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生物 第 1页(共 9页) 扬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适应性练习试题 高 三 生 物 202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5页,第Ⅱ卷 5-9页。 共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15题,每题 2分,共计 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图表示细胞膜上 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位置排布。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 A和 B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很可能具有较强的疏水性 B.若蛋白 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则该蛋白可能是某激素的受体 C.若蛋白 B具有运输功能,其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可能消耗 ATP D.若蛋白 C具有催化功能,高温可通过破坏肽键影响其活性 2.下图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产物磷酸丙糖的代谢途径,磷酸丙糖转移蛋白(TPT)能将磷酸 丙糖从叶绿体运到细胞质基质,同时将磷酸(Pi)等量运入叶绿体,TPT的活性是限制光 合速率大小的重要因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Pi输入叶绿体减少时,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增多 B.暗反应中磷酸丙糖的合成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 ATP和[H] C.叶肉细胞的光合产物主要以淀粉形式运出细胞 D.可通过增加 TPT的活性来提高作物的淀粉产量 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人体释放的 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B.创可贴要求透气性好是为了促进好氧型细菌的繁殖 C.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应先通气后密闭 D.牛奶包装盒鼓起是细菌有氧呼吸产生 CO2引起的 4.小鼠体细胞核 DNA含量为 2N,细胞中 mT蛋白对精子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若敲除控制合 成 mT 蛋白的基因,检测并统计曲细精管中相关细胞 DNA 含量及细胞数目比率如下表,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三生物 第 2页(共 9页) 细胞类型(DNA含量) 正常鼠的细胞数目比率(%) 敲除鼠的细胞数目比率(%) 细胞 A(N) 46.4 25.7 细胞 B(2N) 16.7 40.6 细胞 C(4N) 25.2 23.8 A.细胞 A和细胞 B的类型分别是精子和精原细胞 B.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数量显著下降 C.敲除鼠的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DNA含量由 2N到 4N的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5.彩椒的颜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已知红皮基因(B)对绿皮基 因(b)显性,但在另一黄色显性基因(A)存在时,基因 B和 b都不能表达。现用基因型 为 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为 Aabb的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 A.2种,7∶1 B.3种,6∶1∶1 C.3种,12∶3∶1 D.4种,1∶2∶2∶1 6.科学家在人体快速分裂的活细胞(如癌细胞)中发现了 DNA 的四螺旋结构,形成该结构的 DNA 单链中富含 G,每 4个 G 之间通过氢键等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平面”,继而形成 立体的“G—四联体螺旋结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 G—四联体螺旋结构中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组成该结构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 C.该结构中(A+G)/(T+C)的值与双链 DNA中相等 D.对该结构的研究将有助于为癌症治疗找到新的方法 7.下图是细胞内有关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的图解,其中 1、2、3分别代表相 关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真核细胞中,1、2过程涉及的场所是相同的 B.3过程表示翻译,核糖体移动方向为由左向右 C.不同的 tRNA可能转运相同的氨基酸 D. 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明显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 8.加拉帕戈斯群岛有海洋鬣鳞蜥和陆生鬣鳞蜥。他们的祖先来自南美大陆离群的陆生鬣鳞蜥。 与陆生鬣鳞蜥相比,海洋鬣鳞蜥的足有部分足蹼、眼睛上方有分泌盐分的腺体,能适应低 温并可以潜入海底以海藻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生鬣鳞蜥与海洋鬣鳞蜥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B.海洋环境能定向诱导海洋鬣鳞蜥发生适应环境的基因突变 C.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可改变陆生鬣鳞蜥种群的基因频率 D.海洋鬣鳞蜥演变过程中不同个体的有利基因可通过重组整合到一起 9.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温→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寒冷→下丘脑释放递质增加→垂体分泌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增多 C.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渗透压感受器兴奋→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D.进食→血糖升高→胰岛 B细胞分泌能力增强→胰岛素增多→血糖降至正常值 高三生物 第 3页(共 9页) 10.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 量的环孢霉素 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 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完全不同 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 C.环孢霉素 A可能通过抑制 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 D.使用环孢霉素 A有可能提高人体器官移植的存活率 11.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萌发的胚产生赤霉素诱导胚乳糊粉层细胞大量合成α-淀粉酶, 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 B.赤霉素能调节胚乳糊粉层细胞的基因表达 C.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D.去掉胚的小麦种子,用赤霉素处理,胚乳不可能出现还原糖 12.土壤中的食细菌线虫个体微小、运动能力弱。某植物的落叶可以使土壤中的细菌增加,进 而引起食细菌线虫数量的增加。食细菌线虫能产生含氮物质,促进该植物快速生长和大量 繁殖,从而使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减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能量不能流向消费者 B.可用样方法调查该种食细菌线虫的种群密度 C.该植物与食细菌线虫的数量变化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 D.该植物侵占其他植物生长空间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13.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指标随群落演替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g与 R的差值表示生产者的有机物积累量 B.Pg达最大值时,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 C.枯枝落叶的积累是演替后期 Q高于 Pg的原因之一 D.演替达到稳定阶段时,其物种组成将保持不变 14.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的葡萄酒酸味较重,是由于发酵温度过低造成的 B.制作果醋时,在液体培养基的表面将会形成单菌落 C.制作泡菜时,坛盖边缘水槽需保持有水以保证坛中无氧环境 D.为防止污染,榨汁机和发酵瓶在使用前都必须严格灭菌 高三生物 第 4页(共 9页) 15.有关“转基因猴”、“克隆猴”和“试管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猴都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 B.三种猴的培育过程都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C.三种猴的培育过程都应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D.为提高繁殖效率三者都可采用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题,每题 3分,共计 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 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分。 16.下图表示 O2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 a 点相比,b 点时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较低 B.与 b 点相比,限制 c 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氧浓度和温度 C.由图可知,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位于 30 ℃和 35 ℃之间 D.氧浓度为 0时,根尖细胞产生 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7.下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①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 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 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 B.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 C.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 纳量 D.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个营 养级;流向分解者 18.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生物卵原细胞中的 4条染色体,若此细胞中的一条 1号染色体与一条 X染色体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图乙所示的变异。已知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发生联会后彼此分 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三生物 第 5页(共 9页) A.图乙所示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 B.图乙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C.若图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染色体数正常的子细胞的概率为 1/2 D.若图乙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染色体数正常的子细胞的概率为 1/2 19.2019年 5月底,北京市强制执行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 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下图为“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 关方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协调与平衡原理 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 C.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D.“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20.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外壳中的 S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可利用其制备单克隆抗体,制 备流程设计如下图,其中序号表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②需要逆转录酶催化 B.过程③需要限制酶和 DNA聚合酶 C.细胞 Y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 S蛋白的抗体 D.该流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题,共计 55分。 21.(10分)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 到增加产量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农民 通常将玉米和大豆按不同的年份进行轮作。玉米对土壤中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 吸收量较少;豆科植物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数量极少。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吸收元素 时,具有差异的直接原因是▲。根据题意可知,将玉米和大豆轮作的好处是▲。 (2)间作是指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田块上间隔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中国有五千年的茶 文化历史,研究发现,氨基酸总含量高的鲜叶更适合制作优质绿茶。某研究小组对单作、 间作两种种植方式影响茶叶品质的光合作用生理机制进行了如下研究。 高三生物 第 6页(共 9页) Ⅰ.实验分组 甲组(单作):只种植茶树(1米左右); 乙组(间作):桂花树(高 5~6米)、含笑树(高 10~12米)分别与茶树间行种植。 Ⅱ.实验过程 在同一个茶厂,试验地坡势平缓度、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分别于春茶、夏茶生长季节进行 测定。选择天气晴好的日期,从 8:00~18:00时每隔 2 h测定一次茶树的相关数据。结 果如下所示。 ①茶可以饮用、桂花可以入药、含笑种子可以榨油,这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间作 使茶园群落的▲(空间)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有利于提高作物对资源的利用。 ②图 1 中,导致 8:00~12:00 期间甲、乙两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的环境因素是▲。图 2 中,与甲组相比,乙组在 10:00~12:00期间净光合速率继续增加的原因是▲。 ③实验测得两种种植条件下不同季节对茶叶氨基酸总量(%)的影响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 更适合制作优质绿茶的采摘季节和种植方式分别是▲。 ④茶树是一年内多轮采摘的叶用植物,对氮元素需求较大,因此生产中施氮量往往偏多,造 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科学施氮肥,科研小组测定了某品种茶树在不同施氮量情况 下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结果见下表。表中氮肥农学效率=(施氮肥的产量-不施氮肥的产量) /施氮肥的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 施氮量 (g·m-2) 叶绿素含量 (mg·g-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氮肥农学效率 (g·g-1) 0 1.28 9.96 - 25 1.45 10.41 1.51 40 1.52 12.54 2.42 55 1.50 10.68 1.72 A.氮元素与茶树体内叶绿素合成有关,科学施氮肥能够促进光反应 B.在茶树体内,氮元素不参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C.净光合速率能够反映氮肥农学效率,生产过程中可依此指导科学施氮肥 D.40g·m-2不一定是最佳施氮量,最佳施氮量还需进一步测定 22.(12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I.将一只无眼灰体雌果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眼 性别 灰体∶黑檀体 1/2有眼 雌∶雄=1∶1 雌:3∶1 雄:3∶1 1/2无眼 雌∶雄=1∶1 雌:3∶1 处理 春茶 夏茶 甲组 2.38 1.49 乙组 2.96 2.00 高三生物 第 7页(共 9页) 雄:3∶1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是 位于 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 (2)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判断果蝇无眼性状一定不是位于 X染色体上的▲(填“显性” 或“隐性”)性状。 (3)某同学以上述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实验来判断果蝇控制有眼/无眼性 状的基因的显隐关系和基因的位置。 实验思路:让上述实验中的子代无眼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 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①若后代中有眼只在雄果蝇中出现,则无眼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 ②若后代雌雄果蝇中都有无眼和有眼出现,则无眼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 ③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全为无眼,则无眼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 II.研究表明,果蝇群体中偶尔存在Ⅳ号染色体数异常的个体,一般含有 1 至 3条Ⅳ号染色 体的果蝇均可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其余无法存活。Ⅳ-三体(含有 3条Ⅳ号染色体)产 生的每个配子中至少有一条Ⅳ号染色体。 (1)某Ⅳ-三体果蝇的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写出所有可能性)条。 若将该果蝇的Ⅳ号染色体分别标记为 R1、R2、R3,则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分析,该果蝇 可产生▲种配子。 (2)若两只Ⅳ-三体果蝇交配,其子代中染色体数正常的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23.(11分)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 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毒品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下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突 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突触小体中发生的信号转换为▲,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转运载体”,可将多巴胺由突触间隙 “送回”突触小体内。可 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从而▲(填“延长” 或“缩短”)“愉悦感”时间。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中▲(填“x”、“y” 或“z”)曲线表 示,“愉悦感”的产生部位是▲。 (3)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体内的▲激素含量减少;吸食毒 品后,表现出的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言语中枢▲区兴奋性过高有关。研究发现, 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多巴胺的敏感性▲(填 高三生物 第 8页(共 9页) “升高”或“降低”)。 (4)为探究多巴胺和可卡因联合使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利用某品系大 鼠若干只进行相关实验,一组大鼠先注射多巴胺+溶剂M,1小时后再注射可卡因+溶 剂 N;另一组大鼠先注射可卡因+溶剂 N,1小时后再注射多巴胺+溶剂 M。实验结果 如下: ①比较两条曲线可知,多巴胺和可卡因联合使用时▲对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 异。 ②为使实验结论的得出更加严谨,科研人员补充了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一组大鼠先注射 多巴胺+溶剂M,1小时后再注射▲;另一组大鼠先注射可卡因+溶剂 N,1小时后再注 射▲。 24.(11分)乳链菌肽是由乳酸乳球菌分泌的一种由 34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对许多革兰氏 阳性菌,尤其是对引起食品腐败的细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是一种高效无毒的天然食 品防腐剂。研究人员从新鲜牛奶中获得多株产乳链菌肽的菌株,进行了如下实验: (1)筛选菌株: 将含有杀菌物质的滤纸片放到滴有细菌培养液的固体培养基上,经过培养,杀菌物质杀 死细菌后会在滤纸片周围形成抑菌圈。将革兰氏阳性菌涂布于平板上,将灭菌的大小相 同的滤纸片均匀地摆放在培养基表面,在其上分别滴加等量备选菌株培养液的上清液, 对比观察▲,选取抑制作用最强的菌株。 (2)纯化菌株: A过程配制时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B 过程常用的方法是▲。D过程与 C过程相比,培养基中增加的物质是▲。E过程需将纯 化的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中 4℃保存。 (3)为了解乳链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方式是抑制细菌生长、溶菌性杀死细菌(细胞破 裂)还是非溶菌性杀死细菌,科研人员将乳链菌肽加入革兰氏阳性菌菌液中,随着发酵 时间的延长,检测革兰氏阳性菌的活菌数、除去菌体的上清液中核酸含量,实验结果如 下图所示。 高三生物 第 9页(共 9页) 对革兰氏阳性菌活菌的计数方法为▲。以上实验表明乳链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方 式为▲,理由是▲;▲。 (4)研究表明乳酸乳球菌不仅有合成乳链菌肽的编码基因,还有相关的免疫基因以确保 分泌的乳链菌肽对自身细胞并不会产生伤害,其中可以用作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的是▲。 (5)乳链菌肽作为天然防腐剂,但不会改变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也不会进入内环境,推 测可能的原因是▲。 25.(11分)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内分离得到的天然酶,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催化效率往往较低。 科研人员对酶的改造包括理性设计方法和非理性设计方法。 (1)理性设计是通过定点诱变改变蛋白质中的个别氨基酸,以产生更加理想的酶,此项技术 称为▲。 (2)非理性设计方法主要通过易错 PCR技术实现。易错 PCR的原理是利用低保真的 TaqDNA 聚合酶和改变 PCR的反应条件,降低 DNA复制的保真度,在新 DNA 链的合成过程中 增加碱基错配,从而使扩增产物出现较多点突变的一种体外诱导 DNA序列变异的方法。 ①TaqDNA聚合酶与一般 DNA聚合酶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其某一区域负责将碱基与 模板链正确地互补配对,Mn2+可以降低这一功能,提高碱基的错配,但非互补的碱基对 由于▲不易形成,稳定性差,而Mg2+可以提高稳定性,易错 PCR时应适当 ▲(填“提 高”或“降低”)Mg2+浓度。 ②易错 PCR的反应程序为:95℃5min;95℃30s,55℃30s,72℃1min,30个循环;72℃ 10min。在循环之前的 95℃5min处理为预变性,目的是确保▲;循环中 55℃处理的目的 是使▲结合;循环之后 72℃处理时间延长至 10min有利于增加延伸过程中碱基错配的概 率。 ③下图是利用易错 PCR改造某种天然酶活性的流程示意图。步骤 a 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特点,变异类型主要为碱基对的▲。 ④步骤 b应使受体菌处于▲态;步骤 c采用▲技术筛选突变酶;步骤 d将一轮易错 PCR 筛选获得的有益突变继续进行新一轮的易错 PCR,通过连续易错 PCR 和筛选,导致酶 的▲进化,以获得满足人们需求的产物。 高三生物 第 10页(共 9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