作垂直结构。‎ 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5年5考)‎ ‎1.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 ‎ 类型 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虽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的时间比较长 经历的时间比较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群落演替的趋势 自然条件下,群落沿着一定的方向演替: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总生产量越来越高,稳定性越来越强。‎ ‎1.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1所示,请思考:‎ 图1‎ ‎(1)你能否将图示演替过程予以正确排序?‎ ‎(2)该演替与火山喷发所在地的演替是否属同种类型?为什么?‎ ‎(3)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有何变化?预计食物网复杂程度会如何变化?‎ 提示 (1)图中正确演替进程为丁→甲→丙→乙。‎ ‎(2)该演替过程为次生演替,‎ 它不同于火山喷发处的初生演替(两者的初始植被条件不同)。‎ ‎(3)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步提高,食物网趋向于复杂化。‎ ‎2.如图2表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 图2‎ ‎(1)请对图示曲线予以分析(见图)。‎ ‎(2)地震、火山爆发后群落演替及火灾后草原恢复,分别属何类演替?与甲、乙哪条线吻合?‎ 提示 地震及火灾后草原的恢复属次生演替,与乙曲线吻合;火山爆发后群落的演替属初生演替与曲线甲吻合。‎ 教材高考 ‎1.(2014·全国卷Ⅰ,31)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 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解析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人类活动加速了土壤的风化速率,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土壤的原有结构,但仍会在土壤中保留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故人类活动会加速演替的速率。(3)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率变快,且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土地荒漠化的趋势不变,故演替方向不变。‎ 答案 (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变快 未发生改变 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源自苏教版必修3教材P81~P85,意在考查考生能否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P86T1改编)(1)在群落演替进程中,地衣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何苔藓能取代地衣?‎ ‎(2)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取而代之还是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 提示 (1)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 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规律 ‎(2017·天津卷,7)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_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_______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_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_______。‎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________,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如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____。‎ 解析 (1)火烧迹地发生的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①(草本灌木阶段)相比,③(针阔混交林)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 ‎(2)据图分析,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逐渐减少。‎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一般不选择针叶树,最好种植阔叶树,以加快氮磷循环。‎ ‎(4)题图中的曲线自上而下分别代表的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种——面积”相应曲线。据图分析,横坐标是样方面积,纵坐标是物种数。样方面积增加,代表乔木的曲线物种数先增加至S3后基本不变,则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S3。‎ 答案 (1)次生 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3‎ ‎“三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 群落演替的特点 ‎1.(2015·全国卷Ⅰ,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 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演替为灌木阶段,灌木阶段物种的丰富度大于草本阶段,A错误;与草本阶段相比,灌木阶段群落的空间结构更为复杂,B错误;与草本阶段相比,灌木阶段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强,C错误。‎ 答案 D ‎2.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解析 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自然群落演替的方向是趋向于复杂,B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错误;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然发生微小的变化,D错误。‎ 答案 B ‎(1)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2)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3)演替并不都是“不可逆”的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4)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 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考点三 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5年1考)‎ ‎1.实验原理 ‎(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 ‎(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研究步骤 步骤 实施 提出问题 不同区域土壤中,物种丰富度相同吗?‎ 制订计划 包括步骤、时间、地点、内容、方法、备注等。‎ 准备 及取样 用取样器取样(如用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实施计划 采集 小动物 ‎①诱虫器采集 ‎②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 ‎③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管中 观察 和分类 ‎①可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进行观察 ‎②可借助动物图鉴查清小动物名称,并进行分类 统计 和分析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实验结论 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3.采集小动物所用到的仪器 ‎(1)诱虫器(A图):‎ 该装置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部件,该装置利用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动物远离光源、热源。‎ ‎(2)吸虫器(B图):‎ 该装置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 ‎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方法的分析 ‎(广东高考)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析 任何群落中都存在分层现象,A错误;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为竞争关系,B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应将表层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将取样器来回旋转按入土中进行取样,D错误。‎ 答案 C ‎1.注意区分丰富度的两种统计方法 ‎①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②目测估计法:指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很少等。‎ ‎2.样方法、取样器取样法、抽样检测法的区别 样方法一般是针对植物和活动能力不强的动物如跳蝻,取样器取样法是针对土壤中的小动物,抽样检测法针对单独的细胞或微生物,各有侧重。取样器取样法用于调查物种丰富度,样方法和抽样检测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种群的数量。另外,样方法计数的是活的种群个体数,抽样检测微生物时可能死活都有。‎ ‎【即学即练】‎ 在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解析 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 错误;灯罩的功能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B错误;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C错误;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作用是杀死样本,并进行防腐处理,D正确。‎ 答案 D 易错·防范清零 ‎[易错清零]‎ 易错点1 误认为捕食和竞争都是不利的 点拨 捕食、竞争并非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被淘汰的都是不适应环境的,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更合理利用,并使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更充分的生活条件。‎ 易错点2 误认为种群密度与丰富度研究对象相同 点拨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环境中某种生物个数的多少,研究对象是种群。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研究对象是物种。群落的丰富度的大小只与物种数目多少有关。‎ 易错点3 错将海岸不同潮间带物种分布差异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 点拨 不同潮间带,其所处区域的条件(如光照、海水浸入程度、植物或动物分布等)差异较大,不同地段分布的物种类型不同,这应属群落的水平结构而不属垂直结构。‎ 易错点4 群落演替一定能达到森林阶段 点拨 群落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森林阶段,因为群落演替还受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易错点5 错将高山不同的海拔高度群落分布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 点拨 群落垂直结构是指一定区域中群落内部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配置状况。‎ 高山不同海拔地带应各自有其独特的群落,每一群落内部均各自具备其自身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不同海拔地带分布有不同群落,不可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如图所示。‎ ‎[纠错小练]‎ ‎1.生长于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冷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用竹,此种竹子可成片生长为竹林。竹笋位于竹林最下层,幼竹位于中层,成年竹子位于最高层。竹林中不同地段上生长有不同密度的冷箭竹,冷箭竹稀疏的地方生长有较多的其他植物。从群落的空间结构的角度来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竹笋、幼竹、成年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成片的竹林中不存在水平结构特征 C.竹笋、幼竹、成年竹等所有大大小小的冷箭竹构成了一个群落 D.竹林既具有垂直结构,也具有水平结构 解析 首先明确,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在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同属于冷箭竹的竹笋、幼竹、成年竹应属于同一个物种(或种群),不能用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来描述。竹林中还有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不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分布于不同层次,不同地段上生有不同密度的冷箭竹或不同种类的其他生物,因此竹林既具有垂直结构,也具有水平结构。‎ 答案 D ‎2.下列调查生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  )‎ A.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调查 C.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统计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解析 土壤中小动物种类多、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强,进行丰富度调查时一般不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答案 D ‎3.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丰富度比较低 B.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 C.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 D.该群落形成过程为初生演替,先出现的生物多为地衣 解析 在演替初期,生物种类比较少,群落丰富度较低;山崩后所发生的演替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山坡植被具有一定的垂直结构。‎ 答案 A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 晨读必背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则与栖息条件和食物有关。‎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4.初生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5.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随堂·真题&预测 ‎1.(2017·海南卷,19)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保护区内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采食,说明,对于该种生物来说,保护区内的食物资源已经相对短缺,从而造成种内竞争增强,D正确。‎ 答案 D ‎2.(2017·全国卷Ⅱ,31)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型增长。‎ ‎(2)由于鼠害较为严重,因此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除了药物所致,还有激烈的种内斗争。‎ ‎(3)天敌和山鼠之间是捕食关系。‎ ‎(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答案 (1)J (2)种内斗争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3.(2019·高考预测)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别比例和种群密度中,后者是所有种群必备的数量特征 B.呈“S”型增长的种群具有K值,该值不受环境的影响 C.群落中影响动、植物垂直分层的直接外界因素不同 D.即使没有人类的干扰,森林阶段也并非是所有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 解析 K值指的是环境容纳量,所以环境发生改变,K值也会随之改变,B错误。‎ 答案 B ‎4.(2019·高考预测)‎ 某学者对某地区中较大的植食性动物甲进行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在这段时间内,该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种群水平上,对动物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________;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甲的数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条件下,影响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 ‎(2)假设图示为动物甲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数量变化,伴随动物甲数量变化的过程中,群落在哪些方面还会发生改变:________。‎ ‎(3)甲捕食植物并被其他动物所捕食,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的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理解能力。‎ ‎(1)略。‎ ‎(2)在群落水平上,需要研究群落的特征、结构、演替等,动物甲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该群落还会发生群落的结构和特征的改变。‎ ‎(3)在生物之间的捕食等关系中,除了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 答案 (1)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种群的数量动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影响种群变化的因素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动物甲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特征(物种组成、丰富度、种间关系、优势种等)、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教师独具 ‎1.(2017·北京卷,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解析 由题干可知,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而对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影响,A正确;从题干中可知酸雨对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影响,而无法判断对其种群密度的影响,B错误;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物种数目的多少,强性酸雨会破坏细胞结构,严重会导致植物死亡,进而影响物种丰富度,C错误;该实验只模拟了酸雨对樟树和楝树的树苗,无法判断其他树种的情况,D错误。‎ 答案 A ‎2.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C.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解析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与图甲相符,A正确;据图可知,甲表示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乙是捕食,丙是竞争,噬菌体是寄生生物,B正确、C错误;根据丙图可知,开始时两物种都能存在,说明存在种内互助与竞争,后来一种生物消失,X的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D正确。‎ 答案 C ‎3.(2017·佛山二模)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因此稻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人类活动决定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沙丘、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解析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 正确;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但稻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B错误;人类活动只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错误。‎ 答案 A ‎4.(2017·福建毕业班质检)某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 133 hm2,科研人员对一块0.2 hm2样地的乔木层进行多次调查,部分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单位:株)‎ 分层 优势种群 调查年份 ‎1982年 ‎1992年 ‎2002年 顶层 锥栗 ‎4‎ ‎4‎ ‎2‎ 中间层 厚壳桂 ‎107‎ ‎30‎ ‎1‎ 下层 云南银柴 ‎170‎ ‎204‎ ‎230‎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银柴与厚壳桂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群落的________结构,植物分层现象主要与________(环境因素)有关。‎ ‎(3)调查该样地锥栗种群数量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4)据表估算该样地1992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若用该数据代表当年自然保护区内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则不可靠。要获得可靠的结果,应该如何取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自然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云南银柴和厚壳桂都是植物,且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具有竞争关系,主要竞争阳光等资源。(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3)因为锥栗数量较少,个体大,所以可以用逐个计数法调查。(4)表中的数据是0.2 hm2样地的数量,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个体数,所以1992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204/0.2=1 020(株/hm2)。要使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靠,应随机选取若干样方,然后取其平均值。‎ 答案 (1)竞争 (2)垂直 光照 (3)可以 ‎(4)1 020株/hm2 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进行五点取样/进行等距取样) (5)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负反馈调节能力)‎ ‎1.(2017·吉林市高三四调,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池塘的范围和边界是群落水平上的研究内容 B.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C.森林中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由温度决定的 D.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 解析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范围和边界也属于群落的特征之一,A正确;种群的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种群的性别比例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但不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B错误;植物可以为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所以森林中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由植物决定的,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方向的因素是自然选择,D错误。‎ 答案 A ‎2.(2018·“超级全能生”联考,20)外来植物水葫芦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等淡水水域疯狂生长,严重破坏了当地水域。某研究小组对某湖泊周边水域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十年的调査,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调查香蒲等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该多取样,计算时分别去掉最高和最低值后取平均值 B.水葫芦可为草食性鱼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它的增多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C.由调查结果推测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逐渐下降,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由曲线可以推断出该区域的三种植物之间在2017年时种间斗争最为激烈 解析 在调查香蒲等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个样方,取所有样方的平均值,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水葫芦的数量不断增加,而鱼腥草和香蒲的数量不断减少直至灭绝,降低了物种丰富度,所以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错误、C正确;2017年时,只剩下水葫芦,不存在种间关系了,D错误。‎ 答案 C ‎3.(2017·黄山模拟)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不能进行开发利用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解析 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可进行有计划、适时地开发利用,A错误;由图可知,甲、乙、丙之间对资源的需求存在重合,所以是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正确;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只是优势取代,并非取而代之,C错误;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答案 B ‎4.(2017·安徽屯溪一中第二次月考)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解析 统计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正确;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一般来说,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C正确;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D正确。‎ 答案 B ‎5.(2017·福建毕业班质检)环境保护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水族箱中群落演替”的实验,水族箱达到稳定状态一段时间后,生物逐渐死亡。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族箱内的生物构成一个人工生物群落 B.不需要向水族箱输入外界的物质和能量 C.定时记录水族箱内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 D.各营养级生物的比例不同会影响演替速度 解析 水族箱需要放在光下,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光能。‎ 答案 B ‎6.(2017·南京市高三模拟)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作物品种 解析 植物群落出现分层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光照(森林)有关,温度、湿度也有一定影响,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群落从而出现分层现象。充分利用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可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比如玉米和大豆间种,‎ 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一块田地中的玉米是一个种群,不存在群落特征,合理密植是为了削弱种内斗争以增加产量。‎ 答案 C ‎7.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__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________。‎ 解析 (1)该草原上全部的鹿(包括雌、雄鹿)属于同一种群。(2)一定自然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组成群落。(3)该实验以项圈和棍棒分别代表雌、雄鹿,以抛出的物体种类组成为自变量,以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为因变量,探究“鹿角效应”假说的正确性。若假说正确,丙组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所需平均时间最短,即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群体,被捕食的风险较小。‎ 答案 (1)同一 (2)群落 (3)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 ‎8.(2017·湖南五校联考)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互利共生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 解析 四大家鱼因捕食对象的不同而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出现了垂直分层的现象;由图可知四大家鱼间不存在捕食关系,故不会出现鲢鱼→鳙鱼→青鱼的能量流动关系;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存在竞争的关系;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浮游植物会大量增加,从而引起鲢鱼的数量增加,但鲢鱼数量增加又会受到食物、空间等条件限制,故不能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 答案 A ‎9.(2017·豫南九校四联,20)某研究小组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放牧草地有利于1、2年生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豆科植物的生长 B.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都呈下降趋势 C.放牧牲畜不会导致各种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发生改变 D.放牧和割草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 据图甲、乙可知,在放牧草地中,有利于1、2年生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禾本科植物的生长,A错误;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物种丰富度呈增加趋势,B错误;比较低等、中等强度的放牧草地和割草草地,可以发现,牲畜喜食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导致各种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发生改变,C错误;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 D ‎10.(2018·“超级全能生”全国卷9月联考,20)大兴安岭是横亘在东北的一座山脉,山上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下列有关大兴安岭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兴安岭的群落具有典型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大兴安岭的群落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C.大兴安岭的松树、柏树等乔木构成了该群落的优势种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兴安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解析 大兴安岭的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其群落具有典型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演替也并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同环境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B错误;大兴安岭的松树、柏树等乔木构成了该群落的优势种,C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答案 B ‎11.(2017·湖南衡阳一模)将一荒地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该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该群落也有垂直结构 B.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果树的产量没有影响 解析 果园中有各种生物,此群落存在垂直结构,A正确;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正确;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可能对果树的产量有影响,D错误。‎ 答案 D ‎12.(2017·山东青岛期末)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解析 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B错误;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C正确;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甲、乙群落结构不一定相同,D错误。‎ 答案 C ‎13.(2017·湖北襄阳一模)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样地 类群数 个体数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人工绿地 ‎14‎ ‎8‎ ‎3‎ ‎182‎ ‎74‎ ‎22‎ 林地 ‎13‎ ‎7‎ ‎4‎ ‎190‎ ‎92‎ ‎18‎ 农田 ‎11‎ ‎8‎ ‎4‎ ‎92‎ ‎113‎ ‎21‎ 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 A.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 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 解析 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动物丰富度差异较小,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A正确;土壤中动物丰富度的调查采用的是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C错误;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受季节、气候等影响,并非均为“S”型增长,还会出现下降、波动,D错误。‎ 答案 A ‎14.(2017·河北邯郸一模)据图回答以下有关生态学问题。‎ Ⅰ.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蝗虫,对蝗虫进行了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模型。‎ ‎(1)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图1模型属于________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K值为________。‎ ‎(2)引入鸭子前,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只。‎ ‎(3)通过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地区又进一步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降低蝗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进行________防治,该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信息。‎ Ⅱ.弃耕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________阶段。如图2所示的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终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________。‎ 解析 (1)图1的曲线图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图1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数量围绕N2上下波动,因此蝗虫的K值为N2。(2)依题意可知,蝗虫种群的数量最初有N0只,蝗虫种群的数量为前一天的倍数λ=1+3%=1.03,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1.03tN0只。(3)改造蝗虫的发生地,可以降低蝗虫的K值(环境容纳量);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属于生物防治,昆虫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Ⅱ.弃耕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分析图2可知,对强光照的需求和适应能力:甲>乙>丙,所以在垂直结构上,丙应在最下方,甲在最上方,即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丙、乙、甲。‎ 答案 Ⅰ.(1)数学 N2 (2)1.03tN0 (3)K值(环境容纳量) 生物 化学 Ⅱ.森林(树林) 丙、乙、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