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作业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作业 一、选择题 ‎1.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实验,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 B.在50~100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C.第100分钟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 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 C 解析 由坐标曲线可以看出:口腔温度能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A项正确;当室温降低时(50~100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增加,B项正确;第100分钟时,由于皮肤温度仍高于外界室温,所以皮肤仍散热,C项错误;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项正确。‎ ‎2.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 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 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 答案 ABD 解析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项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而甲表示血浆,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项错误;丙和乙中蛋白质含量均低于血浆(甲),氧气是从血浆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的,所以组织液中氧气含量也低于血浆,C项正确;胰腺分泌的消化酶随胰液由导管直接运输到小肠,不会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D项错误。‎ ‎3.(2019·江西五市八校一模)组织液可对细胞产生缓冲和保护作用。下列有关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可以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淋巴回流受阻会导致组织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答案 A 解析 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依次经过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高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A错误;吞噬细胞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B正确;淋巴回流受阻会导致组织液不能通过淋巴回到血浆,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D正确。‎ ‎4.(2020·吉林长春实验中学开学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脉注射后,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B.血浆蛋白大量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C.内环境的成分中有尿素 D.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CO2浓度 答案 D 解析 血管中的药物可以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A正确;血浆蛋白大量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引起组织肿胀,B正确;尿素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会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属于内环境成分,C正确;人体的心肌细胞进行旺盛的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因此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CO2浓度,D错误。‎ ‎5.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答案 A 解析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使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降低,导致组织水肿,从而使细胞肿胀,功能受损。治疗时可静脉滴注高浓度的NaCl溶液,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使离子浓度恢复正常。‎ ‎6.(2019·湖南永州一模)正常人体处于0 ℃和30 ℃的环境中均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处于0 ℃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 ℃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1=b1,a2=b2‎ B.a1>a2,b1<b2‎ C.从30 ℃进入0 ℃的环境中,人体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使机体散热减少 D.从30 ℃进入0 ℃的环境中,人体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机体产热增加 答案 B 解析 体温相对稳定的原理是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故a1=b1,a2=b2,A正确;同30 ℃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是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因此a1 >a2,b1>b2,B错误;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人体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机体产热增加,同时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机体散热减少,C、D正确。‎ ‎7.下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 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 答案 D 解析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项正确;图中①→③→④→⑤过程需要神经调节和相关激素的参与,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项正确;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因此“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C项正确;当人从温暖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环境的初期,人体会迅速产热,而由于体温调节特别是体液调节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进入寒冷环境初期,人体的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若人体的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该个体的体温会上升甚至发热,D项错误。‎ ‎8.(2019·山东青岛期初调研)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暑后,下丘脑的调控能力将会下降 B.中暑与人体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紊乱有关 C.中暑和剧烈运动均可导致肌肉酸痛,二者都是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所致 D.中暑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可能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 答案 C 解析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暑后下丘脑的调控能力将会下降,A正确;机体体温调节障碍,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这说明中暑与人体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紊乱有关,B正确;中暑导致肌肉酸痛是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所致,而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积累导致肌肉酸痛,此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没有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C错误;神经系统的功能与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等有关,因此中暑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可能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D正确。‎ ‎9.(2020·江苏泰州质量检测)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 腹痛和腹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 B.患者体内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C.为防止脱水需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 D.患者内环境中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答案 A 解析 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水分大量流失,进而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患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患者需及时补充生理盐水,A项错误、C项正确;患者出现了发热症状,说明其体内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B项正确;患者内环境稳态失调,其内环境中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D项正确。‎ ‎10.如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 ℃降到3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依次为(  )‎ A.①③② B.①③③‎ C.③①② D.①①②‎ 答案 D 解析 小白鼠为恒温动物,外界温度降低时,小白鼠为维持体温恒定,需要加快代谢速率,所以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温度降低,则出汗减少,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恒温动物酶的活性基本不变,D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  ] 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B体液是 ,经过循环它由 汇入C中。B、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 。‎ ‎(3)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与它含有的 、HPO等离子有关。‎ ‎(4)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 (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答案 (1)D 细胞内液 A 组织液 (2)淋巴 左右锁骨下静脉 C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或B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无机盐、蛋白质 HCO (4)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析 (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图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D细胞内液;绝大多数细胞周围的液体是A组织液,故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2)B体液是单方向流动的,故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它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C血浆中。血浆和淋巴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C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pH的调节依赖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故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HCO、HPO等离子有关。(4)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2.如图所示,正常人一次饮用1 000 mL清水和0.9% NaCl等渗溶液的尿量变化。‎ ‎(1)曲线 (填“A”或“B”)代表的是喝清水的尿量变化。‎ ‎(2)大量喝清水后血浆渗透压 , 激素分泌减少,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尿量增加。‎ ‎(3)血量过多时,左心房被扩张,刺激了容量感受器,产生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抑制了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尿量增加。综合以上情况说明尿量的调节属于 调节。‎ ‎(4)如曲线图所示,人体能维持排尿率的基本稳定,说明它的调节机制为 。‎ 答案 (1)A (2)下降 抗利尿 减少 (3)神经—体液 ‎(4)负反馈调节 解析 (1)大量饮用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为了使渗透压恢复到正常范围,机体排尿量会增加,分析图形应是曲线A。‎ ‎(2)‎ 大量喝清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尿量增加。‎ ‎(3)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最终使尿量增加,这说明了尿量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4)排尿量增加时会通过机体的调节使血浆渗透压下降,这是因为渗透压下降后,刺激作用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然后通过调节最终使渗透压恢复到正常,排尿量也恢复到正常,所以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13.某科研小组将一组小鼠依次置于25 ℃、0 ℃、25 ℃环境中,在每一种环境中均生活15 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 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共测了9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指标 ‎ ‎1‎ ‎(25℃)‎ ‎2‎ ‎(25℃)‎ ‎3‎ ‎(25℃)‎ ‎4‎ ‎(0℃)‎ ‎5‎ ‎(0℃)‎ ‎6‎ ‎(0℃)‎ ‎7‎ ‎(25℃)‎ ‎8‎ ‎(25℃)‎ ‎9‎ ‎(25℃)‎ A ‎0.45‎ ‎0.44‎ ‎0.45‎ ‎0.55‎ ‎0.55‎ ‎0.52‎ ‎0.50‎ ‎0.46‎ ‎0.45‎ B ‎0.31‎ ‎0.31‎ ‎0.30‎ ‎0.30‎ ‎0.60‎ ‎0.62‎ ‎0.38‎ ‎0.33‎ ‎0.32‎ C ‎0.23‎ ‎0.23‎ ‎0.23‎ ‎0.18‎ ‎0.17‎ ‎0.16‎ ‎0.22‎ ‎0.23‎ ‎0.23‎ ‎(1)小鼠由25 ℃环境进入到0 ℃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皮肤血流量,以 (填“增加”或“减少”)散热量来应对寒冷环境。据表分析,指标 (填“A”“B”或“C”)代表皮肤血流量。‎ ‎(2)据实验中第3次~第5次的测量结果可以推断指标 (填“A”“B”或“C”)是TSH,原因是 。‎ ‎(3)为进一步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小鼠有出汗现象;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出现寒战现象。这说明小鼠产热中枢是在下丘脑的 (填“前部”或“后部”)。‎ 答案 (1)减少 C (2)B TSH的含量变化受TRH的调控,小鼠由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时,TRH先上升,TSH后上升 (3)后部 解析 (1)小鼠由25 ℃环境进入到0 ℃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皮肤血流量,以减少散热量来应对寒冷环境;机体在0 ℃环境时的皮肤血流量应小于25 ℃环境时的血流量,所以据表分析,指标C代表皮肤血流量。(2)表中第3次~第5次表示小鼠由25 ℃环境到0℃环境时的指标变化情况,由于TSH的含量变化受TRH的调控,小鼠由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时,TRH先上升,TSH后上升,所以可以推断指标B是TSH。(3)机体在寒冷环境中时,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寒战)来增加产热量,在炎热环境中时,机体可通过排汗来增加散热量。因此,小鼠产热中枢是在下丘脑的后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