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4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 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图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内(不考虑细胞质基因遗传),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A.两者都只有① B.两者都有①、②和③ C.两者都只有②和③ D.前者有①、②和③,后者只有②、③ 3.甲生物核酸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 )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4.将某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1小时 B.1.6小时 C.2小时 D.4小时 5.经检验得知,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目为Y,其占碱基总数量的比例为X,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比例是1﹣X B.该DNA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的比例是 C.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Y(1+) D.与鸟嘌呤不互补的碱基数目是 6.如图表示发生在某细胞内一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该图所示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内 C.图中方框A最可能代表核糖体 D.图中①上可能存在密码子 7.真核细胞中氨基酸与tRNA结合,形成复合体AA一tRNA.理论上一个真核细胞中这种复合体的个数,以及一个核糖体能容纳该复合体的个数分别是( ) A.少于61,2 B.64,2 C.61,1 D.64,1 8.BrdU(5﹣溴尿嘧啶)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类似,可与碱基A配对.当染色体上的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有BrdU时,经姬姆萨染料染色显浅色,其余均显深色.现有果蝇某体细胞1个,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连续分裂2次,得到4个子细胞.若对这些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上述染色,则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①1个细胞染色体均为深色,3个细胞均为浅色 ②1个细胞染色体均为浅色,3个细胞均为深色 ③4个细胞染色体均为4条深色、4条浅色 ④1个细胞染色体均为深色,1个细胞均为浅色,2个细胞4条深色、4条浅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改变 C.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1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B.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均不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11.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1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1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Ⅱ后期 C.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a代的概率为 D.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 12.某同学调查了一个家系,确定患有某种遗传病.该家系的具体情况为:一对夫妇均正常,丈夫的父母均正常,妻子的父亲完全正常,母亲是携带者,丈夫的妹妹患有该病.这对夫妇所生的两个正常孩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A. B. C. D. 13.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育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对二倍体植物采用单倍体育种时,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诱变育种能产生前所未有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新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省略了地理隔离 14.番茄的高蔓(A)对矮蔓(a)、感病(B)对抗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以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Ⅱ得到⑤,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优点是培育周期短 B.过程Ⅵ的原理是诱变育种,需要耗费大量实验材料 C.①、②、⑤、⑥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 D.Ⅳ过程育种产生基因型AAaa个体的配子种类和比值为AA:Aa:aa=1:4:1 1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质粒是拟核或细胞核外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链状DNA分子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但基因重组不能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但解释了进化的实质 C.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D.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变异,进而使细菌产生较强的耐药性 17.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l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 C.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D.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18.某校共有学生人数1600人,对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5.8%,73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则男生中色盲的人数约为( ) A.120 B.119 C.64 D.37 19.某果蝇种群中只有Aa、aa个体,各种基因型个体均能存活,该种群随机交配,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果蝇占,则该果蝇种群中Aa占( ) A. B. C. D. 20.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组织液和淋巴 ②有氧呼吸酶、抗体、载体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⑥ 21.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22.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剪除脑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本实验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23.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B.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 C.传出神经元兴奋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D.传出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的神经递质 24.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人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下列对于“沉默突触”不能进行信息传递原因的表述中,科学合理的是( ) A.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B.突触间隙缺乏相应的水解酶 C.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D.突触小体中缺乏线粒体 25.下面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摄食后1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等激素 C.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大量的氧化分解 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 26.某同学感冒发烧,体温为39℃,伴有轻度腹泻.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 ) A.呼吸、心跳过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浓度降低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27.人被狗咬伤后,需要立即到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并在伤口周围注射抗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注射抗血清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B.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病毒的清除需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配合 D.免疫记忆的形成依赖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作用 28.研究表明,当番茄叶片受到害虫损伤后,番茄细胞会迅速产生蛋白酶抑制剂,使害虫不能消化蛋白质而死亡,从而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番茄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与与下列人体内生理功能最相似的是( ) A.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29.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30.矿工中有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其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却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硅尘进入体内可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导致细胞通透性改变,使肺部细胞死亡,进而肺功能受损.关于此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 B.硅尘可能破坏溶酶体膜,其内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通透性 C.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该疾病的发生,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1.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 ) 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置于窗台上的盆景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D.在自然状态下,松树长成塔形 32.花生、向日葵、辣椒和番茄不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在上述四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了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授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有关这一措施产生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4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均未受影响 B.4种植物中花生、辣椒能形成无籽果实,但产量均受影响 C.4种植物中辣椒、花生产量不受影响,向日葵、番茄产量下降 D.4种植物中辣椒、番茄产量不受影响,向日葵、花生产量下降 33.毛竹受到竹瘤座菌感染,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原因是竹瘤座菌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正常生长的毛竹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 B.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 C.竹瘤座菌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一定是一种植物激素 D.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34.拟南荠超矮生型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能敏感型.研究者以某品种的超矮生拟南芥为材料,用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并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明赤霉素浓度越高,正常拟南芥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图乙中a、b两点表明生长素对正常拟南芥茎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实验结果表明,该超矮生拟南芥品种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D.用另一类矮生突变体进行相同实验,其曲线和正常植株曲线重合 35.温州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36.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C.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3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2mm×2mm)的每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4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那么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 ) A.5.6×107 B.3.5×105 C.5.6×108 D.3.5×108 38.下列有关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所有群落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C.群落演替一定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D.在裸岩的演替过程中,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39.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发生了群落演替;乙地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上植被茂盛,景色宜人,正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能重现森林 B.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开发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40.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A.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多少 B.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蝗虫的幼虫和鱼类的种群密度 C.由于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 D.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根据课本知识填空: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 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2)兴奋是以 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3)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 、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4)免疫系统除了有防卫功能外,还有 功能. (5)群落的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 . 42.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用A或这a表示)控制的人类遗传病,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图所示. (1)图中的过程①是 ,此过程需要 进行催化.与过程②有关的RNA种类有 . (2)甲所代表的三个碱基对应的是产物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甲的名称为 ,乙所代表的三个碱基不对应氨基酸,乙的名称为 . (3)已知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请根据图示推测其原因是 . 43.生长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但大多集中在 的部位,通过促进 促进植物生长.若要证明生长素的促进机理.可以取弯曲处作 (横切、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比较得出结论. (2)如图中A、B、C都是芽,其中生长素浓度最高的是 .原因是 . (3)为验证幼嫩种子产生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某小组用番茄设计了甲、乙、丙三组实验.甲组不做处理,乙组番茄花蕾期去雄、套袋,丙组番茄 (填处理方式).实验结果是 . 44.科研人员对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行研究. 组别 注射物 血清稀释倍数 A组 乙脑减毒活疫苗 原液 40 B组 103倍的稀释液 10 C组 104倍的稀释液 10 D组 105倍的稀释液 <10 E组 乙脑灭活疫苗原液 40 F组 不作处理 <10 (1)取健康小鼠分为六组,每组20只,以原液、103、104和105倍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1)取健康小鼠分为六组,每组20只,以原液、103、104和105倍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原液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获得免疫小鼠,几天后,每组选取10只小鼠抽取血清进行稀释,测量达到标准抗原抗体反应效果的血清稀释倍数,所得平均值见表,以此反映小鼠的抗体水平.该实验自变量为 . (2)研究人员取每组其余10只免疫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测定时,将 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数量,结果如图.结合(2)中实验结果分析,A组和E组相比较, ,据此推测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可能还存在较强的细胞免疫机制.实验中 两组的比较也可以支持上述推测. (3)为证明(2)的推测,科研人员选取(2)中 和A三组免疫小鼠,从三组小鼠的脾脏中提取效应T细胞,把靶细胞混合培养,4小时后测定靶细胞的 .若 ,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 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解: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 C、T2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需先标记细菌,再标记噬菌体,C错误; D、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2.图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内(不考虑细胞质基因遗传),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A.两者都只有① B.两者都有①、②和③ C.两者都只有②和③ D.前者有①、②和③,后者只有②、③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其中①为DNA的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 【解答】解:(1)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①DNA的复制过程,但能合成蛋白质,因此能发生②和③过程; (2)记忆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因此能发生①、②和③过程. 故选:D. 3.甲生物核酸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 )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甲生物的核酸的嘌呤与嘧啶不相等,说明甲生物的核酸不可能只含有双链DNA;乙生物遗传物质的嘌呤与嘧啶不相等,说明乙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DNA. 【解答】解:A、变形虫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乙不可能是变形虫,A错误; B、T2噬菌体的核酸只有DNA,因此甲不可能是噬菌体,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乙不可能是豌豆,B错误; C、绵羊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乙不可能是绵羊,C错误; D、肺炎双球菌既含有DNA也含有RNA,核酸中的嘌呤与嘧啶可能不相等,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是单链结构,嘌呤与嘧啶可能不相等,D正确. 故选:D. 4.将某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1小时 B.1.6小时 C.2小时 D.4小时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总DNA分子的比例为,则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后得到32个,复制5次得到的.复制5次耗时8小时,则分裂周期是1.6小时. 【解答】解: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形成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链的DNA为2个, =,则n=5,说明细胞分裂5次,则细胞周期=8÷5=1.6小时. 故选:B. 5.经检验得知,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目为Y,其占碱基总数量的比例为X,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比例是1﹣X B.该DNA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的比例是 C.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Y(1+) D.与鸟嘌呤不互补的碱基数目是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2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DNA分子双链中的比值与每条单链中的该比值相等;双链中A+C=T+G=50%. 【解答】解:A、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的比例与鸟嘌呤的碱基比例相等,即为X,A错误; B、DNA分子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二者比值为1,B错误; C、该DNA分子中鸟嘌呤数目为Y,因此G、C碱基对为Y,腺嘌呤=胸腺嘧啶=(﹣2Y)÷2,由于G、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三个,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2个,因此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3Y+[(﹣2X)÷2]×2=Y(1+),C错误; D、与鸟嘌呤不互补的碱基是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为(﹣2Y)=,D正确. 故选:D. 6.如图表示发生在某细胞内一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该图所示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内 C.图中方框A最可能代表核糖体 D.图中①上可能存在密码子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其中①为RNA分子;②③为DNA分子的两条链;A能催化转录过程,应为RNA聚合酶.据此答题. 【解答】解:A、图示为转录过程,需要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错误; B、图示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发生,B错误; C、图中方框A最可能代表RNA聚合酶,C错误; D、图中①可能是mRNA,其上相邻的3个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D正确. 故选:D. 7.真核细胞中氨基酸与tRNA结合,形成复合体AA一tRNA.理论上一个真核细胞中这种复合体的个数,以及一个核糖体能容纳该复合体的个数分别是( ) A.少于61,2 B.64,2 C.61,1 D.64,1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 (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 (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解答】解:密码子有64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则tRNA有61种,则氨基酸与tRNA结合,形成复合体AA一tRNA,一个真核细胞中这种复合体的个数不多于61个;一个核糖体能容纳2个转运RNA. 故选:A. 8.BrdU(5﹣溴尿嘧啶)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类似,可与碱基A配对.当染色体上的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有BrdU时,经姬姆萨染料染色显浅色,其余均显深色.现有果蝇某体细胞1个,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连续分裂2次,得到4个子细胞.若对这些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上述染色,则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①1个细胞染色体均为深色,3个细胞均为浅色 ②1个细胞染色体均为浅色,3个细胞均为深色 ③4个细胞染色体均为4条深色、4条浅色 ④1个细胞染色体均为深色,1个细胞均为浅色,2个细胞4条深色、4条浅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1、以第一代细胞中的某个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为参照,DNA双链中不含BrdU的两条原始脱氧核苷酸链是不变的,第n代后由这个细胞分裂而来的共有2n个,减去两个含原始链的细胞,其他的2n﹣2个细胞对于这条染色体而言是纯合的. 2、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色,非阴影为浅色),细胞分裂3次,abc均处于中期.. 【解答】解: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后,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均有1条脱氧核苷酸链上有BrdU,因此此时所有细胞的染色体均为深色; 第二次有丝分裂经过复制后,两个子细胞中的8条染色体均为一条染色单体是浅色的,一条是深色的,因此在第二次分裂后期时,8条浅色和8条深色的随机分配到细胞的两极,因此形成的子细胞可能的情况有多种. ①由于2个F1细胞均含有深色,因此不可能出现1个细胞染色体均为深色,3个细胞均为浅色的结果,①错误; ②由于两个F1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时均含有8条浅色和8条深色的染色体,因此不可能出现1个细胞染色体均为浅色,3个细胞均为深色的结果,②错误; ③如果8条浅色和8条深色的平均分配到细胞的两极,则形成的4个细胞染色体均为4条深色、4条浅色,③正确; ④在第二次分裂后期时,一个F1细胞的8条浅色和8条深色分别分配到两极,还有一个F1细胞的8条浅色和8条深色的平均分配到细胞的两极,则会出现1个细胞染色体均为深色,1个细胞均为浅色,2个细胞4条深色、4条浅色,④正确. 故选:B. 9.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改变 C.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1、密码子是mRNA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解答】解:A、密码子在mRNA上,A错误; 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B错误; C、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C正确;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D错误. 故选:C. 1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B.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均不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 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答】解:A、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若不发生在基因内部,就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也就不会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 B、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基因突变,只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异,B错误; C、基因重组是原有的基因重新组合,染色体数目变异只会改变基因数目,二者均不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故选:C. 11.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1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1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Ⅱ后期 C.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a代的概率为 D.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 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三体豌豆植株的形成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的增多,但不一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A错误; B、三体豌豆植株细胞分裂过程中,有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有丝分裂末期或减Ⅱ各时期(若Aa移向一极,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有2个A基因;若AA移向一极,则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的细胞有2个A基因),B错误; C、三体豌豆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2,因此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Aaa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2=,C正确; D、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即AA:Aa:a:A=1:2:1:2,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D错误. 故选:C. 12.某同学调查了一个家系,确定患有某种遗传病.该家系的具体情况为:一对夫妇均正常,丈夫的父母均正常,妻子的父亲完全正常,母亲是携带者,丈夫的妹妹患有该病.这对夫妇所生的两个正常孩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丈夫的父母均正常,但丈夫的妹妹患有该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丈夫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又妻子的父亲完全正常,母亲是携带者,则妻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 【解答】解:分析可知,丈夫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妻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他们所生后代可能是(×+××+××+××=)AA、(××+××+××=)Aa、(××= )aa,因此正常孩子的基因型为AA、Aa.因此,这对夫妇所生的两个正常孩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故选:D. 13.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育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对二倍体植物采用单倍体育种时,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诱变育种能产生前所未有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新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省略了地理隔离 【考点】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A、一般来说,杂交育种的目的是获得同时具有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 B、二倍体的单倍体由于高度不育无法形成种子,单倍体育种只能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单倍体幼苗进行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 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能产生前所未有新基因,从而创造变异新类型,C正确;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新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省略了地理隔离,D正确. 故选:B. 14.番茄的高蔓(A)对矮蔓(a)、感病(B)对抗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以① 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Ⅱ得到⑤,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优点是培育周期短 B.过程Ⅵ的原理是诱变育种,需要耗费大量实验材料 C.①、②、⑤、⑥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 D.Ⅳ过程育种产生基因型AAaa个体的配子种类和比值为AA:Aa:aa=1:4:1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题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Ⅰ→Ⅱ)、单倍体育种(Ⅰ→Ⅲ→Ⅴ)、多倍体育种(Ⅰ→Ⅳ)和诱变育种(Ⅰ→Ⅵ),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解答】解:A、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杂交和自交,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缺点是培育周期长,A错误; B、过程Ⅵ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需要耗费大量实验材料,B错误; C、①、②、⑤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⑥是多倍体,为新物种,与它们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IV过程育种产生基因型AAaa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随机配对,产生的配子的种类有AA:Aa:aa三种,比例是1:4:1,D正确. 故选:D. 1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质粒是拟核或细胞核外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链状DNA分子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解: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A正确;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错误; C、质粒是拟核或细胞核外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C错误; 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也不一定能成功实现表达,因此还要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D错误. 故选:A.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但基因重组不能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但解释了进化的实质 C.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D.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变异,进而使细菌产生较强的耐药性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和迁入、自然选择、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解答】解: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阐明了遗传变异的本质和进化的实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揭示生物进化的本质,B错误; C、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说明发生了突变,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 D、细菌产生的抗药性变异是其在分裂过程中突变产生的,抗生素只是起了选择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17.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l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 C.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D.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Ⅰ阶段,AA=40个,aa=20个,Aa=40个,该阶段A的基因频率是A=(40×2+40)÷200×100%=60%,a的基因频率a=(20×2+40)÷200×100%=40%,在Ⅲ阶段AA=20个,aa=40个,Aa=40个,该阶段A的基因频率是A=(20×2+40)÷200×100%=40%,a的基因频率a=(40×2+40)÷200×100%=60%. 【解答】解:A、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60%,a的基因频率是40%,A错误; B、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的选择作用,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Ⅰ、Ⅲ段,A和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C错误; D、由于AA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所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AA个体逐渐被淘汰,D正确. 故选:D. 18.某校共有学生人数1600人,对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5.8%,73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则男生中色盲的人数约为( ) A.120 B.119 C.64 D.37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1600人拥有的色盲基因的总数目,再减去已知个体拥有的色盲基因的数目,即可得男生色盲基因的数目. 【解答】解:已知某校共有学生人数1600人,其中女生730人,则男生1600﹣730=880人,因为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所以1600人与色盲有关的基因一共有730×2+880=2340个.根据基因频率的概率进行计算可得到1600一共拥有的色盲基因数是2340×5.8%,约等于136个,则男生色盲人数=总色盲基因数﹣女生拥有的色盲基因数=136﹣23×2﹣52=37人. 故选:D. 19.某果蝇种群中只有Aa、aa个体,各种基因型个体均能存活,该种群随机交配,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果蝇占,则该果蝇种群中Aa占(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种群只有Aa、aa个体,经减数分裂可产生A和a两种配子,随机交配后,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Aa和aa,其中AA和aa是纯合体,能稳定遗传. 【解答】解:方法一:根据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果蝇占,可拆分为+.说明A的频率为,a的频率为.又果蝇种群只有Aa、aa个体,各种基因型个体均能存活,所以可判断Aa:aa=1:1. 方法二:由于某果蝇种群中只有Aa、aa个体,设Aa所占比例为x,则aa所占比例为1﹣x,因此,A的频率为,a的频率为1﹣.由于该种群随机交配,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果蝇(AA、aa)占,则×+(1﹣)×(1﹣)=,解得x=. 故选:B. 20.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组织液和淋巴 ②有氧呼吸酶、抗体、载体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⑥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解答】解:①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①正确; ②有氧呼吸酶存在细胞内,载体存在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②错误;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可以存在细胞外液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 ④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可以存在血浆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正确; ⑤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⑤ 错误; ⑥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⑥错误. 故选:C. 21.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其中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相关.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大脑皮层形成冷觉的部位,A错误; B、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B错误;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动态平衡,C错误; D、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D正确. 故选:D. 22.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剪除脑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本实验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能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神经中枢在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2、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位于椎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 【解答】解:A、搔扒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去掉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A正确; B、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B正确;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错误; D、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正确. 故选:C. 23.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B.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 C.传出神经元兴奋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D.传出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的神经递质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的电信号,静息时,K离子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解答】解:A、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是不会衰减的,A错误; B、静息膜电位的形成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故血液中K+溶度急性降低,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B正确; C、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C错误; D、膝跳反射中传出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的神经递质,D错误. 故选:B. 24.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人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下列对于“沉默突触”不能进行信息传递原因的表述中,科学合理的是( ) A.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B.突触间隙缺乏相应的水解酶 C.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D.突触小体中缺乏线粒体 【考点】突触的结构. 【分析】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沉默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由此推断,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可能是由于当突触小泡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与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都可能引起突触没有信息传递功能. 【解答】解:A、轴突的末端膨大成球状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但这与“沉默突触”无关,A错误; B、突触间隙不存在水解递质的酶,不影响递质传递信息的功能,B错误; C、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不会影响兴奋的传递,C错误; D、突触小体中缺乏线粒体,突触无法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D正确. 故选:D. 25.下面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摄食后1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等激素 C.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大量的氧化分解 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从图中分泌物甲能使血糖降低,分泌物乙能升血糖可知,甲是胰岛素,乙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的功能;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促进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的功能.可见,这两者在血糖调节中是拮抗作用. 【解答】解:A、摄食后1小时内,由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多,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下降,A正确; 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错误; C、2~2.5小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升高,C错误; 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结果,D错误. 故选:A. 26.某同学感冒发烧,体温为39℃,伴有轻度腹泻.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 ) A.呼吸、心跳过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浓度降低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而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人体体温调节: (1)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解答】解:A、人体细胞内,ADP和ATP的相互转化时刻进行,ATP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A错误; B、发热又轻度腹泻,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中钠离子不会降低,B错误; C、发热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C正确; D、由于新陈代谢加快,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也加快,所以糖原合成减少,D错误. 故选:C. 27.人被狗咬伤后,需要立即到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并在伤口周围注射抗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注射抗血清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B.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病毒的清除需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配合 D.免疫记忆的形成依赖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作用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从题干所给的背景材料分析,“注射狂犬疫苗并在伤口周围注射抗血清”,本题重点是特异性免疫在生活中应用的案例分析,首先要回忆特异性免疫的具体过程,在对比选项的描述分析作出判断. 【解答】解:注射抗血清实质是作为抗体,与抗原结合,直接消灭狂犬病毒,故A正确;人被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但不属于二次免疫反应,故B错误;病毒侵入机体先要经过第一、二道防线,然后进入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故C正确;抗原刺激免疫细胞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要淋巴因子作用,D正确. 故选:B 28.研究表明,当番茄叶片受到害虫损伤后,番茄细胞会迅速产生蛋白酶抑制剂,使害虫不能消化蛋白质而死亡,从而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番茄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与与下列人体内生理功能最相似的是( ) A.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解答】解:体液免疫是依靠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达到保护目的免疫机制,与“番茄细胞会迅速产生蛋白酶抑制剂,使害虫不能消化蛋白质而死亡”的自我保护方式类似. 故选C. 29.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密切配合,相互影响;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并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构成完整的调节网络. 2、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吞噬细胞吞噬吞噬消化病原体属于免疫防御功能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还可以参与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将病原体吞噬、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从而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3、免疫失调症: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免疫缺陷病是由免疫功能过弱引起,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解答】解:A、免疫系统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相互影响,共同组成完整的调节网络,A错误; B、吞噬细胞既可以吞噬、消化病原体,也可以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B正确; C、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免疫缺陷病,C错误; D、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监控和清除人体内的衰老、损伤细胞及癌变细胞,D错误. 故选:B. 30.矿工中有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其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却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硅尘进入体内可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导致细胞通透性改变,使肺部细胞死亡,进而肺功能受损.关于此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 B.硅尘可能破坏溶酶体膜,其内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通透性 C.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该疾病的发生,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酶的特性;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胞坏死被认为是因病理而产生的被动死亡,如物理性或化学性的损害因子及缺氧与营养不良等均导致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解答】解: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A错误; B、硅肺细胞死亡是由于溶酶体被破坏,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所致,导致细胞通透性改变,B正确; C、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异常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 D、该疾病的发生,是因为没有分解硅尘的酶,这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错误. 故选:B. 31.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 ) 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置于窗台上的盆景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D.在自然状态下,松树长成塔形 【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圆锥型树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茎背地性生长是由于生长素由于重力作用,使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快;除去稻田双子叶杂草是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或其类似物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 【解答】解: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生长素高,由于顶端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离顶端越近的芽生长素的浓度越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使树冠多呈圆锥形,A错误; B、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横向运输,使刮倒的树木露出地面的根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浓度低;又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根总是向地生长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二重性”,B错误; C、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由于单侧光的影响,背光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大,生长快,所以总是朝窗外生长,只体现了促进作用,C正确; D、在自然状态下,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给侧芽,顶芽的生长素为低浓度促进生长,侧芽的生长素为高浓度抑制生长,使松树长成塔形,因此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D错误. 故选:C. 32.花生、向日葵、辣椒和番茄不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在上述四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了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授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有关这一措施产生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4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均未受影响 B.4种植物中花生、辣椒能形成无籽果实,但产量均受影响 C.4种植物中辣椒、花生产量不受影响,向日葵、番茄产量下降 D.4种植物中辣椒、番茄产量不受影响,向日葵、花生产量下降 【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分析】1、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由于子房发育过程中需要发育着的种子提供生长素,而在植物开花的季节,阴雨的天气会导致它们的花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作用,不形成种子,所以不能合成生长素,导致子房不能正常发育. 2、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则植物不能形成种子,如果是以收获植物种子为主的,则产量会受到影响.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子房的发育,形成植物的果实,如果是以收获植物果实为主的,则产量不会受到影响. 【解答】解:4种植物中辣椒、番茄是以收获植物果实为主的,产量不会受到影响;向日葵、花生是以收获种子为主,产量下降. 故选:D. 33.毛竹受到竹瘤座菌感染,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原因是竹瘤座菌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正常生长的毛竹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 B.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 C.竹瘤座菌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一定是一种植物激素 D.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2、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解答】解:A、正常生长的毛竹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过高,A错误; B、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含量降低,抑制作用解除,B错误; C、竹瘤座菌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虽然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但不是一种植物激素,C错误; D、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D正确. 故选:D. 34.拟南荠超矮生型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能敏感型.研究者以某品种的超矮生拟南芥为材料,用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并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明赤霉素浓度越高,正常拟南芥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图乙中a、b两点表明生长素对正常拟南芥茎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实验结果表明,该超矮生拟南芥品种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D.用另一类矮生突变体进行相同实验,其曲线和正常植株曲线重合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分析图甲、乙可推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拟南芥的生长,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体现正常拟南芥对其敏感性更高.如果激素对拟南芥作用后,拟南芥有所改变,说明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如果拟南芥没有任何改变,说明是激素不敏感型. 【解答】解:A、图甲表面赤霉素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未体现两重性,A错误; B、图乙中a、b两点均比对照组生长快,无抑制现象,故未体现两重性,B错误; C、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后均不起作用,故该超矮生拟南芥品种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C正确; D、用另一类矮生突变体即激素合成缺陷型进行相同实验,能促进生长,但其曲线和正常植株曲线不一定重合,D错误. 故选:C. 35.温州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读懂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是本题解题的关键.图中开始时种群增长最快,在0﹣3年之间种群增长逐渐减慢;第三年以后λ值小于1,种群数量开始有所下降,到第9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低. 【解答】解:A、在第3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第3年后,种群数量开始下降,故A错误; B、第7年比第5年的乌鸦种群数量少,故B错误; C、曲线开始时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C错误; D、在0﹣3年之间种群数量的λ值一直大于1,因此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故D正确. 故选D. 36.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C.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解答】解:A、使用血球计数板时,应先放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A错误;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培养瓶轻轻震荡几次,使得酵母菌分布均匀,以减少实验误差,B错误; C、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对培养用具和培养液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避免杂菌污染,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 D、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大量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D正确. 故选:D. 3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2mm×2mm)的每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4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那么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 ) A.5.6×107 B.3.5×105 C.5.6×108 D.3.5×108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酵母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方法﹣﹣显微计数. 相关注意事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 (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 (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每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4个,根据酵母菌种群密度计算公式:酵母菌种群密度=每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小方格的容积(2mm×2mm×0.1mm×10﹣3)=14÷(4×10﹣4)=3.5×104,因此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3.5×104×10=3.5×105. 故选:B. 38.下列有关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所有群落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C.群落演替一定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D.在裸岩的演替过程中,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群落演替的原因 (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 (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解答】解:A、在垂直方向上,所有群落都有分层现象,但有的并不明显,如草原群落,A错误; B、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B正确; C、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不一定,这主要取决于生态环境的好坏,C错误; D、森林群落阶段比灌木阶段复杂而稳定,因此动物的分层也比灌木阶段的复杂,D错误. 故选:B. 39.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发生了群落演替;乙地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上植被茂盛,景色宜人,正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能重现森林 B.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开发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甲属于次生演替,乙属于初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解答】解:A、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若没有外力干扰,都可演替到森林阶段,A正确; B、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植被彻底消失,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 C、初生演替要依次经历裸盐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C正确; D、开发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正确. 故选:B. 40.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A.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多少 B.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蝗虫的幼虫和鱼类的种群密度 C.由于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 D.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 【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的是种群密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研究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 【解答】解:A、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多少,A正确; B、调查蚜虫、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鱼类不止一种,不能说调查鱼类的种群密度,B错误; C、由于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C正确; D、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根据课本知识填空: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 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2)兴奋是以 电信号(神经冲动) 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3)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4)免疫系统除了有防卫功能外,还有 监控和清除 功能. (5)群落的 物种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 目测估计法 .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基因突变的特征;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群落的结构特征;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而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计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二是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解答】解:(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3)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4)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监控和清除. (5)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故答案为: (1)基因结构 (2)电信号(神经冲动) (3)通过体液运输 (4)监控和清除 (5)物种组成 (6)目测估计法 42.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用A或这a表示)控制的人类遗传病,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图所示. (1)图中的过程①是 转录 ,此过程需要 RNA聚合酶 进行催化.与过程②有关的RNA种类有 mRNA、tRNA、rRNA . (2)甲所代表的三个碱基对应的是产物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甲的名称为 起始密码子 ,乙所代表的三个碱基不对应氨基酸,乙的名称为 终止密码子 . (3)已知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请根据图示推测其原因是 基因中碱基发生替换,使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据图分析:过程①表示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过程②表示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基因突变后信使RNA上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使得翻译的肽链缩短.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图中的过程①是转录,此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进行催化.过程②为翻译,需要mRNA为模板,tRNA运输氨基酸,发生在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器核糖体中. (2)甲所代表的三个碱基对应的是产物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则甲的名称为起始密码子,乙所代表的三个碱基不对应氨基酸,则乙为终止密码子. (3)虽然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发生替换,使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 故答案为: (1)转录 RNA聚合酶 mRNA、tRNA、rRNA (2)起始密码子 终止密码子 (3)基因中碱基发生替换,使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43.生长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但大多集中在 生长旺盛细胞 的部位,通过促进 伸长 促进植物生长.若要证明生长素的促进机理.可以取弯曲处作 纵切 (横切、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比较得出结论. (2)如图中A、B、C都是芽,其中生长素浓度最高的是 B .原因是 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过多,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距离顶芽越近的侧芽,抑制作用越强 . (3)为验证幼嫩种子产生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某小组用番茄设计了甲、乙、丙三组实验.甲组不做处理,乙组番茄花蕾期去雄、套袋,丙组番茄 花蕾期去雄、将雌蕊柱头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套袋处理 (填处理方式).实验结果是 甲产生果实、乙不能产生果实、丙产生果实 .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顶端优势的产生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下运积累与侧芽,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造成的;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本题题图为解题的切入点.分析图可知,随着生长素素类似物的浓度的升高,葡萄枝条生根数先增多,后减少;但是该图的最大生长素素类似物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生根的,体现了高浓度抑制生根. 【解答】解:(1)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细胞 的部位,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生长.若要证明生长素的促进机理.可以取弯曲处作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比较得出结论. (2)由于植物具有明显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过多,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距离顶芽越近的侧芽,抑制作用越强.所以其中生长素浓度最高的是B. (3)该实验是验证幼嫩种子产生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实验过程中要设计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①甲组不做处理,乙组番茄花蕾期去雄、套袋,两组的变量是否授粉,授粉的果实内部能够形成种子,没有授粉的果实内部不能形成种子,两组实验结果对比,说明发育着的种子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②乙、丙组的变量是有无涂抹生长素,涂抹生长素的发育成了果实,没有涂抹生长素的没有发育成果实,两组实验结果对比说明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 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发育中的种子能够产生生长素,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 故答案为: (1)生长旺盛细胞伸长纵切 (2)B 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过多,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距离顶芽越近的侧芽,抑制作用越强 (3)花蕾期去雄、将雌蕊柱头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套袋处理甲产生果实、乙不能产生果实、丙产生果实 44.科研人员对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行研究. 组别 注射物 血清稀释倍数 A组 乙脑减毒活疫苗 原液 40 B组 103倍的稀释液 10 C组 104倍的稀释液 10 D组 105倍的稀释液 <10 E组 乙脑灭活疫苗原液 40 F组 不作处理 <10 (1)取健康小鼠分为六组,每组20只,以原液、103、104和105倍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1)取健康小鼠分为六组,每组20只,以原液、103、104和105倍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原液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获得免疫小鼠,几天后,每组选取10只小鼠抽取血清进行稀释,测量达到标准抗原抗体反应效果的血清稀释倍数,所得平均值见表,以此反映小鼠的抗体水平.该实验自变量为 疫苗种类、不同稀释倍数的减毒活疫苗 . (2)研究人员取每组其余10只免疫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测定时,将 乙脑病毒 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数量,结果如图.结合(2)中实验结果分析,A组和E组相比较, 两组血清抗体水平相同,但A组实际免疫效果却高于E组 ,据此推测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可能还存在较强的细胞免疫机制.实验中 B和E 两组的比较也可以支持上述推测. (3)为证明(2)的推测,科研人员选取(2)中 E、F 和A三组免疫小鼠,从三组小鼠的脾脏中提取效应T细胞,把靶细胞混合培养,4小时后测定靶细胞的 存活率(死活率) .若 靶细胞的存活率为A组<E组<F组(靶细胞的死亡率为A组>E组>F组) ,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从题中表格中A~F组的处理情况可以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疫苗的种类、不同稀释倍数的减毒活疫苗.在能发生免疫反应的前提下,血清稀释的倍数越大,说明之前注射的疫苗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效果越好.所以从B组~D组效果是越来越差,这就说明随减毒活疫苗稀释倍数的增加抗体水平在下降.从表中A~D组可以看出,乙脑减毒活疫苗可以诱导体液免疫,从表中E组可以看出,乙脑灭活疫苗也可以诱导体液免疫. 【解答】解:(1)从题中表格中A~F组的处理情况可以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疫苗的种类、不同稀释倍数的减毒活疫苗. (2)要检测注射疫苗的效果,就应该将乙脑病毒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的存活情况来判断.从(1)的表中可以看出A组和E组血清中抗体水平一致(血清稀释倍数都为40),但从(2)的曲线图中却看出A组小鼠的存活率比E组小鼠的存活率要高,那么有理由猜测,减毒活疫苗相比灭活疫苗能更好的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另外从B和E组看,B组的抗体水平没有E组的高,但B组小鼠的存活率却高于E组,所以 B、E两组比较也能得到同样结论. (3)要证明(2)的猜测就应该取A组和E组小鼠的效应T细胞进行免疫实验,但为了存在空白对照,还应该加上并未做处理的F组小鼠.实验中用三组小鼠的效应T细胞去攻击靶细胞,如果靶细胞的凋亡率是A组>E组>F组,就能够说明减毒活疫苗相比灭活疫苗能更好的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 故答案为: (1)疫苗种类、不同稀释倍数的减毒活疫苗 (2)乙脑病毒两组血清抗体水平相同,但A组实际免疫效果却高于E组 B和E (3)E、F 存活率(死活率) 靶细胞的存活率为A组<E组<F组(靶细胞的死亡率为A组>E组>F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