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

2020 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 考纲、考情——知考向 核心素养——提考能 最新 考纲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 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生命 观念 结构与功能观:免疫细胞具 有不同的功能、免疫系统受 损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异常。 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关注 免疫异常疾病,关爱艾滋病 病人 全国卷 考情 2017·全国卷Ⅰ(4)、 2016·全国卷Ⅰ(31)、 2015·全国卷Ⅱ(5)、 2014·全国卷Ⅱ(30)、 2013·全国卷Ⅱ 科学 思维 比较与归类:比较各种免疫 细胞的特点、非特异性免疫 与特异性免疫;建立模型: 构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 模型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助学巧记 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2.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教材VS 高考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新生儿接种疫苗后可诱导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016·全 国卷Ⅰ,31(2)](  ) (2)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2015·全国卷Ⅱ,5B)(  ) (3)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不属于胞吐(2015·全国卷Ⅱ,3A)(  ) (4)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 T 细胞和 B 细胞(2013·全国卷Ⅱ,4B)(  ) 提示 (1)√ (2)× 抗体通过和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溶菌酶通过将细菌的化学成分水解,故与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不同。 (3)× 抗体是大分子有机物,浆细胞分泌抗体是胞吐过程。 (4)√ 2.教材·拓展·拾遗 (1)(人教版必修 3 P36“内文”)吞噬细胞在免疫活动中参与哪几道防线? 提示 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 T 细胞。 (2)(人教版必修 3 P35“概念图”)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 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 提示 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 T 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 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围绕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考查生命观念 1.(2013·全国Ⅱ卷)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 B 细胞、T 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 T 细胞和 B 细胞 C.吞噬细胞和 B 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解析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 错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B 细胞和在胸腺 中发育成熟的 T 细胞,普遍分布于血液和淋巴液中,B 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 细胞、B 细胞、T 细胞、浆细胞、效应 T 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等,C 正确;抗体属 于分泌蛋白,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D 正确。 答案 A 2.(2019·河南安阳市调研)下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 f 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和 b 都属于免疫细胞 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C.d 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 c 和 d 有关 解析 根据图中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的来源可知 e、f 为记忆细胞,c、d 为 B 细 胞和 T 细胞,b 为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人体内各种 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T 细胞既参与 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e、f 会迅速分化形成 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使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答案 D 盘点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处理和传递抗原,吞噬抗原— 抗体复合物 T 细胞 造血干细胞(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 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 B 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浆细胞 B 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 T 细 胞 T 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 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结合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考查生命观念 3.(2014·海南卷,13)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 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解析 唾液中的溶菌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病原菌,A 正确;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 一定的屏障作用,B 正确;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对多种病原菌具有 吞噬作用,C 正确;B 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D 错误。 答案 D 4.(2019·太原模拟)右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图中细胞 A 是效应 T 细胞 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解析 A 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故图中的 A 细胞 为吞噬细胞,A 错误;该过程表示吞噬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吞噬病原 体,并将病原体消化,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B 错误;人体免疫的第二道 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 错误;多数情况下,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对机体 的侵袭,D 正确。 答案 D (1)“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2)“T 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 (3)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 于第一道防线,应为非特异性免疫,如胃酸杀菌等。 (4)只要涉及抗体、记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等均属于特异性免疫。    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两种特异性免疫过程分析 2.“三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 (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 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更快、更高、更强,如下图: 点悟 (1)只有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才会迅速增殖分化,从而产 生大量效应细胞(同时也产生许多记忆细胞)。 (2)二次免疫不仅适用于体液免疫,也适用于“细胞免疫”。 教材VS 高考 1.高考重组 判断正误 (1)效应 T 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2018·江苏卷,9A)(  ) (2)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2017·江苏卷,15A)(  ) (3)T 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2012·海南卷,16B)(  ) 提示 (1)× 效应 T 细胞由 T 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2)× 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3)√ 2.教材·拓展·拾遗 (教材 P37 图 2-15、2-16 改编)(1)依据图形信息确认细胞名称,请依次写出细胞 ①~④名称并指明判断依据。 提示 由细胞①可直接吞噬病原体可确认其为吞噬细胞 由细胞②可产生抗体可确认为浆细胞 由细胞③内含入侵病毒可确认其为靶细胞 由细胞④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可确认其为效应 T 细胞 (2)据图分析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①A 免疫、B 免疫分别是哪种免疫? 提示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请具体指出细胞 a~g 名称,其中“不能识别抗原”“能识别抗原但不具特异性 识别功能”及“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依次是哪些? 提示 a—吞噬细胞 b—T 细胞 c—B 细胞 d—效应 T 细胞 e—记忆 T 细胞  f—浆细胞 g—记忆 B 细胞 其中 f 不识别抗原,a 识别抗原但不具特异性识别功能,其余(bcdeg)均可特异性 识别抗原 ③如果胸腺被切除,则对 A 免疫、B 免疫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 A 免疫功能全部丧失,B 免疫功能保留一部分。  直接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特点及判定 1.(2018·经典高考,改编)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效应 T 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C.健康人的 T 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解析 效应 T 细胞由 T 细胞分化而来,A 错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 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B 正确;健康人的 T 细胞不可以直接移植到肿瘤患者体 内,可能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C 错误;特异性免疫都是后天受病原体感染形成 的,D 错误。 答案 B 2.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位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细胞 c 只能为浆细胞 D.细胞 b 只能为 T 淋巴细胞 解析 根据“抗体”和“靶细胞”可推断出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 胞免疫,A 正确;抗体是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B 正确; 根据“抗体”和“靶细胞”可推断出细胞 c、d 分别为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C 正 确;浆细胞来源于 B 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来源于 T 细胞和记忆细胞, 故 b 细胞可能为 T 细胞或记忆细胞,D 错误。 答案 D  围绕免疫应答过程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3.(2014·全国卷Ⅱ,30)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 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 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 A 灌胃),并检测免 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 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 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 T 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 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 T 淋巴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 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 T 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特异性免疫中,T 细胞可产生________,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细胞可在 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______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解析 (1)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 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效应 T 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与被病原 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使之裂解死亡。(3)在体液免疫中,T 细胞可产生淋 巴因子,使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的功能就是产生抗 体,抗体再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答案 (1)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 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淋巴因子 B  抗体 考点三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 1.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连线) 2.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 3.免疫学应用 1.(人教版必修 3 P40,T3 及 P41 科学·技术·社会·讨论题改编)人的免疫系统能成功 抵御大多数病原体,但为何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如下 6 种行为能否传染艾滋 病?为什么? ①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②与之拥抱 ③触摸病人摸过的门把手 ④被叮咬过 艾滋病病人的蚊虫叮咬 ⑤与患者共用冲水马桶 ⑥与患者共用文身、文眉器械 提示 因为艾滋病病毒直接杀死的是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 T 淋巴细胞,当 T 淋巴细胞被杀死之后,免疫系统就处于瘫痪状态,因而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 在所列举行为中,①~⑤均不会传染艾滋病,因这些行为均不接触含 HIV 的体液; 而⑥则可传染艾滋病,因该行为可能接触到含有 HIV 的体液。 2.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请思考判断: (1)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图中的)哪种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 (2)方法①与方法②哪种方法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 (3)方法②往往要多次注射抗原类物质,为什么?有人在成功接种了 H7N9 疫苗后 一段时间又患了流感,其原因可能是? 提示 (1)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方法②进行免疫产生抗体 需要一段时间,故用方法①较好。 (2)方法②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会获得比方法①更 持久的免疫力。 (3)通过多次注射抗原类物质(疫苗)可以增加体内记忆细胞数量,以提高机体的免 疫力。 接种了 H7N9 疫苗后一段时间后还是患了流感,可能原因有:一是 H7N9 流感病 毒发生了变异或者感染的病原体不是 H7N9 流感病毒,导致原来产生的抗体或记 忆细胞无法识别新的流感病毒;二是接种疫苗量太少或者时间过久,体内特异的 记忆细胞和抗体太少甚至没有。 1.(2017·全国卷Ⅰ,4)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 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 少量的 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 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 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解析 题干信息表明,初次注射 A 时,实验小鼠并未出现明显异常,而再次注射 A 时,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符合“机体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刺激” 时的过敏反应特点。 答案 C 2.(2016·全国卷Ⅰ,31)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 B 淋巴细胞 破裂、T 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___可诱导 B 淋巴细胞增殖、分 化成____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起 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 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出 两点即可)。 解析 (1)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细胞。感染病毒甲后, 乙的 B 淋巴细胞破裂、T 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故更容 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疫苗是指用特定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 制品,可以作为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体液 免疫过程中,抗原经过免疫细胞处理后可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 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 量抗体,从而发挥二次免疫反应。(3)胞吞、胞吐是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需要 细胞消耗能量,被运输分子需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实现大分子出入细胞。 答案 (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澄清易混易错·强化科学思维 [易错易混] 易错点 1 误认为每个浆细胞能产生“许多种”抗体 点拨 动物在免疫反应的过程中,体内产生的抗体多达百万种以上,然而,每个 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必须设法克隆 单一浆细胞,使之成为细胞群。 易错点 2 混淆外毒素、抗毒素、类毒素、凝集原、凝集素 点拨 类毒素、外毒素、凝集原均属“抗原”,抗毒素、凝集素均属“抗体”。 易错点 3 混淆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 点拨 界定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 易错点 4 混淆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内涵、外延 点拨 ①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均涉及抗体)。 ②区别: [深度纠错] 1.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 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 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 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 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C.外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解析 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产生抗毒素, 所以外毒素属于抗原,抗毒素属于抗体,抗原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抗体的化 学本质是蛋白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 答案 A 2.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 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 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 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B.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D.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解析 选项 A 正确,由图可知,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选项 B 错误,临床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选项 C 错误,浆细胞 不能识别致敏原。选项 D 错误,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答案 A 3.用 H1N1 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注入人体,可有效预防 H1N1 流感,下列关 于注射疫苗后体内发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 细胞受到该疫苗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 T 细胞 B.在临床上通过向感染者输入治愈者的血清也可达到明显治疗效果,这与注射疫 苗的原理是相同的 C.该反应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的功能 D.参与该反应过程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等 解析 T 细胞受到该疫苗刺激后,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A 错误;注射 疫苗属免疫预防;注射治愈者血清属免疫治疗,二者原理不同,B 错误;该反应 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不能看出其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C 错误;参 与该反应过程的抗体、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 正确。 答案 D 随堂·真题&预测 1.(2015·全国卷Ⅱ,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 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 HIV 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 T 细胞数量有关 解析 抗体只能在体液中与抗原结合,无法进入细胞内消灭病原体,A 错误;抗 体抵抗病毒的机制是抗体可以与病毒结合,从而抑制病毒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 黏附,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而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是将细菌的化学成分水 解,B 错误;Rous 肉瘤病毒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中, 诱发人细胞癌变,属于致癌因子,C 错误;人感染 HIV 后发病程度与病毒浓度呈 正相关,与 T 细胞数量呈负相关,D 正确。 答案 D 2.(2014·全国卷)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T 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 T 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 B 细胞增殖 解析 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可刺激 B 细胞,促进其增殖与分化。 答案 D 3.(2016·海南卷,1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解析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相互影响,A 错误;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 线中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B 正 确;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属于免疫缺陷病,C 错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监控和清除功能可以清除体内 的异常细胞,D 错误。 答案 B 4.(2020·高考预测)下图表示人体某种病的致病机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 细胞能不断增殖    B.b 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c 物质是淋巴因子 D.该病是自身免疫病 解析 图示抗体与红细胞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该病是自身免疫病,D 正 确;a 细胞能产生抗体,a 细胞表示的是浆细胞,浆细胞不能增殖,浆细胞产生的 物质是抗体,不是淋巴因子,A、C 错误;b 是吞噬细胞,其能识别抗原,但不能 特异性识别抗原,B 错误。 答案 D 亮剑高考 18 艾滋病与 HIV (时间:15 分钟) [规律方法] (1)病因:艾滋病(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 侵入人体后,主要 攻击 T 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2)死因:艾滋病患者最终因无法抵抗其他病原体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3)防治:HIV 为逆转录病毒,其内的 RNA 通过逆转录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DNA 并 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①理论上,特异性阻断逆转录的药物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②由于 HIV 有多种变异类型,因此预防疫苗很难制备;③洁身自爱、拒绝毒品、 杜绝性滥交等,是最佳的预防措施。 (4)传播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中的 接触不会传播 HIV,包括共同进餐、拥抱或接触患者接触过的门把手等,另外,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虫咬正常人,也不会传染艾滋病。 [方法体验] 1.(2019·江西七校联考)生物学家巴尔的摩认为,艾滋病病毒找到了“愚弄”人类 免疫系统的方法,目前科学家试图以抗体或加强人类免疫系统来防御艾滋病毒的 方法都以失败告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就是破坏所有特异性免疫 B.HIV 是抗原,但人体不能产生与 HIV 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HIV 不是抗原,不能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 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或恶性肿瘤 解析 HIV 主要攻击破坏 T 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体液免疫部分丧失, A 错误;机体可以在 HIV 的刺激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但抗体无法消除细胞内的 病毒,B 错误;HIV 是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C 错误;HIV 通过破坏 T 细胞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因此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多 种病原体的侵袭或恶性肿瘤,D 正确。 答案 D 2.(2018·河北衡水中学七调)下列有关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艾滋病患者易患恶性肿瘤,说明其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大幅减弱 B.女性感染者体内的 HIV 中的遗传物质一般不能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 C.HIV 可刺激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 D.侵染宿主细胞时,HIV 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解析 免疫系统借助监控和清除功能清除肿瘤细胞,A 错误;HIV 主要入侵 T 细 胞,不侵染生殖细胞,女性感染者体内的 HIV 中的遗传物质一般不能通过生殖细 胞传给子代,B 正确;HIV 不能直接作用于浆细胞,而是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形 成浆细胞,再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C 错误;HIV 是逆转录病毒,外壳上存 在逆转录酶,HIV 侵染宿主细胞时,部分蛋白质外壳一起进入宿主细胞,D 错误。 答案 B 3.(2019·山西晋城市模拟)下列关于艾滋病防治的研究思路不正确的是(  ) A.研制出一种能够有效毁灭 HIV 的新型药物 B.将病毒控制在宿主细胞内部,将来这些细胞会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自主死亡 C.通过药物有效抑制 HIV 的复制 D.科学家研制出特异性抑制逆转录的药物,也无法治疗艾滋病 解析 研制一种能够有效毁灭 HIV 的新型药物,这是一种防治艾滋病的思路,A 正确;将 HIV 控制在宿主细胞内部使其不扩散,也是一种防治艾滋病的思路,B 正确;用药物有效抑制 HIV 的复制,同样是一种防治艾滋病的思路,C 正确;研 究出特异性抑制逆转录的药物,可以使 HIV 不能大量增殖,是一种防治思路,D 错误。 答案 D 4.(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逆转录病毒,由于逆转录酶 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因而 HIV 的变异频率非常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 B.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会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C.逆转录酶能以病毒 RNA 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 D.同一被感染个体不同时期体内 HIV 的基因存在较大差异 解析 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A 正确;艾滋病可以 通过血液传播,所以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会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B 正确; 逆转录酶能催化以病毒 RNA 为模板合成 DNA 的过程,C 错误;同一被感染个体 不同时期体内 HIV 的基因有较大差异,D 正确。 答案 C 5.(2019·博雅闻道联考)下图为 HIV 作用机理示意图,其中前病毒是指整合到宿主 细胞染色体上的病毒 DNA,它会随着宿主 DNA 的复制而复制。抑制剂 NRTIs 可 抑制 HIV 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IV 感染过程中发生 RNA 的复制 B.NRTls 不能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 C.前病毒复制时以 DNA 两条链为模板 D.NRTIs 可作为治疗艾滋病人的药物 解析 图示显示 HIV 感染过程中发生了逆转录过程,A 错误;NRTIs 可抑制 HIV 逆转录酶的作用,因此可抑制 HIV 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可作为治疗 艾滋病人的药物,B、D 正确;HIV 前病毒复制时是以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C 正确。 答案 A 6.(2018·湖南长郡中学新高三实验班选拔考试)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 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 RNA 病 毒。HIV 由核衣壳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衣壳包括衣壳蛋白、两条单链 RNA、逆 转录酶等。下图一是 HIV 侵入人体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图二表示 HIV 感染人体 后,体液中 HIV 浓度与 T 细胞数量的关系。分析回答: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细胞表面的 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 ________细胞并侵入。这一过程________(填“有”或“没有”)体现细胞间信息 交流的功能。 (2)经过程②、⑤产生的转录增强因子增强了病毒基因的转录,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________调节,其对病毒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如果给 AIDS 患者大量注射用 CD4 修饰过的人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 HIV 识别、入侵。因 HIV 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 HIV 的“陷阱细 胞”。这为治疗 AIDS 提供了新的思路。HIV 在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二中表示 HIV 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在曲线Ⅱ中 AB 段呈上升状态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艾滋病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 下降。艾滋病患者最终的死亡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HIV 攻击的是 T 细胞,由于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该病毒侵入 T 细胞不 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系统作用的结果对系统中的过程的增强作用属于正 反馈调节。从图中分析可知,过程②、⑤产生的转录增强因子促进了病毒经逆转 录产生的 DNA 的转录,进而产生更多的病毒遗传物质 RNA 和合成病毒蛋白质的 模板 mRNA,最终病毒在短时间内快速增殖。(3)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众 多细胞器,HIV 不能在其中进行逆转录和翻译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因此无法产生 子代病毒。(4)HIV 侵入机体后迅速增殖,初期大部分会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杀死, 而到后期由于 T 细胞受到破坏,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几乎丧失,因此 HIV 大量 增殖,符合此关系的曲线为Ⅰ。AB 段是 T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的增殖过程。(5)由 于 HIV 攻击 T 细胞,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几乎丧失,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 能下降,因此机体易被病原体感染,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答案 (1)T 没有 (2)正反馈 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复制出大量病毒 (3)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答案合理即可) (4)Ⅰ T 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 (5)监控、清除 T 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 使人无法抵抗病原体感染,或者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