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等位基因位于( )‎ A. DNA两条链上 B.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C.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D. 联会时形成的四分体上 ‎【答案】D ‎【解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A、B、C均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可见,等位基因位于联会时形成的四分体上,D正确。‎ ‎2.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 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狗的长毛与短毛、狗的卷毛和直毛;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同一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是隐性性状,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不一定是隐性性状,B错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如Aa自交后代会出现AA、aa,C错误;杂种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D正确。 故选D。‎ ‎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 是DNA母链的片段 B. 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C. 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 D. 与DNA母链完全不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所以DNA复制完毕后,得到的DNA子链不可能是DNA母链的片段,A错误;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完毕,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B正确;U是尿嘧啶,只存在于RNA分子中,DNA分子中没有,C错误;由于复制是以DNA的双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D错误。‎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4.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隐性=3:1 B. 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C. 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D. 单眼皮为显性性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这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说明双眼皮是显性;如果后代数量相当大的条件下,理论上后代性状分离比为双眼皮:单眼皮=3:1,而本题后代数量较小,则很难符合理论值;双亲是杂合子,则每胎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为1/4;故选C。‎ 考点:基因分离定律应用。‎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5.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杂交(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的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是(  )‎ A. 4种 B. 9种 C. 8种 D. 18种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利用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计算。‎ 两对相对性状分开考虑,则有Aa×Aa后代表现型有2种,Bb×BB后代表现型只有1种,Cc×Cc后代表现型有2种,因此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杂交(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的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是2×1×2=4种,所以A正确,BCD错误。‎ ‎6.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亲本与杂合体交配,子代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的比例可能是( )‎ A. 0 B. 25% C. 50% D. 10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如果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则依题意可知,显性纯合亲本的基因型为AA,杂合体的基因型为Aa,二者交配所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1∶1。可见,子代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的比例可能是0,A正确,B、C、D均错误。‎ ‎7.下列关于DNA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DNA双链反向平行 B. A与T互补配对,G与C互补配对,配对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C. DNA分子排列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D. 一个DNA分子中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建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每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详解】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A正确;DNA分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DNA分子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建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C正确;一个DNA分子中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错误;故错误的选D。‎ ‎8.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多核苷酸链,它的组成是 A. 1个DNA分子,2个RNA分子 B. 3个DNA分子 C. 2个DNA分子,1个RNA分子 D. 3个RNA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DNA一般双链,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含氮碱基(A、T、G、C)、磷酸、脱氧核糖组成;RNA一般是双链,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含氮碱基(A、U、G、C)、磷酸、脱氧核糖组成。‎ ‎【详解】已知3个核酸分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而组成DNA分子的含氮碱基为A、C、G、T,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RNA分子的含氮碱基为A、C、G、U,基本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这说明三个核酸分子中既有DNA也有RNA;又已知这三个核酸分子共有4条多核苷酸链,而DNA一般是双链结构,RNA一般是单链结构,则这三个核酸分子可能是一个DNA分子和两个RNA分子,故选A。‎ ‎9.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 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 HIV没有细胞结构 D. 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病毒”为情境,考查了几种常见的DNA病毒和RNA病毒及其宿主等相关内容,选项命题角度新颖,试题较易。‎ ‎【详解】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A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其可感染大肠杆菌导致其裂解,B错误;HIV是一种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阻断病毒的传播,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之一,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正确。‎ ‎10.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在DNA双链上成对存在 B. 基因中含有遗传密码 C. 基因位于DNA分子上 D. 基因由四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详解】基因在每条DNA分子上成单存在,而在同源染色体上成对存在,A错误;基因中存在遗传信息,而mRNA中存在遗传密码,B错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存在于DNA分子上,C正确;基因由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组成,包括许多个脱氧核苷酸,D错误。‎ ‎11.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的男孩和一个正常的女孩。问:这个女孩的基因型是纯合体的概率为( )‎ A. 1/4 B. 1/6 C. 1/8 D. 1/9‎ ‎【答案】B ‎【解析】‎ ‎【分析】‎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假设两种遗传病分别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的男孩,该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aaXbY,则该对正常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因此他们生的正常女孩的基因型是纯合子(AAXBXB)的概率为1/3×1/2=1/6,故选B。‎ ‎1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酸 B. 在叶肉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 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 D. 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在叶肉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正确;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C正确;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3.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追踪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去向 B. 用35S标记蛋白质是由于T2噬菌体化学组成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 C. 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获得DNA被标记的T2噬菌体 D. 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差异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2P和35S表示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和35S分别是DNA和蛋白质特有元素,AB正确。噬菌体为病毒不能直接标记,而应该用标记的细菌来标记噬菌体,C错误。由于细菌质量大,噬菌体质量小,通过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差异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D正确。‎ ‎14. 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表现型比为1∶1∶1∶1的亲本组合是( )‎ A. EeFf×EeFf B. EeFf×Eeff C. Eeff×eeFf D. EEFf×eeff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可用分解组合法对选项逐一分析。A项中Ee×Ee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Ff×Ff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EeFf×EeFf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3∶1)=9∶3∶3∶1。按此方法B项组合的比例为(3∶1)×(1∶1)=3∶3∶1∶1。C项为(1∶1)×(1∶1)=1∶1∶1∶1。D项为1×(1∶1)=1∶1。‎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应用基因分离定律解决基因自由组合的问题。‎ ‎15.构成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和烟草体内遗传物质碱基种类依次是(  )‎ A. 8、4、2 B. 8、4、4 C. 4、4、5 D. 4、4、4‎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NA和RNA化学组成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详解】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组成RNA的碱基有4种,即A、C、G、U;噬菌体是D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即A、C、G、T;烟草是植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即A、C、G、T。因此构成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和烟草体内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依次是4、4、4,故选D。‎ ‎1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又患红绿色盲(b)的男孩,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AAXbY、AAXBXb B. AaXBY、AaXBXb C. AaXBY、aaXbXb D. AaXBY、aaXBXb ‎【答案】A ‎【解析】‎ ‎【分析】‎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为aa;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为XbXb、XbY。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两病兼患的儿子aa XbY,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 ‎【详解】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不可能生出AaXBXb的母亲,A正确;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可以生出AaXBXb的母亲,B错误;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可以生出AaXBXb的母亲,C错误;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可以生出AaXBXb的母亲,D错误。‎ ‎17.下列有关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多个基因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由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每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C、染色体不是遗传物质,而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和基因,C错误;‎ D、因为DNA在染色体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基因的行为,因此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D正确。‎ 故选:C。‎ ‎18.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 )‎ ‎①DNA复制 ②纺锤体出现 ③联会 ④着丝点分裂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 比较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 间期 减I前的间期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与四分体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 分离与组合 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的 行为 中期位置 赤道板 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 断裂 后期 减II后期 ‎【详解】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发生DNA的复制,①正确;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纺锤体,②正确;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错误; 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④正确,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19.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 )‎ A. 碱基种类的不同 B. 碱基数量的不同 C. 碱基序列的不同 D. 碱基比例的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1)稳定性: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2)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3)特异性:每种DNA有别于其他DNA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详解】构成不同的DNA分子的碱基种类相同,A错误;不同的DNA分子碱基数量可能不同,但是这不是决定DNA分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B错误;不同的DNA分子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正确;不同的DNA分子碱基比例不同,但是这不是决定DNA分子多样性的原因,D错误。‎ ‎20.每种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染色体数量能保持相对恒定,这是由于生物具有( )‎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 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答案】C ‎【解析】‎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考点定位】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2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正确的技术手段是 A. 用化学方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B.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C. 用32P和35S同时标记T2噬菌体 D. 用标记过的大肠杆菌去培养T2噬菌体 ‎【答案】D ‎【解析】‎ 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将DNA注入到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并没有用化学方法分离,A错误;实验中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B错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两组T2噬菌体,然后分别实验,C错误;由于噬菌体只能寄生在细菌中,不能利用培养基培养,因此用标记过的大肠杆菌去培养T2噬菌体获得具有标记的噬菌体,D正确。‎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了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取侵染大肠杆菌,最终证明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中,DNA是遗传物质。‎ ‎22.小麦根尖细胞的基因分布在( )‎ A. 染色体、核糖体 B. 染色体、叶绿体 C. 染色体、线粒体 D. 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1)基因在DNA上,(2)含有DNA的结构,(3)根尖细胞具有的细胞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少量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小麦根尖细胞无叶绿体,据此答题。‎ ‎【详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但是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不含基因,A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少量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小麦根尖细胞无叶绿体,B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少量存在于线粒体中,C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少量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小麦根尖细胞无叶绿体,D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布,基础题目,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不大.‎ ‎23.如果精原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A’、BB’、C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 A. AB’C、A’BC’、AB’C、A’BC’ B. AB’C’、A’BC、A’B’C’、A’B’C’‎ C. A’BC’、AB’C’、A’B’C’、ABC D. A’B’C、A’B’C’、A’BC’、ABC ‎【答案】A ‎【解析】‎ 同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两两相同,不同的组合在一起和体细胞相同,所以选项A正确。‎ ‎24.“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A. 稳定性 B. 特异性 C. 多样性 D. 可变性 ‎【答案】B ‎【解析】‎ 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使得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选B。‎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特性 ‎【名师点睛】注意理解DNA分子的三大特性:‎ ‎(1)多样性: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遗传信息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2)特异性: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遗传信息的特异性生物的特异性。‎ ‎(3)稳定性:主要取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5.如果对某DNA分子进行标记,此DNA分子连续复制四次,那么第四次复制后的DNA 中,含有标记链的DNA占(    )‎ A. 1/16 B. 1/8 C. 1/4 D. 1/2‎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细胞的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然后把它放在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连续进行4次有丝分裂,共形成24=16个细胞,其中含有标记的细胞只有2个,所以含有标记的细胞占所有细胞的比例为2/16=1/8,故选B。‎ ‎26.某种鼠中,短尾基因D对长尾基因d为显性,黑鼠基因H对灰鼠基因h为显性。且基因D或h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基因型均为DdHh的雌雄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 2:1 B. 6:3:1 C. 6:2:1:1 D. 4: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已知短尾基因D对长尾基因d为显性,黑鼠基因H对灰鼠基因h为显性,且基因D或h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群体中致死的基因型有DDHH、DDHh、DDhh、ddhh、Ddhh。据此做答。‎ ‎【详解】根据题意两只基因型均为DdHh的雌雄鼠交配,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D_H_、D_hh、ddH_、ddhh。但由于基因D或h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DdHH、DdHh、ddHH、ddHh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其中DdHh占4份,DdHH占2份,ddHH占1份,ddHh占2份,故表现型为短尾黑鼠:长尾黑鼠=2:1。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7.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 A. 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 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 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于果蝇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身体较小、所需培养空间小,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等优点,果蝇常用作生物科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详解】果蝇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不是其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A错误;果蝇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B正确;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相对性状少而明显,便于分析,C正确;果蝇繁殖快,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D正确。‎ ‎【点睛】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识记和积累,记住其具有的优点,进而利用排除法选择正确的答案。‎ ‎2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1的时期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的是染色体不含有染色单体,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2,A错误;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2,B错误;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2,C错误;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1,D正确 ‎29.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合物( )‎ A. 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B.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 核糖、碱基、磷酸 D. 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RNA中的碱基是A、U、G、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五碳糖组成。‎ ‎【详解】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而一分子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碱基,C正确。‎ ‎30.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眼为显性性状。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 A. 白♀×白♂ B. 杂合红♀×红♂ C. 白♀×红♂ D. 杂合红♀×白♂‎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眼色的遗传为伴X遗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设受A和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则雌果蝇有:XAXA(红)、XAXa(红)、XaXa(白);雄果蝇有:XAY(红)、XaY(白),据此答题。‎ ‎【详解】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后代雌雄性都是白色,所以不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XAXa(杂合红雌)×XAY(红雄)→XAXA(红雌)、XAXa(红雌)、XAY(红雄)、XaY(白雄),后代红眼可能是雌性或雄性,所以不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错误;XaXa(白雌)×XAY(红雄)→XAXa(红雌)、XaY(白雄),后代雌雄性表现型不同,所以可以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正确;XAXa(杂合红雌)×XaY(白雄)→XAXa(红雌)、XaXa(白雌)、XAY(红雄)、XaY(白雄),后代雌雄性都有红眼和白眼,因此不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进行解题,明确伴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要求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不同,则雌果蝇必须是纯合子,由此进行分析答题。‎ ‎31.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4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 A. 20% B. 30% C. 40% D. 7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且互补配对的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则A+C=T+G=A+G=T+C=碱基总数的一半(50%)。‎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在一个DNA分子中,有4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即A=4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A=40%,则C=G=50%-40%=10%;由于该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的比例为10%,则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占此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0~20%,所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20%,故选A。‎ ‎32.一条双链DNA分子,A和T占全部碱基的38%,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A占该链的24%,C占该链的26%,那么互补链中的A和C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 A. 12%和26% B. 14%和36% C. 26%和24% D. 24%和3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和T占全部碱基的38%,故A=T=19%,G=C=31%,一条链的碱基中,A占该链的24%,占双链的12%,那么互补链中的A占双链的19%-12%=7%,那么占互补链的14%。同理C占该链的26%,占双链的13%,那么互补链中的A占双链的31%-13%=18%,那么占互补链的36%,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33.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 )‎ A.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B.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 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答案】B ‎【解析】‎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直接原因,A错误;DNA分子的多样性能决定生物的多样性,DNA分子的特异性能决定生物的特异性,B正确;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决定蛋白质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之一,C错误;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不是决定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D错误。‎ ‎34.‎ ‎ 已知A和T间有2个氢键,G和C间有3个氢键,甲DNA分子有30%的腺嘌呤,乙DNA分子有30%鸟嘌呤,对这两个DNA分子结构稳定性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强于乙 B. 乙强于甲 C. 甲等于乙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A和T间有2个氢键,G和C间有3个氢键,DNA分子中氢键越多,打开氢键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DNA分子中G-C碱基对越多,DNA分子越稳定。‎ ‎【详解】由题意知,甲DNA的腺嘌呤A有30%,则G=50%-30%=20%;乙DNA分子的鸟嘌呤G有30%,可见甲、乙DNA分子中乙DNA分子的G-C碱基对的比例较高,因此乙DNA分子更稳定,故选B。‎ ‎35.某双链DNA分子中,已知其中一条链中碱基数目比例关系为(A+T)/(G+C)=0.4,则另一条链中(A+T)/(G+C)为(  )‎ A. 1.25 B. 0.4 C. 0.6 D. 0.8‎ ‎【答案】B ‎【解析】‎ ‎【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若已知一条链中碱基数目比例关系为(A+T)/(G+C)=0.4,则另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也是0.4,故选B。‎ ‎36.绵羊群中,若遗传因子组成为HH绵羊表现为有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表现为无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母羊表现为无角,公羊表现为有角。现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这只小羊的性别和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 A. 雄性、hh B. 雄性、Hh C. 雌性、Hh D. 雌性、hh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根据题干信息可判断有角母羊的基因型,进而可判断小羊的基因组成和性别。‎ ‎【详解】有角母羊基因型应为HH,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这只无角小羊一定含有基因H,含有H的公羊表现为有角,含有Hh的母羊表现为无角,这只小羊应为母羊,遗传因子组成为Hh,选C。‎ ‎37.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  )‎ A. 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2P B. 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 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2P和35S D. 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答案】B ‎【解析】‎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模板: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DNA中含有3H﹑15N、32P,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能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检测到3H﹑15N、32P放射性;3H﹑15N、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将外壳留在细菌外,所以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检测不到35S放射性。‎ ‎【详解】用3H﹑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其中3H﹑15N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了噬菌体的DNA,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NA进入细菌内部,在细菌中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质和DNA;又由于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3H﹑15N和32P标记的DNA,不能找到35S标记的蛋白质;综上所述,B正确,ACD均错误。‎ ‎【点睛】熟悉噬菌体侵染细菌并产生子代噬菌体的过程是分析解决本题的前提。‎ ‎38.假设果蝇的一个体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A. 25% B. 100% C. 50% D. 75%‎ ‎【答案】C ‎【解析】‎ ‎【分析】‎ ‎1、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2、将15N标记的果蝇,在普通氮源的培养基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产生15N标记的只有2个DNA(一条链为14N,另一条链为15N),其余的DNA均为14N标记。‎ ‎【详解】假设果蝇的一个体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第一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形成的2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有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15 N;第二次有丝分裂过程中又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共形成4个子细胞,其中只有两个子细胞各有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15 N。因此,正常情况下该细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为50%。‎ 故选:C。‎ ‎39.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 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答案】D ‎【解析】‎ 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相不同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身高相同,A正确;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正确;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环境、性状 ‎【名师点睛】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 ‎40.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  )‎ A. 60个 B. 80个 C. 120个 D. 180个 ‎【答案】D ‎【解析】‎ DNA中T+C=1/2*200,则C有60个,则DNA连接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2-1)*60=180。‎ ‎41.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条子链的复制方向是相同的 B. 两个子代DNA分子碱基序列相同 C. 细胞中只能在细胞核和线粒体进行 D. DNA复制过程不能在生物体外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DNA分子复制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而且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ˊ端向3ˊ端延伸,所以两条子链的复制方向是相反的,A错误;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因此一个DNA分子经过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碱基序列相同,B正确;在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若条件适宜而且具备DNA复制所需条件,则DNA复制过程也能在生物体外进行,D错误。‎ ‎42.将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的比是 A. 3:2:3 B. 3:4:3 C. 5:2:5 D. 1:2: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F1为Aa,自交得F2为1AA:2Aa:1aa,F2自交得F3,只有Aa(1/2)自交会得到Aa,比例为1/2×1/2=1/4,而AA和aa比例相等,为(1-1/4)/2=3/8,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43.下列有关科学家所做贡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确定了DNA是遗传物质 B.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并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加以证明 C.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 D. 摩尔根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与DNA、染色体有关的科学史。‎ ‎【详解】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确定了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其他科学家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B错误;孟德尔在对分离现象的原因的解释中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假说,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C正确; 摩尔根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1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错误的选B。‎ ‎44.在下列4个遗传系谱图中,一定不属于色盲遗传的是()‎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等特点,且父亲正常女儿肯定正常,母亲有病儿子一定有病。‎ ‎【详解】据图分析,图中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儿子,属于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可能属于色盲遗传,A错误;图中母亲和儿子都有病,父亲和女儿都正常,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B错误;据图分析,图中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不能排除色盲的遗传,C错误;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女儿,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不可能属于色盲的遗传,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判定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45.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 A. 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B.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 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详解】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脱氧核苷酸,所以,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D正确。‎ ‎46.下列生物的全部核酸中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总数的58%,嘧啶碱基占总数的42%,下列生物中不可能的是( )‎ A. T2噬菌体 B. HIV病毒 C. 细菌 D. 酵母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核酸中的嘌呤数与嘧啶数应相等,但题干中嘌呤数不等于嘧啶数,由此可推测该生物的核酸中可能既有双链,也有单链或只有单链。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为双链,嘌呤数等于嘧啶数;酵母菌和细菌中既有DNA,也有RNA,且RNA为单链,因此嘌呤数可能不等于嘧啶数;HIV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RNA为单链,嘌呤数一般不等于嘧啶数。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各类生物含有DNA和RNA 的情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47.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  )‎ A. DNA连接酶 B.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 DNA解旋酶 D. DNA聚合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 ‎【详解】DNA连接酶用于基因工程中,可以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A错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用于基因工程中,可以切割目的基因或质粒,B错误;DNA解旋酶用于DNA分子复制时,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解开并使氢键断裂,C错误;在DNA分子复制时,DNA聚合酶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单链,进而和其母链形成新的DNA分子,D正确。‎ ‎48.某DNA分子有2000个碱基,其一条链中A:G:T:C=1:2:3:4,则此DNA复制两次,需要A( )个。‎ A. 1200 B. 800 C. 2400 D. 600‎ ‎【答案】A ‎【解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A:G:T:C=1:2:3:4,则另一条链的A:G:T:C=3:4:1:2,所以一个DNA分子中含有A400个,则DNA复制两次需要(4—1)400=1200个。故选A ‎49.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含有m个碱基、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片段中,共含有m-n个氢键 C. 沃森和克里克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设想出DNA分子复制的方式 D. 双链都含15N的DNA分子在14N环境中复制n次,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链占总链数的比为1/2n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已知DNA的复制次数,求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或所占的比例: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不管亲代DNA分子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都只有两个,占子代DNA总数的2/2n。‎ ‎【详解】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支架,A正确;A和T 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含有m个碱基、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片段中,A=T=n,C=G=(m-2n)/2,因此共含有2n+3×(m-2n)/2=3/2m-n个氢键,B错误;沃森和克里克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设想出DNA分子复制的方式,C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含15N的DNA双链在14N环境中复制n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链占总链数比例为2/2n+1=1/2n,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复制的过程,并掌握两个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公式,根据题干要求准确计算。‎ ‎50.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可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 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 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 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蝗虫卵母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用蝗虫卵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A正确;由于花药中精母细胞数量远多于雌蕊中的卵母细胞,所以用雄蕊观察减数分裂更好,B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正确;洋葱根尖只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减数分裂特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错误。‎ 二、非选择题 ‎51.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结构或物质(如表)。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 噬菌体 细菌 DNA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32P标记 ‎31P标记 蛋白质或氨基酸 ‎35S标记 ‎32S标记 ‎(1)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酶的提供者是________,实验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_(任意1个)。‎ ‎(2)子代噬菌体的DNA应含有表中的_______和_______元素,含有这些元素的噬菌体的数目分别是_______个和_______个。 ‎ ‎(3)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________元素,由此说明________;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________元素,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菌(宿主细胞) (2). 对照(控制单一变量) (3). 32P (4). 31P (5). 2 (6). 100 (7). 35S (8). 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细菌细胞内部 (9). 32S (10). 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于细菌细胞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别被32P和35S标记,而细菌的DNA、蛋白质及其原料都没有被放射性元素标记;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进入了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外面,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后,以该DNA为模板,以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再组装成子代噬菌体,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32P、31P,而蛋白质只含有32S。‎ ‎【详解】(1)噬菌体是病毒,在其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了细菌,因此增殖过程中需要的原料、酶等都是细菌提供的;实验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等。‎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32P、31P,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2个,而所有噬菌体都含有31P,即含有31P的噬菌体有100个。‎ ‎(3)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没有35S,说明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细菌细胞内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只有32S,是因为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于细菌细胞。‎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噬菌体和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的相关元素的标记情况,再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分析子代DNA和蛋白质含有的元素情况。‎ ‎52.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数字对应的中文名称:[1]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的,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盘旋成___________结构。‎ ‎(3)DNA复制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期。复制过程需要______酶和___________的参与。DNA复制的原料是___________。 ‎ ‎(4)若将14N的DNA分子放在含15N的环境中培养,使其连续复制2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占___________,含15N的占___________,这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生化分析得知: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说明DNA的复制遵循___________原则。‎ ‎【答案】 (1). 碱基对 (2).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3). 鸟嘌呤 (4). 反相平行 (5). 双螺旋 (6). 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7). 解旋酶 (8). DNA聚合酶 (9). 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分子 (10). 1/2 (11). 100% (12). 半保留复制 (13).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左图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右图为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其中[1]表示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表示DNA分子一条单链的片段;[3]表示鸟嘌呤(G)。‎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1]表示碱基对,[2]表示DNA分子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3]表示鸟嘌呤(G)。‎ ‎(2)从左图可以看出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右图可以看出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3)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根据题意分析,已知亲本DNA被14N标记,原料是15N的脱氧核苷酸,根据DNA复制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分析,复制2次后含有14N的DNA占总数的比例为2÷22=1/2,而含15N的DNA的比例是100%。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则A=T,G=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DNA的分子结构及其特点,正确识别其平面结构和双螺旋结构,并能够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53.下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 只有 4 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A、B、C、D、E 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 ,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 ‎(2)A 细胞有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个 DNA 分子,属于_____分裂_____期。‎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 ‎(4)染色体暂时加倍的细胞有_____。‎ ‎(5)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 ‎(6)A 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_____(选填 精细胞/卵细胞/体细胞),其染色体有_____条。‎ ‎【答案】 (1). AC (2). BDE (3). 8 (4). 8 (5). 有丝 (6). 后 (7). ABCE (8). AD (9). AD (10). 体细胞 (11). 4‎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和C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B、D和E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3)图中只有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E。‎ ‎(4)着丝点分裂会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因此染色体暂时加倍的细胞有A、D。‎ ‎(5)姐妹染色单体从间期复制后出现到着丝点分裂后消失,因此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A、D。‎ ‎(6)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其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及其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54.I.如图所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______。‎ ‎(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______,基因和b的关系是______.‎ ‎(3)c和b的关系是______,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填字母).‎ ‎(4)如果基因存在于______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______.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______定律,又有特殊性.‎ II.下面是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据图回答(设基因为H、h):‎ ‎(1)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6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9号和11号的致病基因分别来源于1—4号中的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__号。‎ ‎(4)8号与正常男子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5)9号与正常男子结婚,女儿是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DNA (2). a 染色体 (3).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b的片段 (4). 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 (5). d、e、f (6). 性染色体 (7). 伴性遗传 (8). 基因分离 (9). X (10). XHXh (11). 2、3 (12). 2 (13). 1/4 (14). 0‎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题Ⅰ图中a表示染色体,b表示DNA,c表示脱氧核苷酸,d、e、f分别表示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g表示C、H、O、N、P,h表示蛋白质。题Ⅱ图中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患者的基因型为XhXh或XhY,其正常女性亲本或子代的基因型为XHXh。‎ ‎【详解】Ⅰ.(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b是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是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b是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c是脱氧核苷酸,b是DNA,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即图中的d、e、f。‎ ‎(4)若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表现为伴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又有特殊性。‎ Ⅱ.(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即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6号父亲和一个儿子有病,因此6号的基因型为XHXh。‎ ‎(3)已知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9号的两个致病基因分别直接来自于6号和7号、11号的致病基因直接来自于6号,而6号和7号的致病基因又分别来自于2号和3号。‎ ‎(4)据图分析可知,8号基因型为XHXh,其与正常男子XHY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为1/4。‎ ‎(5)9号与正常男子结婚,由于其丈夫正常,不可能生出有病的女儿。‎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等之间的关系,判断题Ⅰ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成分的名称,明确题Ⅱ中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进而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相关概率计算。‎ ‎55.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____, 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____,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______。‎ ‎【答案】 (1). ZAZA,ZaW (2).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3). 1/2 (4). 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预期结果: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 (5). ZaWmm (6). ZaZaMm,ZaZamm ‎【解析】‎ ‎【分析】理清“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依据上述相关知识并围绕题意,准确定位亲本的基因型,推知子代(F1或F2‎ ‎)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相应的性状分离比,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详解】(1)依题意可知,在家禽中,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由此推知,亲本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亲本豁眼雌禽的基因型为ZaW,二者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ZAZa、ZAW,F1的雌雄个体均为正常眼。F1的雌雄个体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ZAZA∶ZAZa ∶ZAW∶ZaW=1∶1∶1∶1,可见,F2雌禽中豁眼禽(ZaW)所占的比例为1/2。‎ ‎(2)雌性亲本将Z染色体遗传给子代雄性,将W染色体遗传给子代的雌性,而子代的雌性的Z染色体则来自雄性亲本。可见,若使子代中的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_),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为: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该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为ZAZa、ZaW,表现型为:子代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a)。‎ ‎(3)依题意可知: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这说明子代中还存在正常眼雄禽(ZAZ_);因子代出现的豁眼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所以亲本雌禽必然含有Za,进而推知该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ZaWmm,亲本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MM或ZAZaMm或ZAZamm,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ZaZaMm、ZaZamm。‎ ‎【点睛】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基因的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在传宗接代中的传递规律,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同时还表现为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传宗接代中的传递规律。据此以题意“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和“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信息为切入点,明辨相应基因在遗传时所遵循的遗传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解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