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人与环境作业
课时规范练32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人与环境 一、选择题 1.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萌发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萌发,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2.下图为生态系统成分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箭头可以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都有信息传递 B.部分箭头不能代表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也是双向的 3.(2019湖南常德期末)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 B.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4.(2019广东江门调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捕食者的存在说明其生态系统稳态易遭到破坏 B.某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说明其生活环境被破坏 C.森林火灾有利于新植株迅速长成,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说明其稳态被破坏 5.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则随之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7.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相同,而光照条件不同(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稳定。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生态瓶 编号 光照 含微生物 的泥沙 浮游 藻类 水草 浮游 动物 A + + + + + B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A.A瓶中的所有生物组成食物网,而B瓶中所有生物组成一条食物链 B.A瓶中有光照,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源头 C.B瓶浮游动物种群密度降低只是因为缺乏食物 D.当A瓶中能量的输入≥能量的散失时,处于稳定状态 8.(2019江西南昌模拟)下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选项是( ) A.图中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B.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 C.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间的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D.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9.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0.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有能和鳄鱼搏斗的缅甸蟒蛇、疯狂繁殖的亚洲鲤鱼、数量惊人的八哥等。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 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12.下列有关生物圈的保护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B.生态农业是实施生物圈保护的有益探索 C.节约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D.无废料生产体系,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13. 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1993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头麋鹿,自由生活在保护区内,完全靠野生植物为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8年已经超过1 000头,并形成了3个亚种群。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减小的迹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一直稳定不变 C.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充足,因此没有环境阻力 D.由于出现生殖隔离,原来的1个麋鹿种群分化为3个亚种群 二、非选择题 14.(2018全国Ⅲ理综)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 (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 。 (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通常植物根系对N的吸收是通过 运输完成的。 15.(2019河南南阳期末)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多地结合当地实际,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农民通过种植食用菌和增加养殖业脱贫,建成了很多食用菌基地、养殖场和大型沼气池,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某地在发展此生态农业时,调整结构后的生态系统,能够使能量更有效地被人们利用,原因是 。 (2)部分家禽养殖户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了家禽的产蛋率,该过程中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 信息。由此说明,信息传递在 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4)某些农户开始发展生态果园模式(如下图)。 ①若该生态系统中,家禽的能量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增重1 kg,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 kg。 ②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碳元素在该生物群落内部以 形式传递。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32 1.B 解析 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是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生物的特殊行为等来传递和表达的。 2.D 解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且这种传递都是双向的;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是单向的,所以某些箭头不能代表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决定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状态及方向。 3.B 解析 动物的特殊行为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即行为信息,A项正确;生态系统中信息可以来自生物,也可以来自无机环境,B项错误;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C项正确;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D项正确。 4.C 解析 捕食者的存在并不能说明其生态系统稳态易遭到破坏,因为正常情况下,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捕食者,A项错误。K值是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环境容纳量。可见某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说明其生活环境未被破坏,B项错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依靠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例如,一场火灾后过,森林中种群密度降低,但是由于光照更加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植株,又如,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等,C项正确。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说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恰好等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耗的能量,这时其稳态未被破坏,D项错误。 5.B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实际上就是生态价值。 6.C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7.D 解析 A瓶中的浮游动物捕食浮游藻类和水草,组成了食物网,且A瓶中的分解者不参与食物网的组成,B瓶中所有生物不一定组成一条食物链,A项错误;A瓶中有光照,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能量流动的源头是太阳能,B项错误;B瓶浮游动物种群密度降低是因为缺乏阳光导致的食物和氧气缺乏,C项错误;当A瓶中能量的输入≥能量的散失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项正确。 8.C 解析 藻类的光合作用为细菌的分解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故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A项正确;由图示可知,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B项正确;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互利共生的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C项错误;水体越深,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越困难, 氧含量越低,所以生活在水体表面的微生物为需氧型生物,底层为厌氧型生物,中间的一般为兼性厌氧型生物,D项正确。 9.A 解析 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使能量循环利用。微生物能分解垃圾,降低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将废物资源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0.B 解析 根据生态学原理,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建立新的食物链,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但如果发生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会导致当地的物种种类减少,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还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 11.D 解析 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的主要手段,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其中保护的生物本来就生活在保护区内,而不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一般不能有人类活动的干扰。易地保护是对那些在原产地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加以保护。 12.C 解析 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为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人类应当改变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能量方面,一方面要节约能源,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另一方面,要努力开发新能源。在物质生产方面,应当建立无废料生产体系,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13.A 解析 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A项正确。环境容纳量不是一直稳定不变的,它受多种因素影响,B项错误。环境阻力不仅包括天敌、食物,还有生存空间,种内斗争,其他生物的竞争等,C项错误。不同亚种群之间没有生殖隔离,还是属于同一物种,D项错误。 14.答案 (1)有机物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2)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 (3)主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功能,还涉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富含能量,可以被蚯蚓利用。分解者的作用是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利用生物方法处理需注意垃圾的成分、分解者的生物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等。(3)N进入根部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15.答案 (1)分解者 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且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2)物理 保证种群的正常繁衍 (3)农业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 (4)9 (含碳)有机物 解析 (1)食用菌是真菌,可利用植物遗体中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调整结构后的生态系统,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了家禽的产蛋率,说明了信息传递在保证种群的正常繁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低,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4)①若该生态系统中,家禽的能量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增重1 kg,至少需要消耗杂草(按高效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1×4/5÷20%+1×1/5÷20%÷20%=9(kg)。 ②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