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HPV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其疫苗能有效预防女性的宫颈癌。该疫苗在国内获准上市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下列有关HPV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毒的拟核中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 B. 病毒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 C.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D. 该病毒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 【详解】拟核存在于原核细胞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存在拟核,A错误;病毒不能独立代谢,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故病毒应出现在细胞出现之后,B错误;该病毒只含DNA,DNA是其遗传物质,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D错误。 故选C。 2.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和天鹅的越冬地。每年冬季,占全球总数98%的白鹤以及几十万只天鹅会来此越冬。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鄱阳湖的所有候鸟构成一个群落 B. 鄱阳湖中的所有鲫鱼构成一个种群 C. 整个鄱阳湖区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 鄱阳湖中的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详解】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的总和,鄱阳湖的所有候鸟没有包括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鄱阳湖中的所有鲫鱼可构成一个种群,B正确;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为生态系统,故整个鄱阳湖区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D正确。 故选A。 3.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 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 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 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的外膜和向内折叠的内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 【详解】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A错误;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B错误;由分析可知,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需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C正确;观察线粒体的外膜和向内折叠的内膜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D错误。 故选C。 4.关于黑藻和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黑藻和蓝藻都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都有线粒体 B. 黑藻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都有叶绿体 C. 黑藻和蓝藻都能合成蛋白质,所以都有核糖体 D. 黑藻和蓝藻的代谢和遗传都受控制,所以都有细胞核 【答案】C 【解析】 【分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共同点有:都具有细胞膜、核糖体、遗传物质DNA等;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是部分生物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黒藻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据此答题。 【详解】黒藻属于真核生物,含有细胞核,也含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以及线粒体、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但蓝藻含有光合色素和有氧呼吸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属于容易题,着重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在解题时着重注意原核生物细胞中虽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是也有部分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某些特例需要考生进行识记。解答本题首先了解黑藻和蓝藻两种生物的分类地位,黑藻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5.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这种细菌内有许多集光绿色体,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这种细菌是人们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好氧微生物。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 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约95%来自线粒体 C. 该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其位于该菌的拟核中 D. 该菌是自养型生物,因为其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场所是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A错误;好氧细菌没有线粒体,但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B错误;细菌为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C正确;该菌是光能自养型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具有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为题材,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的各结构和功能、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黑藻 ⑤发菜 ⑥青霉菌 ⑦变形虫 A. ①⑦ B. ①②④⑤ C. ①⑤ D. ①⑤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分类判断: (1)病毒(含噬菌体):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2)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等。关于判断细菌:带“菌”字的生物中,“菌”字前有“杆”“球”“弧”“螺旋”等表示形态的字的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 (3)真核生物:有衣藻、水绵等绿藻;海带、紫菜等褐藻;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等)、“菇”类食用菌等真菌;植物、动物。 (4)带“菌”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都是真核生物,带“藻”字的也不一定是原核生物,蓝藻以外的藻类如绿藻、褐藻、红藻都是真核生物。 【详解】①蓝藻是原核生物,①正确;②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③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错误;④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属于真核生物,④错误;⑤发菜是蓝藻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⑤正确;⑥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⑥错误;⑦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⑦错误。综上分析,①⑤是原核生物,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B.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详解】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A正确;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B正确;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C正确;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但是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甘蔗中含有大量的蔗糖,且颜色接近无色,因此适合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 菠菜叶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线粒体,因此适合用于观察线粒体的实验 C. 新鲜的藓类的叶含有叶绿体,且叶片很薄,因此适合用于叶绿体的观察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有细胞核,因此适合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相关实验原理: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3)①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②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详解】甘蔗中含有的主要是蔗糖,蔗糖不属于还原糖,因此不能作为鉴定还原糖的材料,A错误;不能用菠菜叶肉细胞做实验材料来观察线粒体,因为菠菜叶为绿色,影响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新鲜的藓类的叶含有叶绿体,且叶片很薄,因此适合用于叶绿体的观察,C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因含有紫色的大液泡,存在颜色干扰,不适合用于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D错误。 故选C。 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观察线粒体时,需要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置于载玻片上并烘干,有利于染色 B. 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Ⅳ染液染色后,需用清水进行冲洗,洗去浮色 C. 斐林试剂的有关试剂经过一定稀释后可作为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 D. 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只是使细胞死亡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详解】健那绿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染料,故材料不能烘干,A错误;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Ⅳ染液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进行冲洗,洗去浮色,B错误;由分析可知,斐林试剂甲液(NaOH溶液)可以直接用作双缩脲试剂A液,乙液(CuSO4溶液)要稀释5倍当作双缩脲试剂B液使用,C正确;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关于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根尖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脂肪和核酸 B. 人体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引起抽搐,说明微量元素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C. 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 占人体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大的元素是氧,占人体细胞干重的百分比最大的元素是碳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2、C、H、O、N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C、H、O、N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 3、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详解】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没有N,A错误;钙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B错误;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不是都含有C元素,如水不含C。组成细胞的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C错误;由分析可知,占人体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大的元素是氧,占人体细胞干重的百分比最大的元素是碳,D正确。 故选D。 11.大麦种子吸水萌发时,淀粉能够大量水解,主要原因是种子中产生了水解淀粉的淀粉酶。淀粉酶一部分来自种子中原有酶的活化,还有一部分来自新合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淀粉水解产物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后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B. 种子萌发产生淀粉酶的过程中,核糖体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C. 种子在吸水萌发的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不断减小 D. 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物质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代谢越旺盛,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大,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的产物是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呈现砖红色,A正确;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正确;自由水增加,代谢增强,种子在吸水萌发的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逐渐增加,C错误;种子萌发的初期,从外界吸收水分,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导致干重增加。随着种子吸收水分,细胞呼吸旺盛,分解了有机物,使种子干重减少,故萌发种子的干重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D正确。 故选C。 12.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检测通常不是直接测定蛋白质含量,而是通过测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2008年9月“三鹿假奶粉”被曝光,奶粉中被检测到“三聚氰胺”这一化学品,添加后能够造成氮含量增高,从而产生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假象。正常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A. 肽键 B. 游离的氨基 C. 游离的羧基 D. R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详解】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1分子水,形成肽键,因此由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中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肽键中,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如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 a所代表的元素一定含有C、H、O、N、P B. ①过程代表脱水缩合,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C. b不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蛋白质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 d包括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蛋白质主要由C、H、O、N这4种元素组成,很多蛋白质还含有P、S元素,有的也含有微量的Fe、Cu、Mn、I、Zn 等元素。图中a一定含有C、H、O、N,b为氨基酸,c为肽键,①是翻译过程(脱水缩合过程),d表示功能的多样性。 【详解】蛋白质主要由C、H、O、N这4种元素组成,部分蛋白质还含有P、S等元素,因此a中不一定含有P元素,A错误;①过程表示脱水缩合,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B正确;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b氨基酸,氨基酸以碳链为骨架,因此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链骨架构成的,C错误; d表示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14.一条肽链甲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1个甲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B. 合成1个甲分子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 C. 1个甲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羟基 D. 合成甲分子的细胞结构不具有膜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1分子水,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链中的N与氨基酸中的N之和相同,肽链中的O=氨基酸中的O总和-脱去的水中的O。根据题意,肽链甲含有6个N,而水解产生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N,因此肽链甲含有6个氨基酸,氨基酸形成肽链甲时脱去5分子水。 【详解】A. 肽链甲含有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5分子水,假设谷氨酸有X个,根据氧原子守恒,则13=2X+6×2-5,解得X=3,由此可知谷氨酸3个、甘氨酸和丙氨酸共3个,A正确; B. 由分析可知,该肽链是六肽化合物,因此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脱去了6-1=5分子水,B正确; C. 该肽链中含有3个谷氨酸,因此R基中的羧基数是3个,该多肽链的游离的羧基数是3+1=4个,C错误; D. 细胞内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D正确。 15.有关下列概念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表示的含氮碱基,有A、T、C、G四种 B. ②表示的是核糖,含有五个碳原子,称为五碳糖 C. ④表示脱氧核苷酸,是DNA初步水解后的产物 D. 组成DNA的元素有5种,为C、H、O、N、P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故①是含氮碱基、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磷酸、④是脱氧核糖核苷酸、⑤是DNA。 【详解】由分析可知①表示含氮碱基,DNA中的含氮碱基有A、T、C、G四种,A正确;②表示的是脱氧核糖,B错误;④表示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NA初步水解后形成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C正确;组成DNA的元素有5种,为C、H、O、N、P,D正确。 故选B。 16.有关核酸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B. 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C.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D. 人的红细胞的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类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均为DNA。 2、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没有细胞质,A错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拟核,B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均为DNA,其基本组成单位均为脱氧核糖核苷酸,C正确;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动物细胞中也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7.在“噬菌体、大肠杆菌、番茄”这些生物中,组成各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 4、4、8 B. 4、8、8 C. 4、4、4 D. 4、4、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四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四种,在细胞结构的生物中DNA是遗传物质,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噬菌体是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的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大肠杆菌与番茄均属于是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的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因此在噬菌体、大肠杆菌、番茄这些生物中,组成这些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均为4种。 故选:C。 【点睛】对于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单位和功能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8.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是 A.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B.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染色→冲洗涂片→水解→观察 C.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染色→水解→冲洗涂片→观察 D.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染色→冲洗涂片→观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盐酸的作用是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且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具体过程为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该实验结论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因为细胞核区域由于存在DNA被染成绿色,细胞质区域存在RNA,所以被染成红色。 【详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的实验,其正确步骤是:(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2)用盐酸进行水解;(3)用蒸馏水冲洗涂片;(4)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进行染色;(5)观察,应遵循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的原则,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操作步骤,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9.下图是生物体内某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为脱氧核糖,则m有4种,分别是A、G、C、U B. 若m为胸腺嘧啶,则b的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 b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在人体细胞内共有4种 D. 在SARS病毒中可检测到m有5种,a有2种,b有8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种。DNA和RNA各含有4种碱基,组成二者的碱基种类有所不同。 2、由图可知,m为含氮碱基,a为五碳糖,b为核苷酸。 【详解】若a为脱氧核糖,则b为脱氧核糖核苷酸,m有A、T、G、C共4种,A错误;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所以如果m为胸腺嘧啶,则b的名称肯定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B正确;b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由于人体细胞既有DNA又有RNA,故b在人体细胞内共有8种,C错误;SARS病毒只含RNA一种核酸,故m有A、G、C、U共四种,a为核糖,b为核糖核苷酸,有四种,D错误。 故选B。 2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糖尿病人需要定量摄取富含淀粉的事食物 B. 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C.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不只是糖类 D. 麦芽糖水解后产生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属于能源物质,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形成的二糖。 【详解】糖尿病人血糖较高,淀粉经过消化吸收会使葡萄糖升高,加重病情,故糖尿病人需要定量摄取富含淀粉的事食物,A正确;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B正确;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不只是糖类,还有脂质、ATP等化合物,C正确;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构成的,故麦芽糖水解后产生2分子葡萄糖,D错误。 故选D。 21.脂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固醇类物质在细胞中可以起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B. 磷脂是细胞中所有细胞器必不可少的脂质 C. 与糖原相比,同质量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少 D.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质是胆固醇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核糖体和中心体是没有膜的细胞器。 【详解】固醇类物质在细胞中可以起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如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A正确;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核糖体、中心体为无膜的细胞器,不含磷脂,B错误;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原相比,同质量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C错误;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质是磷脂,D错误。 故选A。 22.苹果被誉为益智水果,含有元素Zn。儿童缺Zn,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 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 是细胞中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部分 C. 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有重要作用 D. 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内的无机盐绝大多数是以离子态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态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由题意可知,Zn是形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Zn,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这说明Zn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血钙浓度上升,引起肌肉抽搐 B. 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会下降,从而适应寒冷环境 C. 细胞中的无机盐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D. 新鲜的谷物在晾晒过程中失去的主要是结合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剧烈运动过程中血钙浓度下降,会引起肌肉抽搐,A错误;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下降,细胞代谢减弱,抗逆性增强,从而适应寒冷环境,B正确;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新鲜的谷物在晾晒过程中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D错误。 24.有关细胞膜的制备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猪血的成熟红细胞可以用于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B. 兔血的成熟红细胞不宜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若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离心的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D. 由于新鲜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多,因此需要加蒸馏水制成红细胞稀释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制备细胞膜实验: 1、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2、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 3、实验过程:选材(0.9%生理盐水稀释)→制备临时装片(用滴管吸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滴清水(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 【详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如猪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可用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A正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需要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液进行染色,兔血的成熟红细胞为红色,会影响实验过程中染色后的观察,B正确;如果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离心法获得较纯的细胞膜,C正确;为了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需用血液加适量的生理盐水制备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选择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的原因,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试验室获取纯净细胞膜的方法,难度不大。 25.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经过某种处理后,可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那么处理的方法和血影的主要成分分别是( ) A. 将其放入酒精中;脂质和蛋白质 B. 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蛋白质和糖类 C. 将其放入清水中;脂肪和蛋白质 D. 将其放入清水中;脂质和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一般制备细胞膜把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放在清水中,将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就得到细胞膜了。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详解】根据渗透原理,将动物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如清水)中,细胞会吸水胀破。故放入酒精,生理盐水中都不会使细胞涨破,A、B错误;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是红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以磷脂最为丰富)、蛋白质和糖类,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错误,故选D。 【点睛】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将红细胞放在清水中涨破,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血影”指的就是红细胞的细胞膜。 26.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科研上可以用台盼蓝染色来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其中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 B.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但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C.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D.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流动性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死细胞会丧失选择透过性。 3、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详解】科研上鉴别细胞的死活可用台盼蓝染色,凡是活的动物细胞不会被染成蓝色,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A错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排出细胞,而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被排出细胞;但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也能进入细胞,如某些病菌和病毒等,B正确;细胞膜可以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正确;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如细胞膜表面具有糖蛋白,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D正确。 故选A。 27.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X细胞合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是一种分泌蛋白,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判断不正确的是 A. 除题中指出的FGF9外,分泌蛋白还包括消化酶、抗体和所有激素 B. 可通过抑制X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的功能来治疗抑郁症 C. FGF9的分泌过程,高尔基体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D. FGF9从细胞中分泌后作用于靶细胞,能体现细胞膜的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有些激素不属于分泌蛋白,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A错误;根据“抑郁症患者大脑中X细胞合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是一种分泌蛋白,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可知FGF9在X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加工和运输,因此,可通过抑制X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的功能,通过减少FGF9的合成和分泌来治疗抑郁症,B正确;FGF9属于分泌蛋白,在其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C正确;FGF9通过胞吐从细胞中出来作用于靶细胞,属于细胞间间接信息传递,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抑郁症,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8.糖类是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以下植物细胞的组分中可能含有糖类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液泡 ④细胞质基质 ⑤细胞骨架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都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充当能源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分解糖类提供能量。因此,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2、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 【详解】①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多糖,①符合题意;②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另外还有少量的糖,②符合题意;③液泡内有细胞液,还有糖类、色素、蛋白质等物质,③符合题意;④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等,④符合题意;⑤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不含糖类,⑤不符合题意。综上分析,①②③④符合题意,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骨架的组成,细胞壁、染色体、细胞膜的组成,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2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不同植物细胞内无膜细胞器的种类相同 B. 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多于外膜 C. 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D. 液泡中的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液泡具有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和维持渗透压的作用。 【详解】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而高等植物细胞无膜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A错误;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上都有膜蛋白,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比外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都多,B正确;溶酶体具有消化作用,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D正确。 故选A。 30.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内质网上结合有核糖体,该核糖体中形成的肽链直接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有利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B. 细胞膜中含有大量的脂质,这些脂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是细胞膜能完成多种的生命活动的直接原因 C.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因此蛋白质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D.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为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主要的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次含有少量的糖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详解】内质网上结合有核糖体,该核糖体中形成的肽链直接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加工形成的多肽链由内质网形成分泌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和运输,高尔基体形成囊泡将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运送到细胞膜,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A正确;细胞膜中含有的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是细胞膜能完成多种生命活动的直接原因,B错误;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因此蛋白质功能也具有多样性,C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为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故选B。 31.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河豚肝脏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下图中的(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中①是线粒体、②是叶绿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中心体,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详解】动物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所以在河豚肝脏细胞中存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细胞器,因此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图中①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中心体等亚显微结构,故A、C、D错,选B。 【点睛】1、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显微结构,显微结构一般包括: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核、细胞壁、染色体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亚显微结构,细胞中的细胞器均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 2、植物细胞特有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 32.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 ) A. 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B. 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 叶绿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 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和溶酶体,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此外细胞膜是单层膜,细胞核具有双层膜。 【详解】据图分析,①为光滑的双层膜,内膜不向内折叠,为叶绿体膜;②为单层膜,可以为液泡、溶酶体、高尔基体、内质网膜;③为双层膜,且内膜向内折叠,为线粒体膜;④有两层膜,不连续,即有核孔,因此该膜为核膜,故选A。 33.伞藻结构可分为“帽”、“柄”和“假根”3部分。科学家用地中海伞藻和细圆齿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 B. 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取决于细胞核 C. 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假根”有关 D. 该实验中缺少对照,不能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帽形的假根上,长出帽形的伞帽;帽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形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的伞帽,因此伞藻的形态与“假根”有关。 【详解】分析伞藻嫁接实验的题图实验可知,再生出的伞帽类型与细胞质无关,无法判断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假根”有关,但是无法得知与假根中的细胞核有关,B错误、C正确;该实验相互对照,可以得出相关结论,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解读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分析实验变量和现象,获取结论是解题的重点。 34.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①共有2层膜,能够把核内物质和细胞质分开 B. ②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其中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C. ③是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④是核孔,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能够通过核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核的结构: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分析题图:①是核膜,②是染色质,③是核仁,④是核孔。 【详解】图中①核膜具有双层膜,能够把核内物质和细胞质分开,A正确;②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DNA的主要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色,B正确;③是核仁与rRNA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④是核孔,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的地方,能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和信息交换,但DNA不能通过核孔,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以及相关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5.某同学在学习了细胞结构这部分知识后,绘制了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他所绘制的模式图是 A. 数学模型 B. 概念模型 C. 物理模型 D. 以上均不是 【答案】C 【解析】 【分析】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提出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1)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2)概念模型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 (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例如:细菌繁殖N代以后的数量Nn=2n,孟德尔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3:1”。 【详解】根据分析内容可知,该同学绘制的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是构建了细胞的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6.科学家将100个细胞中的每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时间/天 1 2 3 4 10 30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81 62 20 0 0 0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79 78 77 74 67 65 A. 第1天时,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多于细胞有核部分,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 B. 细胞有核部分的死亡可能是细胞正常死亡或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伤害 C. 细胞无核部分仍能存活一定时间,说明细胞核对细胞并非不可或缺 D. 此实验说明细胞的完整性是其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细胞无核部分的死亡个数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全部死亡;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比无核部分长,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从第二天开始有核部分存活的个数要比无核部分多。有核部分的细胞个别死亡最可能是实验操作使部分细胞损伤,进而导致其中一些细胞死亡,或者部分细胞正常衰老、凋亡。 【详解】表格中,第一天有核部分存活的个体略少于无核部分,不能说明在第一天中无核部分的生活力比有核部分的生活力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统计误差,由于样本数量不够大造成的,A正确;有核部分的细胞死亡,最可能是实验操作使部分细胞损伤,进而导致其中一些细胞死亡,或者部分细胞正常衰老、凋亡,B正确;细胞无核部分的死亡个数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全部死亡,这说明细胞的死活与细胞核有关,C错误;缺少细胞核的细胞生存时间比完整细胞生存时间短,说明细胞的完整性是其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7.如图所示虚线内字母表示相应元素,而A~C表示大分子物质,a~d表示小分子物质,其中a~c是相应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与A为同类化合物,属于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的是_______。 (2)在人体细胞中物质b的种类约为______种,其中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的b叫做__________________。某些B分子有免疫功能,例如____________。 (3)d指的是________;除此之外,固醇类物质还包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是____________,C分子中含有四种碱基,即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化学组成成分上看,与HIV病毒最相似的一种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葡萄糖 (2). 糖原 (3). 20 (4). 必需氨基酸 (5). 抗体 (6). 维生素D (7). 胆固醇、性激素 (8). 核糖核苷酸 (9). 腺嘌呤、尿嘧啶、胞嘧啶、鸟嘌呤(A、U、C、G) (10). 核糖体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HIV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又由元素组成可判断C为RNA,c为核糖核苷酸;B为蛋白质,b为其基本单位氨基酸;A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纤维素,a为其单体葡萄糖;d能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应为维生素D。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中a是葡萄糖,A为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属于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的多糖是糖原。 (2)由分析可知b为氨基酸,人体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在人体细胞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抗体是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3)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故d为维生素D。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4)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构成RNA的c为核糖核苷酸,构成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有腺嘌呤、尿嘧啶、胞嘧啶、鸟嘌呤(A、U、C、G)。 (5)HIV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故从化学组成成分上看,与HIV病毒最相似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 38.已知线粒体是一种具有两层膜的细胞器,下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线粒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被称为细胞的“______________”。 (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某同学为了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需要选用______________作为染色剂,该染色剂将线粒体染成________色。 (3)在线粒体中存在少量DNA。对于菠菜叶肉细胞来说,DNA还存在于_________细胞结构中。 (4)通过研究发现,线粒体中还存在核糖体,由此可以推测在线粒体中还能进行某种生理过程,这一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发现,线粒体的外膜通透性很高,但内膜却几乎是不透性的。科学家想利用已经纯化的线粒体,分离得到外膜。基本思路是:将线粒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经过相应的离心方法得到外膜。 (6)科学研究证实,在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中,大部分细胞质和多数细胞器被丢弃,但全部的线粒体被保留下来,并集中在尾的基部。请问保留线粒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 【答案】 (1). 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 动力车间 (3). 健那绿染液 (4). 蓝绿 (5). 细胞核、叶绿体 (6). 合成蛋白质 (7). 放在清水中,使其吸水涨破 (8). 精子要靠尾部摆动游到卵细胞所在位置,才能与卵细胞结合,这一过程需要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内进行的有氧呼吸 【解析】 【分析】 图示为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图,由图可知,线粒体为双层膜的细胞器,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含有少量DNA和核糖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故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详解】(1)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均在线粒体中进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故线粒体被称为细胞中的动力车间。 (2)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故为了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需要选用健那绿作为染色剂,该染色剂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3)DNA主要存在细胞核,另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分布。 (4)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根据图示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含有核糖体,可知线粒体中还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5)若要分离线粒体的膜结构,可将线粒体放在清水中,使其吸水涨破,然后再通过离心获得线粒体的外膜。 (6)细胞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由于精子要靠尾部摆动游到卵细胞所在位置,才能与卵细胞结合,这一过程需要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内进行的有氧呼吸,故在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中,大部分细胞质和多数细胞器被丢弃,但全部的线粒体被保留下来,并集中在尾的基部,便于为精子的运动提供能量。 【点睛】本题考查线粒体的有关知识,熟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关键,尤其要注意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问题。 39.下图是几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结构上看,与其他三者相比,Ⅲ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Ⅳ属于_____________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Ⅰ是能合成抗体的免疫细胞,则参与抗体合成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在合成抗体过程中,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过程发生在[ ]__________上。 (4)为了将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低等植物 (3). 有叶绿体、细胞壁和中心体 (4). ①②⑥ (5). ⑦核糖体 (6). 差速离心法 【解析】 【分析】 根据细胞结构的特点区分:Ⅰ没有细胞壁和液泡,含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结构图;Ⅱ有细胞壁和液泡及叶绿体等细胞器,是高等植物细胞结构图;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蓝藻的结构图,是自养生物;Ⅳ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是低等植物细胞结构图。①是内质网、②是线粒体、③是中心体、④是叶绿体、⑤是液泡、⑥高尔基体、⑦是核糖体。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Ⅲ是原核细胞结构,其它三个结构均为真核细胞结构,故从结构上看,与其他三者相比,Ⅲ最主要的区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根据分析可知,Ⅳ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是低等植物细胞结构图。 (3)抗体属于浆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抗体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初步加工的蛋白质由内质网分泌的囊泡包裹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最终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所需能量由②线粒体提供。故合成分泌蛋白的具膜细胞器有①内质网、②线粒体、⑥高尔基体。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场所为⑦核糖体。 (4)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体结构的差异以及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0.图甲表示科学家向胰腺腺泡细胞内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后,检测出胰蛋白酶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不同细胞器在不同时间内放射性强度的变化。图丙表示胰蛋白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不同细胞结构膜面积的变化。其中a-f代表各种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科学家所利用的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①上有核孔,核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用图甲中标号和箭头表示)。 (3)图乙中的结构b与图丙中的______(填字母)表示的是同一种细胞结构。图丙中的f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同位素标记法 (2).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 ②→③→④→⑤ (4). d (5). 高尔基体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可知,①是核膜,②是核糖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细胞膜。分析图乙:由于核糖体是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故放射性最先出现在核糖体上,其次进入内质网加工,初步加工的蛋白质再由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a表示核糖体、b表示内质网、c表示高尔基体。分析图丙: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后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由此判断丙中d表示内质网膜、e表示细胞膜、f表示高尔基体膜。 【详解】(1)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采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运输的通道,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胰蛋白酶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②核糖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细胞膜。 (3)由分析可知,图乙中的b和图丙中的d都表示内质网,图乙中的c和图丙中的f都表示高尔基体。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及生物膜系统的知识,意在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及理解能力。 41.某研究小组测定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相关物质干重的百分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在6~20天内小麦种子中淀粉含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研究小组进行了还原性糖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初步的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还原性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颜色深浅与还原性糖含量成正比。 (4)实验步骤: ①取三份等量的分别发育至6、12、18天的小麦种子,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还原性糖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还原性糖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三只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5)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先增加后保持稳定 (2). 还原糖不断转化成淀粉 (3). 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4). 等量且适量的现配的斐林试剂 (5). A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深,其次是B试管,C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浅 【解析】 【分析】 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还原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淀粉的含量逐渐升高,蛋白质的含量基本不变,种子成熟后,淀粉含量最高,占干重的80%左右。 【详解】(1)由图可知,成熟的小麦种子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淀粉,在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中淀粉含量的变化是先增加后保持稳定。 (2)由图可知,在种子成熟的6~20天内,还原性糖含量逐渐减少,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基本不变,故可知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还原性糖转化成了淀粉。 (3)鉴定还原性糖的原理为:还原性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颜色深浅与还原性糖含量成正比。 (4)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成熟期的种子,因变量为还原性糖的多少,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通过观察砖红色沉淀的颜色深浅来反应还原性糖的多少。实验设计如下: ①取三份等量的分别发育至6、12、18天的小麦种子,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还原性糖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还原性糖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现配的斐林试剂; ④将三只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5)根据实验结果可预期A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深,其次是B试管,C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浅。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代谢和鉴定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信息提取分析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