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练习:第5章第1节 第2课时 酶的特性 随堂达标检测
[学生用书 P55] [拓宽教材] 1.(必修 1 P86“拓展题 T1”改编)下图为不同条件下同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 AB 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 B.影响 BC 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酶量 C.温度导致酶促反应Ⅰ和Ⅱ的速率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 37 ℃ 解析:选 D。由题图可以看出,在 AB 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不断增加,限 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在 BC 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底物的浓度,而是酶量;曲线Ⅰ和Ⅱ的反应温度不一样,曲 线的差异是由温度的差异引起的。只根据 37 ℃、25 ℃时酶促反应速率的比较无法确定该酶 作用的最适温度。 2.(必修 1 P83“学科交叉”改编)目前已发现的酶有 4 000 多种,它们分别催化不同的化 学反应。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无机催化剂与酶的相同点:具有________作用。 (2)无机催化剂与酶的不同点:无机催化剂不具有__________,其催化化学反应的范围比 较广。 答案:(1)催化 (2)高效性 [精练好题] 3.在各小型圆底烧瓶内盛等量的 H2O2,并向各瓶中迅速加入等量的如图所示的相应的物 质,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使烧瓶沉于烧杯底部的同一位置(瓶内有气体产生,烧瓶即可 浮起)。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烧瓶最先浮起 B.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和 Fe3+的作用机理不同 C.图丁中,沉入底部的烧瓶不能浮起 D.图乙与图丙对比,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D 4.(原创)对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酶而言,如图符合其催化反应变化规律的曲线应是( ) 解析:选 D。酶的活性在最适温度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升高活 性降低,直至变性失活,故 A 项所示是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曲线,A 错误;酶的活性在超 过最适 pH 后,随着 pH 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甚至失活,其反应速率也降低,B 错误; 底物的量一定,酶浓度较低时,酶浓度越高的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酶量为 2X 时的反应速 率大于酶量为 X 时的反应速率,所以两条曲线中的产物量在开始时不能重叠,而最后产物的 量相等,故曲线最后应重叠,C 错误;在酶的量一定时,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 逐渐加快,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由于酶的数量有限,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 速率不再改变,D 正确。 5.(2019·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 55 ℃。 下表是他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以下改进措施中可 行的是( ) 试管 实验 温度 3%淀粉 溶液 2%α淀粉 酶溶液 1 min 后 碘液检测 1 45 ℃ 2 mL 1 mL 溶液呈棕黄色 2 55 ℃ 2 mL 1 mL 溶液呈棕黄色 3 65 ℃ 2 mL 1 mL 溶液呈棕黄色 注:溶液呈棕黄色即表示没有检测出淀粉。 A.适当增加 3%淀粉溶液的体积 B.适当提高α淀粉酶溶液的浓度 C.将实验温度改为 0 ℃、55 ℃、100 ℃ D.将检测试剂碘液改为斐林试剂 解析:选 A。试管 1、2、3 没能成功,是因为所用淀粉量过少,或者酶量较多,酶具有高 效性,故在 45 ℃、55 ℃、65 ℃条件下都没有淀粉剩余,可以增加淀粉量或者减少酶量,重 新设置实验,A 正确,B 错误;验证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 55 ℃,将实验温度设置为 0 ℃、 55 ℃、100 ℃,因为温度梯度过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酶的最适温度就是 55 ℃,C 错误;斐 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会破坏设置的温度条件,D 错误。 6.(2019·河南名校联盟高一期末)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表、 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试管Ⅰ 试管Ⅱ 试管Ⅲ pH 8 8 7 温度 60 ℃ 40 ℃ 40 ℃ 淀粉酶 1 mL 1 mL 1 mL 淀粉 1 mL 1 mL 1 mL A.物质甲是该种酶的活性抑制剂 B.该种酶在碱性环境中催化速率较快 C.试管Ⅱ中,该种酶在 35 min 后便会失活 D.在 20 min 时向试管Ⅰ加淀粉,产物的量会增加 答案: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