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6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来源:学*科*网Z*X*X*K] 4.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5.两种类型的比较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区别[] 实质[来源:] 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来源:]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影响 因素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二者联系 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图所示: 6.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考向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基础的分析 1 .某海域随着气温升高,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导致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由于石油泄漏导致该海域大量海鱼死亡,进而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引起的变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 B.温度升高引起的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C.温度升高和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温度升高和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参考答案】B 解题技巧 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 比较项目 正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 调节方式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结果 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实例分析 2.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于乙生物群落的 B.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类完全不同 C.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甲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答案】C 低,其恢复力稳定性也低,D错误。 考向二 运用曲线模型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b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B.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力与a曲线相似 C.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正相关 D.所有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选项A,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弱;选项B,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与a曲线相似;选项C,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二者呈正相关;选项D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弱,不符合这一模型。 易错警示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4个易混点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食物链数量越多越稳定,若食物链数量相同,再看生产者,生产者多的稳定程度高。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3)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学科*网 (4)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辨析:某一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的净化;若遭到彻底破坏,则其恢复过程应视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 4.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B.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 C.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 【答案】B 大,则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长;x、y值的大小不仅与生物种类有关,还与数量有关;TS值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该值越小,则表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大。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于稳态 B.依靠自我调节实现生态系统稳态 C.生态系统依赖于外界能量输入 D.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实例的是 A.森林一场火过后,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植株 B.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 C.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 D.某森林食虫鸟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现象能说明草原生态系统 A.抵抗力稳定性很高 B.恢复力稳定性很高 C.演替速度快 D.自动调节能力强 4.天然牧场的一小片区域被作为牧草留种区,为防止鸟啄食草籽,人们用网把留种区罩了起来。后来发现留种区的草几乎被虫吃光,其他区域却安然无恙。此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食草昆虫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 B.草原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昆虫 C.牧草的种类单一会导致害虫的大爆发 D.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依赖于完善的营养结构 5.某岛屿植被茂密并栖息着大量的红嘴鸥。为打造红嘴鸥旅游品牌,计划在岛上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改种红嘴鸥喜居的树种,并增设大量人工设施,改善岛屿的居住环境。若此计划得以实施,则 A.物种丰富度增加,红嘴鸥种内斗争加剧 B.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C.物质循环加快,实现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 D.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抵抗力稳定性增加 6.下列方法中,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A.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B.引入该生态系统原本不存在的外来物种 C.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恒定 D.只增加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7.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 B.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C.不同生态系统C→D时间不同,说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不同 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高 8.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减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D.大量种植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物污染 9.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到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在由下表种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草丛 B.针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常绿阔叶林 10.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大功能。 (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加重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可知早期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后期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 (3)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该特性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稳定性越________(填“强”或“弱”)。 (4)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出现雾霾,甚至PM 2.5爆表的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1.(2016·新课标1卷)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12.(2017·海南卷)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科网 (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1.【答案】D 错误。 2.【答案】C 【解析】森林一场火过后,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植株,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A正确;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使该种群的数量保持稳定,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B正确;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C错误;森林鸟类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使得害虫数量减少,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D正确。 3.【答案】B 【解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的是草被火烧后又能重新长出来,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恢复力稳定性,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4.【答案】D 【解析】在天然牧场的留种区存有的食物链为:草→昆虫→鸟,草→(食草籽的)鸟,鸟吃昆虫也吃草籽,用网将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罩起来后,昆虫没有了天敌,因此数量增多,导致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因有鸟的控制昆虫数量适当,故牧草生活的良好,这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依赖于完整的营养结构,故选D。 5.【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计划在岛上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改种红嘴鸥喜居的树种”,这将导致物种单一,物种丰富度下降,A错误;由该计划可以看出,人类改变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也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正确;能量流动的特征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流动,C错误;从题中信息可以看出,通过改造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变得简单,因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D错误。 6.【答案】A 7.【答案】C 【解析】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物种越复杂,营养结构也越复杂,A正确;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不同生态系统C→D时间不同,说明不同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大小不同,C错误;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高,D正确。 8.【答案】B 【解析】芦苇湿地需要太阳光能的输入,A项错误;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B项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项错误;种植芦苇只能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无机物污染,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上述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常绿阔叶林的植物种类最多,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最强,所以D正确,A、B、C错误。 10.【答案】(1)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2)负 正 (3)抵抗力稳定性 强 (4)自我调节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加重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可知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3 )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称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4)雾霾的出现及PM 2.5爆表现象的发生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1.【答案】B 消耗标准,D项正确。 12.【答案】(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自我调节的能力 (3)青蛙 消费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自身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3)次级消费者是青蛙。消费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调节种间关系;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