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备考精编金卷生物试题(A卷)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精编仿真金卷 生 物(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单选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导致人患沙眼的病原体,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可以确定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有细胞壁 B.有细胞膜 C.没有线粒体 D.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它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 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 B.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 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 4.下列关于RNA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和蛋白质分子都含C、H、O、N四种元素 B.RNA在细胞核中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RNA和蛋白质完全相同 D.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RNA的结构不具有多样性 5.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 C.图中“—”代表的化学键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6.已发现人体有20余种必需的无机盐,其中人体需要较多而在饮食中又容易供给不足的有钙、磷、铁。下面关于无机盐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人体对铁的摄入量不足,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 B.人体血液中Ca2+的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C.镁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镁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D.细胞中无机盐的功能主要用于合成各种化合物 7.将蛋清溶液作如下两种方式的处理,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③过程有水分子的产生,④过程有水分子的消耗 B.③、④过程的处理,都能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遭到破坏 C.①、②过程的处理,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 D.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不会变紫色 8.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膜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均相同 C.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D.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9.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 B.中心体和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 D.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 10.红苋菜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若将红苋菜叶片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热,随着水温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红色,其原因是 A.花青素在水等无机溶剂中难以溶解 B.水温升高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增大 C.加热使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热使叶肉细胞的生物膜被破坏 11.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值在5.0左右(正常情况下细胞内液pH值在7.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蛋白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溶酶体是对其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之一 C.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12.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细胞核是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D.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1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借助转运蛋白,但不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14.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溶质的浓度均比细胞液溶质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只有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5.研究者将大蒜的根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磷酸盐溶液中,4h后测定得到图所示的磷吸收速率曲线。对本实验现象作出的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磷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大蒜根尖细胞 B.磷吸收速率受到膜上载体数量制约 C.磷吸收一定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D.磷的吸收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6.植物细胞中水和矿质元素离子会表现出某些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细胞中的K+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土壤溶液中 B.矿质元素离子在细胞内积累可引起外界溶液中的水进入细胞 C.根细胞吸收的矿质元素能够以离子的形式贮存在液泡中 D.叶肉细胞中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水分子属于结合水 17.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都是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发生改变 C.低温使酶分子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 D.酶与无机催化剂降低的活化能不同 18.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19.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能直接利用光能 B.红光照射时,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可传递给叶绿素a C.光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需要有ADP的参与 D.红光照射时,叶绿素b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 20.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A.C3和C5都迅速减少 B.C3和C5都迅速增加 C.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 21.某同学将新鲜金鱼藻置于盛有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改变灯泡与烧杯的距离,测定得到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15~45cm之间,气泡产生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 C.小于60cm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D.60cm时,光线太弱导致光合作用完全停止 22.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23.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24.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5.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可使生物体细胞的种类数增加 B.衰老的细胞内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向内折叠 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增大 D.细胞癌变后,细胞膜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蛋白减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10分)某种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可以作为药物来使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图为该脑啡肽的结构式。请回答问题: (1)组成氨基酸的四种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氨基酸分子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叫___________。 (2)构成一个脑啡肽的氨基酸数目是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种氨基酸参与了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目是___________。 (3)如果上图中的氨基酸顺序发生了改变它______(是或否)还会具有脑啡肽的功能。为什么?________。 27.(10分)下图1为细胞合成与分泌淀粉酶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 请回答问题: (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控制该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4]_____中。 (2)图1中,淀粉酶先在___________合成,再经[2]___________运输到[1]___________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细胞膜外,整个过程均需[3]___________提供能量。 (3)图2中,糖类分子可形成图中[5]___________,或可形成糖脂,这些糖类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的是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8.(10分)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生质体体积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从原生质体___________,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 (2)在60s后,处于2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溶质浓度将_____,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___溶液。要使该细胞快速复原,应将其置于______中。 (3)在120s后,处于2mol·L−1乙二醇溶液中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溶质浓度___________。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______ _____等结构。 29.(10分)为研究草本植物骆驼刺在灌木层下方荫蔽环境中不易生长的原因,科研人员利用黑网遮光进行实验,测定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实验 条件 叶绿素a含量 (mg·g−1) 叶绿素b含量 (mg·g−1) 呼吸速率 (μmol CO2·m−2·s−1) 最大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1) 荫蔽 1.53 0.68 2.09 19.02 自然光 1.24 0.67 3.43 17.67 (1)骆驼刺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膜上。测定光合色素含量时,将骆驼刺叶片 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适量_________进行充分研磨,获得色素提取液,测定不同种类色素的含量。 (2)由实验结果可知,荫蔽条件下叶肉细胞中的_____含量明显增加,推测这一变化有利于叶片吸 收和利用光能,促进_____阶段的能量转换。 (3)与自然光下的结果相比较,骆驼刺叶片在荫蔽条件下真(总)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_,据表中数据分析,其原因是 。 (4)虽然荫蔽条件下骆驼刺发生这样的适应性变化,但进一步实验表明荫蔽条件下骆驼刺死亡率远高于自然 光照组。科研人员推测骆驼刺在隐蔽环境所出现的适应性特征可能导致其蒸腾作用失水过度而死亡。为验证 此推测,可初步对自然光和荫蔽条件下骆驼刺叶片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测定、比较,可比较的形态特征有 。 30.(10分)下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与个体生命活动的关系,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正常个体的生命活动不包括___________。 (2)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__________ (填图中的 标号)。 (3)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__________ 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某生物细胞的分裂情况,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则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图2中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_个DNA分子。 图1 图2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精编仿真金卷 生 物(A)答 案 1. 【答案】D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不是细胞壁和细胞膜,D正确。 2.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才可以理解细胞学说揭示的生物的统一性,而不是多样性。根据分析细胞学说没有揭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也没有揭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细胞之间的差异性,揭示了生物界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ABD错误,C正确。 3. 【答案】D 【解析】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元素都是氧,数量最多的是氢,A错误;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水、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糖类和核酸,B错误;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不相同,C错误;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D正确。 4.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组成生物体的RNA和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及在细胞中的分布。R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C、H、O、N、S,A正确;RNA是核糖核酸,DNA是脱氧核糖核酸,RNA在细胞中合成时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NA在细胞中合成时是以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RNA和蛋白质是不一样的,C错误;蛋白质和RNA的结构都具有多样性,D错误。 5. 【答案】C 【解析】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所以该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A正确;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该蛋白质分子含两条肽链,所以至少含有两个羧基,B正确;图中“-"代表的化学键主要是肽键,在核糖体中形成的,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C错误;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共产生了(21-1) + (19-1) =38个水,又由于蛋白质加工过程中有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S-S-,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8×18+2=686,D正确。 6. 【答案】D 【解析】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人体对铁的摄入量不足,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A正确;人体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B正确;镁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镁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C正确;细胞中无机盐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少部分参与形成化合物,D错误。 7. 【答案】C 【解析】③过程中的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会有水生成,A错误;③过程中的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没有破坏肽键,B错误;①过程为蛋白质的盐析,②过程为蛋白质的再溶解,这两个过程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C正确;甲、乙两种溶液中都有肽键存在,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也会变紫色,D错误。 8. 【答案】B 【解析】生物膜是细胞膜、核膜及各种细胞器的膜的统称,A正确;各种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在结构上相似,但不一定相同,例如细胞膜含糖蛋白多些,而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较高,B错误;生物膜的功能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所以蛋白质种类和数目越多,功能越复杂,C正确;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例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中体现了这点,D正确。 9. 【答案】B 【解析】植物细胞液泡内含有很高的浓度,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环境,所以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A正确;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心体不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错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C正确;叶绿体可以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而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D正确。 10. 【答案】D 【解析】红苋菜的叶肉细胞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而高温使表皮细胞的生物膜(细胞膜、液泡膜等)被破坏,失去选择透过性,花青素进入水中,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紫红色。故选D。 11. 【答案】D 【解析】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溶酶体内的蛋白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后,再运输进溶酶体内,A正确;溶酶体称为是细胞的“消化系统”,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溶酶体释放溶酶体酶,对其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B正确;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也有分解作用,如衰老凋亡的细胞需要溶酶体的作用,D错误。故选D。 12. 【答案】D 【解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A正确;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正确;由于DNA主要位于细胞核内,所以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C正确;细胞核是细胞控制中心的原因是其含有遗传物质,而不是因为其位于细胞中央,D错误。故选D。 13. 【答案】A 【解析】果脯在腌制过程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进入细胞,A错误;由于生物膜中含有磷脂分子,所以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C正确;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A。 14. 【答案】B 【解析】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所以放入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只质壁分离不复原,而放入甘油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可复原,所以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故选B。 15. 【答案】B 【解析】磷酸盐是无机盐不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大蒜根尖细胞,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是一些小分子如氧气、二氧化碳及脂溶性的甘油等,A错误;随着磷酸盐浓度的增加,而物质运输速率没有增加,说明M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B正确;从该图像不能直接反映出磷吸收一定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C错误;磷的吸收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不能体现流动性,D错误。 16. 【答案】D 【解析】根细胞中的K+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土壤溶液中,因为钾离子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A正确;矿质元素离子在细胞内积累会引起细胞液浓度增大,进而发生吸水,故会引起外界溶液中的水进入细胞,B正确;细胞内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根细胞吸收的矿质元素能够以离子的形式贮存在液泡中,C正确;叶肉细胞中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水分子属于自由水,可以分解成氧气和[H],D错误。故选D。 17. 【答案】D 【解析】大多数的酶本质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A错误;酶是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只是起催化作用,所以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强酸、强碱和高温均能使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低温只是使酶的活性降低,酶分子的空间结构未被破坏,C错误;酶具有高效性,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D正确。 18.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储藏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所以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增加,而有机物因呼吸作用消耗而总量不断减少。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19. 【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能直接利用光能,但需要利用光反应阶段形成的[H]和ATP,A正确;胡萝卜素不能吸收红光,B错误;光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需要有ADP和Pi及ATP合成酶的参与,C正确;红光照射时,叶绿素b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光能可以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D正确。故选B。 20. 【答案】C 【解析】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后,光反应即停止,[H]和ATP下降,C3的还原减弱直至停止,而CO2的固定则继续进行,但由于缺少[H]和ATP,C3不能被还原C5而积累,使C3迅速增加;C5是植物体细胞内具有一定数量且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当CO2+C5→C3后又不能被还原再形成C5时,C5将迅速减少。所以,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故选:C。 21. 【答案】B 【解析】本实验改变灯泡与烧杯的距离,就是改变其光照强度,所以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A错误;金鱼藻在光合作用时候还进行了呼吸作用,在细胞中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同时进行的,故在15~45cm之间,气泡产生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B正确;本实验改变灯泡与烧杯的距离,就是改变其光照强度,探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当小于60cm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错误;在60cm时,光线太弱,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而光合作用不能完全停止,D错误。 2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项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中,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项正确;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C项错误;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 23. 【答案】B 【解析】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的装片,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观察不到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前期逐渐消失,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图像中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C正确;碱性染料易于与染色体结合,而不易与其他结构成分结合,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24. 【答案】B 【解析】胎儿手发育的过程中,手指间隙的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A错误;小肠上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将会发生细胞凋亡,不断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B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靶细胞,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死亡,D错误。故选B。 25. 【答案】A 【解析】细胞分化可使生物体细胞的种类数增加,A正确;衰老的细胞内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向内折叠,染色质收缩,B错误;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减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C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膜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增加,糖蛋白减少,D错误。 26. 【答案】(1)C、H、O、N 肽键 (2)5 4 4 (3)否 因为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脑啡肽的功能,如果氨基酸排列顺序变了,新的物质就不具有脑啡肽的镇痛功能 【解析】(1)根据氨基酸的基本结构,所以组成氨基酸的四种主要元素是C、H、O、N,结构通式是,连接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2)由以上分析可知,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方式互相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五肽;组成脑啡肽的五个氨基酸中有两个相同,因此其是由四种氨基酸组成的,水解后也能形成四种氨基酸,水分子的生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5-1=4。(3)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所以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种类就不同,功能不同。 27. 【答案】(1)蛋白质 细胞核 (2)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线粒体 (3)糖蛋白 6 【解析】(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其是由4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控制下合成的。(2)淀粉酶属于一种分泌蛋白,结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分析可知,图1中的淀粉酶其先在核糖体中合成,然后先后经过2内质网和1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3线粒体提供能量。(3)图2中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5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6是通道蛋白,可以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 28. 【答案】(1)渗出 增大 (2)缓慢增大后趋于稳定 蔗糖溶液 清水 (3)乙二醇 增大 (4)大液泡 【解析】 (1)A→B段原生质体体积的减小,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渗出,细胞液浓度将会变大。(2)2mol/L的蔗糖溶液的坐标曲线,在60s以后保持不变,且一直小于初始状态时的体积,说明细胞的失水达到最大限度,其细胞液浓度将会保持不变,细胞一直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膜,则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要使细胞快速复原,应将其置于低浓度溶液比如清水中。(3)2mol/L的乙二醇溶液的坐标曲线,在1分钟以后的变化为: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最后恢复原状,说明60s以后,乙二醇溶液进入细胞,细胞液溶质浓度变大,细胞开始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4)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及他们之间的细胞质)和细胞壁发生分离,所以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必须有原生质层,所以必须有大液泡。 29. 【答案】(1)类囊体 无水乙醇 (2)叶绿素a 光反应 (3)无明显变化 虽然在荫蔽条件下光照不足,但是骆驼刺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增加,产生的[H]和 ATP 含量较多,所以真(总)光合速率与自然光下结果没有明显区别 (4)气孔开放程度、叶片卷曲程度、叶片萎蔫程度等(合理即可) 【解析】(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在其叶绿体的结构中,由基粒和基质构成的,而色素就分布在基粒上,其实就是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依据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对比在光照条件和遮光条件下,可以发现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a含量在遮光条件下为1.53,自然光下为1.24,叶绿素b含量在遮光条件下为0.68,自然光下为0.67;所以叶绿素a含量在遮光条件下明显增多,光反应阶段的条件之一就会有色素,所以叶绿素a含量增加可以促进光反应阶段的能量转换。(3)真光合作用如果用有机物做指标的话,是指有机物的生成量。净光合作用=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用有机物做指标的话,是有机物的积累量,即为有机物的生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有机物的积累量,在遮光条件下的真光合作用是21.11在自然光下真光合为21.1,所以骆驼刺叶片在荫蔽条件下真(总)光合速率无明显变化;虽然在荫蔽条件下光照不足,但是骆驼刺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有增加,可以促进光反应阶段的发生,进而产生[H]和ATP含量较多,用于暗反应阶段的发生,所以真(总)光合速率与自然光下结果没有明显区别。(4)荫蔽条件下光照不足,虽然叶绿素a含量增加,产生[H]和ATP,但是不能长时间的增加,而骆驼刺需要不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强度还可能会影响气孔开放程度等,这可能导致植物气孔的张开,蒸腾作用也强,导致其蒸腾作用失水过度,所以在遮光条件下,植物叶片可能会萎蔫。 30. 【答案】(1)有丝分裂 ④(或癌变) (2)①、② (3)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8 【解析】 (1)真核生物的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细胞癌变是细胞的异常分化,正常个体的生命活动不包括细胞癌变。(2)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专门化,从而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系统,完成个体发育过程。(3)细胞分化是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遗传物质相同,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实现细胞分化。(4)图1中AB段由于DNA复制,每条染色体由含有1个DNA变为含有两个DNA,CD段由于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由含有2个DNA变为含有1个DNA。图2中所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有8个DNA分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