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后检测:4-4群落的演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后检测:4-4群落的演替

作业时限:25 分钟 作业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 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 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斗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解析:种群分布型的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故 A 正 确;这种分布型的改变主要是灌木适应环境条件的结果,故 B 错误; 均匀分布是种内斗争的结果,故 C 正确;树木的种子常落在母株附 近而形成集群分布,故 D 正确。 2.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与另一个群落共存的 过程 B.在废弃的农田上先发生初生演替,再进行次生演替 C.在废弃的农田上只能进行次生演替 D.从裸岩上演替出森林后,群落中就找不到地衣、苔藓了 解析:演替是一个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 程;在保留原有土壤条件甚至保留原有植被种子或地下茎等但不存在 原有植被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次生演替,因此在废弃的农田上只能进 行次生演替;从裸岩上演替出森林后,群落中仍可以找到地衣、苔藓。 3.如图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类、个体数及珊 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 C.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 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类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 解析:珊瑚礁群落演替是在已有海洋生物的基础上进行的演替, 属于次生演替;珊瑚礁体积的增加有利于鱼类生存;图示显示鱼的种 类逐渐稳定,即鱼的丰富度逐渐稳定;图中珊瑚礁体积与鱼的种类、 鱼的个体数呈同步增加或减少趋势,不能说明鱼的种类增加导致珊瑚 礁体积下降。 4.如图中两条曲线表示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C ) A.曲线①可表示森林火灾前后的演替过程 B.曲线②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 C.M、N 点物种组成不会发生改变 D.①类型的演替速度明显快于②类型 解析:曲线①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可表示在火灾前后 森林进行的演替过程,A 正确;曲线②演替开始时,物种数为 0,因 此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B 正确; 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物种在不断发生改变,图中 M、N 点处的 物种数目相同,但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C 错误;次生演替的速度比 初生演替快,D 正确。 5.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 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6.下列有关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植物繁殖体的传播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 B.群落演替的动力是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C.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会 引发群落演替 解析: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关键,外 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过程。 7.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 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 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 B.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 密切相关 C.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 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丰富度高 解析: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A 正 确;顶极群落类型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B 正 确;生物群落的演替是不断进行的,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在没有受到 影响的条件下会较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当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时,也会发生变化,C 错误;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都 是顶极群落,其中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更高,D 正确。 8.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优势种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B.竞争的结果一定表现为一方优势,一方劣势甚至被淘汰 C.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D.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解析:竞争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 甚至灭亡,也可以表现为此起彼伏的动态平衡状态。 9.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分布 B.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D.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解析:动物的分层取决于植物为其提供的食物和栖息场所;由于 水平方向上的地形差异、土壤湿度、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 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造成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 种群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群落内的物种 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 10.下列关于“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实验的叙述 错误的是( B ) A.在水族箱或鱼缸中加入适量的池塘水,形成一个小型环境 B.将上述装置放在没有干扰,阳光直射的地方 C.本实验需要统计池塘水中生物种类和每个物种个体数量 D.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 程 解析:在水族箱或鱼缸中加入适量的池塘水,目的是形成生物原 始的生存环境;不能将上述装置放在没有干扰,阳光直射的地方,否 则会因温度升高,对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本实验需要统计池塘水中 生物种类和每个物种个体数量,以确定生物的演替方向;演替是指随 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11.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 20 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 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 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第 1~20 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 后再逐渐降低 B.第 1~5 年内,物种 b 成为优势物种 C.退耕还林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D.第 10~15 年内,物种 a 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 弱光环境相关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表中数据仅反映出 a、b、c 三个物种 的种群密度变化,不能反映出第 1~20 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 度变化情况,A 错误;第 1~5 年内,物种 a 是优势物种,B 错误; 退耕还林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 错误;第 10~15 年内,物种 a 逐 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D 正确。 1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的方向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也 可以使群落演替方向与自然演替方向相同 B.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 抗力稳定性增强 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 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高的方向进行 解析: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 方向发展,也可以使群落演替方向与自然演替方向相同,A 项正确; 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生 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 项正确;森林火灾后发生的是次生演 替,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是初生演替,C 项正确;在环境 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自然环境中的演替才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 率高的方向进行,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26 分) 13.(12 分)南方某地区农田弃耕后,很快就长满了一年生的杂草, 后来又出现了灌木。图中曲线 b、c 表示该群落中的植物物种或个体 数的变化。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草本阶段更易遭受外来 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 (2)图中曲线 a 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灌木阶段比草本 阶段所含能量多,是因为灌木群落比草本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具 有更强的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或阳光)的能力。曲线 b 表示植物个体 数;调查该群落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要用到样方法,使 用该方法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3)在出现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图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 发生改变。 解析:(1)图中发生的群落演替是从弃耕的农田上开始的,属于 次生演替,草本阶段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 化。(2)图中曲线 a 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灌木阶段比草本 阶段所含能量多,是因为灌木群落比草本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具 有更强的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或阳光)的能力。曲线 b 表示植物个体 数;调查该群落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要用到样方法,常 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 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4.(14 分)探究点 表格、坐标系等数据库的处理方法 ——群落演替中各种指标的变化分析 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 据回答问题: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从数据分析,在 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 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两 者呈正相关)。 (3)请用坐标图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 线。 答案:(3) (4)如图是 1953 年~1996 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 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 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对 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空间上的分布(分层)情 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1)对实验结果不同表现形式的解读: ①表格中横栏表示的是不同年份不同量的变化,如叶面积指数逐 渐变大,光能截获率逐渐增加,生产量也是逐渐增加的,并且要明确 上述三个量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随着生产量的增加,物 种的丰富度应该是增加的。 ②坐标系中数据的解读:从 1953 年~1996 年间生物量的解读可 以看出在 1953 年~1984 年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 增加,在 1984 年~1996 年间生物量最终趋于稳定。 (2)学会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要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呼吸量的关系,首先表格中已经有叶面积指 数与净初级生产量和总初级生产量的关系,而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 —净初级生产量,然后以叶面积指数为横坐标,以呼吸量为纵坐标进 行描点、连线。 (3)群落物种丰富度调查方法: 在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强调了不能使用样方法和 标志重捕法,用的是取样器取样法;而在调查地表以上的物种丰富度, 特别是植物物种丰富度时,方法还是使用样方法,所以要注意区分上 述两种方法的使用范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