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安徽省淮北市高三考试)某研究小组在温室大棚内测得某植株体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时,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量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B为光补偿点,D为光饱和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D段、DE段分别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 B.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总量=S1+S2+S4,实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总量=S2+S3+S4 C.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D.当适当提高大棚内的CO2浓度时,B点将向右移,D点将向左移 解析:B [图中CD段是二氧化碳吸收量,是净光合量,DE段是二氧化碳释放量,是呼吸量,可以用CD+DE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DE表示呼吸作用强度,A.错误;看图可知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总量为S1+S2+S4,实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总量=S2+S3+S4,B.正确;该温度条件已是适宜温度,再提高温度不利于有机物积累,C.错误;适当提高大棚内的CO2浓度时,光合速率加快,光补偿点减小,B点将向左移,同时光饱和点增大,D点将向右移,D.错误。] 2.(2019·福建泉州市联考) 某生物科研小组,从鸭绿江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初始溶解氧的含量为10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温度保持不变,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请根据其记录数据(如图)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光照强度/klx 0(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1) 3 10 16 24 30 30 黑瓶溶氧量/(mg·L-1) 3 3 3 3 3 3 A.黑瓶中的生物呼吸消耗氧气,但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 B.光照强度为a时,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初始溶解氧量相等,说明此光照强度下植物仍然不能光合 C.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21 mg/(L·24 h) D.当光照强度为d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白瓶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会增加 解析:B [黑瓶中的生物呼吸消耗氧气,但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A.正确;光照强度为a klx时,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初始溶解氧量相等,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刚好用于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B.错误;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即为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24-10)+7=21 mg/(L·24 h),C正确;当光照强度为d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即白瓶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会增加,D正确。] 3.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 需要光和验证O2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 A.①②,①③ B.②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②③,③④ 解析:B [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照,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有光或无光,因此需要选择装置②③;验证O2由绿色植物释放,自变量为是否具有植物,光照条件是无关变量,因此需要选择①②装置。] 4.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B.在光下,如果有气泡产生,可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 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装置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生速率的变化 解析:C [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是光合作用的净产氧量,A.错误;在光下有气泡产生不能确定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错误;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C.正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距光源不同距离,应设置不同装置,观察气泡产生速率的变化,D.错误。] 二、非选择题 5.(2019·山西四校联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回答问题: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①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遮光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②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①将装置甲、乙放在光照充足、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②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乙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目的 装置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测定植物 呼吸作用 甲 ______(填“左移”或“右移”)0.5厘米 乙 右移1.0厘米 测定植物净 光合作用 甲 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2.5厘米 乙 右移1.0厘米 (4)实验分析: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 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 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___g/小时,白天光照12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__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答案:(3)左移或右移 右移 (4)1或3 24或0 6.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根据光合作用相关实验和细胞代谢方面的知识回答如图有关问题: (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将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____________溶液,其他条件同该装置。 (2)图乙装置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3)采用“半叶法”对菠菜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图丙)的大致过程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U)遮光,另一部分(V)不遮光,并设法使两部分之间的物质不发生转移。用适宜强度的光照射6 h后,在U和V的对应部位截取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U和MV。若M=MV-MU,则M表示V 中被截取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处叶肉细胞内所发生的生理过程,用反应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是恩格尔曼实验装置改装示意图,光线先通过三棱镜再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后照射到玻片上的水绵,一段时间后,水绵周围好氧细菌分布无显著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解析:(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将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其他条件同该装置。(2)图乙装置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自变量只有光照强度,其他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如温度、清水的量、CO2的含量等都属于无关变量,各组设置要相同。(3)根据题意分析,用适宜强度的光照射6 h后,在U和V的对应部位截取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U和MV。若M=MV-MU,则M表示V中被截取部分6h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U处的叶肉细胞遮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用反应式可表示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 O+能量。(4)因为色素提取液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水绵不同部分的光合作用变化不大,所以光线先通过三棱镜再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后照射到玻片上的水绵,一段时间后,水绵周围好氧细菌分布无显著变化。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答案:(1)(1%)NaOH (2)温度、清水的量、CO2的含量等 (3)6 h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4)色素提取液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水绵不同部分的光合作用变化不大 叶绿体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Ⅰ:包括以下三组实验: 第一组:取一个三角瓶,编号为①,加入100 mL富含CO2的清水;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放入用直径为1 cm的打孔器从生长旺盛的绿叶上打取并用注射器抽取完叶内气体的小叶圆片10片,将三角瓶置于日光灯下;记录叶片上浮所需时间。 第二组:取一个三角瓶,编号为②,除用黑纱布(可透弱光)包裹三角瓶外,其余处理与第一组相同。 第三组:取一个三角瓶,编号为③,加入100 mL普通清水,其余处理与第一组相同。 实验Ⅱ:通过某方法制备了菠菜完整的叶绿体悬浮液。将叶绿体悬浮液均分为A、B两组,并仅在A组中加入适量磷酸(Pi)。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用14CO2供其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放射性,结果发现A组14C标记有机物的量明显高于B组。 请结合实验Ⅰ、Ⅱ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浸没(下沉)于水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片密度变小,叶片上浮。 (3)实验Ⅰ预期结果:叶圆片上浮最快的是第________组。 (4)实验ⅡA组14C标记有机物的量明显高于B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浓度和光照强度(顺序可以交换)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导致叶肉细胞间隙的氧气(或气体)增加 (3)一 (4)充足的磷酸(Pi)有利于光反应阶段形成ATP,而充足的ATP促进暗反应阶段C3还原形成(CH2O),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8.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某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如图1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明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5 klx时,与25 ℃相比,15 ℃条件下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________。 (2)在25 ℃条件下,AB段光合作用较弱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导致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不足,从而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 (3)为探究叶绿体在光下利用ADP和Pi合成ATP的动力,科学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了如图2实验。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叶绿体中形成ATP的动力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1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所以图1表明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和温度;当光照强度为5 klx时,25 ℃与15 ℃条件下,光合速率相等,但25 ℃时酶的活性较高,故光反应强度大于15 ℃时的情况,所以15 ℃条件下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小。(2)在25 ℃条件下,AB段光合作用较弱是由于光照强度较低,导致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不足,从而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3)根据题意可知,叶绿体在光下把ADP和Pi合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ATP的形成属于光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实验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是避免光照对ATP合成的影响。从实验结果看出,pH值平衡前,加入ADP和Pi能够产生ATP,而平衡后加入ADP和Pi后不能产生ATP,说明叶绿体中ATP形成的原动力来自于类囊体膜两侧的pH值(或类囊体膜内侧pH小于外侧)。 答案:(1)光照强度、温度 小 (2)光照强度较低 [H]和ATP (3)避免光照对ATP合成的影响 类囊体膜两侧的pH差(或类囊体膜内侧pH小于外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