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细胞的增殖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的增殖 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期的动物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B.大肠杆菌通过无丝分裂产生新细胞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经过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加倍 D.秋水仙素能抑制植物叶肉细胞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 分裂间期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复制,在分裂期出现两组中心粒;大肠杆菌进行的是二分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DNA复制后加倍,染色体数目在后期才加倍;叶肉细胞大都不分裂,秋水仙素作用于分裂的植物细胞,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A 2.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 ) A.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 C.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D.着丝点全部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 解析 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洋葱属于高等植物,其根尖细胞中不含中心体结构;洋葱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可能出现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现象 ;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而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末期。 答案 C 3.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直方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解析 图①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图②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③可表示有丝分裂G1期。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DNA已复制,染色体也完成了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形成细胞板;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①→②表示由中期到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答案 C 4.下面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 B.该生物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c和e两个时期,秋水仙素使基因突变作用在e时期 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 解析 a、b、c、d、e各表示间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故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D项正确;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且c图中DNA已经复制,但染色体数没有加倍,A项错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在前期和末期,即c、b,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时,即a时期,B项错误;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中无联会现象,C项错误。 答案 D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性色盲患者的体细胞分裂后期含有两个Xb基因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互换发生在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两倍 D.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多于92个 解析 女性色盲患者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分裂后期含有4个Xb基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核DNA分子数是92个,人体细胞线粒体中还有DNA,故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DNA分子数多于92个。 答案 D 6.如图细胞a是某同学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时期的显微照片,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持续观察,视野中细胞a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C.视野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 D.该细胞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象 解析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压片的目的是使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由于在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会观察到各时期的动态变化;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视野中只有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7.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B.这种特异性siRNA内一定含有氢键 C.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会受此种siRNA影响 D.此种siRNA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 解析 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DNA的复制在细胞核中进行;siRNA是一种双链RNA,一定含有氢键;si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不能形成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故此种siRNA不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 答案 D 8.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图乙表示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中心体的活动很活跃,图乙ab段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B.图甲中的②处于图乙中的ef段,属于分裂后期 C.图甲中的①处于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2∶2 D.着丝点分裂发生在de段,是图甲中的②所示时期 解析 图甲中的①是前期,②是末期。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ab段可表示分裂间期中蛋白质的合成时期,该时期核糖体活动活跃,A项错误;ef段包含后期和末期,B项错误;cd段为DNA复制后,着丝点未分开前,包含G2期、前期、中期,所以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2∶2,C项正确;de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由0.5变为1,是因为发生了着丝点分裂,是后期的开始,D项错误。 答案 C 9.下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末期,⑤聚集成为赤道板 B.①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② C.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 D.③、④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相同 解析 甲为分裂前期、乙为分裂末期,⑤聚集成为细胞板;①为中心体,是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②着丝点;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但其产生的子细胞不一定为生殖细胞,甲也可能是雄蜂体细胞的有丝分裂;③为细胞膜,④为细胞壁,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答案 B 10.研究人员为测定细胞周期时间长短,进行如下实验:用含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原料培养某动物细胞,数分钟至半小时后获得细胞群体甲;随后将3H-TdR洗脱,转换至不含3H-TdR的培养液并继续培养得到细胞群体乙,则细胞群体乙( ) A.所有细胞均被3H-TdR标记 B.最先进入M期的标记细胞是S期最晚期细胞 C.培养液中缺乏氨基酸供应,细胞停留在S期 D.培养液中加入秋水仙素,M期细胞比例减少 解析 细胞群体甲所有细胞均被3H-TdR标记,细胞群体乙多次分裂后细胞不一定含有3H-TdR标记;S期进行了DNA的复制,故最先进入M期的标记细胞是S期最晚期细胞;S期进行了DNA的复制,培养液中缺乏脱氧核苷酸供应,细胞停留在S期;培养液中加入秋水仙素,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M期细胞比例增加。 答案 B 11.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 图中D表示内质网 B.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C.该细胞的核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转录,但是在该时期能够进行翻译 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解析 植物细胞壁形成于有丝分裂末期;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丝分裂后期,DNA在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不易解旋进行转录过程,但细胞质中仍存在原来合成的mRNA,能够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 B 12.使用特定的方法可以抑制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使细胞停留在分裂的某一阶段,如下表所示,“—”表示停留时期。由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时期 处理方法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加入过量的胸苷 — 秋水仙素 — 低温(2~4 ℃) — — — — — A.胸苷不能直接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B.秋水仙素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中期 C.低温主要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 D.加入过量的胸苷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可能的原因是抑制了RNA合成 解析 胸苷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简称,在细胞内可代谢生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的原料;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停留在中期;低温处理可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加入过量的胸苷抑制了DNA合成,使细胞停留在间期。 答案 D 13.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d、5d后,分别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 解析 有丝分裂指数是10%的含义是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10%,说明90%左右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A项正确;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B项错误;据图分析可知,高浓度药物X使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减小,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项正确;据图分析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D项正确。 答案 B 14.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用苏丹红代替龙胆紫溶液为染色体染色 B.观察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的染液为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A项错误;分裂中期,核膜、核仁已经消失,视野中观察不到细胞核,B项错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作用,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5.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质的分裂过程模式图,请回答: (1)在纺锤丝的牵引下,[1]________抵达细胞两极,逐渐解螺旋;[2]________重建,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2)来自________的小泡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板位置彼此融合,小泡中的多糖物质用来制造新的细胞壁,小泡的膜则在其两侧形成新的[3]________。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细胞质相通的管道,就是[4]________,用以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 (3)与题图不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该种植物的亲代细胞(2N=16)的DNA双链用3H标记后, 再转移到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至图甲所示时期,则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核DNA共________个。请在图中画出该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变化。 解析 (1)分析图示可知,[1]为染色体,[2]为核膜。(2)图中的小泡参与细胞壁的形成,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图中的小泡来自高尔基体。丙图中的[3]与细胞膜相连,因此小泡的膜在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3]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连,所以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细胞质相通的管道,就是[4]胞间连丝。(3)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为两部分。(4)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此时每个核DNA分子均有1条链含3H标记,1条链不含3H标记,即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核DNA共有32个。依题意可知,亲代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8对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即含有32条染色体,16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 (1)染色体 核膜 (2)高尔基体 细胞膜 胞间连丝 (3)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只要出现“缢裂”即可) (4)32 如图所示: 16.小肠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使小肠上皮细胞得到更新,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小肠干细胞以________分裂方式进行增殖,并分化为潘氏细胞和________细胞,如图1。潘氏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溶菌酶等抗菌物质,抵抗外来病原体,参与小肠微环境的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2)小肠干细胞特异性地表达L蛋白,并且每个细胞中的表达量基本一致。科研人员利用________酶和DNA连接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L蛋白基因连接,转入小鼠受精卵细胞中。从转基因小鼠体内分离小肠干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定期从培养液中取样,测定样品的绿色荧光强度,检测结果可反映出小肠干细胞________的多少。 (3)科研人员在上述小肠干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药物T,几天后洗去药物,转入新的培养液中培养(记为第0天),定期取样并测定样品的绿色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药物T处理使蛋白L的合成量下降,药物T处理停止后0~4天,小肠干细胞中蛋白L的含量仍较低。结合实验数据推测,蛋白L对小肠干细胞的凋亡有________作用。 (4)研究发现,蛋白L含量较低时,小肠干细胞会分泌W因子,并作用于周围的小肠干细胞。据此推测,上述实验中第4天后荧光强度逐步恢复的原因是W因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研究分析,小肠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能通过多种调节作用维持小肠干细胞数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小肠干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可以分化形成小肠上皮细胞和潘氏细胞。溶菌酶等抗菌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参与的是非特异性免疫。(2)L蛋白基因是目的基因, 导入小鼠受精卵细胞前需要用限制酶进行切割,并用DNA连接酶将之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连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相当于标记基因,所以小肠干细胞离体培养的培养液中绿色荧光强度可反映出小肠干细胞数目的多少。(3)药物T处理使绿色荧光强度降低,即蛋白L的合成量下降,药物T处理停止后0~4天,小肠干细胞中蛋白L的含量仍较低,即小肠干细胞的含量少,说明蛋白L对小肠干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4)已知蛋白L含量较低时,小肠干细胞会分泌W因子,并作用于周围的小肠干细胞。图示4天时L蛋白的含量最低,而后荧光强度逐步增加,说明W因子促进周围的小肠干细胞增殖,使小肠干细胞数目恢复。(5)小肠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能通过多种调节作用维持小肠干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 答案 (1)有丝 小肠上皮 非特异性 (2)限制 数目 (3)抑制 (4)促进周围的小肠干细胞增殖,使小肠干细胞数目恢复 (5)稳态(或“相对稳定”) 17.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以及探究不同材料适宜的取材时间,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 剔除大蒜蒜瓣和红葱的老根,置于装有适量清水的烧杯中,在20~25 ℃下培养,每2d更换一次清水。 步骤2 待大蒜和红葱的须根长出后,每24 h测量一次须根长度,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1。 步骤3 若干天后,从8:00~16:00,每2 h取生长健壮的须根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时随机选取30个视野,统计各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以及细胞总数,并计算细胞分裂指数(细胞分裂 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100%),结果如图2。 分析回答: (1)绘制图1所依据的数据,应该是同一时间测得的须根长度的________。 (2)步骤3中,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是取材→解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壁的胞间层由果胶组成,使相邻细胞粘连。洋葱细胞的胞间层比大蒜、红葱厚,若以洋葱为材料进行本实验,解离时要________或________等,否则观察时会发现________。 (4)根据本实验结果,最适宜的材料及最佳取材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中要对所得数据计算平均值,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2)观察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步骤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层的主要成分是果胶,解离的目的就是用盐酸使果胶水解。如果胞间层厚,则可适当提高盐酸的浓度或延长解离的时间,若是低温条件的话也可适当提高温度,否则观察时会出现细胞相互重叠现象。(4)根据本实验结果,最适宜的材料是红葱, 最佳取材时间是上午10:00左右。 答案 (1)平均值 (2)漂洗→染色→制片 (3)适当延长解离时间 适当提高盐酸浓度(若环境温度低可以适当水浴加热等) 细胞相互重叠 (4)红葱、上午10:00左右取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