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及保护作业
第2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及保护 1.有一种萤火虫雄萤到处飞来飞去,但严格地每隔5.8 s发光一次,雌萤则停歇在草叶上以发光来应答,每次发光间隔时间与雄萤相同,但总是在雄萤发光2 s后才发光。据研究,每一种萤火虫的发光频率都不相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萤火虫在夜晚是依据发光器官所发出的闪光来寻找配偶的 B.萤火虫的发光传递的是一种行为信息 C.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 D.不同萤火虫的发光频率可避免种间信号混淆和种间杂交 【解析】由题意可知,萤火虫是利用所发出的闪光来寻找配偶的,且起决定作用的是发光频率,另雌萤停歇在草叶上并不飞动,只是发出相同频率的光,故可判断这是一种光信息即物理信息,B错误。 【答案】B 2.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法(IMTA)是一种全新的养殖方式。例如,在加拿大的芬迪湾,人们用网笼养殖鲑鱼,鲑鱼的排泄物顺水而下,为贝类和海带提供养料。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贝类是分解者,海带是生产者 B.IMTA不利于的物质循环再生 C.IMTA的实施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使人类获得了更多的产品 D.笼养鲑鱼的种群密度远大于野生种群,是由于笼养区域的生产者数量更多 【解析】由题意可知,贝类利用的是鲑鱼的粪便,贝类属于分解者,但海带利用的是分解者将鲑鱼的粪便分解而成的无机物,是生产者,A正确;该方法有利于物质循环再生,B错误;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错误;笼养鲑鱼的种群密度远远大于野生种群的,主要是因为笼养区域会人工投放饲料,D错误。 【答案】A 3.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的破坏加剧了洪涝与干旱灾害,使渔业资源严重受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湿地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B.湿地群落的重要特征包括物种丰富度、种群个体的随机分布等 C.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气候调节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湿地群落中,害虫与其天敌之间为捕食或寄生关系 【解析】种群个体的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群落的特征,B错误。 【答案】B 4.下列有关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地规划载牧量,能使能量持续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B.生态农业系统中,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C.大量引入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稳定性 D.合理地引入天敌治理害虫,能避免因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带来的二次污染 【解析】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使当地物种减少,降低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C错误。 【答案】C 5.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有特别多的物种存在。一般说来,含有1500种以上本地植物物种的区域才有资格被评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我国的中南部山地就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选用植物作为热点区域标志,这是因为( )。 A.植物既容易调查和鉴定,又是其他生物类群多样性的基础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 C.物种种类数决定了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外来物种都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选用植物作为热点区域标志,这是因为植物既容易调查和鉴定,又是其他生物类群多样性的基础,A正确;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B错误;植物种类数会影响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而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和共同进化,C错误;引入外来物种并不都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可能会导致生态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降低,D错误。 【答案】A 6.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也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通过秸秆还田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循环顺利进行 D.斑马与其捕食者猎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解析】生态系统内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而不能循环利用,因而通过秸秆还田只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B不正确。 【答案】B 7.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C.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D.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解析】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一般相应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D不正确。 【答案】D 8.徐州贾汪潘安湖曾是采煤塌陷地,经过治理现已成为湿地公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治理过程中,采煤塌陷地上发生了次生演替 B.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湿地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采煤塌陷地的成功治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例 【解析】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分消失后的地方所发生的演替,采煤塌陷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增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正确;生态系统具有的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采煤塌陷地的成功治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正确。 【答案】C 9.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在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高 B.在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乙生态系统在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与乙相比,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长,波动范围大,说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乙的抵抗力稳定性高,A正确;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其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运行范围的时间也会提前,即B点左移,B正确;若甲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C点右移,C正确;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D错误。 【答案】D 10.人类只是“地球村”中的成员之一,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利用信息传递原理,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虽然氮元素能在生物圈内循环,但是人们还是需要往农田中不断地施加氮肥 C.水资源短缺、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 D.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两大类 【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虽然氮元素能在生物圈内循环,但农田生态系统中输出量大于输入量,因此人们还是需要往农田中不断地施加氮肥,B正确;水资源短缺、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此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还有易地保护、法律保护、生物技术保护等,D错误。 【答案】D 11.(2019·洛阳三模)上海世博会期间有大量外来树木花卉涌入中国,林业病虫害一同传入的风险也在增加,这已令中国警觉,为此中国官方曾开展为期6个月的林业植物检疫执法行动。外来入侵动物也会因环境改变而受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增长均受当地环境条件的限制,种群密度都不能无限增大 B.使基因多样性增加 C.均不能与当地其他物种形成捕食关系 D.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解析】种群数量增长受所在环境条件的影响,则种群数量以及密度都不会无限增大,A正确;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使所在环境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则其基因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误;外来物种入侵,有可能与所在环境中的其他物种之间形成捕食关系,C错误;若外来物种竞争力强,其入侵将导致其他种群的灭绝,则其所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能受到影响,D错误。 【答案】A 12.目前,一些地区采用人工浮床治理水体污染。下列不属于人工浮床的优点的是 ( )。 A.收割浮床上的植物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B.植物吸收水中的N、P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C.浮床遮光,减少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赤潮发生 D.浮床下的植物根系可以为鱼类和水生昆虫提供栖息地 【解析】收割浮床上的植物可以增加经济效益,A正确;植物吸收水中的N、P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B正确;人工浮床主要用于治理淡水水体污染,而赤潮主要发生于海水中,C错误;浮床下的植物根系可以为鱼类和水生昆虫提供栖息地,D正确。 【答案】C 13.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 ④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导致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解析】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大气CO2的含量迅速增加,①正确;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会造成臭氧空洞,②正确;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SO2等酸性气体过多,雨水的酸性增强,③错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过多,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 【答案】C 14.(2019·天津三模)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 )。 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利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 C.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D.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 【解析】人口激增会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利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A正确;人类各种需求与自然资源相关,故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B正确;人口激增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C正确;虽然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但是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故不会导致地球毁灭,D错误。 【答案】D 15.低碳出行已为许多人所接受,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CO2急剧增加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大量的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C.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只能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唯一方法 【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致使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A正确;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B错误;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包括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燃烧,C错误;缓解温室效应的方法包括大力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D错误。 【答案】A 16.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DNA→RNA→蛋白质(性状) B.细胞间通过激素、神经递质实现其全部信息传递 C.在兔→狐过程中,物质、能量从兔到狐单向传递,而信息却是双向传递的 D.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同种生物或不同种生物之间,并能调节种间关系 【解析】在生物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有DNA→DNA即DNA的复制,也有DNA→RNA→蛋白质即转录和翻译,A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除了通过激素、神经递质外,还可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传递信息,植物细胞间还可以形成胞间连丝实现信息传递,B错误;能量沿食物链单向传递,物质是循环往复的,而捕食过程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如狼可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捕食后者,兔子同样也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被捕食,C正确;信息传递既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 如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和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这些物理信息来自无机环境,D错误。 【答案】C 17.森林边缘和草原相邻的交错区都是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交错区物种繁多,不同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使该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稳定性。交错区中的某种小鸟会取食野牛身上的寄生虫,该种小鸟在取食之前,常在野牛面前舞蹈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野牛才安静地让小鸟取食。据此分析,小鸟和野牛之间传递的信息有 。 (2)为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在该区域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其中标记个体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图。实验结果表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 因素有关;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会改变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其原因是 。 【解析】(1)交错区物种繁多,不同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导致营养结构复杂化,从而使该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小鸟在取食之前,常在野牛面前舞蹈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其中舞蹈属于行为信息,分泌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2)本实验因变量为诱捕距离和灯的高度,因变量是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距和灯高度有关。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导致成虫数减少,则出生率降低,进而使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答案】(1)抵抗力 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2)灯距和灯高度 成虫数减少,出生率降低,使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18.(2019·合肥检测)蝗虫灾害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重大危害之一,生态学家特进行试验来研究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1)该试验的因变量是 ,上图是根据试验结果建立 模型。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 ,它与其他蝗虫的关系是 。 (3)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篙和星毛萎陵菜是草场退化的代表植物。以下为防治蝗虫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植物群落产生的影响。 植物 不同防治方式下植类群所占百分比 用虫胆畏油剂 进行化学防治 用绿僵菌进行 生物防治 无防治措施 禾本科 植物 45.3 60.6 52.3 冷蒿 32.6 0.67 1.32 星毛萎 陵菜 4.36 0.37 0.81 ①长时间进行化学防治,会使草原经历 演替,最可能演替为以 为主的植物群落。 ②用绿僵菌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 使草原可持续发展。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保护。 【解析】(1)由分析可知,实验的因变量是牧草产量;该图是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中的曲线模型。(2)由题图曲线可知,牧草随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增大而减小的幅度最大,因此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亚洲小车蝗;由于亚洲小车蝗与其他蝗虫都以牧草为食,因此属于竞争关系。(3)①由分析可知,化学防治可以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这种演替是次生演替;化学防治使冷蒿比例大幅度上升,即冷蒿在化学防治的环境中适应能力最强,因此最可能演替为以冷蒿为优势种群的生物群落。②用绿僵菌防治,属于生物防治,能减少由使用化学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因此更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1)牧草产量 数学 (2)亚洲小车蝗 竞争 (3)①次生 冷蒿 ②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就地 19.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 ,b为 ,碳在③中的流动形式为 。 (2)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平衡被破坏可引起“温室效应”,产生“温室效应”时① ②+④+⑤。(填“>”“=”或“<”) (3)若此生态系统为森林生态系统,科学工作者在选取林场样方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遵循 原则。若此森林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森林具有更新空气、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4)中国古代诗词中,许多蕴含着生态学的知识,请结合生态学知识回答“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揭示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 【解析】(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因此,图甲中a为分解者,b为大气中的CO2库。③表示捕食关系, 碳以含碳有机物的方式在生产者和消费者间流动。(2)当生产者从大气中的CO2库吸收的CO2量小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的CO2量,即①<②+④+⑤时,会破坏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平衡,产生“温室效应”。(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为了排除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科学工作者在选取林场样方时,应遵循随机取样原则。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火灾后慢慢恢复的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森林具有更新空气、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4) 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描述的是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资源,属于竞争关系。 【答案】(1)分解者 大气中的CO2库 含碳有机物 (2)< (3)随机取样 自我调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食物网的复杂程度、组分的多少等) 间接 (4)竞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