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 ‎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分)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P B.甘油三酯由C、H、O、N、P C.胆固醇代谢终产物是胆汁酸 D.乳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2.(2分)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古细菌的细胞壁与大肠杆菌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②青霉素不能杀灭肝炎病毒 ‎③酵母菌与蓝藻都没有核膜结构 ④固氮菌为自养微生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分)有些人乘车时会感到眩晕和恶心.人耳中与此现象相关的身体平衡感受器是(  )‎ A.耳蜗 B.前庭器 C.鼓膜 D.听小骨 ‎4.(2分)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细胞培养或克隆的生物材料是(  )‎ A.花粉 B.幼叶 C.卵细胞 D.人血中的成熟红细胞 ‎5.(2分)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 ‎6.(2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出现了一对等位基因,其原因最可能是(  )‎ A.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B.DNA复制出现差错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染色体结构变异 ‎7.(2分)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都能发生的是(  )‎ A.复制、转录、翻译 B.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转录和翻译 D.着丝点分裂 ‎8.(2分)如图表示植物叶表皮上气孔的开放原理.取同一叶片的两块表皮A和B,A放在清水中,B放在0.3g/mL KNO3溶液中,K+、NO3﹣离子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将A和B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观察到的表皮气孔情况是(  )‎ A.A开启、B关闭 B.A关闭、B开启 C.A关闭、B先开启后关闭 D.A开启、B先关闭后开启 ‎9.(2分)下列生物学研究中所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 A.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色素 B.用18O标记H2O和CO2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 D.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确认基因突变 ‎10.(2分)假设目的基因有1020个碱基对,其表达产物是一条多肽链,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这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  )‎ A.339 B.340 C.341 D.342‎ ‎11.(2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B.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12.(2分)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 B.CO2 C.胰岛素 D.K+‎ ‎13.(2分)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都是线粒体的组成部分 B.在②和③中都能产生大量的ATP C.在②和③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14.(2分)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 ‎15.(2分)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 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 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 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 ‎16.(2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两种情况,则对这两种情况及其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甲图分裂的结果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乙图分裂会导致基因突变 ‎③甲图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④乙图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片段重复与缺失的现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2分)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一定是由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得到的个体是单倍体 D.三倍体无籽西瓜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18.(2分)下列关于脂蛋白和血脂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外层是磷脂双分子层 B.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有甘油三酯,不含胆固醇 C.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偏高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D.肝细胞既能合成胆固醇,又能将多余胆固醇加工后排出体外 ‎19.(2分)下列关于人体血压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心排血量不变,血管管径变小,则收缩压会相应升高 B.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动脉血压回升 C.心舒期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则舒张压升高 D.长期过度紧张,可使脑部心血管中枢平衡失调,导致血压升高 ‎20.(2分)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 B.进入D过程后,细胞可能完全失去分裂能力 C.体液免疫中的记忆细胞属于图中A时期 D.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G时期 ‎21.(2分)下列关于血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人类控制ABO血型系统的血型遗传有三种复等位基因 ‎②A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抗A凝集素,血清中含有B凝集原 ‎③能使A型血的红细胞凝集的血液一定不是AB型 ‎④ABO血型系统分类的标准是血清中的凝集原.‎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2.(2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通过下列方法可以分别将它们的后代转变为以下基因型: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23.(2分)轴突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连,形成突触,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到突触时,会造成有的突触兴奋,有的突触抑制,导致兴奋和抑制是由于(  )‎ A.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不同 B.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数量不同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数量不同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的电信号不同 ‎24.(2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浓度高脱落率不一定高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似的 D.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提高脱落率 ‎25.(2分)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26.(2分)如图所示是研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根据这些实验结果进行的推论,正确的是(  )‎ ‎①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 ‎②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二代的结果 ‎③出现丁的结果至少需要60分钟 ‎ ‎④戊图表示复制三代后不再具有15N标记DNA.‎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7.(2分)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B.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为蓝花植株,为紫花植株 D.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为蓝花植株,为紫花植株,为白花植株 ‎28.(2分)经检测得知,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目为x,其占碱基总量的比例是y,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所占的比例是(1﹣y)‎ B.该DNA分子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是 C.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x(1+)‎ D.与鸟嘌呤不互补的碱基数目是 ‎29.(2分)同种动物的三个种群,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并存在地理隔离.A、a是等位基因,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以上三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B.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0.(2分)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和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 ‎ 二、解答题(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问题(8分)‎ ‎31.(8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山坡上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后,画出了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模式图(如图1所示);图2是关于丁地的草被类型由A、B、C三类物种随时间的演化成A、B、C、D状况,其中草的类型A、B、C之间杂交不育,C与D之间可以正常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 ‎(1)分析图1可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地.‎ ‎(2)研究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请写出对样方选择和统计记录两方面的注意事项.‎ ‎①样方选择:  .‎ ‎②统计记录:  .‎ ‎(3)分析图2,A、B、C之间杂交不育的现象称为  ,三种类型草之间的差异可称为  多样性;C、D类型草之间的差异可称为  多样性.D类型草出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是  的结果.‎ ‎ ‎ 三、解答题(二)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9分)‎ ‎32.(9分)PI(碘化丙啶)具荧光,可与DNA及RNA结合,常用来显示细胞中DNA或RNA含量.为了解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分裂周期与抑制药物作用时期,某研究所的实验过程如下:‎ 取腺样囊性癌细胞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含紫杉醇的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各得细胞数16×103个、12×103个;然后用相关药品水解掉RNA,再将这些细胞置于PI溶剂中一段时间;最后通过检测仪测定这些细胞不同时期的DNA含量,结果如下图1、图2所示:‎ ‎(1)除去RNA的酶是  酶.‎ ‎(2)两图中A、C所表示的时期依次是  .‎ A.G1期;M期 B.S期;M期 C.G1期;S期与M期 D.G1期;G2与M期 ‎(3)显微观察腺样囊性癌细胞临时装片,不可能出现的分裂相是  (多选)‎ ‎(4)在普通培养基中,若一个腺样囊性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是20小时,则S期约为  小时.‎ ‎(5)在紫衫醇培养基中培养,C期细胞量显著增加,则紫衫醇的作用可能有  (多选).‎ A.抑制DNA复制 B.延长G1期 C.分解细胞核 D.影响微管蛋白合成 E.干扰G2期向M期进行.‎ ‎ ‎ 四、解答题(三)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问题.(11分)‎ ‎33.(11分)为研究赤霉素(GA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26.‎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的  分子.‎ ‎(2)图1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  通过的情况下,起到  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  (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 ‎(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  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  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  .‎ ‎(5)从图2中B组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  倍、IAA单独处理的  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  的关系.‎ ‎(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  的量较高.‎ ‎ ‎ 五、解答题(四)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10分)‎ ‎34.(10分)硝化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广泛存在于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在自然界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或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的排泄物或动植物的尸体)在分解过程会产生对动物毒性很强的氨,硝化细菌可将氨或铵盐氧化为易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具体过程如图1:‎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硝化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类型是  .‎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2)硝化细菌通常以  方式增殖,当水体过于纯净时,硝化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 ‎(3)对于混有硝化细菌、蓝细菌和大肠杆菌的悬浮液,可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筛选.在筛选硝化细菌时,其培养基成份包括  .‎ ‎(以下材料供选择:H2O、葡萄糖、纤维素、牛肉膏、(NH4)2SO4、KNO3、无机盐、琼脂、伊红﹣美蓝染料),接种后并培养.制备培养基时,灭菌与调pH值的先后顺序是  .如利用上述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菌落,则应另外添加的成份是  ,菌落特征为  .‎ ‎(4)将采集自养殖池中的水样1ml稀释100倍,然选取稀释后的水样1ml,接种于上述硝化细菌选择培养基上培养.该实验接种所使用的工具是  .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并计数,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如图2,则该养殖池每毫升水含有硝化细菌  个.‎ ‎ ‎ 六、解答题(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1分)‎ ‎35.(11分)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某经济作物分为两组,I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Ⅱ组不做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图.‎ ‎(1)在ab段,I组植株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  (多选).‎ A.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基质 C.类囊体 D.线粒体内膜 E.线粒体基质 ‎(2)该植株在点  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若增加I组的透光量(其他条件不变),c点应向  移.‎ ‎(3)与e点相比,f点时叶绿体内ATP的含量  (填“高”或“低”).‎ ‎(4)若Ⅱ组植株在d点时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两组相比,此时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  Ⅰ组植株.‎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  .‎ ‎(5)根据该实验结果,在大棚栽种时提高该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是  .‎ ‎(6)如果净光合速率测量指标是二氧化碳吸收量,单位为克/小时,光照强度维持d点强度2小时,植物I积累的葡萄糖为  克.‎ ‎ ‎ 七、解答题(六)回答下列物质转化问题(10分)‎ ‎36.(10分)如图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过程,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物质.‎ ‎(1)图中A、B、C、D四种物质中,能在肝脏内形成的是  .‎ ‎(2)人体血液中乳酸量增多时,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物质主要是  .‎ ‎(3)E是  和  ;过程16包含  循环.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每分子葡萄糖能使该循环运行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六次 ‎(4)图中有ATP生成的过程编号有  .‎ ‎(5)丙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当丙氨酸含量不足时,补充它的途径是  (填编号).‎ ‎(6)糖尿病患者有“饮水多”之生理现象,其原因是  .‎ ‎ ‎ 八、解答题(七)回答下列关于神经、激素调节及内稳态问题(12分)‎ ‎37.(12分)‎ 图1是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 ‎(1)图1中神经冲动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递顺序为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脊髓灰质炎患者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的症状,是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了图中编号为  的部分.‎ 乙酰胆碱(Ach)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实验人员为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及其作用部位的关系,设计实验方法如图8所示,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前先将轴突中原有的突触小泡除去.‎ ‎(2)图2中属于突触前膜的结构编号是  ;实验之初要除去轴突中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  .‎ ‎(3)如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Ach浓度(mmol/mL)‎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C处与D处的数据说明:  .‎ ‎(4)生物体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多种,心肌细胞在高度紧张时接受的信息分子有  .‎ ‎(5)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引起肌肉收缩.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用肉毒素除皱会导致面部表情僵化,甚至面瘫,其原因是  .‎ 图3中A表示激素运输至靶细胞的过程;B表示激素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 ‎(6)如果图3中A过程的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那么胰岛素主要通过  的运输到达靶细胞.如果胰岛素与B中的⑦结合,则靶细胞内发生的物质变化主要有  .‎ ‎ ‎ 九、解答题(八))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9分)‎ ‎38.(9分)遗传规律 果蝇的变异类型较丰富,已发现其眼色(A、a)、体色(E、e)、肢形(T、t)、后胸形态(F、f)的四类性状由X、二号、三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控制.‎ 为了解控制这些性状基因的关系,研究人员做如下实验与结果记录:‎ 组别 亲本 子一代表型与比例 一组 白眼♀×红眼♂‎ 红眼♀♂白眼 ‎1:1‎ 二组 红眼灰体色♀×白眼灰体色♂‎ 红眼灰体色♀红眼黑体色♀红眼灰体色♂红眼黑体色♂‎ ‎3:1:3:1‎ 三组 异常胸♀×正常胸♂‎ 正常胸♀正常胸♂‎ ‎1:1‎ 四组 正常胸长肢♀×异常胸短肢♂‎ 正常胸长肢♀正常胸长肢♂异常胸长肢♀异常胸长肢♂‎ ‎1:1:1:1‎ 五组 灰体色长肢♀×黑体色短肢♂‎ 灰体色长肢♀灰体色长肢♂黑体色长肢♀黑体色长肢♂‎ ‎4:4:1:1‎ 灰体色短肢♀灰体色短肢♂黑体色短肢♀黑体色短肢♂‎ ‎1:1:4:4‎ 综合四组实验,回答:‎ ‎(1)写出第一组双亲的基因型:  ‎ ‎(2)写出第二组母本的基因型:  ‎ ‎(3)若体色基因位于三号染色体上,则后胸形态的基因位于  号染色体上.‎ ‎(4)写出第五组亲本的基因型:  ;第五组子一代灰体色长肢的雌果蝇与黑体色长肢雄果蝇交配,所生后代果蝇中,灰体色果蝇出现的几率是  ;黑体色长肢纯合体果蝇出现的几率是  .‎ ‎ ‎ 十、解答题(九)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问题.(10分)‎ ‎39.(10分)如图所示,质粒PBR322上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XR)和四环素抗性基因(YR).其中,XR内部含有限制酶KasI识别序列,YR内部含有限制酶FseI、HpaII、‎ NaeI、NgoMIV识别序列,且这些识别序列在整个质粒上均仅有一处,目的基因内部不存在这些识别序列.‎ ‎(1)质粒PBR322的本质是  .‎ FseI、HpaII、NaeI、NgoMIV中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是  .‎ ‎(2)NaeI酶切目的基因和质粒,加入DNA连接酶连接后,进行大肠杆菌受体细胞导入操作.之后,受体细胞的类型包含  (多选)‎ A.抗青霉素、抗四环素 B.抗青霉素、不抗四环素 C.不抗青霉素、抗四环素 D.不抗青霉素、不抗四环素 ‎(3)若用KasI和FseI联合酶切上述重组质粒,则可能产生的酶切片段数  .‎ A.2 B.3 C.4 D.5‎ ‎(4)动物基因工程通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 A.受精卵能使目的基因高效表达B.受精卵可发育成动物个体 C.受精卵基因组更易接受DNA的插入D.受精卵尺寸较大,便于DNA导入操作 ‎(5)若目的基因模板链中的TGA序列对应1个密码子,翻译时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上相应的碱基序列是  .通过筛选出的受体细胞内,目的基因能成功表达的原因是  .‎ ‎ ‎ ‎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分)(2016•黄浦区一模)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P B.甘油三酯由C、H、O、N、P C.胆固醇代谢终产物是胆汁酸 D.乳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的含氮碱基、一分子的五碳糖、一分子的磷酸基团组成;甘油三酯是脂肪,是由C、H、O组成.‎ ‎【解答】解:A、核苷酸演的元素组成是C、H、O、N、P,A错误;‎ B、甘油三酯是脂肪,是由C、H、O组成,B错误;‎ C、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是胆汁酸,C正确;‎ D、乳糖水解的产物是半乳糖和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糖类、脂类的代谢,属于识记水平,需要形成知识网络.‎ ‎ ‎ ‎2.(2分)(2016•黄浦区一模)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古细菌的细胞壁与大肠杆菌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②青霉素不能杀灭肝炎病毒 ‎③酵母菌与蓝藻都没有核膜结构 ④固氮菌为自养微生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正推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分析】本题中的易错点为古细菌,考生会认为既然是细菌,其细胞壁成分即为肽聚糖,但是古细菌与真核细胞曾在进化上有过共同历程,其细胞壁成分不是肽聚糖.自养生物是指能够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生物,一般包括: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 ‎【解答】解:①古细菌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有的以蛋白质为主,有的含杂多糖,有的类似于肽聚糖,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①正确; ‎ ‎②青霉素属于抗生素,一般用来杀菌,不能杀灭肝炎病毒,病毒一般用干扰素,②正确;‎ ‎③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而蓝藻没有核膜结构,③错误; ‎ ‎④固氮菌只能将氮气固定为NH3,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因此仍为异养微生物,④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区别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考生要能够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进行列表比较,便于记忆,难度不大.‎ ‎ ‎ ‎3.(2分)(2011•上海)有些人乘车时会感到眩晕和恶心.人耳中与此现象相关的身体平衡感受器是(  )‎ A.耳蜗 B.前庭器 C.鼓膜 D.听小骨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朵的基本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分耳郭和外耳道.耳郭具有判定声源方位、收集放大声波作用.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道.中耳会把听到声音放大.内耳按部位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负责人体的平衡功能,而耳蜗负责听觉.‎ ‎【解答】解: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庭过敏的人,会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按听觉产生的过程,逐个介绍耳的各个部分的功能: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外耳道(声音进入中耳)﹣﹣>鼓膜(产生振动)﹣﹣>鼓室内听小骨(把振动的声音放大)﹣﹣>耳蜗(通过耳蜗把声音传到听神经)﹣﹣>听神经(把声音传给大脑)﹣﹣>大脑(产生听觉).‎ ‎ ‎ ‎4.(2分)(2016•黄浦区一模)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细胞培养或克隆的生物材料是(  )‎ A.花粉 B.幼叶 C.卵细胞 D.人血中的成熟红细胞 ‎【考点】植物的组织培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为植株.‎ ‎【解答】解:花粉、幼叶和卵细胞中均含有遗传物质,脱分化后可进行细胞的分裂分化,故能作为组织培养、细胞培养或克隆的生物材料;而人血中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含有遗传物质,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故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细胞培养或克隆的生物材料.‎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 ‎ ‎5.(2分)(2015•江苏)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解答】解:A、Na+主要存在细胞外液中,故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中Na+浓度明显低于组织液,A错误;‎ B、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等,B正确;‎ C、K+主要存在细胞内液中,故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中K+浓度明显高于组织液,C错误;‎ D、O2从组织液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内,故组织液中O2浓度高于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识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 ‎ ‎6.(2分)(2016•黄浦区一模)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出现了一对等位基因,其原因最可能是(  )‎ A.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B.DNA复制出现差错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染色体结构变异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出现了一对等位基因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解答】解: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出现了一对等位基因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时.‎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 ‎ ‎7.(2分)(2016•黄浦区一模)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都能发生的是(  )‎ A.复制、转录、翻译 B.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转录和翻译 D.着丝点分裂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DNA的复制和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有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的过程;有着丝点的分裂过程.细胞分化过程中,没有DNA的复制,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有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解答】解:A、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间期会发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有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但细胞分化过程没有DNA的复制,故A错误;‎ B、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但细胞分化过程没有染色体的形成,故B错误;‎ C、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间期会发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有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故C正确;‎ D、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而细胞分化过程没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及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 ‎ ‎8.(2分)(2016•黄浦区一模)如图表示植物叶表皮上气孔的开放原理.取同一叶片的两块表皮A和B,A放在清水中,B放在0.3g/mL KNO3溶液中,K+、NO3﹣‎ 离子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将A和B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观察到的表皮气孔情况是(  )‎ A.A开启、B关闭 B.A关闭、B开启 C.A关闭、B先开启后关闭 D.A开启、B先关闭后开启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胞渗透吸水或失水的原理,主动运输的过程和意义,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解:A放在清水中,保卫细胞吸水,则气孔逐渐开放.B放在0.3g/mL KNO3溶液中,保卫细胞首先失水,气孔关闭,随着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又能渗透吸水,所以保卫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气孔开放.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胞渗透吸水或失水的原理,主动运输的过程和意义,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难度中等.‎ ‎ ‎ ‎9.(2分)(2016•黄浦区一模)下列生物学研究中所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 A.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色素 B.用18O标记H2O和CO2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 D.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确认基因突变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色素的提取、光合作用、种群密度的调查和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用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A错误;‎ B、用18O标记H2O证明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用14C标记CO2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错误;‎ C、鼠的体积较大,运动范围广,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 D、用显微镜只能观察染色体结构,不能观察到具体的碱基组成,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技术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 ‎10.(2分)(2016•黄浦区一模)假设目的基因有1020个碱基对,其表达产物是一条多肽链,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这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  )‎ A.339 B.340 C.341 D.342‎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氨基酸、蛋白质的相关计算;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 ‎(4)每个肽键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每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含有2个氧原子),因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 ‎(5)每个肽键中含有一个氮原子,每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含有1个N原子),因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 ‎【解答】解:(1)基因D含有1020对碱基,最多能翻译形成含有1020÷3﹣1(终止密码子)=339个氨基酸的多肽链.‎ ‎(2)多肽链含有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中的O原子数,所以该多肽至少含有O原子数为338+2×1=340个.‎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该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进行相关计算;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 ‎ ‎11.(2分)(2016•黄浦区一模)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B.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解:A、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B正确;‎ C、基因突变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C错误;‎ 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还要知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 ‎ ‎12.(2分)(2016•黄浦区一模)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 B.CO2 C.胰岛素 D.K+‎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据图甲分析,Na+离子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胰岛素存在于细胞外,二氧化碳是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根据乙图分析,糖蛋白能进行细胞识别,分布在细胞膜外;图乙所示物质运输方向是从膜外运输到膜内,特点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且耗ATP,属于主动运输.‎ ‎【解答】解:A、图甲中Na+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与图乙不符,故A错误;‎ B、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故B错误;‎ C、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运输方式属于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故C错误;‎ D、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从膜外运输到膜内,属于逆浓度运输,符合乙图,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可将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作适当的总结:‎ 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生物大分子以内吞和外排方式出入细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 ‎ ‎13.(2分)(2016•黄浦区一模)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都是线粒体的组成部分 B.在②和③中都能产生大量的ATP C.在②和③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据图可知为有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需氧呼吸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H]‎ ‎,并产生少量ATP,所以①为细胞质基质,甲为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将丙酮酸和水分解为CO2、[H],并产生少量ATP,所以②为线粒体基质,乙为[H];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需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O2反应生成H2O,同时产生大量ATP,所以③为线粒体内膜.‎ ‎【解答】解:A、据分析可知,①为细胞质基质,A错误;‎ B、在②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少量ATP,B错误;‎ C、在②和③中所含酶的种类不相同相同,C错误;‎ D、据分析可知,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 ‎ ‎14.(2分)(2015•山东)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首先导致光反应中[H]和ATP的含量变化,进而影响暗反应过程;‎ 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首先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首先导致三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含量变化.‎ ‎【解答】解:A、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多,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比休眠时低,A错误;‎ B、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其场所为线粒体,故同细胞质基质相比,线粒体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以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B错误;‎ C、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Na+内流,所以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C错误;‎ 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首先发生CO2的固定,即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C3,随后在光反应产生的ATP提供能量的前提下,C3被光反应的产物[H]还原,所以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兴奋的产生等相关知识,对于细胞内水的作用及存在想形式、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 ‎ ‎15.(2分)(2016•黄浦区一模)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 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 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 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A错误;‎ B、炎热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B错误;‎ 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血糖稳定,C错误;‎ 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水肿现象.如(1)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组织液浓度升高.(2)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3)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4)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 ‎ ‎16.(2分)(2016•黄浦区一模)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两种情况,则对这两种情况及其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甲图分裂的结果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乙图分裂会导致基因突变 ‎③甲图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④乙图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片段重复与缺失的现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细胞的减数分裂;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未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解答】解:①、甲图细胞分裂后,有一个子细胞少了一条染色体,因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故①正确;‎ ‎②、乙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故②错误;‎ ‎③、甲图中,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未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故③错误;‎ ‎④、乙图中,两条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的片段不等长,因此子细胞中有染色体片段重复与缺失的现象,故④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分裂和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 ‎ ‎17.(2分)(2016•黄浦区一模)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一定是由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得到的个体是单倍体 D.三倍体无籽西瓜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可知,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 ‎2、单倍体往往是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无同源染色体,故高度不育,而多倍体含多个染色体组,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解答】解:A、二倍体生物不一定是受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的,如二倍体生物经过无性生殖产生,则不经过受精卵发育,A错误;‎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组数,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B正确;‎ C、采用花药体培养的方法得到的个体都含有本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都是单倍体,C正确;‎ D、二倍体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形成受精卵含有3个染色体组,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含有三个染色体组,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 ‎ ‎18.(2分)(2016•黄浦区一模)下列关于脂蛋白和血脂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外层是磷脂双分子层 B.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有甘油三酯,不含胆固醇 C.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偏高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D.肝细胞既能合成胆固醇,又能将多余胆固醇加工后排出体外 ‎【考点】血脂代谢及其调节.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正推法;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1、脂蛋白是指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脂质﹣蛋白质复合物.血浆脂蛋白分为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微粒(CM).‎ ‎2、乳糜微粒CM:CM来源于食物脂肪,功能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这类脂蛋白中甘油三酯含量仍然很丰富,功能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这是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种脂蛋白,功能是携带胆固醇运送至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HDL:功能是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胆固醇至肝脏.‎ ‎【解答】解:A、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脂蛋白含量很多,脂质以磷脂为主,是单层磷脂,但不形成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极低密度脂蛋白携带较少量的胆固醇,B错误;‎ C、高密度脂蛋白可将周围组织的胆固醇转送到肝脏排出,其含量越高,身体清除胆固醇的能力越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越小,C错误;‎ D、肝细胞既能合成胆固醇,又能将多余胆固醇加工后排出体外,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内血脂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 ‎ ‎19.(2分)(2016•黄浦区一模)下列关于人体血压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心排血量不变,血管管径变小,则收缩压会相应升高 B.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动脉血压回升 C.心舒期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则舒张压升高 D.长期过度紧张,可使脑部心血管中枢平衡失调,导致血压升高 ‎【考点】血压及其调节.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血压是指血液向前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有心脏每博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的容量比例.‎ ‎【解答】解:A、心排血量不变,血管管径变小,血液流动阻力增大,则收缩压也会相应升高,A正确;‎ B、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加强﹐结果使心搏加强﹐动静脉收缩力加强﹐引起动脉血压的上升,B错误;‎ C、心舒期内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C正确;‎ D、精神长期紧张和性子急的人容易得高血压 长期给不良刺激,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过度、噪音等,加上体内生理调节不平衡,大脑皮层高级神经功能失调,容易发生高血压,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血压调节的有关内容,意在强化学生对血压调节的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 ‎ ‎20.(2分)(2016•黄浦区一模)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 B.进入D过程后,细胞可能完全失去分裂能力 C.体液免疫中的记忆细胞属于图中A时期 D.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G时期 ‎【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的分化;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从图中可推出,A时间长,代表分裂间期,B时间短,代表的是分裂期;间期中3为G1期,合成RNA和蛋白质,2为S期进行DNA复制,1为G2期合成蛋白质和RNA;分裂期中E是前期,F是中期,G是后期,H是末期.‎ ‎【解答】解: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所以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A正确;‎ B、D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后一般不再分裂,B正确;‎ C、体液免疫中的记忆细胞为已分化的细胞,但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属于图中D时期,C错误;‎ D、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G时期(后期),因为该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周期图,考查细胞周期、细胞分化、有丝分裂过程等知识,重点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时期,熟记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特点.‎ ‎ ‎ ‎21.(2分)(2016•上海模拟)下列关于血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人类控制ABO血型系统的血型遗传有三种复等位基因 ‎②A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抗A凝集素,血清中含有B凝集原 ‎③能使A型血的红细胞凝集的血液一定不是AB型 ‎④ABO血型系统分类的标准是血清中的凝集原.‎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人类控制ABO血型系统的血型遗传有三种复等位基因,即IA、IB、i.‎ ‎2、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 ‎【解答】解:①人类控制ABO血型系统的血型遗传有三种复等位基因,①正确;‎ ‎②A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抗A凝集原,血清中含有B凝集素,②错误;‎ ‎③能使A型血的红细胞凝集的血液含有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故能使A型血的红细胞凝集的血液一定不是AB型,③正确;‎ ‎④④ABO血型系统分类的标准是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④错误.‎ ‎②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血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血型供应血的判断,并能对各种血型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 ‎ ‎22.(2分)(2016•黄浦区一模)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通过下列方法可以分别将它们的后代转变为以下基因型: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考点】杂交育种;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诱变育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 (1)杂交→自交→选优 ‎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AaBB的个体→①AABB,可以采用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AaBB的个体→②aB,aB是单倍体个体,需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AaBB的个体→③AaBBC,AaBBC个体比AaBB个体多了基因C,应采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育种,导入外源基因C;AaBB的个体→④AAaaBBBB,AAaaBBBB是多倍体个体,可采用多倍体育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 ‎ ‎23.(2分)(2016•黄浦区一模)轴突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连,形成突触,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到突触时,会造成有的突触兴奋,有的突触抑制,导致兴奋和抑制是由于(  )‎ A.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不同 B.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数量不同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数量不同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的电信号不同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突触的类型主要有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两种类型.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解答】解:A、导致兴奋和抑制是由于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不同,A正确;‎ B、兴奋和抑制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数量无关,B错误;‎ C、兴奋和抑制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数量无关,C错误;‎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的神经递质不同,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细胞间兴奋传递的有关内容,意在强化学生对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 ‎ ‎24.(2分)(2016•黄浦区一模)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浓度高脱落率不一定高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似的 D.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提高脱落率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由图可直接看出,随乙烯浓度升,高脱落率先升高后降低.生长素浓度较低时,脱落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与乙烯的作用效果相同;生长素浓度较高时,脱落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乙烯的作用效果相反.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协同作用指起同一作用,并相互促进的两种激素.‎ ‎【解答】解:A、随乙烯浓度升高,成熟叶片脱落率先升高后降低,A正确;‎ B、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乙烯的含量亦增加,B正确;‎ C、从图中可知,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浓度也升高,故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似的,C正确;‎ D、如图,可看出可通过增加生长素的浓度,来降低该植物的脱落率而非提高脱落率,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察生长素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对考生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 ‎ ‎25.(2分)(2016•黄浦区一模)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神经信号的传导和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图解,根据具体描述做出判断.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静息电位时外正内负,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时,变为外负内正.因此微电极放置位置必须是一个在膜外,一个在膜内.‎ ‎【解答】解:根据微伏表上的电位差的变化可知,起始电位差为负值.A、D选项图示电流计两极均为膜外,起始电位差为0;C选项图示电流计两极均为膜内,起始电位差也为0;B选项图示电流计左边一极在膜内,为负电位,右边一极在膜外,为正电位,起始电位差为负值.‎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26.(2分)(2016•黄浦区一模)如图所示是研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根据这些实验结果进行的推论,正确的是(  )‎ ‎①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 ‎②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二代的结果 ‎③出现丁的结果至少需要60分钟 ‎ ‎④戊图表示复制三代后不再具有15N标记DNA.‎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中DNA为全重,乙中是重、中,丙中是全中,丁中是中、轻,戊中为全轻.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①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而丙中DNA是全中,所以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正确;‎ ‎②乙中是重、中,而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复制后不可能有全重的DNA存在,错误;‎ ‎③丁中是中、轻,说明DNA已复制2次,而复制一次需要30分钟,所以出现丁的结果至少需要60分钟,正确;‎ ‎④戊中为全轻,表示不具有15N标记DNA;而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15N标记DNA两条链一直存在,错误.‎ 所以正确的有①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 ‎ ‎ ‎27.(2分)(2016•黄浦区一模)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B.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为蓝花植株,为紫花植株 D.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为蓝花植株,为紫花植株,为白花植株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分析题图:基因D能控制酶D的合成,酶D能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1;基因R能控制酶R的合成,酶R能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2;两种紫色物质同时存在时可形成蓝色物质.所以蓝色的基因型为D_R_,紫色的基因型为D_rr、ddR_,白色的基因型为ddrr.‎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紫色的基因型为D_rr、ddR_,包括DDrr、Ddrr、ddRR、ddRr四种,A错误;‎ B、DdRrD_R_(蓝色):D_rr(紫色):ddR_(紫色):ddrr(白色)=9:3:3:1,后代紫花占,紫花纯合子DDrr占,ddRR占,共,可知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B正确;‎ C、Ddrr×ddRR→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Rr(蓝色):ddRr(紫色)=1:1,由此可见,后代中为蓝花植株,为紫花植株,C错误;‎ D、DDrr×ddRr→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Rr(蓝色):Ddrr(紫色)=1:1,由此可见,后代中为蓝花植株,为紫花植株,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表现型及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并准确判断各选项.‎ ‎ ‎ ‎28.(2分)(2016•黄浦区一模)经检测得知,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目为x,其占碱基总量的比例是y,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所占的比例是(1﹣y)‎ B.该DNA分子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是 C.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x(1+)‎ D.与鸟嘌呤不互补的碱基数目是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数目相等,根据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的比例与鸟嘌呤的碱基比例相等为Y,A错误;‎ B、DNA分子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二者比值为1,B错误;‎ C、该DNA分子中鸟嘌呤数目为X,因此G、C碱基对为X,腺嘌呤=胸腺嘧啶=(﹣2X)÷2,由于G、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三个,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2个,因此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3X+[(﹣2X)÷2]×2=X(1+),C错误;‎ D、与鸟嘌呤不互补的碱基是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为(﹣2X)=,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应用,并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 ‎ ‎29.(2分)(2016•黄浦区一模)同种动物的三个种群,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并存在地理隔离.A、a是等位基因,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以上三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B.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由图可知,种群越小个体死亡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A正确; ‎ B、②在125代时,A基因频率为75%,则a基因频率为25%,所以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25%=6.25%,B错误;‎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差异较大,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C正确;‎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 ‎30.(2分)(2009•上海)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和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考点】不完全显性.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由题意已知,基因R1和r1、和R2和r2不连锁,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即显性基因越多,颜色越深.‎ ‎【解答】解:已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即显性基因越多,颜色越深,显性基因的数量不同颜色不同.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的基因型是R1r1R2r2,让R1r1R2r2自交得F2,则F2的显性基因的数量有4个、3个、2个、1个、0个,所以F2的表现型有5种.‎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题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二、解答题(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问题(8分)‎ ‎31.(8分)(2016•黄浦区一模)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山坡上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后,画出了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模式图(如图1所示);图2是关于丁地的草被类型由A、B、C三类物种随时间的演化成A、B、C、D状况,其中草的类型A、B、C之间杂交不育,C与D之间可以正常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 ‎(1)分析图1可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乙 地.‎ ‎(2)研究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请写出对样方选择和统计记录两方面的注意事项.‎ ‎①样方选择: 随机取样、样方面积相同 .‎ ‎②统计记录: 统计样方内所有植物物种数和每一物种个体数并求均值 .‎ ‎(3)分析图2,A、B、C之间杂交不育的现象称为 生殖隔离 ,三种类型草之间的差异可称为 物种 多样性;C、D类型草之间的差异可称为 遗传 多样性.D类型草出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C类型发生突变(或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 ‎【分析】分析图1: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点,甲和丁有3类生物,乙和丙有4类生物,而乙有37个物种,丙有35个物种,因此乙物种多样性高.‎ ‎【解答】解:(1)分析图1: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点,甲和丁有3类生物,乙和丙有4类生物,而乙有37个物种,丙有35个物种,因此乙物种多样性高.‎ ‎(2)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且样方的大小要相同,样方的数量不能太少.‎ ‎(3)根据题干信息“A、B、C之间杂交不育,C与D之间可以正常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可知,A、B和C(或A、B和D)属于不同种生物,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之间的差异可称为物种多样性;C和D属于同种生物,它们之间的差异可称为遗传多样性多样性.‎ C与D之间可以正常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是C类型发生突变(或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 ‎(1)乙 ‎ ‎(2)①随机取样、样方面积相同 ‎ ‎②统计样方内所有植物物种数和每一物种个体数并求均值 ‎(3)生殖隔离 物种 遗传 C类型发生突变(或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自然选择 ‎【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首先要求考生认真分析表格,能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生物多样性,能根据题干信息“A、B、C之间杂交不育,C与D之间可以正常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答题.‎ ‎ ‎ 三、解答题(二)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9分)‎ ‎32.(9分)(2016•黄浦区一模)PI(碘化丙啶)具荧光,可与DNA及RNA结合,常用来显示细胞中DNA或RNA含量.为了解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分裂周期与抑制药物作用时期,某研究所的实验过程如下:‎ 取腺样囊性癌细胞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含紫杉醇的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各得细胞数16×103个、12×103个;然后用相关药品水解掉RNA,再将这些细胞置于PI溶剂中一段时间;最后通过检测仪测定这些细胞不同时期的DNA含量,结果如下图1、图2所示:‎ ‎(1)除去RNA的酶是 RNA水解酶 酶.‎ ‎(2)两图中A、C所表示的时期依次是 D .‎ A.G1期;M期 B.S期;M期 C.G1期;S期与M期 D.G1期;G2与M期 ‎(3)显微观察腺样囊性癌细胞临时装片,不可能出现的分裂相是 AC (多选)‎ ‎(4)在普通培养基中,若一个腺样囊性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是20小时,则S期约为 5 小时.‎ ‎(5)在紫衫醇培养基中培养,C期细胞量显著增加,则紫衫醇的作用可能有 DE (多选).‎ A.抑制DNA复制 B.延长G1期 C.分解细胞核 D.影响微管蛋白合成 E.干扰G2期向M期进行.‎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分析】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包括图中G1、S、G2三个阶段.‎ ‎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变化:间期的S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图中A表示G1、末期,B表示S期,C表示G2、M期(前期、中期、后期).‎ ‎【解答】解:(1)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可以用RNA水解酶除去RNA.‎ ‎(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变化:间期的S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图中A表示G1、末期,B表示S期,C表示G2、M期(前期、中期、后期).‎ ‎(3)腺样囊性癌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图3中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4)根据图1柱状图中的细胞比例,在普通培养基中,若一个腺样囊性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是20小时,则S期约为5小时.‎ ‎(5)在紫衫醇培养基中培养,C期(前期、中期、后期)细胞量显著增加,A期(G1)的细胞显著减少,则紫衫醇的作用可能是影响微管蛋白合成或干扰G2期向M期进行.‎ 故答案为:‎ ‎(1)RNA水解酶 ‎(2)D ‎(3)AC ‎(4)5‎ ‎(5)DE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周期、动物细胞培养、有丝分裂的特点和DNA变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需要巧记有丝分裂的特点.‎ ‎ ‎ 四、解答题(三)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问题.(11分)‎ ‎33.(11分)(2016•黄浦区一模)为研究赤霉素(GA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26.‎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的 信息 分子.‎ ‎(2)图1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 气体 通过的情况下,起到 防止污染 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 茎芽尖端 (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 ‎(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 促进 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 细胞长度 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 ‎(5)从图2中B组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 3.6 倍、IAA单独处理的 18 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 协作 的关系.‎ ‎(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 内源IAA 的量较高.‎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图1: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培养液污染培养物;‎ 图2是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关系的探究的考查;分析图2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GA3和IAA的离体茎芽的生长较快,说明二者均能促进生长.分析图2中的B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9,GA3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2.5,IAA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0.5,因此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6倍、IAA单独处理的18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协同关系.‎ ‎【解答】解:(1)激素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用IAA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原因是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由生态学上端运输到生态学下端.‎ ‎(3)分析图2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GA3和IAA的离体茎芽的生长较快,说明二者均能促进生长.‎ ‎(4)植物伸长生长与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长度增加有关;如果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细胞分裂不能进行,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54%的抑制作用是细胞不能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的结果,46%的促进作用则是促进细胞伸长的结果,因此该事实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促进细胞分裂和促进细胞伸长.‎ ‎(5)分析图2中的B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9,GA3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2.5,IAA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0.5,因此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6倍、IAA单独处理的18倍;C组中,两种激素联合使用促进作用是GA3单独使用的(10.0﹣4.0)÷(6.0﹣4.0)=3倍,是IAA单独使用的(14.0﹣4.0)÷(4.1﹣4.0)=60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协调关系.‎ ‎(6)A组数据未显示处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内源IAA浓度较高.‎ 故答案为:‎ ‎(1)信息 ‎(2)气体 防止污染 茎芽尖端 ‎(3)促进 ‎(4)细胞长度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5)3.6 18 协作 ‎(6)内源IA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无菌技术、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关系的探究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 ‎ 五、解答题(四)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10分)‎ ‎34.(10分)(2016•黄浦区一模)硝化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广泛存在于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在自然界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或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的排泄物或动植物的尸体)在分解过程会产生对动物毒性很强的氨,硝化细菌可将氨或铵盐氧化为易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具体过程如图1:‎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硝化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类型是 A .‎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2)硝化细菌通常以 分裂 方式增殖,当水体过于纯净时,硝化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芽孢 .‎ ‎(3)对于混有硝化细菌、蓝细菌和大肠杆菌的悬浮液,可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筛选.在筛选硝化细菌时,其培养基成份包括 (NH4)2SO4、无机盐、琼脂、H2O .‎ ‎(以下材料供选择:H2O、葡萄糖、纤维素、牛肉膏、(NH4)2SO4、KNO3、无机盐、琼脂、伊红﹣美蓝染料),接种后并培养.制备培养基时,灭菌与调pH值的先后顺序是 先调pH值再灭菌 .如利用上述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菌落,则应另外添加的成份是 葡萄糖、伊红美蓝染液 ,菌落特征为 紫黑色有金属光泽 .‎ ‎(4)将采集自养殖池中的水样1ml稀释100倍,然选取稀释后的水样1ml,接种于上述硝化细菌选择培养基上培养.该实验接种所使用的工具是 无菌玻璃刮铲 .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并计数,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如图2,则该养殖池每毫升水含有硝化细菌 700 个.‎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 ‎【分析】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中的化能自养型生物,利用的能量的是氨氧化分解时释放的化学能,因此在培养硝化细菌时,培养基中必须要有铵盐,也可以利用此方法与其它细菌分离.‎ ‎【解答】解:(1)题中说“硝化细菌广泛存在于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因此硝化细菌应属于需氧型;题中方程式可以看出,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氨氧化过程产生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该作用属于化能合成作用,由此可见,硝化细菌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 ‎(2)硝化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生殖方式都是无性生殖中的分裂生殖.在营养缺乏、代谢产物积累等不良环境的影响下,细菌就会形成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3)硝化细菌和蓝细菌都属于自养型生物,但是硝化细菌是能够利用氨氧化过程产生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的化能自养型生物,而蓝细菌是光能自养型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培养基中必需加有机养料,如葡萄糖.因此要筛选硝化细菌,培养基成分中需有铵盐,不能加有机养料.制备培养基时,需要先调pH值再灭菌.筛选大肠杆菌菌落需添加葡萄糖和伊红美蓝,大肠杆菌遇伊红美蓝后,菌落特征为紫黑色有金属光泽.‎ ‎(4)在微生物的接种过程中,玻璃刮铲可以将稀释的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根据三个培养皿中菌落数计算每毫升水含有硝化细菌(8+7+6)÷3×100=700.‎ 故答案为:‎ ‎(1)A ‎ ‎(2)分裂 芽孢 ‎(3)(NH4)2SO4、无机盐、琼脂、H2O 先调pH值再灭菌 葡萄糖、伊红美蓝染液 紫黑色有金属光泽 ‎(4)无菌玻璃刮铲 700‎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选择培养基在分离微生物中的作用,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根据题干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 ‎ 六、解答题(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1分)‎ ‎35.(11分)(2016•黄浦区一模)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某经济作物分为两组,I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Ⅱ组不做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图.‎ ‎(1)在ab段,I组植株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 ACE (多选).‎ A.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基质 C.类囊体 D.线粒体内膜 E.线粒体基质 ‎(2)该植株在点 c 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若增加I组的透光量(其他条件不变),c点应向 左 移.‎ ‎(3)与e点相比,f点时叶绿体内ATP的含量 高 (填“高”或“低”).‎ ‎(4)若Ⅱ组植株在d点时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两组相比,此时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 A Ⅰ组植株.‎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 Ⅱ组植株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说明Ⅱ组植株的呼吸速率大于I组,且d点时两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所以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大于I组 .‎ ‎(5)根据该实验结果,在大棚栽种时提高该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是 在dg对应的时间段(约下午l:30﹣3:30)进行遮光处理 .‎ ‎(6)如果净光合速率测量指标是二氧化碳吸收量,单位为克/小时,光照强度维持d点强度2小时,植物I积累的葡萄糖为 0.68 克.‎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光照强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先分析曲线获取有效信息,然后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的知识综合解答问题.)分析曲线可知,Ⅰ组植株ab段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光合作用的速率小于呼吸作用的速率,且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说明此时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f点由于光合午休现象,二氧化碳进入细胞间隙的量减少,三碳化合物的量少,暗反应减慢,消耗的ATP减少,叶绿体内ATP的含量高;d点时两种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若Ⅱ组植株在d点时植物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表示呼吸作用更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净光合作用强度加上呼吸作用强度,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大于Ⅰ组植株.据此答题.‎ ‎【解答】解:(1)分析曲线可知,Ⅰ组植株ab段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光合作用的速率小于呼吸作用的速率,且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说明此时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呼吸作用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叶绿体类囊体(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H+);‎ ‎(2)c净光合速率为0,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c之前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在减少,到c点时不再减少,此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若增加Ⅰ组的透光量,光合作用速率增强,呼吸速率不变c点应向左移动.‎ ‎(3)分析曲线Ⅱ可知,f点由于光合午休现象,二氧化碳进入细胞间隙的量减少,三碳化合物的量少,暗反应减慢,消耗的ATP减少,叶绿体内ATP的含量高.‎ ‎(4)分析题图可知,d点时两种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若Ⅱ组植株在d点时植物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表示呼吸作用更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净光合作用强度加上呼吸作用强度,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大于Ⅰ组植株.‎ ‎(5)分析题图可知,dg区段,遮光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不遮光的净光合速率,因此,在大棚栽种该作物时提高产量的一项具体措施在dg段对应的时间段进行遮光处理.‎ ‎(6)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O2,光照强度为d时,二氧化碳吸收量为0.5克/小时,光照强度维持d点强度2小时,植物I积累的葡萄糖为(0.5×2×180)÷264=0.68克.‎ 故答案为:‎ ‎(1)ACE ‎ ‎(2)c 左 ‎(3)高 ‎(4)AⅡ组植株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说明Ⅱ组植株的呼吸速率大于I组,且d点时两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所以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大于I组 ‎(5)在dg对应的时间段(约下午l:30﹣3:30)进行遮光处理 ‎(6)0.68‎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净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 ‎ 七、解答题(六)回答下列物质转化问题(10分)‎ ‎36.(10分)(2016•黄浦区一模)如图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过程,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物质.‎ ‎(1)图中A、B、C、D四种物质中,能在肝脏内形成的是 ACD .‎ ‎(2)人体血液中乳酸量增多时,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物质主要是 碳酸氢钠 .‎ ‎(3)E是 丙酮酸 和 二碳化合物 ;过程16包含 三羧酸 循环.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每分子葡萄糖能使该循环运行 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六次 ‎(4)图中有ATP生成的过程编号有 3、4、9、1516 .‎ ‎(5)丙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当丙氨酸含量不足时,补充它的途径是 17、11、13 (填编号).‎ ‎(6)糖尿病患者有“饮水多”之生理现象,其原因是 糖尿病人的血浆渗透压较高,引起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产生饮水需求与行动 .‎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血糖调节.‎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A是甘油三脂、B是肌糖原、C是肝糖原、D是尿素、E是丙酮酸和二碳化合物.图中生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及丙酮酸分解的过程均能释放能量产生ATP,即图中标号3、14、9、15、16.‎ ‎【解答】解:(1)图中A是甘油三脂、B是肌糖原、C是肝糖原、D是尿素、E是丙酮酸和二碳化合物,其中甘油三脂、肝糖原、尿素可在肝脏中形成.‎ ‎(2)人体血液中乳酸增多,碳酸氢钠会与乳酸反应生成碳酸和乳酸钠,乳酸钠可以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3)过程9和16是氧呼吸,过程16包含三羧酸循环.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每分子葡萄糖能使该循环运行二次.‎ ‎(4)图中过程3、4、9、15、16均有ATP生成.‎ ‎(5)大部分氨基酸的R基可以来自糖类合成或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非必需氨基酸的补充途径有17、11、13,必需氨基酸途径有17、11.‎ ‎(6)糖尿病患者有“饮水多”之生理现象,其原因是糖尿病人的血浆渗透压较高,引起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产生饮水需求与行动.‎ 故答案为:‎ ‎(1)ACD ‎ ‎(2)碳酸氢钠 ‎(3)丙酮酸和二碳化合物 三羧酸循环循环 B ‎(4)3、4、9、15 16‎ ‎(5)17、11、13‎ ‎(6)糖尿病人的血浆渗透压较高,引起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产生饮水需求与行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与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涉及细胞呼吸、产生ATP的过程和场所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准确描述某些生物学问题并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 ‎ 八、解答题(七)回答下列关于神经、激素调节及内稳态问题(12分)‎ ‎37.(12分)(2016•黄浦区一模)‎ 图1是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 ‎(1)图1中神经冲动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递顺序为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脊髓灰质炎患者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的症状,是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了图中编号为 ⑦ 的部分.‎ 乙酰胆碱(Ach)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实验人员为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及其作用部位的关系,设计实验方法如图8所示,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前先将轴突中原有的突触小泡除去.‎ ‎(2)图2中属于突触前膜的结构编号是 3 ;实验之初要除去轴突中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 排除突触小泡中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排除干扰因素) .‎ ‎(3)如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Ach浓度(mmol/mL)‎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C处与D处的数据说明: 不同浓度的Ach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随Ach浓度的升高,提高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 .‎ ‎(4)生物体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多种,心肌细胞在高度紧张时接受的信息分子有 ACH和肾上腺素 .‎ ‎(5)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引起肌肉收缩.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用肉毒素除皱会导致面部表情僵化,甚至面瘫,其原因是 肉毒毒素阻止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肌肉未接受神经递质而使肌肉松弛(或失去紧张),相应表情活动就消失了 .‎ 图3中A表示激素运输至靶细胞的过程;B表示激素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 ‎(6)如果图3中A过程的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那么胰岛素主要通过 血液循环 的运输到达靶细胞.如果胰岛素与B中的⑦结合,则靶细胞内发生的物质变化主要有 促进糖原合成,促进糖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 .‎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图形图表题;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分别是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白质、传出神经、突触、灰质和中间神经元;图2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图3中表示的是激素的运输及作用机理.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1)图1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分别是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白质、传出神经、突触、灰质和中间神经元.神经冲动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递顺序为.⑦是脊髓灰质,内含神经中枢,若⑦被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就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的症状.‎ ‎(2)图2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实验之初要除去轴突中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排除突触小泡中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排除干扰因素).‎ ‎(3)分析表格数据,C处与D处的数据说明:不同浓度的Ach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随Ach浓度的升高,提高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 ‎ ‎(4)心肌细胞在高度紧张时接受的信息分子有ACH和肾上腺素.‎ ‎(5)肉毒毒素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阻止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肌肉未接受神经递质而使肌肉松弛(或失去紧张),相应表情活动就消失了.‎ ‎(6)分析题图3可知,如果图3中A过程的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那么胰岛素主要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靶细胞,胰岛素与⑦胰岛素受体结合,就会促进糖原合成,促进糖的氧化分解、葡萄糖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并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 故答案为:‎ ‎(1)⑦‎ ‎(2)3 排除突触小泡中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排除干扰因素)‎ ‎(3)不同浓度的Ach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随Ach浓度的升高,提高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 ‎ ‎(4)ACH和肾上腺素 ‎(5)肉毒毒素阻止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肌肉未接受神经递质而使肌肉松弛(或失去紧张),相应表情活动就消失了 ‎(6)血液循环 促进糖原合成,促进糖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神经调节、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题图反映的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九、解答题(八))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9分)‎ ‎38.(9分)(2016•黄浦区一模)遗传规律 果蝇的变异类型较丰富,已发现其眼色(A、a)、体色(E、e)、肢形(T、t)、后胸形态(F、f)的四类性状由X、二号、三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控制.‎ 为了解控制这些性状基因的关系,研究人员做如下实验与结果记录:‎ 组别 亲本 子一代表型与比例 一组 白眼♀×红眼♂‎ 红眼♀♂白眼 ‎1:1‎ 二组 红眼灰体色♀×白眼灰体色♂‎ 红眼灰体色♀红眼黑体色♀红眼灰体色♂红眼黑体色♂‎ ‎3:1:3:1‎ 三组 异常胸♀×正常胸♂‎ 正常胸♀正常胸♂‎ ‎1:1‎ 四组 正常胸长肢♀×异常胸短肢♂‎ 正常胸长肢♀正常胸长肢♂异常胸长肢♀异常胸长肢♂‎ ‎1:1:1:1‎ 五组 灰体色长肢♀×黑体色短肢♂‎ 灰体色长肢♀灰体色长肢♂黑体色长肢♀黑体色长肢♂‎ ‎4:4:1:1‎ 灰体色短肢♀灰体色短肢♂黑体色短肢♀黑体色短肢♂‎ ‎1:1:4:4‎ 综合四组实验,回答:‎ ‎(1)写出第一组双亲的基因型: XaXa、XAY ‎ ‎(2)写出第二组母本的基因型: EeXAXA ‎ ‎(3)若体色基因位于三号染色体上,则后胸形态的基因位于 二 号染色体上.‎ ‎(4)写出第五组亲本的基因型: ET∥et ;第五组子一代灰体色长肢的雌果蝇与黑体色长肢雄果蝇交配,所生后代果蝇中,灰体色果蝇出现的几率是  ;黑体色长肢纯合体果蝇出现的几率是 5% .‎ ‎【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如果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则后代雌雄个体之间没有差异;如果性状是由X染色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则后代雌雄个体之间有差异.‎ ‎【解答】解:(1)由于第一组的双亲是白眼♀×红眼♂,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红眼♀和白眼♂,且比例为1:1,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的基因型为XaXa、XAY.‎ ‎(2)在第二组中,亲代为红眼灰体色♀×白眼灰体色♂,后代都是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纯合;又灰体色:黑体色=3:1,因此双亲的基因型为EeXAXA和EeXaY.‎ ‎(3)由于正常胸长肢♀×异常胸短肢♂的后代正常胸长肢♀:正常胸长肢♂:异常胸长肢♀:异常胸长肢♂=1:1:1:1,说明控制肢形和后胸形态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由于体色基因位于三号染色体上,则后胸形态的基因位于二号染色体上.‎ ‎(4)在第五组中,灰体色长肢♀×黑体色短肢♂的后代出现两多两少的比例,说明控制体色和肢形的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且灰体色和短肢比例大,所以第五组亲本的基因型ET∥et.第五组子一代灰体色长肢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Et∥et,黑体色长肢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t∥et.它们之间相互交配,所生后代果蝇中,灰体色果蝇出现的几率是;黑体色长肢纯合体果蝇出现的几率是5%.‎ 故答案为:‎ ‎(1)XaXa、XAY ‎(2)EeXAXA ‎(3)二 ‎(4)ET∥et 5%‎ ‎【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十、解答题(九)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问题.(10分)‎ ‎39.(10分)(2016•黄浦区一模)如图所示,质粒PBR322上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XR)和四环素抗性基因(YR).其中,XR内部含有限制酶KasI识别序列,YR内部含有限制酶FseI、HpaII、‎ NaeI、NgoMIV识别序列,且这些识别序列在整个质粒上均仅有一处,目的基因内部不存在这些识别序列.‎ ‎(1)质粒PBR322的本质是 闭环双链DNA .‎ FseI、HpaII、NaeI、NgoMIV中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是 识别DNA特定的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 .‎ ‎(2)NaeI酶切目的基因和质粒,加入DNA连接酶连接后,进行大肠杆菌受体细胞导入操作.之后,受体细胞的类型包含 ABD (多选)‎ A.抗青霉素、抗四环素 B.抗青霉素、不抗四环素 C.不抗青霉素、抗四环素 D.不抗青霉素、不抗四环素 ‎(3)若用KasI和FseI联合酶切上述重组质粒,则可能产生的酶切片段数 A .‎ A.2 B.3 C.4 D.5‎ ‎(4)动物基因工程通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B .‎ A.受精卵能使目的基因高效表达B.受精卵可发育成动物个体 C.受精卵基因组更易接受DNA的插入D.受精卵尺寸较大,便于DNA导入操作 ‎(5)若目的基因模板链中的TGA序列对应1个密码子,翻译时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上相应的碱基序列是 UGA .通过筛选出的受体细胞内,目的基因能成功表达的原因是 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基因工程.‎ ‎【分析】分析题图:质粒PBR322上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XR)和四环素抗性基因(YR),其中XR内部含有限制酶KasⅠ识别序列,YR内部含有限制酶FseⅠ、HpaⅡ、NaeⅠ、NgoMⅣ识别序列,五种酶的识别序列在整个质粒上均仅有一处,目的基因内部不存在这些识别序列.由于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因此用KasⅠ和FseⅠ联合酶切重组质粒,KasⅠ在XR可以切开一个位点、FseⅠ在YR也可以切开一个位点,这样只能得到2段DNA片段.‎ ‎【解答】解:(1)质粒的本质是双链环状DNA分子.由于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只能识别DNA特定的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 ‎(2)将图中切开的质粒与目的基因溶液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连接后,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质粒自身环化或质粒与质粒结合,将它们导入受体细胞后,由于XR、YR基因都没有被破坏,因此表现为XR、YR,A正确;‎ ‎②有的质粒与目的基因连接形成重组质粒,这种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后,由于YR基因被破坏,只有XR抗性,表现为XR、YS,B正确;‎ ‎③目的基因自身环化或目的基因与目的基因结合,将它们导入受体细胞后,由于没有抗性基因,因此表现为XS、YS,D正确.‎ 故选:ABD.‎ ‎(3)根据题意,XR内部含有限制酶KasⅠ识别序列,YR内部含有限制酶FseⅠ、HpaⅡ、NaeⅠ、NgoMⅣ识别序列,五种酶的识别序列在整个质粒上均仅有一处,目的基因内部不存在这些识别序列.因此用KasⅠ和FseⅠ联合酶切重组质粒,KasⅠ在XR可以切开一个位点、FseⅠ在YR也可以切开一个位点,这样只能得到2段DNA片段,故选A.‎ ‎(4)因为受精卵的全能性高,可以发育成动物个体,因此,动物基因工程通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故选:B.‎ ‎(5)根据碱基配对原则,TGA序列对应的密码子是ACU,密码子ACU对应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UGA.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密码子,所以目的基因能成功表达能藻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 故答案为:‎ ‎(1)闭环双链DNA 识别DNA特定的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 ‎(2)ABD ‎(3)A ‎(4)B ‎(5)UGA    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图中和题中信息准确答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 ‎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lyyjg;浮萍;美丽心情;天边彩虹;shx779;晓静;sw0001;pygh;晴薇12;sdpydxh;张泽普;杜献林;shan;王乐增;beling(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6年12月16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