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8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细胞的增殖教案
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 序 号 考纲要求 全国卷五年考频 考题 1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 2 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 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5年3考 2016甲卷T1A,2015卷ⅡT2,2013卷ⅠT2 4 细胞的分化(Ⅱ) 5年2考 2016甲卷T1,2014卷ⅡT2 5 细胞的全能性(Ⅱ) 6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 5年1考 2014卷ⅠT1B 7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 5年1考 2012新课标T2 8 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5年1考 2013卷ⅠT2 9 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10 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11 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5年1考 2014卷ⅠT29 12 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3 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第1讲 细胞的增殖 考点一| 细胞生长和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模拟实验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 ①细胞模型:不同大小的琼脂块。 ②运输效率表示法:。 ③检测方法:酚酞遇NaOH变红色。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细胞生长:体积增大(不能无限) 2.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周期 (2)细胞增殖(真核细胞)的概述 ①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②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③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判断有关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说法的正误。 (1)生物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提示】 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无细胞周期。 (2)伴随着细胞的生长,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效率逐渐提高。(×) 【提示】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越不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3)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提示】 分裂间期持续时间比分裂期长。 (4)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提示】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可能不同。 2.填写细胞分裂方式的概念图。 (1)概念图 (2)解读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名称 表示方法 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 扇形图 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 直线图 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 坐标图 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 柱形图 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复制,C组细胞处于分裂期 视角1 考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及实验 1.下列有关细胞对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A [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为: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就越旺盛,A正确。] 2.将一块3 cm×3 cm×6 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 cm、2 cm、3 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增大 B.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C.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 C [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不变,A错误。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变小,B错误。在一定时间内,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变小,D错误。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C正确。]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相关说明 1.琼脂块大小模拟细胞大小,NaOH溶液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 2.物质扩散体积与总体积之比表示物质运输效率。 3.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 4.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5.实验结论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越小,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视角2 考查对细胞周期的理解 3.(2017·吉林通化模拟)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D [分析线段图可知,a、c持续的时间长,为分裂间期,b、d持续的时间短,为分裂期。a是分裂间期、b是分裂期,二者组成一个细胞周期,A正确;c是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段结束后DNA加倍,B正确;d是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C正确;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该图中一个细胞周期是a+b或c+d,不能是b+c,D错误。] 4.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四个示意图的分析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生理过程 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 A DNA复制发生在 a、c B→A ② S B 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b、d A→B ③ M C 有丝分裂中期包含在 b、d A→B ① M D 核膜重现发生在 b、d A→B ③ M C [着丝点分裂发生于有丝分裂后期,核膜再现发生于末期,它们与有丝分裂中期均发生于分裂期,均对应甲图的b、d段,乙图的A→B段;从含量上看,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体细胞中的2倍,故均对应丙图中的③和丁图中的M,故B、D正确、C错误。] 由细胞周期可联系的知识 1. 联系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 2.联系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细胞。 3.联系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在分裂间期,DNA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考点二|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1.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及分裂图像(连线) 时期 图像 主要特点 ①前期 a. Ⅰ.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②间期 b. Ⅱ.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 ③后期 c. Ⅲ.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核膜、核仁消失 ④末期 d. Ⅳ.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⑤中期 e. Ⅴ.着丝点分开,子染色体被拉向两极 【提示】 ①—b—Ⅲ ②—a—Ⅰ ③—e—Ⅴ ④—d—Ⅱ ⑤—c—Ⅳ 2.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中心体倍增 (间期) 纺锤体形成 方式(前期) 细胞分开方式 (末期) 高等 植物 无 两极 细胞板→细胞壁→分割细胞质 细胞 纺锤丝 纺锤体 动物 细胞 有 中心粒 星射线 纺锤体 细胞膜→中央凹陷→缢裂细胞 3.细胞的无丝分裂 (1)过程: ①细胞核先延长,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 ②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2)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3)实例:蛙的红细胞。 1.判断有关有丝分裂过程和特点说法的正误。 (1)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提示】 DNA数目加倍的原因是DNA复制,不是着丝点分裂。 (2)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提示】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3)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提示】 赤道板是想象的一个面,不是结构。 (4)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提示】 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出现于前期。 2.填写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曲线图解: 请参照丁图依次写出甲、乙、丙图中纵轴标识A、B、C的具体内容: A:核DNA含量; B:染色体数; C:染色单体数,C的判断依据是起点为0终点也为0。 1.探究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 (1)纺锤体的变化:形成(前期)―→解体(末期) (2)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前期)―→重建(末期) (3)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复制―→分开移向两极―→平均进入子细胞 (间期) (前期) (末期) 1~2个 2个 1个 (4) (5)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2.探究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以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为例)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数(2C) 2C→4C 4C 4C 4C 4C→2C 染色体数(2N) 2N 2N 2N 4N 4N→2N 染色单体数 0→4N 4N 4N 0 0 同源染色 体对数 N N N 2N 2N→N 染色体组数 2 2 2 4 4→2 3.细胞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探究 (1)a→b、l→m、p→q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 (2)g→h、n→o、r→s变化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3)c→d、r→s的变化很相似,但时期不同。 (4)染色单体数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 视角1 考查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1.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 B.中期时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 C.后期时染色体解凝聚成为染色质丝 D.末期时细胞膜通过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进行胞质分裂 B [四分体的形成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A错误;染色体解凝聚成为染色质丝发生在末期,C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通过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进行胞质分裂,植物细胞通过形成新的细胞壁完成胞质分裂,D错误。] 2.(2017·宁夏银川育才中学第四次月考)下面相关染色体行为变化与如图中有丝分裂的时期相对应的是( ) ①染色体呈细丝状,数目加倍;②染色体散乱排布;③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④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移向两极;⑤染色体变为染色质丝。 A.②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A [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呈细丝状,复制后DNA分子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①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并散乱排布在细胞中,②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板在末期出现,③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④错误;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变为染色质丝,⑤正确。] 1.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加倍” 成分或结构 时期 原因 DNA 间期 DNA复制 染色体 后期 着丝点分裂 中心体 间期 中心体复制 细胞核 末期 新核膜已经形成,细胞质尚未分裂 2.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细胞器名称 细胞类型 作用时期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间期(主要) 与有关蛋白质 的合成有关 中心体 动物、某些低 等植物细胞 前期 与纺锤体的 形成有关 高尔基体 植物细胞 末期 与细胞壁的 形成有关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整个细胞周期 提供能量 视角2 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的识别 3.(2017·黑龙江哈三中一模)下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处于甲时期 C.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丙 D.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丙图 D [图中甲为间期,乙为后期,丙为末期,丁为前期,故图中细胞有丝分裂顺序为甲丁乙丙,A正确;细胞周期中,间期历时最长,显微镜观察连续分裂的动物组织细胞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正确;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出现在前期,消失转变为染色质在末期,C正确;纺锤体的形成是在前期,D错误。] 4.(2017·山东泰安一中)某同学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绘制的各时期细胞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 B.图中M为赤道板、N为核仁、P为星射线 C.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 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B [图中①~⑤分别指代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末期、间期、中期,其中分裂期包括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③末期,A正确;因图中为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图中M为细胞板、P为纺锤丝,B错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所以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应同步进行,C正确;细胞④对应的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该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正确。] 1.根据染色体变化识别细胞分裂时期 (1)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前期,如图1。 (2)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如图2。 (3)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后期,如图3。 (4)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末期,如图4。 2.“三看”法界定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 视角3 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柱形图、曲线分析 5.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该细胞可能处于( ) A.前期或中期 B.间期或末期 C.中期或后期 D.后期或末期 A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和应用能力,难度较小。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含两个DNA分子,可以表示前期或中期。] 6.如图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变化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B段有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在CD段该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变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赤道板处已形成细胞板 D.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DE段该细胞中有高尔基体起作用 D [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间期(AC段),A错误;在分裂期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处于CD段中),B错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板的形成发生在末期(处于DE段),C错误;在DE段,即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有高尔基体起作用,D正确。] 7.(2017·江西师大附中、九江一中联考)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 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C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于图1的C→D段,A正确;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B正确;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的E→F段,c表示G1期,对应图1中的A→B段,C错误;图2中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D正确。] 根据柱状图判断细胞分裂时期 1.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 染色单体 2.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 视角4 有丝分裂与DNA分子复制综合考查 8.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是2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A.5条 B.40条 C.20条 D.10条 C [DNA有两条链,由于是半保留复制,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得的DNA分子中有一条链被3H标记,另一条链中不含3H,这样的一条DNA分子在不含有标记的环境中再复制一次,将得到两条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不被标记,而另一条DNA分子中有一条链被标记。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在40条染色体中有20条被标记,另外20条没有被标记。] 9.将洋葱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上培养,让其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子细胞至分裂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C.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不被标记 D.有半数的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A [将洋葱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上培养,让其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但只有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单链含有标记;继续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子细胞至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但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有标记,另一条不含标记。] 考点三(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原理 原理 选材 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旺盛 染色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 时期确定 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操作步骤 判断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说法正误。 (1)取材时可剪根尖处5~6 mm。(×) 【提示】 应为2~3 mm。剪的过长就会包括伸长区。 (2)解离根尖时的时间长短无影响。(×) 【提示】 解离时间过短,细胞不易分离开;解离时间过长,根尖细胞会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染色和制片。 (3)实验中漂洗和染色的顺序可以互换。(×) 【提示】 不能。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组织细胞中的盐酸,有利于碱性染料的着色,若二者顺序颠倒,解离液中的盐酸会影响染色的效果。 (4)在显微镜下可观察一个细胞的完整分裂过程。(×) 【提示】 不能,因为根尖细胞经解离后已经死亡。 实验成功的关键点 (1)实验材料的选择 ①类型: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较大的材料。 ②部位:应选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的分生区)。 ③时间:必须在分裂旺盛的时间。 本实验一般选择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洋葱根尖,且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进行实验,此时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期的较多。 (2)应该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被盐酸杀死(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表明细胞已丧失生物活性,生物膜已不具选择透过性),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若视野中找不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区域中寻找。 视角 考查实验原理、操作及实验评价 1.(2017·山东淄博一中期中)某同学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B.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某一细胞由后期逐渐过渡到末期,形成细胞板 D.在部分细胞中能清晰地看到中心体和染色体 B [根尖分生组织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不出现染色体,A错误;不同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B正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已被杀死,不能看到细胞由后期逐渐过渡到末期,C错误;洋葱根尖细胞中不含中心体,D错误。] 2.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解离液 ③压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分散开来 ④应选取长方形的细胞进行观察 ⑤可以持续观察一个细胞,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A [分生区细胞为正方形;细胞已经死亡,看到的是停留在各时期的细胞。] 3.如图所示是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的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 )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 C [根尖2~3 mm的区域属于分生区,A错误。在②和③之间应增加清水漂洗这一环节,而③和⑤之间的清水漂洗环节应删除,B错误。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经解离已死亡,C正确。b区域的细胞属于分生区细胞,其液泡较小,渗透作用不明显,D错误。] 真题验收| 感悟高考 淬炼考能 1.(2014·全国卷Ⅰ)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龙胆紫溶液属于________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盐酸酒精混合液是解离液,用于解离过程,解离的作用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龙胆紫溶液用于染色过程,为碱性染料,能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着色。 (2)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 (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碱 染色体 (2)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2015·北京高考)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对照组 实验组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C [从图中可以看出,a峰中细胞DNA相对含量是40,b峰中细胞DNA相对含量是80,即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联想细胞分裂中的DNA复制,可推知a峰与b峰之间的细胞正处于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中,b峰中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分裂期。实验组b峰中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的原因是某抗癌药物有效抑制了癌细胞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使得进入分裂期的细胞明显减少。] 3.(2015·安徽高考)右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 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 B [甲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正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着丝点应排列在赤道板上,而细胞板是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隔膜形成体的中央生成的薄膜结构,是真实存在的,A项错误。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两极,B项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甲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乙细胞的一半,核DNA含量相同,C项错误。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只统计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是无法计算出细胞周期的,D项错误。] 4.(2014·浙江高考)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C [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可以明显缩短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G1期主要是合成DNA所需要的蛋白质和核糖体的增生,S期主要发生的是DNA的复制,G2期主要发生的是RNA的合成和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将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会使G1期变短,S期和G2期也变短;3HTdR参与DNA的复制,应该在S期大量进入细胞核;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组蛋白是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在G2期之前已经合成。综合上述分析,C项正确,A、B、D项叙述错误。] 5.(2014·江苏高考) 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B [A项,图示为动物细胞分裂的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在分裂前期移向细胞两极。 B项,乙为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丙为纺锤丝,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可见两者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项,该时期为分裂中期,可能为有丝分裂中期,也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如果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如果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D项,该时期核膜已经解体,无细胞核,故不存在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情况。] 1.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2.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均发生在分裂间期。 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5.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变化是:间期DNA复制,数目倍增;分裂期在纺锤体作用下将复制后的亲代细胞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