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七单元专题十六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作业
第七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十六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考点1 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 1.[2020湖南四校联考]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的量和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的量总是相等的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依赖无机盐离子尤其是 Na+、K+来维持 D.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变化是由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引起的 2.[2020辽宁五校联考]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都属于人体内环境 B.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会影响血浆中的其他成分,如K+的浓度会偏低 C.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加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明显上升 3.[2020山东统考]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 ) 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 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 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 4.[2020全国名校第一次大联考]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泡的形成是组织液蓄积所致 B.水泡中液体内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高 C.水泡自行消失是因其中的液体又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5.[2019山东济南四校联考]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维持在7.35~7.45,关于其变化不大的原因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B.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C.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6.[2019湖南永州一模]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经过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B.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C.血浆pH只受细胞代谢的影响,与外界环境无关 D.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人体内的血浆pH会略有降低 7.[2019安徽合肥三模,8分]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如表表示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60 IU/L 0~45 肌酐 1.9 mg/dL 0.5~1.5 尿素氮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179 mg/dL 150~220 (1)目前普遍认为,正常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2)表中每种成分含量的参考值不是一个固定数,而是一定范围,这说明 。 (3)表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值高于参考范围的原因可能是 ,有大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入血浆。 (4)检查结果中血清葡萄糖的测定值远高于参考范围,提示此人可能患有 病。 考点2 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8.[2020江西南昌模拟]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B.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C.饥饿时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加强 D.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 9.[2020辽宁沈阳模拟] 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过程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温暖的室内到达寒冷的室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C.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 D.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不受神经支配 10.[2020湖南衡阳八中模拟]某研究小组观察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糖尿病大鼠经过6~7周运动训练后,测得数据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组别 样本数量(只) 体重增加(g/d) 血糖(mmol/L) 血胰岛素(Mu/L) 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 正常组 10 2.63 6.80 19.02 77.80 糖尿病非运动组 10 0.19 36.95 8.19 87.40 糖尿病运动组 10 0.78 26.35 9.49 80.60 A.患糖尿病可导致大鼠体重增加缓慢,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体重增加 B.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吸收、利用葡萄糖效率高 C.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与胰岛素含量降低有关 D.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降低血糖浓度 11.[2019辽宁大连统考]抗利尿激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某种尿崩症是由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抗利尿激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在垂体细胞中表达 B.上述类型尿崩症患者可通过口服抗利尿激素进行治疗 C.抗利尿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肾小管和集合管 D.饮水过多时,正常人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会减少 12.[2020广东惠州二调,9分]如图为人体在病毒(毒素)刺激下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若体温偏离这个值,人体会通过一定的调节过程使体温恢复到体温调定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某病毒的靶细胞是人的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被该病毒感染后,人体的 (填“非特异性”“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将受到破坏。要清除该病毒,人体需通过 免疫过程使该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 (2)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致热原性细胞因子,该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神经兴奋,兴奋沿传出神经传至皮肤血管导致其收缩,其中皮肤血管属于 (填反射弧的结构)的一部分,该反射属于 反射。 (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除了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之外,还有 (答出两点)。 (4)某流感患者的体温持续保持在38.5 ℃,此时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大小关系是 。 13.[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10分]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多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某种免疫细胞依赖其产生的整合素(β7)而进入肠道,其进入肠道后能抑制肠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GLP-1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1)胰岛素能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若小肠内该免疫细胞数量减少,组织细胞内糖的氧化速率将会 (填“加快”“降低”或“不变”)。 (2)以小鼠为材料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定向让某个基因失活)对上述免疫细胞进行探究。 ①以分别敲除T细胞和B细胞中 基因的小鼠作为甲、乙实验组, 作为对照组(丙组)。 ②三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定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若 ,该免疫细胞是T细胞。 (3)糖尿病是一种可以控制,却不能根治的慢性病,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提供一种控制糖尿病的措施: 。 14.[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改编,11分]如图甲所示为对狗进行不同处理后,其尿量的变化情况。让狗大量饮水(箭头a)后,狗连续排出大量的尿;将10 mL 2.5%NaCl溶液注入静脉(箭头b)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c)后,尿量也减少。根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10 mL 2.5%NaCl溶液注入静脉,使 升高,刺激 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引起 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2)垂体后叶提取物中的激素进入血液,可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 (3)如果先将狗的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实验,请将预期结果以曲线形式描绘在图乙上(画出大致趋势即可)。 一、选择题 1.[2020江西南昌模拟]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C.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2.[2020安徽合肥调研改编][不定项]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无机盐、葡萄糖、抗体、消化酶等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图示①、②、③过程在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的参与下就能完成 C.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组成的 D.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 3.[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表为人体血浆中部分成分的平均含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水 90.7 葡萄糖 0.08 HCO3- 0.17 血清白蛋白 4.4 Ca2+ 0.01 HPO42- 0.01 血清球蛋白 2.1 Na+ 0.38 I- 极其微量 A.血浆的渗透压取决于两种血清蛋白 B.血浆中的Ca2+浓度偏高会导致肌肉抽搐 C.血浆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和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内环境稳态是指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外液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4.[2020湖南四校联考]如图为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泌激素乙的细胞是胰岛 A 细胞 B.缺乏激素甲时,人可能会患糖尿病 C.激素甲的分泌会促进肝糖原分解 D.激素甲和激素乙相互拮抗调节着血糖平衡 5.[2020陕西百校第一次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浮肿、手足抽搐和贫血都是由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引起的 B.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直接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可以催化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产热增加 6.[2020湖南长沙一中模拟]图中A、B表示人体某过程中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再回到温暖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B.该图可表示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再回到寒冷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C.该图可表示从安静到运动,再停止运动的过程,A表示散热量,B表示产热量 D.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维持一定高温一段时间又退烧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7.[2020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如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的血糖调节、水盐调节以及体温调节的示意图,其中的甲、乙、丙为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胰岛细胞分泌激素甲的信号分子可能是神经递质 B.若腺体A为甲状腺,则丙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天气寒冷时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激素乙——抗利尿激素减少 D.下丘脑既可直接分泌激素参与调节,也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8.[2019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在炎热夏季,一位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大量出汗,但是该游客一直喝纯净水解渴,结果一天下来他感觉到头晕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下列对这些症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大量出汗导致机体丢失了很多的无机盐 C.这个过程中细胞吸收了过多的水分,导致细胞肿胀 D.该游客应该一直给自己补充生理盐水 二、非选择题 9. [2020山西太原名校模拟,9分]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研究发现人经常处于焦 虑等应激状态,会引起机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下降,这种生理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如图是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形成的关系图。请回答: (1)如图所示,在应激状态下存在胰岛素抵抗,机体为克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 (填“增加”或“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继而造成该细胞受损,引发Ⅱ型糖尿病。 (2)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信号分子有 、 等。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会增加细胞膜上 的数量,促进组织细胞摄入葡萄糖;另一方面能促进细胞内 ,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的合并症之一,病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常伴有水肿,请分析出现水肿的原因是 。 (4)除焦虑等应激状态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外,某些免疫反应会破坏 而导致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血糖浓度偏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属于 病。 10.[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质检,9分]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排尿时,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活动,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它使排尿反射持续加强,直至尿液排完。 (2)在实验中,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 。 (3)c处理后,兔的尿量会增加,原因是 。 (4)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可取吗? 。为什么? 。 一、选择题 1.[新情境,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是一类急性血管内溶血(即红细胞破裂)性贫血伴肾功能衰竭的综合征。本病累及多系统,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急性肾衰竭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是小儿急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之一。根据以上材料,关于此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US患儿血小板减少,血浆中含有的成分和正常人不完全相同 B.使人患出血性肠炎的大肠杆菌可能会引发HUS,该病原体在实验室培养时需用到活的动物细胞 C.HUS的特征之一为急性肾衰竭,可能会引发少尿或无尿,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发生改变 D.HUS患者发生肾衰竭后,内环境稳态会被破坏,患者的正常生存会受到影响 2.[易错,社会责任]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人体出现内环境稳态失调病症。当人体体温过高时,会出现畏冷、浑身无力等症状;低体温患者的体温会下降到35 ℃以下,严重的低体温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剧烈颤抖、心动过缓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即使对于体温持续上升的高热病人,其体内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也是基本相同的 B.皮肤、黏膜、内脏器官等部位均分布有能够感受温度变化的感受器 C.给由病原体入侵引起的高热患者施以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D.在低体温患者体内,每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体温过高的人少 3.[新角度,科学思维]科研人员从苦瓜中提取到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并利用该活性物质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药物X,该药物可作用于胰岛B细胞,进而发挥降血糖作用,其使用的途径有静脉注射和口服,结合图示胰岛B细胞的代谢过程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药物X属于小分子化合物,能进入胰岛B细胞发挥作用 B.药物X对过程①、②、③、④都具有促进作用 C.若胰岛B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可能会促进胰岛素的合成 D.胰岛素主要作用于胰岛B细胞,来降低血糖浓度 二、非选择题 4.[生命观念][10分]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生理过程的部分调节机制,图中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分泌 (填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A,进而导致体内B分泌明显增多,以增加产热,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为了达到产热与散热的平衡,机体的耗氧量 ,尿液量 。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接受刺激,兴奋经神经细胞传递,突触处的 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 (填激素)分泌增多,促进 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3)当吃的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 合成并分泌的,其作用的靶细胞是 。 专题十六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1.D 本题考查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考查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A错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通过调节使内环境中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B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C错误。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D正确。 2.D 由分析可知,题图中的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都属于人体内环境,A正确;过量补充生理盐水,会使血浆中K+等的浓度偏低,B正确;①(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其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进而引起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引起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①处的渗透压下降,由①进入③(组织液)的水分增加,③处的渗透压也会下降,D错误。 3.A 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发生于组织液中,A项正确;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发生在细胞内,B项错误;肠道与外界环境是相通的,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发生于肠道内,肠道内部不属于内环境,C项错误;泪液不属于内环境,D项错误。 4.B 摩擦性水泡是皮肤的外、内层之间异常的组织液蓄积所形成的小水袋,A选项正确;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B选项错误;组织液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一部分组织液还可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一段时间后,水泡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使水泡消失,C选项正确;水泡的形成和消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D选项正确。 5.D 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时,会刺激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浆后,会与血浆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6.C 经过高原训练的运动员体内的红细胞增多,可运输更多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A正确;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等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B正确;血浆pH不仅受细胞代谢的影响,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食物中的酸碱物质,同时还受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的调节,C错误;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导致血浆pH下降,但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因此pH不会下降得太明显,D正确。 7.(除标明外,每空2分)(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分) (3)细胞膜通透性增大 (4)糖尿(1分) 【解析】 (1)根据教材必修3第8~9页“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中所述内容可知,目前普遍认为,正常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根据题中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每种成分含量的参考值并不是一个固定数,而是一定的范围,由此说明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胞内酶,题表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值高于参考范围,可能的原因是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大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入血浆。(4)表中血清葡萄糖的测定值远高于参考范围,说明此人的血糖高,很可能患有糖尿病。 8.C 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或胰岛B细胞,并使其分泌相关激素来调节血糖浓度,这属于体液调节,血糖浓度的变化可引起下丘脑有关神经元兴奋,进而调节胰岛A细胞或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这属于神经调节,A项正确;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项正确;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此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加强,会分泌更多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C项错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会使血糖浓度升高,而血糖浓度升高后,会反过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这属于负反馈调节,D项正确。 9.A 由图可知,①、②、③分别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当某人从温暖的室内到达寒冷的室外,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并经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促进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和甲状腺分泌相应激素,A正确;②为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不是甲状腺细胞,C错误;由题图可知,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受神经支配,D错误。 10.B 糖尿病大鼠非运动组体重增加不明显,糖尿病运动组的体重较糖尿病非运动组的体重有所增加,说明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体重增加,A正确;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血糖含量高,体重增加慢,其吸收、利用葡萄糖效率低,B错误;结合表中数据说明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可能与胰岛素含量降低有关,C正确;糖尿病运动组大鼠的体重较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的体重有所增加,而血糖含量有所下降,D正确。 11.D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的,因此与抗利尿激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在下丘脑细胞中表达,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抗利尿激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B错误;抗利尿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是不定向的,但其可定向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C错误; 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正常人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会减少,D正确。 12.(除标明外,每空1分)(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2分) 细胞 (2)效应器 非条件 (3)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合理即可,2分) (4)产热量基本等于散热量(2分) 【解析】 (1)巨噬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若人体被某病毒(靶细胞是人的巨噬细胞)感染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将受到破坏。当病毒侵入人体细胞,人体可通过细胞免疫使相应靶细胞裂解死亡,导致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2)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致热原性细胞因子,该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神经兴奋,下丘脑产生的神经兴奋沿传出神经传至皮肤毛细血管,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在此过程中毛细血管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该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为非条件反射。(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4)某流感患者的体温持续保持在38.5 ℃,说明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此时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基本相等。 13.(1)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2分) 加快(2分) (2)①β7(1分) 正常小鼠(1分) ②甲组数值偏低,乙组和丙组接近(2分) (3)少食多餐、多做运动、注射胰岛素等(合理即可)(2分) 【解析】 (1)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若小肠内该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则其抑制肠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l)的作用降低,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数量增加。由于GLP-1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分泌增多,组织细胞内糖的氧化速率将会加快。(2)①以分别敲除T细胞和B 细胞中β7基因的小鼠作为甲、乙实验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丙组)。②三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定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 若甲组数值偏低,乙组和丙组接近,则该免疫细胞是T细胞。(3)控制糖尿病的措施有少食多餐、多做运动、注射胰岛素等。 14.(除标明外,每空2分)(1)血浆渗透压 下丘脑 抗利尿 (2)肾小管和集合管 (3)如图所示(3分) 【解析】 (1)将10 mL 2.5%NaCl溶液注入狗的静脉后,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2)由题干信息“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c)后,尿量也减少”可知,垂体后叶提取物中含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液,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3)如果先将狗的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实验,则机体不能释放抗利尿激素,因此图乙中120~210 min的尿量会与图甲不同。 1.D 葡萄糖、生长激素和抗体都可以分布于内环境中,A项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会受到影响,B项正确;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C项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乳酸,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血浆pH不会显著下降,D项错误。 2.CD 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项错误;图示①、②、③除了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的参与外,还需要循环系统等的参与,B项错误;内环境通常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项正确;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D项正确。 3.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血浆中的Ca2+浓度偏高会导致肌无力,血浆中的Ca2+浓度偏低时会导致肌肉抽搐,B错误;血浆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和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4.C 由题图分析可知激素甲是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产生,A正确。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缺乏时可能会使人患糖尿病;胰高血糖素可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而升高血糖,B正确,C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D正确。 5.C 贫血是由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偏少引起的,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引起的,A错误;激素只能对靶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不能直接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 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会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C正确;甲状腺激素不具有催化作用,D错误。 6.D 当一个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应该先是散热量增加,进而产热量增加,A错误;当一个人从寒冷环境进入温暖环境,应该先是散热量下降,进而产热量也下降,B错误;从安静到运动,机体的产热量增加,随后散热量增加(开始出汗),C错误;开始发烧说明机体产热量增加,随后散热量增加,体温上升过程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上升至一定温度并基本维持不变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退烧过程中产热量先减少,散热量后减少,退烧过程中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最终下降至一定温度并基本维持不变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正确。 7.C 由题图可知,胰岛细胞分泌激素甲还受下丘脑控制,因此引起胰岛细胞分泌激素甲的信号分子可能是神经递质,A项正确;若腺体A为甲状腺,则丙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B项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的,C项错误;下丘脑可直接分泌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参与调节,此外,下丘脑中还有渗透压感受器,可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D项正确。 8.D 汗液中含有比较多的无机盐离子,人大量出汗时,失水>失盐,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使人产生渴觉,如果只补充水,不补充无机盐,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细胞吸水引起细胞肿胀,因此A、B、C正确。由于失水>失盐,所以该游客应该补充淡盐水,而不是生理盐水,D错误。 9.(1)增加(1分) (2)葡萄糖(1分) 神经递质(1分) 葡萄糖载体蛋白(1分) 糖原的合成和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1分) (3)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2分) (4)胰岛素受体(1分) 自身免疫(1分) 【解析】 (1)据图可知,过渡期的胰岛素分泌量高于Ⅱ型糖尿病时期的胰岛素分泌量,因此,在应激状态下存在胰岛素抵抗时,机体为克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2)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受血糖浓度的影响、下丘脑相关神经的控制等,因此,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信号分子有葡萄糖、神经递质等。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会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蛋白的数量,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另一方面,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内糖原的合成和葡萄糖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3)糖尿病肾病病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4)某些免疫反应会破坏胰岛素受体而导致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属于自身免疫病。 10.(1)正反馈(反馈)(2分) (2)减少(2分) (3)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对水分重吸收减少(2分) (4)不可取(1分) 排尿不仅是为了排水,更重要的是排出代谢废物(合理即可,2分) 【解析】 (1)排尿时,尿液对尿道的刺激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活动,这属于正反馈调节。(2)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b中注射的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该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3)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后会使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使兔的尿量增加。(4)排尿不仅可以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还可以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如果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从而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1.B HUS患者会出现血管内溶血,表现为红细胞破裂,血小板也会减少,红细胞破裂后内含的血红蛋白会进入血浆中,而正常人的血浆中一般不含血红蛋白,A正确。使人患出血性肠炎的大肠杆菌具有细胞结构,能独立生存,培养时不需要用到活的动物细胞,B错误。急性肾衰竭可能会引发少尿或无尿,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无法通过尿液正常排出到体外,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发生改变,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需要多系统的共同调节,若发生肾衰竭,机体水盐平衡调节功能会被破坏,进而造成内环境稳态被破坏,D正确。 2.B 对于体温持续上升的高热病人,其体内产热总量大于散热总量,A错误;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等部位分布的温度感受器可以在高温或低温的刺激下产生兴奋,兴奋传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B正确;抗生素能帮助机体杀死侵入体内的病原体,并不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C错误;无论低体温患者还是高热病人,每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一样的,D错误。 3.C 题干信息显示该药物能作用于胰岛B细胞,可能是由于药物X能与胰岛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药物X不一定能进入胰岛B细胞,A错误;从题中信息可判断,药物X很可能对过程④起作用,但其对过程 ①、②、③的作用无法判断,B错误;由图示信息可知,胰岛B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乳酸能促进胰岛素的合成,C正确;胰岛素可作用于全身的细胞,主要作用于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来降低血糖浓度,D错误。 4.(每空1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分级 增加 增加 (2)突触前膜 (特异性)受体 胰高血糖素 肝 (3)下丘脑 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 【解析】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明显增多,以增加产热,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分级调节。为了达到产热与散热的平衡,机体的耗氧量增加,尿液量增加。(2)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接受刺激,兴奋经神经细胞传递,相应的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3)当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合成、分泌,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使人体排尿量减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