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作业 1.[2018·全国卷Ⅲ]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答案:D 解析: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外,而Na+浓度比细胞外低。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2.[2019·辽宁凌源实验中学、凌源二中联考]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X处,可引起a发生反应并使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B.刺激Y处,电流表指针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兴奋在Z处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Z处的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离子、激素和呼吸酶等 答案:B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a为效应器,X为传出神经,b为神经中枢,Y为传入神经,c为感受器,刺激X处产生的兴奋不能反向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但可传到a,A错误;刺激Y处产生的兴奋,先到达电流表的右电极,后到达电流表的左电极,因此电流表的指针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正确;Z处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错误;Z 处的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离子、激素等,但不含有呼吸酶,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D错误。 3.[2019·成都质检]细胞膜对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种,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的为被动运输,通过离子泵运输的为主动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 C.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由于影响了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内流 D.离子通道与离子泵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答案:C 解析:通过离子泵的运输为主动运输,因此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A正确;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导致动作电位产生,B正确;动作电位产生是Na+的内流形成的,Na+通过离子通道的运输是被动运输,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因此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不影响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内流,C错误;离子通道与离子泵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正确。 4.[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据美国中文网报道,一名中国留学生因吸食“笑气”而引发身体机能多方面紊乱。“笑气”即N2O,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机制与位于突触后膜的一种名为“NMDA”的受体的阻断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进而与其他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 B.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 C.吸食“笑气”使人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 D.N2O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上有关阳离子的内流 答案:C 解析: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进而与其他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A正确;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B正确;吸食“笑气”使人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未经完整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N2O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上有关阳离子的内流,D正确。 5.[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模拟]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C.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D.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 答案:C 解析:在a点左侧刺激,兴奋先传到a点,a点的膜外电位变为负,a点与b点形成局部电流,电流方向如图2所示;当兴奋传到a点和b点之间时,a点与b点不形成局部电流,如图4所示;当兴奋传到b点时,b点膜外电位为负,a点与b点形成局部电流,电流方向如图3所示;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A正确;在b点右侧刺激,与在a点左侧刺激看到的现象相反,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B正确;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兴奋先传到a点,后传到b点,指针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C错误;在a、b两点中央刺激,兴奋同时传到a点和b点,指针不发生偏转,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D正确。 6.[2019·河北名校模拟]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都能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 B.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能够改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而5羟色胺是抑制性递质,不会引起Na+通道开放,两者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相同,A、B错误;由题图可知,乙酰胆碱的受体位于乙神经元膜上,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会影响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不会影响甲神经元,C正确;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影响其释放兴奋性递质,因而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D错误。 7.[2019·临川二中考试]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不能听见别人讲话的声音 B.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短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过程中,都存在分级调节 答案:D 解析:H区受损的人听不懂讲话,但能听到声音,A错误;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错误;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形成有关,短期记忆与大脑海马区有关,C错误;神经调节中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激素调节中下丘脑可通过调控垂体进而调控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二者都存在分级调节,D正确。 8.[2019·浙江五校第一次联考]膝反射进行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如图为膝反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表示兴奋 “-”表示抑制 A.用适宜电流刺激A,可产生膝反射 B.膝反射的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其反射中枢是② C.膝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位于伸肌中 D.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B处,仅结构③上电表指针会偏转,结构④ 上不偏转 答案:A 解析:刺激A,虽然有应答,但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膝反射,A错误;从图中看,膝反射的反射弧中无中间神经元,为二元反射弧,其反射中枢是②,B正确;膝反射进行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④所在神经元并不兴奋,C、D正确。 9.[2019·广东肇庆五校联考]研究人员用狗做了三个实验,实验Ⅰ:狗吃食物能自然的分泌唾液;实验Ⅱ:在发出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狗也能分泌唾液;实验Ⅲ:在发出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即使在只有上述铃声的情况下狗也能分泌唾液。下列对上述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传出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 B.实验Ⅰ、Ⅱ和Ⅲ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 C.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Ⅲ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 D.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答案:B 解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唾液腺组成,A正确;实验Ⅰ和Ⅱ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两者都是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但实验Ⅲ的反射弧与前两者不同,这是一个条件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错误;实验Ⅲ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Ⅲ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C正确;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正确。 10.[2019·湖北联考协作体模拟]如图表示神经元的轴突与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突触联系的另一种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由②③④构成 B.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消耗能量并依赖于②的选择透过性 C.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 D.①中的兴奋性物质释放并作用于④时,④处的外表面为负电位 答案:B 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对应示意图中的②③④,A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突触间隙内是组织液,是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C正确;兴奋产生时,细胞膜外表面的电位表现为负电位,细胞膜内为正电位,D正确。 11.[2019·广东联考]静息电位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为基础的。将神经浸泡在某一溶液(模拟细胞外液,但无Na+)中,则该神经( ) A.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 B.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 C.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 D.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 答案:D 解析:神经细胞处于静息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分受刺激时,此部位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由于该神经浸泡在无Na+的溶液中,Na+不能内流,所以不能产生兴奋。 12.[2019·江西九江月考]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电位是指①②之间的膜内电位差 B.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C.图乙的分泌物可能是递质或某种激素 D.图甲中动作电位的形成是钾离子内流 答案:C 解析:静息电位是指神经纤维未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差,A错误;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Na+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但Na+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图乙的分泌物可能是递质或某种激素,C 正确;图甲中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Na+内流,D错误。 13.[2019·河南林州一中调研]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 B.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 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高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大 答案:D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a处有神经节,所以a是传入神经,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A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起作用后就失去活性,B正确;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会大于c处,因为c处相当于突触,突触处会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化,兴奋传递时间延长,C正确;如果将神经纤维置于高Na+环境中,动作电位将变大,因为动作电位是Na+的内流引起的,D错误。 14.[2019·河南豫南六市模拟]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离不开生物膜的转移和融合 B.线粒体可以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C.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有关 D.激素只有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离不开生物膜的转移和融合,A正确;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提供能量,而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与细胞膜上离子的进出有关,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正确;激素只有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 15.[2019·大庆铁人模拟]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刺激a点则效应器不会作出反应 B.刺激a点只有甲电位计指针发生偏转,刺激b点甲和乙电位计指针均可发生偏转 C.该反射弧所完成的反射中没有大脑皮层参与,所以为非条件反射 D.人体完成一次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答案:A 解析:a点所在的部位是传出神经,刺激a点,产生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可以传到A效应器,作出反应,A错误;刺激a点,兴奋在传出神经中双向传导,向下能使甲电位计指针发生偏转,向上可传到神经中枢,因有突触存在,兴奋不能由突触后膜传递到突触前膜,故乙电位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刺激b点,兴奋在传入神经中双向传导,向上首先传到乙电位计,发生偏转,到达神经中枢,继续通过传出神经,传到甲电位计,引起偏转,B正确;该图所示的反射弧所完成的反射中没有大脑皮层参与,所以为非条件反射,C正确;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D正确。 16.[2019·安徽巢湖十校联盟联考]如图所示为某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别刺激a点和b点均能引起效应器反应,但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 B.给a点一次有效刺激后,a点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正→负→正 C.刺激a点后,b点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说明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D.刺激b点,膜外大量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 答案:C 解析:刺激a点和b点能引起效应器反应,但未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A正确;给a点一次有效刺激后,a点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正→负→正,B正确;刺激a点后,b点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只能说明兴奋可以由a传到b,不能说明兴奋能否由b传到a,则不能说明兴奋传递是单向的,C错误;刺激b点,膜外大量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D正确。 17.[2019·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④的形成主要由②完成 B.图中⑤主要通过胞吐进行释放 C.若刺激A点一次,图中电流表B将偏转一次 D.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线粒体、②是高尔基体、③是内质网、④是突触小泡、⑤是神经递质。突触小泡的形成与②高尔基体有关,故A正确;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然后以胞吐的方式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故B正确;若刺激A点一次,兴奋传至电流表右接触点处,该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发生偏转,当兴奋继续传至左接触点处,该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发生相反方向的偏转,共偏转两次,故C错误;兴奋传递是耗能过程,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则能量释放减少,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故D正确。 18.[2019·重庆质检]如图为闰绍细胞(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参与调节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使闰绍细胞产生兴奋 B.图中有三个神经元,构成三个突触 C.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能实现负反馈调节 D.图中三个细胞构成了一个反射弧 答案:D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会将兴奋传到闰绍细胞,使其产生兴奋,A正确;图中有三个神经元,构成三个突触,B正确;闰绍细胞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当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之间的环状联系可使运动神经元1由兴奋状态恢复为抑制状态,故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能实现负反馈调节,C正确;图中不涉及感受器和效应器等结构,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 19.[2019·湖南郴州质检]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的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促进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一致,但不是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答案:B 解析: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正确;分析图1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错误;该麻醉药的作用机理是阻断Na+通道,导致Na+无法内流,使突触后膜无法产生兴奋,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所以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γ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正确。 20.[2019·天津一中摸底]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答案:D 解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被突触小泡膜将其与细胞质分开,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实现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C正确;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如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则Na+内流,如果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则Cl-内流,D错误。 课时测评⑱ 综合提能力 课时练 赢高分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青岛调研]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相关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系 B.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 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D.饮酒过量的人表现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答案:A 解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A正确;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V区和W区,B错误;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的是下丘脑,C错误;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皮层,因为大脑皮层中有语言中枢,D错误。 2.[2019·吉林模拟]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答案:B 解析:兴奋在神经元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神经冲动。给予某种药物后,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不变,但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说明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均不受影响,A、D错误;该药物应该是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B正确;该药物的化学结构无法推断,C错误。 3.[2019·合肥调研]如图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上的电位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钠离子内流是被动运输 B.轴突膜处于④和⑤状态时,钾离子外流不消耗细胞能量 C.动作电位产生时,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是需要特定载体和能量的 答案:C 解析:图示②过程中钠离子从膜外高浓度到膜内低浓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即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图中④、⑤过程中钾离子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发生外流,不消耗能量,B正确;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错误;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需要钠钾泵的作用,它转运离子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4. [2019·河南名校联盟联考]图示为神经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膜电位的变化可导致结构①的定向移动和②的释放 B.物质②在突触间隙的扩散,离不开组织液的运输作用 C.结构④的开启可使物质②进入细胞内而引起乙细胞的兴奋 D.图中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等功能 答案:C 解析:甲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的电位变化,可导致结构①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并向突触前膜方向移动,并且释放②神经递质,A正确;物质②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扩散,离不开组织液的运输作用,B正确;结构④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能与物质②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乙细胞的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不能进入突触后神经元,C错误;图中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等功能,D正确。 5.[2019·大庆铁人模拟]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 B .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 C.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D.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但受刺激后效应器可能产生反应 答案:D 解析:反射的形成除完整的反射弧外,还需要一定的有效刺激,A错误;没感觉产生,可能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或感觉中枢出现问题;整个反射弧的任何部位受损,都会造成没有运动产生,B错误;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错误;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但受刺激后,兴奋若能传到效应器,就会产生反应,D正确。 6.[2019·黑龙江实验中学测试]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兴奋传递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递的方向相反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共同构成,A正确;兴奋传递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B正确;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错误;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D正确。 7. [2019·广东惠州调研]下列关于如图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B.切断E处,刺激B处,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C.当兴奋传到E处时,该处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是从A依次经B、C、D、E最后到F 答案:A 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A错误;在反射弧中,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传递到效应器,切断E处,B处的兴奋不能传递到效应器,因此效应器无反应,B正确;兴奋传递到E处时,该处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C正确;A是感受器,F是效应器,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方向是从A经B、C、D、E最后传到F,D正确。 8.[2019·海南八校联考]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B.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C.静息状态下,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 D.兴奋在反射弧上双向传导和传递 答案:D 解析:神经元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A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B正确;静息状态下,K+大量外流,神经纤维膜电位分布是外正内负,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C正确;因为兴奋经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也是单向的,D错误。 9.[2019·甘肃武威六中过关]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兴奋可以在④处双向传导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答案:C 解析:④表示传出神经,是反射弧的一部分,在反射弧中,兴奋是单向传递的,A错误;兴奋传导的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①→②→③→④→⑤,B错误;在传入神经中,信号在突触前膜上由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C正确;③是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而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功能的是大脑皮层,D错误。 10.[2019·河北邯郸摸底]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释放的位置 B.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C.组织液中Na+浓度的大小与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无关 D.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后,也可能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D 解析: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作用的位置,A错误;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B错误;动作电位是由于组织液中Na+内流造成的,因此Na+浓度的大小与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有关,C错误;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后,也可能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 11.[2019·广东中山一中测试]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兴奋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2+的升高会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下列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 ) A.Na+流入细胞内 B.Ca2+流入细胞内 C.K+流出细胞 D.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答案:C 解析: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Na+流入细胞内,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A正确;Ca2+流入细胞内,会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B正确;K+流出细胞导致静息电位的产生,不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C错误;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有利于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的释放,D正确。 12.[2019·西安一中考试]图A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图B表示电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图A神经纤维置于低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大 B.甲区或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状态 C.丁区域的膜电位一定是K+外流形成的 D.若图A的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则乙处电位可能处于③→④过程 答案:A 解析: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神经纤维膜对K+的通透性增强,K+外流导致,与膜外Na+浓度无关,A错误;如果图A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是从左传到右,由于乙区域是兴奋部位,所以甲区域和丙区域是刚刚兴奋后恢复的静息状态,B正确;图A中丁区域处于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导致的,C正确;若图A的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则乙处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其电位可能处于图B中③→④过程,D正确。 13.[2019·江西高安段考]人体皮肤瘙痒的感觉与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人体的条件反射 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动作电位的峰值将减小或不出现动作电位 C.当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会引起后者兴奋或抑制 D.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等细胞间信息分子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答案:B 解析:形成感觉并未产生应答时,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A错误;动作电位的产生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取决于细胞外与细胞内钠离子的浓度差,B正确;神经递质只与膜受体结合,不进入细胞,C错误;抗体并非体内细胞间信息分子,D错误。 14.[2019·石家庄摸底考试]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B.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 C.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外流 D.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 答案:D 解析: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A错误;GABA通过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B错误;可将白天与夜晚SCN神经元膜内外的氯离子浓度表示为下图,由图可知,夜晚GABA与受体结合,氯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使SCN神经元受抑制;白天GABA与受体结合,氯离子顺浓度梯度外流,使得SCN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变正,神经元兴奋,C错误、D正确。 15.[2019·辽宁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答案:D 解析: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错误;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但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错误;大脑皮层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仅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中的语言中枢有关,C错误;排尿的初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意识丧失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能够控制,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6.[2019·山东临沂质检]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图甲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相应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请分析回答: (1)牵张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兴奋再由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兴奋也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肌肉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刺激e处时,e处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下图中的________。 答案:(1)脊髓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2)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正)反馈 (3)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 (4)舒张 防止肌肉受到损伤 (5)由正(电位)变负(电位) C 解析:(1)牵张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肌肉受牵拉时肌梭产生的兴奋,通过一定路径的传递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说明这种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或反馈)调节。(3)大脑发出的冲动通过脊髓才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这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4)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α传出神经的活动受到抑制,导致相应肌肉舒张,以防止肌肉受到损伤。(5)刺激e处,会产生动作电位,e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静息时膜电位为零,产生动作电位时,局部电流先通过右电极再通过左电极,故电流变化图形为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