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8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末联考 高二年级 生物学科 试题 1.下列细胞中有多个细胞核的是 A. 乳酸菌 B. 横纹肌细胞 C. 神经细胞 D. 成熟的筛管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核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一般一个细胞含有一个细胞核,但有些特殊的细胞不含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也有少数真核细胞含有多个细胞核,如人类骨骼肌中的肌细胞。 【详解】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错误;由分析内容可知,横纹肌细胞可有多个细胞核,B正确;一般情况下,一个真核细胞中只含有一个细胞核,如神经细胞只含一个细胞核,C错误;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均没有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糖类都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B. 磷脂和胆固醇可参与所有细胞膜的构成 C. 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D. 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主要由氨基酸的结构多样性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着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千差万别;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 【详解】糖类中的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提供能量,A错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中的胆固醇只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错误;遗传信息是指碱基对的排列顺序,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C正确;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由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而不同种类的氨基酸结构基本相似,D错误。 故选C。 3.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A. 简单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胞吐 【答案】D 【解析】 【分析】 α-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高尔基体形成囊泡,与质膜融合排出,即运输方式是胞吐,体现质膜的流动性。 【详解】由分析可知,α-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根据“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可知该酶属于分泌蛋白,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使细胞内的核酸有所差异 B. 只要条件适宜,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C. 衰老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D. 植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内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合成的RNA种类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细胞分化使细胞内的核酸有所差异,A正确;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B正确;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如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易出现白头发,但与衰老有关的酶活性会增强,C错误;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如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正确。 故选C。 5.ATP有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之称,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图示为ATP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表示腺苷 B. ②是DNA基本单位的组成成分 C. ③断裂释放的能量最多 D. ④是高能磷酸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1、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通常容易断裂和合成的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 2、ATP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详解】图示中①为腺嘌呤,②为核糖,①和②构成腺苷,A错误;②是核糖,是构成RNA的组成成分,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B错误;③是普通化学键,④是高能磷酸键,④断裂释放的能量最多,C错误,D正确。 故选D。 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 发烧引起食欲减退主要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活 C. 酶只能催化一种或几种相似底物与酶分子自身的形状有关 D. H2O2溶液中加入H2O2酶后出现大量气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是RNA;酶的作用特点是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及酶活性易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 【详解】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少数酶的本质是RNA,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体温高使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B错误;酶只能催化一种或几种相似底物与酶分子自身的形状有关,这属于酶的专一性,C正确;H2O2溶液中加入H2O2酶后出现大量气泡,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要证明是否具有高效性,需要和无机催化剂作对比,D错误。 故选C。 7.下列关于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晚婚晚育是优生措施之一 B. 多基因遗传病容易与后天获得性疾病区分 C. 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可确定家族性心肌病的遗传方式 D. 为苯丙酮尿症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的做法属于选择放松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对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的遗传病一般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选取的样本应该足够大; 2、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往往选择单基因遗传病,要选取具有患者的家系进行调查。 3、优生措施: ①禁止近亲结婚(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原因: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方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增,使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增。 ②遗传咨询(主要手段):诊断→分析判断→推算风险率→提出对策、方法、建议。 ③提倡适龄生育。 ④产前诊断(重要措施)在胎儿出生前,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等)对孕妇进行检查,以便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详解】晚婚晚育属于计划生育的政策,优生政策中需要适龄生育,晚育会导致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即晚婚晚育不属于优生措施,A错误;多基因遗传病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易与后天获得性疾病相区分,B错误;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调查发病率可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错误;“选择放松”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干预,而放松了自然选择的压力,从而使人类的遗传病致病基因被保留下来。为苯丙酮尿症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可减少患儿对苯丙氨酸的摄入,进而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致使患儿的致病基因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容易被保留下来,所以为苯丙酮尿症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的做法属于选择放松,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B. 白细胞介素-2、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 C. 稳态是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构成动态平衡的状态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等细胞外液组成; 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细胞质基质是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错误;白细胞介素-2、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均属于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可存在于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正确;通过稳态调节,使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而不是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构成动态平衡,C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B。 9.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植物学家温特利用切去尖端的幼苗进行下图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能证明苗尖端产生的物质分布不均匀可以导致幼苗弯曲生长 B. 比较①②⑤的实验结果,可知苗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C. 实验①起对照作用,实验⑤的设置是为了排除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 比较③④⑥的实验结果,可知③④幼苗会弯曲生长,且方向是向着放置琼脂块的一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去掉苗尖端,幼苗不生长也不弯曲;②去掉尖端,放置含有尖端化学物质的琼脂块,幼苗直立生长;③去掉苗尖,在右侧放置含有尖端化学物质的琼脂块,幼苗向左侧生长;④去掉苗尖,在左侧放置含有尖端化学物质的琼脂块,幼苗向右侧生长;⑤去掉苗尖,放置空白琼脂块,幼苗不生长;⑥去掉苗尖,在左侧放置空白琼脂块,幼苗不生长。 【详解】④去掉苗尖,在左侧放置接触过苗尖的琼脂块,幼苗向右侧生长;⑥去掉苗尖,在左侧放置空白琼脂块,幼苗不生长;说明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可以导致幼苗弯曲生长,A正确;①表示去掉苗尖,幼苗不生长也不弯曲;②去掉苗尖,放置含有尖端化学物质的琼脂块,幼苗直立生长;⑤去掉苗尖,放置空白琼脂块,幼苗不生长,比较①②⑤的实验结果,可知苗尖产生的化学物质有促进生长的作用,B正确;①是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没有做任何处理,故为对照组,实验⑤的设置是为了排除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正确;根据分析可知,③④幼苗会朝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⑥因无生长素,故不生长,D错误。 故选D。 10.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理散热过程都发生在体表,所以皮肤是唯一的散热器官 B. 在寒冷环境中,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促进脂肪氧化分解 C. 当环境温度超过35℃以上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 D. 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中释放热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体热量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体温平衡的原理是热量平衡,即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人体产热途径: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散热途径: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汗液的蒸发、呼气、排尿和排便等。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如: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另外还有其他排泄器官(如肾)借排泄活动散发少部分热量。物理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不显性蒸发和发汗)。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可借辐射、传导、对流和不显性蒸发散热;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可借蒸发散热。 【详解】体表皮肤可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以及蒸发等物理方式散热,机体的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另外还有其它排泄器官(如肾)借排泄活动散发少部分热量,A错误;寒冷时,细胞代谢增强,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促进脂肪氧化分解,释放能量,B正确;35℃以上接近体温,辐射、传导和对流都无效,出汗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C正确;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相对简单,问题常规,可以通过平时加以训练提升理解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过程。 11.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激素只能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B.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 C. 生长激素能够增加糖的利用,促进糖元生成 D. 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详解】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A错误;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糖类代谢出现障碍,葡萄糖氧化的中间产物也会随之减少,转氨基形成的氨基酸减少,继而影响到了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生长激素可刺激蛋白质合成、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原的生成,C错误;甲状腺活动既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直接调节,也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间接调节,D错误。 故选B。 12.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活动主题是“主动监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艾滋病患者的唾液、乳汁中也可能有HIV B. HIV可以感染人体内的脑细胞、巨噬细胞等 C. 一旦发现艾滋病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长期隔离 D.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免疫缺乏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艾滋病患者的唾液、乳汁中也可能有HIV,A正确;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也可以感染人的脑细胞和巨噬细胞,B正确;艾滋病属于传染病,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的接触不会传播,因此不需要隔离,C错误;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免疫缺陷病,D正确。 故选C。 【点睛】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13.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B. 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C. 北极旅鼠由于食料植物的周期性短缺而呈现周期波动 D. 凹形存活曲线的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死亡率是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凹形存活曲线的个体在生命的早期死亡率较高,而在某一年龄后存活个体的数量变化较小,所以死亡率也较低。 【详解】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会加大,故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A错误;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B错误;种群的数量增长会受到食物、空间、天敌等因素的影响,故北极旅鼠会由于食料植物的周期性短缺而呈现周期波动,C正确;存活曲线只研究了死亡率,没有涉及出生率,D错误。 故选C。 14.下列关于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小而弱且高度不育 B. 杂交育种一定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育优良品种 C. 这两种育种过程中通常都涉及基因重组原理 D. 这两种育种都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单倍体育种最终是利用秋水仙素等手段诱变染色体加倍,再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纯种作为新品种。一般情况下,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详解】单倍体育种需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故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植株,A错误;杂交育种一般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将优势基因组合到一起,获得新品种,但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如杂种优势只有在杂种时才保持优良性状,故杂交育种不一定都需要纯合化处理,B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产生花粉时体现了基因重组,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又体现了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在选择显性性状的优良品种时,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而杂交育种一般需要的时间较长,D错误。 故选C。 1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内膜上镶嵌着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和合成ATP的酶 B. 需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受阻,第一阶段不能进行 C. 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溶胶高 D. 需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ATP,厌氧呼吸第二阶段能产生少量ATP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H]+6O212H2O+34ATP。 2、无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4[H]+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2丙酮酸+4[H]2C2H5OH+2CO2或2丙酮酸+4[H]2C3H6O3。 【详解】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能产生大量的ATP,故线粒体内膜上镶嵌着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和合成ATP的酶,A正确;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故需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受阻,但第一阶段仍能进行,B错误;线粒体消耗O2,释放CO2,所以人体细胞内O2与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溶胶低,C错误;需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ATP。厌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合成ATP,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不能产生ATP,D错误。 故选A。 1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叶绿体”活动中,取黑藻新鲜枝上的幼嫩小叶制成临时装片 B.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永久装片之前需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等步骤 C. 在探究2,4-D促进插枝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为减少实验误差进行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D. “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中,观察玉米籽粒胚的颜色前用50%乙醇洗去浮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2、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3、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细胞膜是否具有选择透过性可通过红墨水染色观察实验探究,红墨水不能透过胚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透过胚乳死细胞,进而被染色。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观察叶绿体”活动中,可取黑藻新鲜枝上的幼嫩小叶直接制成临时装片,A正确;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故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之前需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等步骤,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永久装片时不需要制作装片,B错误;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减少浪费,预实验不能减小实验误差,C错误;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的实验中,红墨水染色后要用清水洗去浮色,以便于观察,D错误。 故选A。 17.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便立即分裂、分化 B. 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受体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 与主动免疫相比,被动免疫的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抵御病原体攻击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皮肤角质层细胞对病原体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称作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为特异性免疫。 【详解】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分裂分化需要抗原-MHC复合体和多种蛋白质的共同刺激,A错误;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B正确;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可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主动免疫是注射或口服疫苗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种引发二次免疫应答,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D错误。 故选B。 18.下列有关孟德尔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验证其假说正确与否 C. 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单倍体育种也可证明“分离定律” D.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而提出的假说 【答案】C 【解析】 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A项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从而验证其假说是否正确,B项错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可直接反应F1 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数量,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C项正确;孟德尔在当时未发现减数分裂的前提下对分离现象及自由组合现象进行了科学的推理,D项错误。 19.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 杀虫剂的频繁使用,使昆虫发生基因pen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 突变昆虫的出现说明此地区的该昆虫种群已发生了进化 D. 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变化;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及多害少利性。 2、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详解】由题图可知,pen基因突变后、杀虫剂的靶位点发生变化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杀虫剂的使用是对具有抗药性的昆虫进行选择,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突变昆虫的出现改变了基因库中的基因,故说明此地区的该昆虫种群已发生了进化,C正确;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C。 20.下列有关膝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传出神经元具有长的树突和轴突 B. 敲击膝盖下方的感受器肌腱引起膝反射 C. 反射中枢包括了传入神经元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之间的突触 D. 股四头肌中既有感觉神经元的末梢也含有运动神经元的末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膝反射的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含2个神经元,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有一个突触。膝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股四头肌的肌梭中。膝跳反射的过程:感受器(膝部韧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腿部肌肉) 【详解】一般传出神经元有一个长的轴突和多个短小的树突,A错误;敲击膝盖下方的肌腱,可刺激位于肌梭处的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反射弧传导进而产生膝反射,B错误;在膝反射中,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构成,故反射中枢包括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C错误;股四头肌中既有感觉神经元的末梢也含有运动神经元的末梢,D正确。 故选D。 21.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着膜组分的更新 B. 溶酶体是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 C. 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这些酶原来在高尔基体中合成 D. 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首先图示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形成自噬体;其次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水解酶开始分解线粒体。 【详解】进入细胞的病原体及细胞衰老的细胞器等被膜包裹进入溶酶体,进行消化处理,此过程伴随其膜成分的更新,A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B正确;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这些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错误;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高度糖基化),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2.我国科学家合成了4条酿酒酵母染色体,合成的染色体删除了研究者认为无用的DNA,加入了人工接头,总体长度比天然染色体缩减8%,为染色体疾病、癌症和衰老等提供研究与治疗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合成人工染色体需要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B. 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添属于基因突变 C. 若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不一定会变短 D. 酿酒酵母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而DNA上的片段不都是基因,基因只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所以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添不一定改变了基因结构,故不一定属于基因突变。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详解】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而合成DNA和蛋白质的原料分别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因此合成人工染色体需要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A正确;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添,如果发生的位置在基因与基因之间的区域,而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则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由于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中存在非编码序列以及内含子,若基因缺失的单个碱基对是在内含子或非编码区位置,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不一定会变短,C正确;酿酒酵母为真核生物,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以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真核生物染色体这一生物科学热点为背景,考查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3.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将a、b两类噬菌体(被32P或35S中的一种标记过)分别侵染A、B两管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质的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R型细菌的抗体 B. 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 C. 可以确定图乙A管的放射性来自35S,B管的放射性来自32P D. 图乙A管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从理论上讲,乙图中标记35S的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理论上,乙图中标记32P的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沉淀物中,但在实际操作中上清液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乙图中的实验如果没经过搅拌,则很多噬菌体会附着在细菌表面,经过离心后会进入沉淀物中,使得35S标记组的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 【详解】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A正确;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多数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B正确;图乙A管的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应是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B管的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应是32P标记的DNA,C正确;长时间保温,会导致细菌裂解,使子代噬菌体释放到上清液中,增加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乙组A管上清液是用35 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其蛋白质外壳并不进入细菌细胞中,故保温时间延长不会显著提高上清液放射性强度,即图乙A管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无关,D错误。 故选D。 24.某实验小组将某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外界溶液中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溶质分子 B. 细胞在t1时刻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 C. t2时刻细胞液浓度是t0时刻细胞液浓度的10倍 D. 从t0到t1时间内,不存在水分子从细胞外渗透到细胞内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中,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逐渐增加,开始小于1,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来大于1,说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 【详解】根据分析内容可知,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说明外界溶液中有的溶质分子可以进入到细胞液中,所以外界溶液中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溶质分子,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在t1时刻开始表现吸水,说明此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所以细胞从外界吸收溶质应该在t1时刻之前就已经开始了,B错误;P值表示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所以只能说明曲线图中t2时刻P值是t0时刻P值的10倍,C错误;渗透作用发生时,水分子既有流向细胞内的,也有流出细胞外的,当外流的水分子多于内流的水分子,细胞表现失水,反之细胞表现吸水,所以从t0到t1时间内,仍有水分子从细胞外渗透到细胞内,D错误。 故选A。 25.将蚕豆(2n=12)根尖细胞培养在含3 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液中,完成第一次细胞周期后,然后转移到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液中继续进行第二次细胞周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DNA中均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被3H标记 B. 第二次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均被3H标记 C. 第二次分裂后期,只有半数的染色体被3H标记 D. 第二次分裂完成形成的子细胞中,每个细胞均有6条染色体被3H标记 【答案】C 【解析】 【分析】 1、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方式,新合成的DNA分子一条链是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 【详解】将蚕豆(2n=12)根尖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液中,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经过一次DNA复制后,每个DNA的两条链中均有一条链含有3H标记,一条链不含标记,A错误;完成第一次细胞周期后,细胞中每个DNA的两条链中均有一条链含有3H标记,一条链不含标记,然后转移到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液中继续进行第二次细胞分裂,经过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两个DNA中,有一个DNA的一条链含有3H标记,一条链不含标记,而另一个DNA两条链均不含标记,所以第二次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3H标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所以第二次分裂后期,只有半数的染色体被3H标记,B错误,C正确;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带有标记的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不确定的,故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每个细胞含有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6条,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DNA复制、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6.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RNA),宿主细胞内病毒的增殖过程如下图,-RNA和+RNA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RNA和+RNA均可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 B. 据图推测,只有-RNA上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C. 过程①所需的嘌呤数和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数相同 D. 过程②需要的tRNA来自病毒,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其中①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②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③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据此答题。 【详解】由图示可得,只有+RNA可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A错误;图中既能以-RNA为模板合成+RNA,也能以+RNA为模板合成-RNA,说明-RNA和+RNA均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B错误;由于-RNA和+RNA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所以过程①所需嘌呤数量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数量相同,C正确;②为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的tR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中各过程,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7.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某农科院在适宜温度的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其中下表为Q光照强度下的测定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处理(Q光强度) 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1) 相对气孔开度(%) 水分利用效率 A 对照 大气CO2浓度 12 100 1.78 B 干旱 7.5 62 1.81 C 对照 CO2浓度倍增 15 83 3.10 D 干旱 9.5 47 3.25 A. CO2浓度倍增、光强度增加均能使光饱和点增大 B. CO2浓度倍增,黄瓜幼苗可能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增强抗旱能力 C. 当A组净光合速率为12μmol CO2•m-2•s-1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制约了净光合作用速率 D. 干旱胁迫可能提高了黄瓜幼苗的脱落酸含量,从而使气孔开度减少,CO2吸收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同等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干旱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干旱处理组的相对气孔导度均降低,净光合速率降低。供水充足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可提高净光合速率。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和曲线变化可知,C、D组都比相同条件下A、B组的光饱和点大,说明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增大,但无法得到光强度增加能使光饱和点增大的结论,A错误;分析表格数据可知,CO2浓度倍增,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黄瓜幼苗可能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增强抗旱能力,B正确;由坐标曲线可知,光照强度为Q时,A组(净光合速率为12μmolCO2•m-2•s-1)还没有达到光饱和点,结合表格信息,C组净光合速率大于A组,可知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C正确;脱落酸具有抑制植物生长,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的作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提高了黄瓜幼苗的脱落酸含量,从而使气孔开度减少,CO2吸收减少,D正确。 故选A。 28.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Ⅲ-15为丙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且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病的遗传方式都是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6个体的细胞中甲乙病致病基因一定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 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Ⅱ-6的次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变异 D. Ⅲ-15和III-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301/1200,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1/120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甲病是伴性遗传病,患甲病的Ⅲ14女孩的父亲Ⅱ7号正常,说明甲病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A);根据Ⅱ6和Ⅱ7不患乙病,但能生出患乙病的男孩,表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Ⅱ7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表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b);根据Ⅱ10和Ⅱ11不患丙病,生出患丙病的女孩,说明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d),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甲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于I1只患甲病不患乙病,故基因型为XABY,I2不患甲病和乙病,基因型为XaBXa-,由于Ⅲ13是患甲乙两种病的男孩,其基因型为XAbY,说明Ⅱ6含有b基因,即I2基因型为XaBXab,由于I1传给Ⅱ6的X染色体上含AB基因,所以Ⅱ6的基因型为XABXab,即Ⅱ6甲乙病致病基因分别在不同的X染色体上,Ⅲ13基因型为XAbY,说明Ⅱ6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XAb的卵细胞,与Y染色体结合,生出XAbY的男孩,表现为同时患甲乙两种病,BC错误;Ⅲ-15为丙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且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故Ⅲ15的基因型为1/100DdXaBXab,Ⅲ16的基因型为1/3DDXaBY或2/3DdXaB Y,单独计算,后代患丙病的概率=1/100×2/3×1/4=1/600,不患丙病的概率=599/600,后代患乙病的概率=1/4,不患乙病的概率=3/4,后代都不患甲病,因此子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599/600×1/4+1/600×3/4=301/1200,子代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1/100×2/3×1/4×1/2=1/1200,D正确。 故选D。 29.下图甲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A~G表示相关物质),图乙是正常绿叶中光合色素经纸层析法分离后得到的实验结果(a~d表示四条色素带)。 请回答: (1)图甲中C是_________,B到C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2)F到G的过程需要E提供____________,从能量变化来看该反应属于____反应。 (3)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形成的第一个糖产物是_________。在稳定环境中,它大部分用于________。 (4)若将图甲中的光照撤离,则短时间内C/B的比值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将图甲中植物的部分气孔关闭,图甲中__________(填字母)的合成最先受到影响。 (5)分离光合色素前需提取色素,研磨时需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植物的落叶色素提取液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会发现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色素带明显变窄或缺失。 【答案】 (1). NADPH (2). 类囊体膜(光合膜或叶绿体基粒) (3). 磷酸基团(或磷酸基团和能量) (4). 吸能 (5). 三碳糖(或三碳糖磷酸、丙糖磷酸) (6). 再生RuBP(或生成RuBP、生成核酮糖二磷酸) (7). 减小 (8). F (9). 二氧化硅(SiO2)、碳酸钙(CaCO3)、无水乙醇 (10). a、b 【解析】 【分析】 图甲为光合作用过程图,水光解可产生氧气和还原氢,故A为氧气,B为NADP+ ,C为NADPH,D为ADP和Pi,E为ATP,F为三碳化合物,G为三碳化合物被还原生成的有机物。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快,据图可知a带为叶绿素b,b带为叶绿素a,c带为叶黄素,d带为胡萝卜素。 【详解】(1)据图分析,B+H++e-→C,故C为光反应的产物NADPH,B到C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由分析可知,E为ATP,F到G的过程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需要ATP水解提供磷酸基团和能量,ATP水解往往伴随吸能反应的进行,故从能量变化来看该反应属于吸能反应。 (3)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形成的第一个糖是由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的三碳糖。在稳定环境中,大部分的三碳糖在卡尔文循环中经过一系列变化,再生为RuBP,少部分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利用或转化为其它化合物。 (4)由分析可知,B为NADP+,C为NADPH,若将图甲中的光照撤离,NADPH不再形成,但短时间内NADPH还在消耗并形成NADP+,故短时间内C/B的比值将减小。若将图甲中植物的部分气孔关闭,则二氧化碳进入减少,直接影响到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的速率减慢,即图甲中F(三碳化合物)的合成最先受到影响。 (5)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故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SiO2)可使研磨更充分以得到更多的叶绿体色素,加入碳酸钙(CaCO3)可保护叶绿素不被破坏,故提取色素过程中,研磨时需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硅(SiO2)、碳酸钙(CaCO3)、无水乙醇。落叶中叶绿素的含量减少,层析后相应色素带会变窄或缺失,故对该植物的落叶色素提取液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时,会发现图乙中的a(叶绿素b),b(叶绿素a)色素带明显变窄或缺失。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原理以及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30.如图甲、乙是某一高等动物(2n=4)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曲线丙、丁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上图中,图甲对应的分裂方式和时期为_________分裂_________期,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分裂时期bc段和hj段能否对应于同一细胞分裂时期?____(填“能”或“不能”)。 (3)乙图对应于丙图中的__段,ab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分子变化是______________。 (4)基因重组的过程可发生在__段,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为__条。 【答案】 (1). 有丝 (2). 中期 (3). 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4). 不能 (5). de (6). DNA分子复制 (7). bc (8). 4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全部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说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图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又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名称可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丙图中ab段是由于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cd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de表示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上又含有了一个DNA。丁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由2→4→2,说明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过程。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全部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的中期。图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又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故细胞名称可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2)图丙中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即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丁图中染色体组数为4时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着丝点分裂,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故细胞分裂时期bc段和hj段不能对应于同一细胞分裂时期。 (3)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对应于丙图中的de段,ab段是由于间期DNA分子的复制,导致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 (4)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分析可知,丁图只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丙图描述的是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变化量,可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故基因重组可发生在丙图的bc段,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与体细胞相同,为4条。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解的分析、判断能力,挖掘图中信息的能力,将所络的能力。准确识别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是解题关键。 31.下图表示兴奋在甲、乙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电流表②在D处的测量电极插在膜内,其他测量电极均置于膜表面,C表示物质,E、F是刺激电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BD,则刺激B处,电流表②发生__次方向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刺激F处,电流表②③偏转次数依次为__、__。 (2)若将B处结扎(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给予E点低于阈值的刺激,F点高于阈值的刺激,电流表①偏转__次;电流表③向左偏转幅度最大时,G处Na+通道将____(填“开放”或“关闭”)。 (3)若C为乙酰胆碱,当C与乙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时,将导致____内流。C除作用于神经细胞的受体外,通常还可以作用于____细胞的受体。 【答案】 (1). 2 (2). 相同 (3). 1 (4). 2 (5). 0 (6). 关闭 (7). Na+ (8). 肌肉或腺体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1)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若AB=BD,则刺激B处时,兴奋会先传到A处,A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D处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由于电流表②在D处的测量电极插在膜内,其他测量电极均置于膜表面,故电流表②的指针会由初始的偏向右方开始向左偏转并指到中央,兴奋传过A点,指针又偏回到右侧,随后兴奋传导到D处,D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A处膜电位已经恢复为外正内负,此时电流表②的指针会由刚才偏向右方的状态开始向左偏转并指到中央,兴奋传过D点,指针又偏回到右侧,故此过程中电流表②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故刺激F处,兴奋能向左传导到D,但不能传导到A,故电流表②偏转一次,而兴奋向右可以依次传导到电流表③的左右接线处,故电流表③可发生2次偏转。 (2)要发生电位变化,必须要有适宜的刺激,只有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才能产生动作电位,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所以给予E点低于阈值的刺激,不能产生传导到电流表①的神经冲动,故电流表①不偏转。给予F点高于阈值的刺激,产生的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双向传导,当兴奋传导到电流表的左侧接线处即G点时,电流表③开始左偏,当电流表③向左偏转幅度最大时,说明G处即将恢复静息电位,即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 (3)乙酰胆碱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与乙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时,将导致Na+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膜电位。神经递质除可作用于神经细胞的受体外,通常还可以作用于肌肉或腺体细胞膜上的受体。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的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2.某种昆虫控制翻翅与正常翅、长翅与残翅、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D(d)控制。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翻翅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翻翅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性别 眼 翻翅长翅∶翻翅残翅∶正常翅长翅∶正常翅残翅 1/2雌 1/2有眼 6∶2∶3∶1 1/2无眼 6∶2∶3∶1 1/2雄 1/2有眼 6∶2∶3∶1 1/2无眼 6∶2∶3∶1 (1)某对基因纯合致死,则致死基因型为____(只写出一对基因)。 (2)根据杂交结果,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本有眼翻翅长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 (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有眼为显性,F1的基因型共有____种。F1有眼翻翅长翅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基因B的数目最多时有____个。用F1中长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 【答案】 (1). AA (2). 不能 (3). 无眼 (4). 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 (5). AaBbXdY (6). 12种 (7). 4 (8). 5/9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信息,一只无眼翻翅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翻翅长翅雄蝇杂交,后代出现了正常翅、残翅,说明翻翅为显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子代雌雄中无眼:有眼均为1:1,长翅:残翅为3:1,翻翅:正常翅为2:1,说明翻翅的纯合子即AA致死。 【详解】(1)由上述分析和结合表格信息:子代雌雄中无眼:有眼均为1:1,长翅:残翅为3:1,翻翅:正常翅为2:1,可说明翻翅的纯合子即AA致死。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XDXd×XdY→XDXd、XdXd、XDY、XdY,后代无论雌雄均为有眼:无眼=1:1,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Dd×dd→Dd:dd,即后代无论雌雄也均为有眼:无眼=1:1,所以根据杂交结果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有眼为显性性状,则后代雌性个体均为有眼,与题意不符。根据后代雄性有无眼和有眼两种表现型,可知亲本雌性应为杂合子,杂合子应表现显性性状,故无眼为显性性状。一只无眼翻翅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翻翅长翅雄蝇杂交,后代出现了正常翅、残翅,说明翻翅、长翅为显性性状,且亲本应为杂合子,故亲本有眼翻翅长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XdY。 (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有眼为显性,则亲本雄性基因型为AaBbDd、亲本雌性基因型为AaBbdd,由于子代AA纯合致死,故F1的基因型共有2×3×2=12种。F1有眼翻翅长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当细胞分裂时,经过DNA复制后细胞内基因加倍,故体细胞内基因B的数目最多时有4个。F1中长翅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均为1/3BB、2/3Bb,产生的雌雄配子均为2/3B、1/3b,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3×2/3+1/3×1/3=5/9。 【点睛】本题考查应用分离定律的方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对遗传定律的应用能力。 33.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功能受多种物质影响,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同型半胱氨酸会导致VSMC分化程度降低,功能紊乱。血管保护药物R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VSMC的作用。为验证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保护药物R对VSMC分化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 材料与用具:培养瓶若干、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若干、细胞培养液、同型半胱氨酸溶液、血管保护药物R溶液、生理盐水、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吸光光度计、滴管等。 【要求与说明】分化相关指标为细胞增殖率和细胞粘附率,分化程度越低,细胞粘附率越低。细胞增殖率(%)=(实验组细胞增殖数/对照组细胞增殖数)100%,细胞粘附率(%)=(实验组细胞光吸收值/对照组细胞光吸收值)100%,实验思路涉及的主要用具需写出,但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不考虑加入药物后的体积变化等因素。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若干个培养瓶,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和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_______________,同时用吸光光度计测定光吸收值并记录。 ②将上述培养瓶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乙组分别加入___________,丙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③将上述培养瓶放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④____________时间,用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板、吸光光度计等工具检测和记录数据,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在下列坐标系中绘制实验组分化指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曲线) _________ (3)分析讨论 ①同型半胱氨酸可引起VSMC功能紊乱的原因是引起细胞内内质网功能紊乱,堆积未折叠蛋白,这些蛋白没有形成正确的____________,不能行使正常功能。 ②实验中每组应设三个重复,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VSMC细胞数并记录 (2). 适量且等量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血管保护药物R溶液和同型半胱氨酸溶液的混合溶液 (3). 每隔一定 (4). 细胞增殖率和细胞粘附率 (5). (6). 空间结构 (7). 减少随机误差或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解析】 【分析】 本实验为验证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保护药物R对VSMC分化的作用,自变量为是否加入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保护药物R,根据“分化相关指标为细胞增殖率和细胞粘附率,分化程度越低,细胞粘附率越低。细胞增殖率(%)=(实验组细胞增殖数/对照组细胞增殖数)100%,细胞粘附率(%)=(实验组细胞光吸收值/对照组细胞光吸收值)100%”,可知实验中因变量为细胞增殖率和细胞的粘附率,实验中可通过检测细胞的数量和细胞的光吸收值来计算细胞的增殖率和细胞的粘附率。通过比较细胞的增殖率和细胞的粘附率来反应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保护药物R对VSMC分化的作用。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实验中应检测细胞数量来计算细胞增殖率,故: ①取若干个培养瓶,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和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VSMC细胞数并记录,同时用吸光光度计测定光吸收值并记录。 ②为了说明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保护药物R对VSMC分化的作用,需要将上述培养瓶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乙组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血管保护药物R溶液和同型半胱氨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丙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③将上述培养瓶放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④每隔一定时间,用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板、吸光光度计等工具检测和记录数据,并计算细胞增殖率和细胞粘附率。 (2)由于同型半胱氨酸会导致VSMC分化程度降低,血管保护药物R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VSMC的作用。故只添加同型半胱氨酸的甲组和添加血管保护药物R溶液和同型半胱氨酸溶液的混合溶液相比,甲组的细胞增殖率会大于乙组,而细胞的粘附率甲组低于乙组,故实验预测结果为: (3)①内质网的作用之一就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所以机体产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引起VSMC内质网功能紊乱,堆积未折叠蛋白,这些蛋白没有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不能行使正常功能。 ②在实验过程中每组内设三个重复,其目的是减少随机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点睛】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功能分析细胞分化、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知识,设计相关实验分析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熟分化型VSMC后,其细胞分化相关指标的变化相关问题,抓住题干所给的关键信息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