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新素养同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练习:单元排查强化07
单元排查强化 【主干知识理脉络】 【易错易混早防范】 易错点 1 误以为环境的改变会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点拨 达尔文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但环境对变异的选择是 定向的,虽然随着环境的改变,适应环境的变异也会改变,但这 个变异是原来就有的,而不是环境改变后产生的。 易错点 2 将“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混淆,分辨不清 点拨 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 内 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 志 生殖隔离出现 基因频率改变 变化后的生物与原 生物的关系 新物种形成,生殖隔 离,质变 生物进化,基因频率 定向改变,量变 二者联系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 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②进化 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 进化 易错警示 物种形成与两种隔离的关系 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易错点 3 对种群和物种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不清 点拨 ①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 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 ②种群是同一种生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形成的一个群体。 种群“小”,不同种群间有地理隔离;物种“大”,不同物种间 有生殖隔离。 ③判断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如果来历不明,形态结构相似, 可靠依据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不是同 一物种。 【基础排查过三关】 第 1 关:基础知识——填一填 1.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 作用,一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其原因 是细菌产生了抗药性。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细菌为什 么 产 生 抗 药 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就 有抗药性强的变异。在未使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 利变异,这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使用抗生素后,抗 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 一段时间后,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 2.一个种群,若要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哪 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种群数量足够大;(2)雌雄个体之间都能自由交配并 且产生后代;(3)没有迁入和迁出;(4)没有自然选择;(5)没有基因 突变 3.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请举 例 说 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表现型,比如,在桦尺蠖中,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 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4.a 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 发生变化。b 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 两个物种。c 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 而 形 成 的 。 上 述 三 个 说 法 是 否 正 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部正确 5 . 突 变 的 有 利 和 有 害 是 不 是 绝 对 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并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 境中?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型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 海洋中。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否则动物登陆后就会饿死 7.论述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际上,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 弱或者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 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 是所谓的“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8.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请简述“收割理论”的内容 及 意 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 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 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9.在下图中空白框和问号处填写适当的名词 答案:自然选择 导致 导致 物种形成 第 2 关:切入高考——判一判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 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 质,且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2.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3.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相互交配,其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再发生改变。(×)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要有地 理隔离,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6.生物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 7.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8.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这种抗药性 的产生是因为农药诱导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突变之故。(×) 9.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 3.5%(均为男生), 色盲携带者占 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 5.67%。(√) 10.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 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从而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 第 3 关:做高考——攀顶峰 1.[2018·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 各代保持不变 解析:群体中的近亲携带相同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近亲 繁殖可以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A 正确;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 染色体变异,大多数是有害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大量的选择 材料,B 错误;某种群生物产生新基因后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 说明生物进化了,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 错误;虽 然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群体数量较少,因此小群体的 基因频率在各代可能会发生改变,D 错误。 答案:A 2.[2019·天津卷]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 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 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 响 B.与浅色岩 P 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 Q 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 DD、Dd D.与浅色岩 Q 区相比,浅色岩 P 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 高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 高,而在浅色岩 P 区和浅色岩 Q 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 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 正确;浅色 岩 P 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 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 P 相 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 错误;囊鼠的体毛深 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 Q 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 DD、Dd,C 正确;浅色岩 Q 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 =0.49,而浅色岩 P 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 0.81,因此,与浅色岩 Q 区相比,浅色岩 P 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 频率高,D 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 B。 答案:B 3.[2018·浙江卷]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解析: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 汰的过程,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同一物种不同种 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这种差异变得显著时可导致种群间产 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可见,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 要动力,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A、B 正确;自然选择获得 的性状,若为可遗传变异,则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C 错误;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使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存活的机会增加,进而通过繁殖,使有利变 异在后代中积累,因此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 的变异性状,D 正确。 答案:C 4.[2018·海南卷]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 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 B.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C.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 D.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出生率 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若两个种群之间形成了生殖 隔离,即两者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不育,则这两个种 群属于不同物种,B 正确。 答案:B 5.[2018·海南卷]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 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解析:根据共同进化的观点,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促进物 种甲的进化,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B 错误。 答案:B 6.[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 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 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 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 生物的化石 解析:种群中不同个体含有的基因可能不同,每个个体不会 含有该物种的全部基因,A 错误;亚洲人和澳洲人之间存在地理 隔离,但二者婚配后可产生可育后代,因此不存在生殖隔离,B 正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 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 正确;生物进化的特点为由简单到复杂, 即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 化石,D 正确。 答案: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