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广东省广州市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 ‎1.下列哪种细胞器不能用于判断真核、原核细胞 A. 核糖体 B. 叶绿体 C. 液泡 D. 中心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核糖体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有,不能用于判断真核、原核细胞,A选项正确;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用于判断真核、原核细胞,B选项错误;液泡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能用于判断真核、原核细胞,C选项错误;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能用于判断真核、原核细胞,D选项错误。‎ ‎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脂质和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脂质的组成元素均含有P B. 细胞中的脂质分子均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C. 蔗糖和乳糖水解后都能生成葡萄糖 D. 糖类均能作为能源物质供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脂质中的脂肪的元素组成为C、H、O三种元素,A错误;‎ B、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错误;‎ C、1分子蔗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1分子乳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C正确;‎ D、糖类中的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构成核酸的成分,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它们不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C。‎ ‎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组成成分和基本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 B.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C. 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都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D. 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主要场所是线粒体,A 项错误;‎ B、生物膜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细胞内的膜,B 项错误;‎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还必须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 项错误;‎ D、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核酸,蛋白质等,D 项正确。‎ 故选D。‎ ‎4.若某物质处理甲细胞的细胞膜后甲细胞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膜的物质最可能是(  )‎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纤维素酶 D. 脂肪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要使得某个细胞仅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应将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去除,根据酶的专一性,可以用蛋白酶处理该细胞,使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水解,从而使细胞失去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功能。综上所述,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是发菜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C. ATP的合成与细胞放能反应相关联 D. 植物细胞ATP产生的途径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发菜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线粒体,A错误;‎ B、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错误;‎ C、ATP的合成与细胞放能反应相关联,ATP的水解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关联,C正确;‎ D、植物细胞ATP产生的途径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而硝化细菌等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ATP,D错误。‎ 故选:C。‎ ‎6.对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30%、25%、18%、21%、6%,则该细胞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 光合作用 B. 无氧呼吸 ‎ C. 氨基酸脱水缩合 D. 有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错误; B、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与细胞器无关,B错误; C、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RNA中含有AGCU四种碱基,不含T,C错误; D、线粒体中既有DNA,又有RNA,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D正确。 故选D。‎ ‎7.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处于分裂(  )‎ A. 间期和末期 B. 前期和中期 C. 中期和后期 D. 后期和末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识图分析可知,图中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1:2:2,说明此细胞可能出于有丝分裂前期或有丝分裂中期。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  )‎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 ‎ C. 细胞衰老 D. 细胞凋亡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3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 A.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B. 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C.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受精作用 D.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受精作用;成熟的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有丝分裂形成多细胞个体。所以图中①、②、③分别为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A. 基因选择性表达,合成特异蛋白质 B. 染色体DNA复制差错,引起遗传物质改变 C. 细胞器的种类或发达程度发生改变 D. 细胞的全能性降低,甚至消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 C、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不同的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或发达程度发生改变,C正确;‎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逐渐降低,甚至消失,D正确。‎ 故选B。‎ ‎11.不属于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 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相同 B. 不同类型的配子生活力相同 C. 不同基因型个体存活率相同 D. 各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A.自然状态下,群体中雄配子的数目就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目,故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不相同,A错误; ‎ B.不同类型的配子生活力相同是保证出现相应理论比例的前提,B正确;‎ C.不同基因型个体存活率相同也是出现理论比例的条件,C正确; ‎ D.各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D正确。‎ 故选A。‎ ‎12.有两对相对性状,基因型为AaBb的某自花授粉的植物,其后代表现型比例是(  )‎ A. 1∶1∶1∶1 B. 3∶1∶3∶1‎ C. 3∶3∶3∶1 D. 9∶3∶3∶1‎ ‎【答案】D ‎【解析】‎ ‎【详解】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自交,先逐对分析:Aa×Aa→3A-:1aa=3:1,Bb×Bb→3B-:1bb=3:1.由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自交其后代表现型比例理论上是(3:1)×(3:1)=9:3:3:1。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如图是基因型为AA的高等动物体内进行进行减数分裂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图中a基因来自于(  )‎ A. 交叉互换 B. 基因突变 C. 基因重组 D.‎ ‎ 基因复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的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基因相同,若不同可能是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引起的。根据题意由于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所以细胞中基因a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红绿色盲受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一对色觉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女儿和一 个色盲儿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母亲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B. 女儿色觉表现正常 C. 色盲儿子的基因型是XbY D. 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父亲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母亲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基因型为XBXb,A正确;‎ B、由于丈夫的基因型为XBY,妻子的基因型为XBXb,则后代女儿的基因型为XBXB、XBXb,其色觉正常,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色盲儿子的基因型是XbY,C正确;‎ D、根据题意和以上分析可知,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D错误。‎ 故选D。‎ ‎15.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 B. 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C. DNA的片段都有遗传效应,可控制生物的性状 D. DNA的复制和转录都可以不在真核细胞核中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A、无论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 B、染色体是真核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载体,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NA的片段并非都有遗传效应,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为基因间区,C错误;‎ D、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其次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因此DNA的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其次DNA的复制和转录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正确。‎ 故选D。‎ ‎16.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的一个遗传密码最多决定一种氨基酸 B. 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的 C. 细胞的DNA有基因,病毒的DNA上没有基因 D. 细胞的分化、凋亡和癌变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密码子位于mRNA上而不是基因上,A错误;‎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间接控制性状,还可以通过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错误;‎ C、细胞的DNA有基因,病毒的DNA上也有基因,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C错误;‎ D、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受到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后造成的,因此仍然由基因决定的,D正确。‎ 故选D。‎ ‎17.下列遗传病致病原因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 猫叫综合征 B. 21三体综合征 C. XO型患者 D. 软骨发育不全 ‎【答案】D ‎【解析】‎ ‎【详解】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导致;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XO型患者是缺少一条性染色体;软骨发育不全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故选D。‎ ‎18.如图所示家系图中的疾病为红绿色盲,请分析Ⅲ-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 A. Ⅰ-1 B. Ⅰ-2 C. Ⅰ-3 D. Ⅰ-4‎ ‎【答案】A ‎【解析】‎ ‎【详解】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一定会传给女儿,Ⅲ-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I-1,II-1的父母均正常,则II-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 故选A。‎ ‎19.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隔离 C.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共同进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A错误;‎ B.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高山上低温诱导的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但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所以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错误;‎ C.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C错误;‎ D.共同进化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发展的过程, D正确。‎ 故选D。‎ ‎2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针线”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DNA连接酶和运载体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都与磷酸二酯键有关 D. “转基因烟草”操作过程中常用烟草花叶病毒做运载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基因针线”是DNA连接酶,A错误;‎ B. 运载体不属于工具酶,B错误 C. 限制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 DNA连接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都与磷酸二酯键有关,C正确;‎ D. “转基因烟草”操作过程中常用质粒做运载体,D错误。‎ 故选C。‎ ‎21.运动员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在机体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仍然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a+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B. 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主要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的 C. 剧烈运动时,由于消耗大量能量,血糖含量有下降趋势,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pH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有重要作用,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主要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的,B正确;‎ C、剧烈运动时,由于消耗大量能量,血糖含量有下降趋势,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C正确;‎ D、在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到血液中时,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A。‎ ‎22.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③④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可感受刺激并产生渴觉 B. 从寒冷环境进入炎热环境,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 C. ④中胰岛素含量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利用的比例增加 D.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艾滋病都是由③内代谢障碍引起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渴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A错误; B、当人体从寒冷环境到达炎热环境,身体产热量减少,散热量增加,B错误; C、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储存、利用葡萄糖,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对糖的利用减弱,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C正确; D、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而艾滋病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造成的,D错误。 故选C。‎ ‎23.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起作用 C. 过敏体质的人第一次接触抗原即可引发过敏反应 D. 毒蛇咬伤后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有中和蛇毒的相应抗原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 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起作用,B正确;‎ C.过敏体质的人至少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才会产生过敏反应,C错误;‎ D.毒蛇咬伤后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有中和蛇毒的相应抗体,D错误;‎ 故选B。‎ ‎24.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虚线内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 B. 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会影响兴奋的传递 C. 在d、e 点之间连接了灵敏电流计,刺激F点和G点都能使电流计发生相同的偏转 D.‎ ‎ 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无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能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分析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连接感受器,c连接效应器,A错误;‎ B. c处为组织液,如果理化性质改变很容易影响神经递质在两神经间的传递,B正确;‎ C. 在d、e 点之间连接了灵敏电流计,神经冲动只能由d点传到e,刺激F点,神经冲动先传至d,再传至e,故电流计会有2次偏转,刺激G点神经冲动只能传至e,故电流计会有1次偏转,故电流计的偏转不相同,C错误;‎ D. 神经冲动是单向传导的,只能由d点传到e,所以即使不放药物,刺激e点d点也不会有电位变化,D错误。‎ ‎25.下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该器官为肝脏,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肝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若该器官为胰腺,则①可能是高浓度的血糖,②可能是胰岛素 D. 若该器官为性腺,则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而非性腺,若该器官为性腺,则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故D错误。‎ 故选D。‎ ‎2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植物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③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 ‎④赤霉素不仅能促进果实成熟,还可延长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 ‎⑤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⑥对成熟期的植物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加快叶片衰老和脱落 ‎⑦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控制,又受环境影响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解析】‎ 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①错误;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伸长生长,②正确;乙烯不能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③错误;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不能延长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④错误;生长处理素不能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⑤错误;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生长,对成熟期的植物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减缓叶片衰老和脱落,⑥错误;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控制,又受环境影响,⑦正确。选A。‎ ‎27.“中国现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紫茎泽兰等11种主要外来入侵生物给中国造成经济损失高达570多亿元人民币。若人为引入某外来入侵的种群中,其增长速率υ=(第N+1年的种群数量—第N年的种群数量)/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来物种引入不一定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B. 迁入新环境后,均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型增长 C. 一个群落中入侵种群的个体数量增加属于演替过程 D. 种群增长不受当地环境条件的限制,种群密度能无限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可能使物种多样性下降,A正确;‎ B、外来物种进入新环境可能不适应当地环境被淘汰,不能生存,B错误;‎ C、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C错误;‎ D、由于资源、空间等限制,外来物种也会受到限制,种群密度不能无限增大,D错误;‎ 故选A。‎ ‎28.下到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可能受到天敌迁入的影响 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査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C. 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D.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的数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引入的天敌可能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捕食具有选择性,从而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A错误;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査达乌尔黄鼠的种群密度,B错误; C、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食物来源较多,则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正确; D、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但生态瓶的容积有限,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齐全,以及它们的营养关系,D错误。 故选C。‎ ‎29.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包括种间关系、优势种、种群密度等 C. 不同地段不同种群的镶嵌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D. 种群密度可以指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  B、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不包括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B错误;  C、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等的不同,不同种群常呈镶嵌分布,C正确;  D、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杂草不是一个种群,D错误。 故选C。‎ ‎3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物质循环实际上是元素的循环 B. 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 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 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的过程, A正确;‎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B正确;‎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食物网越复杂,人类可利用的各营养级的生物就越多,所以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多,C错误;‎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可通过内部的信息流调节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 ‎31.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f表示物质,甲和乙表示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干重变化速率。请回答:‎ ‎(1)图1中b物质为_____。图1中C6H12O6分解成f的场所是_____。‎ ‎(2)将图l细胞浸润在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该细胞将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3)当该植物由图2中B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变成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短时间内图1的a、b、c、d四种物质中,增加的是_____。‎ ‎(4)在图2两种温度下,若给该植物12小时C点对应的光照和12小时黑暗处理,则一昼夜中,温度恒定为_____℃时有机物积累最多,相比另一温度下多出了_____g。‎ ‎【答案】 (1). [H]、ATP (2).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3). 大于 (4). a、b、d (5). 15 (6). 24‎ ‎【解析】‎ ‎【详解】(1)图1中甲表示叶绿体,乙表示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ATP和[H],因此图中b物质为ATP、[H]。图1中C6H12O6分解成f二氧化碳在无氧呼吸中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在有氧呼吸中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将图l细胞浸润在大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该细胞失水,细胞将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3)当该植物由图2中B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变成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光照强度增加,短时间内光反应产生的氧气、ATP、[H]含量增加,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增多,剩余的三碳化合物的量减少,生成的五碳化合物增多。图1中a表示氧气,b是ATP和[H],c表示三碳化合物,d表示五碳化合物。因此图1的a、b、c、d四种物质中,增加的是a、b、d。‎ ‎(4)在图2两种温度下,图中C点时两种温度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相等,但是两者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不同,15℃条件下为2,25℃条件下为4,若给该植物12小时C点对应的光照和12小时黑暗处理,白天积累的有机物相等,但是夜间,只有有机物的消耗,15℃消耗2×12=24,25℃消耗4×12=48,因此一昼夜中,温度恒定为15℃时有机物积累最多,相比25℃温度下多出了48-24=24g。‎ ‎32.番茄是一种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已知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状叶(b)为显性。现有一对表现型为紫茎缺刻叶(甲植株)和绿茎缺刻叶(乙植株)的亲本进行杂交,子代番茄(F1)中有237株紫茎缺刻叶、82株紫茎马铃薯状叶、239株绿茎缺刻叶、79株绿茎马铃薯状叶。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请分析回答下面问题:‎ ‎(1)甲植株和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F1中紫茎缺刻叶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 ‎(2)F1中纯合的绿茎缺刻叶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F1的绿茎缺刻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 ‎(3)若让F1植株再自然繁育一代产生F2,则F2中紫茎:绿茎=_____。‎ ‎(4)现要验证A、a和B、b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从上述甲植株、乙植株以及F1中的紫茎马铃薯状叶植株、绿茎马铃薯状叶植株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是_____。若实施该实验方案,在亲本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__种。‎ ‎【答案】 (1). AaBb、aaBb (2). AaBB、AaBb (3). 1/8 (4). 1/3 (5). 7:9 (6). 让甲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7). 16‎ ‎【解析】‎ ‎【详解】(1)由分析可知,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因此紫茎缺刻叶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 ‎(2)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杂交子代纯合的绿茎缺刻叶植株所占比例是aaBB=1/2×1/4=1/8;子代绿茎缺刻叶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1:2,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3。‎ ‎(3)由于该植株既可以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自然繁育相当于自由交配,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子一代Aa:aa=1:1、BB:Bb:bb=1:2:1,自由交配后AA:Aa:aa=1:6:9、BB:Bb:bb=1:2:1,紫茎和绿茎,只考虑A、a,因此紫茎(A_):绿茎(aa)=7:9。‎ ‎(4)用植物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最简单的实验是自交,甲的基因型是AaBb,甲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如果后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共有16种组合方式。‎ ‎33.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中激素A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靶细胞是_____,同时激素D分泌也增多,激素A与激素D呈现_____关系。寒冷时骨骼肌会不自主战栗,写出其调节过程的反射弧:_____。‎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该过程的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体液调节,其中_____占主导地位。‎ ‎(3)激素B的生理作用为:_____。‎ ‎(4)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 ‎(5)长期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健康。吸毒者往往因为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_____细胞,此类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分泌_____,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产生_____,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能力也基本丧失。‎ ‎【答案】 (1). 几乎全身细胞 (2). 协同 (3). 寒冷→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 (4). 胰高血糖素 (5). 体液调节 (6).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低 (7). 反馈调节 (8). T淋巴(T) (9). 淋巴因子 (10). 浆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解析】‎ ‎【详解】(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及骨骼肌战栗)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使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产热增多)来维持体温的稳定。据图分析,寒冷环境中,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其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产热增加,因此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过程中表现为协同关系。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2)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较低,此时胰岛A细胞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分泌胰高血糖素,也可以通过相关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同时激素D肾上腺素也会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血糖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以体液调节为主导。‎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激素B为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低。‎ ‎(4)血液中物质甲状腺激素A的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负反馈调节。‎ ‎(5)艾滋病病毒HIV主要破坏人体的T细胞,T细胞不仅在细胞免疫中主要发挥作用,而且在体液免疫中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不仅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且体液免疫能力也基本丧失。‎ ‎34.图甲表示植物横放之后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根的向地性生长能否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_____(填“能”或“不能”)。由图乙可以看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促进作用_____(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_____。在植物的幼嫩部位,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_____(填“是”或“否”)受光照影响。‎ ‎(3)某实验小组为证明茎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把下列实验补充完整:‎ ‎①正常的植株,不做处理,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②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_____琼脂块,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③去除顶芽,_____,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答案】 (1). 大于m小于n 或(m~n) (2). 能 (3).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5). 极性 (6). 否 (7). 有生长素的 (8). 在顶端放置一个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解析】‎ ‎【详解】(1)若图甲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B处的生长素浓度更高,促进作用比A处更强,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m小于n。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从而根表现为向地性,因此根的向地性生长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由图乙可以看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器官的幼嫩部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光照重力等因素的影响。‎ ‎(3)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茎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结合已经给出的实验步骤补充后步骤如下:‎ ‎①正常的植株,不做处理,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②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③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35.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净化。如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 ‎(2)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流入上行池,在上行池中可以养殖一些鱼、虾等水生动物,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某调查小组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调查:‎ ‎①图乙中的Ⅰ和Ⅱ分别表示鲤鱼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则在_____点时,鲤鱼的数量达到最大。‎ ‎②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B代表_____。‎ ‎③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3)挺水植物如香蒲、美人蕉等能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抑制藻类的生长,也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4)湿地具有净化污水的功能,同时还能进行科学考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答案】 (1). 生产者 (2). 水平 (3). c (4). 分解者 (5). 7.5×106J/(m2•a) (6). 大于 (7). 调节种间关系 (8). 间接和直接 ‎【解析】‎ ‎【详解】(1)湿地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①图乙中c点时出生率=死亡率,此时种群数量达最大值。‎ ‎②根据图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分析可知,A所含能量最高为生产者,A、C、D均有能量流向B,则B为分解者。‎ ‎③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为A,其固定的能量为7.5×106J/(m2•a)-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即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3)挺水植物如香蒲、美人蕉等能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抑制藻类的生长,也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4)湿地具有净化污水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能进行科学考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