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东山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末考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11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答案纸。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5个小题,其中1-15小题每题2分,16-45小题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⑤产生后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不同 B.④转变成CO2的过程不全部发生在一种细胞器内 C.仅给植物饲喂C18O2,则植物所释放氧气只能是16O2 D.光能突然增强,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①/②值增大,而后该值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2.如图表示某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①~④表示不同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④过程可在叶绿体中进行,也可不在叶绿体中进行 B.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 C.③过程可消耗ATP,也可储存能量 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3.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等物质的量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酒精释放能量不相等 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两个过程都能产生[H],但化学成分不同 C.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D.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吸收矿质离子 5.如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Ⅲ的某些反应阶段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 B.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6.已知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下表为该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温度为30 ℃时,1 h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光照强度 a b c d O2产生量(mmol·h-1) 0 3 6 8 CO2释放量(mmol·h-1) 6 3 0 0 A.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B.光照强度为c时,该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CO2的量为6 mmol·h-1 C.光照强度为d时,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速率为8 mmol·h-1 D.若只将温度由30 ℃调到25 ℃,则光照强度为a时,CO2释放量增多 7.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 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4 g·h-1 8.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一 二 三 四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 变化/mg +3 +3 +3 +1 A.光照的1 h时间内,第四组植物合成葡萄糖总量为3 mg B.光照1 h时间,第一、二、三组植物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1 h时间,四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在28 ℃至30 ℃之间 9.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15 ℃和25 ℃条件下,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光照强度等于0时,该植物在25 ℃时比15 ℃每小时多吸收氧气10毫升 B.当光照强度等于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在两种温度下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 C.当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司时,适当地降低温度有利于温室内该植物的增产 D.当光照强度超过8千勒克司时,15 ℃下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暗反应 10.将质量均为X g的苹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下表,由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 变化量 O2相对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35 0.35 0.6 0.7 0.8 1 CO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 A.在O2相对浓度为3%时,苹果细胞既有无氧呼吸也有有氧呼吸 B.X g的果肉在O2相对浓度为3%时,每小时分解葡萄糖0.15 mol C.贮藏苹果的环境中,适宜的O2相对浓度为5% D.O2相对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均最弱 11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明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B.b~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CO2浓度 C.c~d段密闭钟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D.d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的活性 12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水分等条件下,某实验小组所测得的甲、乙两种植株叶片CO2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浓度为b时,甲、乙植株真光合速率相等 B.若将甲、乙植株置于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甲植株先死亡 C.只要有CO2,植株就能进行光合作用 D.a点时,甲植株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为零 13.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下图,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图一可见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B.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 C.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 D.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4.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 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15.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 ℃、20 ℃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 klx、10 klx(klx是光强单位)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 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 ) A.20 ℃下的呼吸速率是10 ℃下的4倍 B.在10 ℃、5 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 mg C.在5 klx光照下,10 ℃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 ℃时少 D.在20 ℃、10 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 mg 16.在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时,对照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只花盆里分别种相同数量的大豆苗,并进行如下处理。在这一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正确,需要改正的为( ) 花盆 光 温度 水 甲 光亮处 20 ℃ 充足 乙 黑暗处 20 ℃ 少量 A.乙花盆放在光亮处 B.甲花盆放在黑暗处 C.甲花盆的温度高于20 ℃ D.乙花盆浇充足的水 17.甲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圆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质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乙图),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因配置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18.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不考虑装置中微生物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盛放NaHCO3溶液,可用于测定一定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B.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NaOH溶液,可用于测定种子无氧呼吸的强度 C.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一定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真光合速率 D.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种子有氧呼吸的强度 19.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D.好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20.如图是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后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B.10 d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前10 d光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D.白光条件下的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一直在增加 21.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22.下列关于“菠菜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提取色素后,试管不加棉塞会导致滤液颜色变深 B.若发现菠菜严重缺乏Mg,则会导致叶绿素的含量降低 C.菠菜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D.光合色素的获得至少需要破坏3层磷脂双分子层 23.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适量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出现了不同的色素带,对色素带由上到下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叶黄素 B.第二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C.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红色的花青素 D.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24.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烘干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线粒体呈蓝绿色 B.取新鲜的菠菜叶,加人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原因是菠菜叶用量太少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渗透出细胞所致 D.吡罗红染色剂可将口腔上皮细胞大部分染成红色 2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G1期和G2期均能合成蛋白质 26观察右图所示的染色体结构,已知着丝点含有DNA分子中一段特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着丝点的分裂意味着有丝分裂已经进入后期 B.着丝点序列可存在于间期染色体(质)中 C.由图推测,着丝点可能是纺锤丝结合的部位 D.用核酸酶彻底水解着丝点,可得到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 27.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通过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在间期,线粒体要为蛋白质的合成、DNA的复制等生理过程提供能量 C.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多种酶和其他的蛋白质 D.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子细胞的细胞壁的合成 28.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在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与细胞器中心体有关 D.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和DNA数目均加倍 29.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30.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下图1所示。根据细胞中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下图2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B.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 C.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 D.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31.下图是某一学生绘出的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3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33.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④⑤⑥ 34.如果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35.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B.a、b、c、d中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C.图Ⅰ表示的细胞中全部DNA是8个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36如图表示某男性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曲线只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 B.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可导致Y染色体携带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 C.FG时期,细胞可以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HI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 3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图丙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分裂时可能出现四分体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该阶段没有发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则赤道板仅存在于下一时期的细胞中 38.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1 B.核DNA数目比值为4∶1 C.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 D.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 39.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 B.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 C.“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a~h、h~i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 D.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 40.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Ⅰ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41.取一个精原细胞(2n=16),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15N的染色体和含14N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8、16 B.16、16 C.16、8 D.8、8 42.如果将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 A.50% B.75% C.100% D.以上均有可能 43.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 C.从蛋白质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D.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44.下列关于细胞癌变、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的多 B.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机体的衰老 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45.科研人员研究外源PLCE1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将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被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裸小鼠缺乏细胞免疫能力,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 B.实验表明PLCE1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 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入不含PLCE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 D.实验组的裸小鼠体内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影响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46 (6分).图1、图2分别代表烟草和玉米叶片利用CO2的两条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称为______;玉米的光合叶片用碘液处理,____细胞出现蓝紫色(不考虑有机物的转移)。 (2)相比烟草,玉米更适宜于在________的环境生活。 (3)探究不同氮素水平对烟草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气孔导度___(填“限制”或“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②取实验条件下等量的低氮组和高氮组的烟草叶片,制备色素滤液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_______区域。 ③为使实验数据更可靠,在控制好无关变量的基础上,应针对每个氮素水平条件下__设置。 47. (8分).解读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甲图中_____线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上移/下移)。 (2)若该酶是胃蛋白酶,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若胃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_____。 (3)底物一定量时,乙图中160min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丙图曲线,并回答: ①对于曲线abc:若X轴表示PH,则曲线上b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 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Y轴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制约曲线bd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 48.(8分)图1中的4个细胞是某雌性动物体内不同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动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图2表示细胞内核DNA与染色体数目比值的变化关系。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有 (填字母)。分裂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 (2)A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个染色体组。D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2中的 段。 (4)图2若表示减数分裂,则ef段对应图1中的 (填字母)。 49. (8分)请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⑦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⑧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需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 (序号),实验中应始终保持生物活性的是 (序号)。 (2)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 。 A.做⑦实验时,可用洋葱表皮代替洋葱根尖B.做①实验时,可用甘蔗代替苹果 C.做⑤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D.做②实验时,可用苏丹Ⅳ代替苏丹Ⅲ染液 (3)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②⑤⑦,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 、 。⑤中取材合适且其它操作均规范,若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50. (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在生物实验室里,有下列试剂供实验时选用:①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②0.5g/mL的蔗糖溶液;③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④0.01g/mL的龙胆紫溶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的染色体形态,要选用的试剂有_____(填序号)。欲使普通小麦的单倍体植株结实,可选用试剂____(填序号)处理幼苗。如果用试剂②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过一段时间后,用清水代替试剂②处理再次处理,整个过程中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核辐射会诱导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 照射,下同);③组先同量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从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同量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一氧化氮与乙酰胆碱都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能促进细胞内一氧化氮的合成。下列为某科研团队探究DHA增加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的实验方案:材料与试剂:食用油,添加DHA的食用油,普通饲料,若干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初断乳大鼠。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初断乳大鼠随机分成4组,编号A、B、C、D。 第二步:每日经口灌喂食物,组成见表 第三步:饲养8周后,测定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酶AChE和NOS的活性,结果如下: 一氧化氮与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方案中B组实验采用的食物是____。选用初断乳大鼠而不选成熟大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东山二中高二(下)期末考生物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45小题,共60分) 1—5CDCBAD6—10CCBBD 11—15BBCBD 16—20DCABD 21---25DCBDD 26---30DACDC 31—35CCAAA 36—40CDADB 41—45ADCBB 46.(6分) (1)CO2的固定 维管束鞘 (2)高温、干旱 (3)①不限制 ②红光和蓝紫光 ③(至少3个平行)重复实验 47. (8分) (1)ab 上移 (2)蛋白质 不变 (3)底物被完全消耗完 (4)在最适PH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反应速率 最快或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 酶浓度限制 48. .(8分) (1)AC B (2)8 4 极体 (3)ABC cd (4)D 49. (8分) (1)②④⑥⑦ ④⑧ (2)C、D (3)洗去浮色 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与盐酸配制成解离液,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 色素带颜色较浅 色素在70%的乙醇中 溶解度小,提取的色素量少。 50. (10分) (1)①④ ③ 发生质壁分离,且不能复原 (2)少 ②③ (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4)自由扩散、胞吞 普通饲料+食用油 成熟大鼠发育完全,学习记忆能力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东山二中高二(下)期末考生物答案纸 第 1卷得分 第11卷得分 总分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 46.(6分) (1) (2) (3)① ② ③ 47.(8分) (1) (2) (3) (4) 48.(8分) (1) (2) (3) (4) 49.(8分) (1) (2) (3) 50.(10分) (1) (2) (3) (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