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植物的激素调节 作业
2021 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植物的激素调节 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长郡中学一模)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都具有两重性 B.植物激素的抑制作用不等同于不生长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的过程 D.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生长素更长效 答案 A 解析 所有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不一定都具有两重性,A 错误;植物激素的抑制作用是指针 对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物而言,用一定浓度相应激素处理的植物,其生长速度小于自然条件 下生长的植物,不等同于不生长,B 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的过程,C 正 确;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易被分解,较天然生长素的效果稳定,因此用人工合成的生 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生长素更长效,D 正确。 2.(2019·河北九校第二次联考)下列与植物的激素调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赤霉素处理植物可以使细胞的体积增大,因而细胞物质运输效率也增大 B.在人工处理的条件下,胚芽鞘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不一定表现为向光性生长 C.促进同一植物的根、芽、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的大小是根>芽>茎 D.茎的向光性生长和顶端优势现象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 B 解析 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细胞物质运输效率下降,A 错误;单侧光可使胚芽 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快,从而表现为向光生长,如 果将胚芽鞘尖端切掉等处理后,胚芽鞘就会失去向光性,B 正确;根、芽、茎对生长素敏感 性的大小关系为根>芽>茎,故促进同一植物的根、芽、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的大小是根 <芽<茎,C 错误;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得较快,而向光侧生长素浓 度较低,生长得较慢,生长素都起促进作用,未体现出两重性,顶端优势现象可体现生长素 作用的两重性,D 错误。 3.(2020·天津模拟)科学家在用向日葵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向日葵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 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单侧光照射未引起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B.向日葵的向光弯曲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某种抑制物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生长素对向日葵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其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之一 D.结合顶端优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不会抑制向日葵的生长 答案 D 解析 由于向日葵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说 明在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是均匀的,单侧光照射未引起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横 向运输,A 项正确;由于单侧光照射向日葵,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因 此可能是单侧光引起了某种抑制物在其向光侧分布多,在其背光侧分布少,进而引起植物向 光弯曲生长,B 项正确;生长素对向日葵的生命活动调节使其充分接受光照,更好地进行光 合作用,是向日葵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之一,C 项正确;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 下运输,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因而抑制侧芽的生长,因此高浓度的生长素也会抑 制向日葵的生长,D 项错误。 4.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如图为细胞分裂素和 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蔗糖可为花的细胞呼吸提供更多的底物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第 5 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答案 D 解析 从题图中看出,与清水相比,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使鲜重累积增加率增大,蔗糖+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更明显,A、C 项正确;蔗糖是含碳的有机物,能为花的细胞呼吸提供更 多的底物,B 项正确;第 5 天清水组花中脱落酸的含量最多,D 项错误。 5.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 GA1 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 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 GA 含量影响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去除顶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 GA8 的含量较低 B.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 IAA,能促进 GA20 至 GA29 的合成 C.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 GA1 含量上升 D.若去除顶芽,豌豆苗茎节段伸长,侧芽萌发 答案 A 解析 去除顶芽的豌豆苗中 IAA 的含量减少,则由 GA1 合成 GA8 的路径不会被 IAA 阻断, GA8 的含量会比保留顶芽的豌豆苗高,A 正确;由图乙可知,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 IAA, 会抑制 GA20 至 GA29 的合成,B 错误;用乙烯处理豌豆苗,不能从图中信息预测 GA1 的含量 变化,C 错误;若去除顶芽,GA8 的含量会升高,而由于只有 GA1 具有生物活性,故豌豆苗 茎节段难以伸长,D 错误。 6.下表表示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的顶端优势时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处理方式 不作处理 细胞分裂素处 理侧芽 赤 霉 素 处 理顶芽 切去顶芽,赤 霉素处理切口 侧芽生长 情况 生长受抑制 抑 制 作 用 解 除,侧芽生长 抑 制 作 用 加强 快速生长 A.由顶端优势可知,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快 B.比较甲、乙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 C.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可能使顶芽快速生长 D.比较丙、丁组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无任何影响,主要与顶芽有关 答案 C 解析 顶端优势是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的现象,A 项 错误;比较甲、乙组只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现象,不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可加 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B 项错误;比较甲、丙组可知,赤霉素使侧芽的抑制作用加强,说 明赤霉素可能与生长素有类似作用,可使顶芽快速生长,C 项正确;比较丙、丁组可推测, 赤霉素可从顶芽运输到侧芽,促进或抑制侧芽的生长,D 项错误。 7.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和乙烯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均有促进作用 B.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可影响植物体内基因组的表达 C.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乙烯等均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即具有极性运输特点 D.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可喷施一定浓度生长素以避免因暴风雨导致无法受粉 的小麦减产 答案 B 解析 生长素可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但生长素不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乙烯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A 错误;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可影响植物体内基因组 的表达,B 正确;细胞分裂素、乙烯等运输时并不具有极性运输特点,如细胞分裂素主要由 根尖部位产生,并由此运往其他部位,C 错误;小麦收获的是种子,并非诸如茄果类的“果 皮”,故不能通过施用生长素弥补未受粉造成的减产,D 错误。 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 B.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节都具有两重性 C.光照、温度是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生命活动的 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答案 AD 解析 植物激素中,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而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促进 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的作用,因此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A 正确;植物激素并不都具有两重性,如脱落酸对植物的生长只具有抑制作用,B 错误;光照、 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 的表达进行调节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不会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C 错误;植物生长调节 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D 正确。 9.将离体的某种植物的根尖细胞用某一浓度生长素处理,处理前、后细胞内相关 DNA、RNA 和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比值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内相关物质 物质含量的比值 处理前 处理后 DNA 1 1 RNA 3.1 5.4 蛋白质 11 217 A.该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 B.可推测处理后 tRNA 的种类和数量都显著增加 C.细胞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为细胞生长提供了条件 D.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探究促进细胞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 答案 B 解析 结合题表信息分析,该浓度的生长素有促进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A 项正确;细胞中 tRNA 的种类一般是固定的,B 项错误;由题表分析,该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后,细胞中蛋白 质含量所占的比值增加,这为细胞生长提供了物质条件,C 项正确;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可 设置比该浓度更大和更小的一系列生长素浓度处理相同的根尖细胞,测定细胞内 RNA 或蛋 白质含量,达到进一步探究促进细胞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的目的,D 项正确。 10.(2020·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植物枝条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的调节。近期发现植物体内的 独脚金内酯(SL)也与侧芽生长有关。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和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植株进行不 同组合的“Y”型嫁接(将保留有顶芽和等量侧芽的 A、B 两个枝条嫁接到同一个根上),一段 时间后分别测定 A、B 两个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不能作出的推测是( ) A.SL 的合成部位是根 B.SL 抑制侧芽的生长 C.SL 可由根运输到枝条 D.SL 通过生长素起作用 答案 D 解析 含有野生型植株根部的嫁接体侧芽长度都较短,而含有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植株根 部的嫁接体侧芽长度都较长,可知 SL 的合成部位是根,而实验测量的是侧芽的长度,故可 推测 SL 的运输方向是由根运输到枝条,A、C 正确;由于突变体不能合成 SL,野生型能合 成 SL,而侧芽枝条的长度是嫁接到野生型植株上的嫁接体小于嫁接在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 植株的嫁接体,可推测 SL 抑制侧芽的生长,B 正确;根据题干信息与实验结果无法判断 SL 抑制侧芽的生长是否与生长素有关,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是植物激素与其所起作用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 A、B 两点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器官的生理作用效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 __________。试写出一种能体现这种生理作用的生理现象:____________。 (2)若图 1 中的曲线表示幼嫩细胞和老细胞所对应的曲线,则甲曲线对应的是__________细胞。 若茎背地生长,图 1 中 C 点为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2 表示种子萌发时相关激素含量的变化,则________________(激素)对种子的萌发起促 进作用,这些激素对细胞的主要生理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重性 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写出一种即可) (2)幼嫩 大于 C 点小于 D 点对应 的浓度 (3)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伸长 解析 (1)图 1 中 A 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某器官生长起促进作用,而 B 点对应浓度的生长 素对其生长起抑制作用,这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等都能体现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老细胞,故图 1 中甲曲线表示幼嫩 细胞;茎背地生长的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使近 地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远地侧,若图 1 中 C 点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该 大于远地侧,并且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也大于远地侧,由此可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 为大于 C 点小于 D 点对应的浓度。(3)分析图示可知,在种子萌发早期,脱落酸含量下降, 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含量上升,说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细胞 分裂素、赤霉素分别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 12.(2019·山东德州高三期末)科学家把生长状态一致的茶树幼茎和幼根平均分为 6 组,用不 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处理,30 天后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外源生长素浓度 (mol·L-1) 生长量cm 实验材料 0 10-10 10-8 10-6 10-4 10-2 幼茎 5 7 9 10 12 6 幼根 6 10 6 5 4 2 (1)茶树幼根中的__________经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生长素在幼根中由根尖向基部的 单方向运输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3)根据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促进幼茎生长的最适外源生长素浓度是 10-4 mol/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产实践中,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次数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 从植物激素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色氨酸 极性运输 (2)外源生长素促进幼茎生长;外源生长素对幼根生长的作用具 有两重性;不同器官对相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 (3)不能 浓度梯度过大,最适 外源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或小于 10-4 mol/L(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采摘掉顶芽,解除了顶 端优势 解析 (1)生长素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根尖)运输到 形态学下端(基部)称为极性运输。(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外源生长素对幼茎生长有促进作用; 外源生长素对幼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幼茎、幼根对外源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3)从 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促进幼茎生长的最适外源生长素浓度介于 10-6 与 10-2 mol/L 之间,可能 大于 10-4 mol/L,也可能小于 10-4 mol/L。(4)采茶时,摘除顶芽后,顶端优势被解除,使得 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发育,新梢数量增加。 13.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 促进某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A B C 浓度(mol·L-1) 10-12 10-9 10-6 (1)根据上表可知,该实验应该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预实验 设置的浓度梯度跨度过大,不能准确推测出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萘乙酸的 最适浓度 (2)降低浓度梯度并增加实验组别 解析 (1)根据表格分析可知,该实验设置的浓度梯度跨度过大,不能准确推测出促进植物插 条生根的萘乙酸的最适浓度,所以是在正式实验前进行的预实验。 (2)降低浓度梯度并增加实验组别,可以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