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膜和细胞核 作业
细胞膜和细胞核 (3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下列有关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组成细胞的脂质主要是磷脂 B.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不变 C.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D.甘油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解析】选B。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主要是磷脂,A正确;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错误;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正确。 2.(2020·岳阳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B.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亮—暗—亮三层结构 C.蓝藻细胞与水绵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没有叶绿体 D.质壁分离和台盼蓝染色法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选D。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在高倍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A、B错误;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水绵细胞是真核细胞,二者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错误;活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染液无法透过细胞膜, 细胞不能被染色,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台盼蓝染液进入细胞,细胞被染成蓝色,因此,质壁分离和台盼蓝染色法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3.(2019·全国卷Ⅱ)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 )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解析】选A。真核细胞中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在细胞核中RNA由DNA转录而来,A项正确、C项错误;氨基酸可以从细胞外直接吸收,也可以在细胞质中的代谢中转化而来,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项、D项错误。 4.以下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B.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不具有全能性 D.细胞核是进行能量转换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解析】选B。蓝藻为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能量转换和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5.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多和较大的核仁。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测 ( ) A.细胞中蛋白质主要是由核仁合成的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物质的合成有关 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DNA的转录和翻译通常发生在核仁中 【解析】选B。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原核细胞无核仁,但也能合成蛋白质;DNA转录主要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而翻译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的。 6.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 C.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 D.DNA和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解析】选C。核膜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DNA不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7.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糖类组成 B.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C.人工脂双层膜能让O2通过不能让Ca2+通过,属于选择透过性膜 D.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解析】选D。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人工脂双层膜没有生物活性,不是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8.伞藻结构可分为“帽”“柄”和“足”三部分。科学家用地中海伞藻和细圆齿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 A.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 B.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取决于细胞质 C.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足”有关 D.该实验中缺少对照,不能得出结论 【解析】选C。题图显示,伞藻的“足”中含有细胞核。将地中海伞藻的伞柄嫁接到细圆齿伞藻的“足”上,结果地中海伞藻的伞柄上长出的是细圆齿伞藻的伞帽;将细圆齿伞藻的伞柄嫁接到地中海伞藻的“足”上,嫁接后,细圆齿伞藻的伞柄上长出的是地中海伞藻的伞帽。由此说明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足”有关。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9.如图为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附着在结构1上的细胞器含有的核酸为________。 (2)通过结构2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和细胞膜的功能特性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图中结构3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名称为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RNA聚合酶的抗体显微注射到4区域中,会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__________。与rRNA合成及核糖体组装有关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 (5)细胞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 【解析】图中结构1是内质网,2是核孔,3是染色质,4是核仁,5是核膜。 (1)附着在内质网上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其上含有的核酸为RNA。 (2)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和细胞膜一样,对物质进出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3)染色质在有丝分裂后期的存在形态为染色体。 (4)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如果将RNA聚合酶的抗体显微注射到4中,会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减少。 (5)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1)RNA (2)物质交换 信息交流 相同 (3)染色体 (4)减少 核仁 (5)代谢和遗传 1.(5分)(2020·信阳模拟)关于如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图示结构上可发生与H2O相关的反应,但一定不会发生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B.X与X之间能发生脱水缩合,但X不能与其他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 C.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该图示结构的通透性未变 D.氨基酸、乙酰胆碱、葡萄糖、胰岛素等物质被识别后并进入细胞的方式都与该图中的蛋白质有关 【解析】选A。图示结构含有磷脂双分子层和糖蛋白,为细胞膜,细胞膜上可发生与H2O相关的反应,如原核生物的细胞膜上有多种酶附着,可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的反应,而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核糖体没有生物膜,A正确;葡萄糖之间能发生脱水缩合,葡萄糖与其他化合物也能发生脱水缩合,B错误;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C错误;胰岛素为大分子,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不进入细胞内,乙酰胆碱的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乙酰胆碱不进入细胞,D错误。 2.(5分)(2020·菏泽模拟)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海蛤蝓,这种奇怪的生物竟然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这也是已知唯一能够产生植物叶绿素的动物。科学家认为,这种神秘的海洋动物可能是通过进食藻类“窃取”到这一能力的。由于具有动植物双重基因,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海蛤蝓含有叶绿素 B.构成海蛤蝓的细胞为真核细胞 C.这种海蛤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D.海蛤蝓的细胞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 【解析】选C。据题干信息“唯一能够产生植物叶绿素的动物”,可判断该动物能吸收光能,含有叶绿素,但不能判断海蛤蝓是否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A 正确,C错误; 根据“海蛤蝓,这种奇怪的生物竟然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而动植物细胞都是真核细胞,可判断构成海蛤蝓的细胞为真核细胞,B正确; 据题干信息“唯一能够产生植物叶绿素的动物”,而绿藻是植物,故海蛤蝓的细胞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D正确。 3.(20分)(素养提升——科学探究)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 ②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③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不足,没有遵循实验设计的________原则。请你对上述实验中的不准确的操作重新进行叙述:______ __。 (2)由图中的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物质A能促进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请你借助上述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该观点是否正确。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①取两组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并编号,一组加入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另一组不作处理,________; ②将两组切片分别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③测量两组溶液的____________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 ① __; ② _ _。 【解析】(1)从实验的过程看,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可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一系列温度相互对照。因变量是细胞膜的通透性,可通过测量这些溶液中花青素的吸光度作为检测指标。分析修订实验方案时,首先应看有没有对照,对照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遵循实验设计的等量原则。(2)从坐标图看,10~50 ℃时,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低且相同。50 ℃之后,膜的通透性增大,花青素透出细胞,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增大。(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A对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载体活性的影响,根据所给物质A的作用和前面的实验方案,分析可得出结论。 答案:(1)等量 将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2)50 ℃以上的温度处理后,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 (3)实验步骤:①物质A 作为对照 ③花青素吸光度 结果与结论:①如果两组溶液的吸光度相同或相近,说明上述观点不正确 ②如果实验组的吸光度大于对照组,说明上述观点正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