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 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施莱登和施旺,该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并认为它们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核膜 C.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D. 施莱登和施旺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A错误; B、细胞学说未提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概念,B错误; C、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 D、魏尔肖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错误。故选C。 2.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要调查一个人工池塘中鲤鱼的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A. 生态系统水平 B. 群落水平 C. 种群水平 D. 个体水平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 2、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3、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详解】一个池塘中的鲫鱼属于一个种群,故调查一个池塘中鲫鱼的数量变化情况,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种群水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以下关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洲猪瘟病毒的遗传物质由 5 种碱基组成 B. 非洲猪瘟病毒是原核生物,内含核糖体 C. 可用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的培养基直接培养非洲猪瘟病毒 D. 非洲猪瘟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利用宿主的氨基酸合成的 【答案】D 【解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A、非洲猪瘟病毒的遗传物质由4种碱基组成,A错误; B、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 C、非洲猪瘟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存,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C错误; D、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氨基酸原料合成自身的蛋白质,D正确。故选D。 4. 2015年9月15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通讯》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利用超声波开启蠕虫的神经元。该技术的亮点是可以利用超声波控制蠕虫的爬行方向。现已知观察蠕虫的爬行需要利用显微镜,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转,则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 ) A. 逆时 B. 顺时针 C. 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D. 在左侧是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 【答案】A 【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转,旋转180度后还是逆时针方向,因此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是逆时针. 【考点定位】观察细胞试验 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有环状 DNA 分子位于拟核区域 B. 需氧生物的细胞都是以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车间” C. 大肠杆菌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D. 蓝细菌是自养生物,因为其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A 【解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类别以及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有环状 DNA 分子位于拟核区域,A正确; B、蓝藻也是需氧型生物,但是它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错误; 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 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各选项涉及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 6.中秋时节,家住安徽省患糖尿病的林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某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B. “XX 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 C. 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D. “XX 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 Ca、Fe、Zn 等微量元素 【答案】B 【解析】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多糖,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固醇。 【详解】A、无机盐不能给人体提供能量,A错误; B、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正确; C、蔬菜含有机化合物,是由C、H、O等元素组成的,C错误; D、Ca是大量元素,Fe、Zn是微量元素,D错误。故选B。 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B.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 水分子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中的化学反应 D. 细胞内的温度变化比较缓和与水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答案】C 【解析】1、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2、无机盐的生物功能: 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详解】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正确; 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B正确; C、水分子能直接参与细胞中的化学反应,如水可以参与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细胞内的化学反应,C错误; D、由于水分子间氢键,使得细胞中的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水和无机盐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8.某人近来脸色苍白、四肢无力,总是感到头晕眼花,到医院进行了血常规化验,医生发现其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如果你是医生,除了对他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建议他在饮食上补充下列哪种食品 A. 含钙较多的食品 B. 含铁较多的食品 C. 含糖较多的食品 D. 含锌较多的食品 【答案】B 【解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调节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对于血液中氧气运输具有重要作用,某病人血红蛋白减少,应该多补充含蛋白质和Fe丰富的食物,故选B。 9.目前,瘦成“一道闪电”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但是脂肪也是人体重要营养物质,人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包括 ①缓冲、减压和保护内脏 ②良好的储能物质 ③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④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⑤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⑥保温作用 A. ②③⑥ B. ①②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①脂肪可以缓冲和减压、减压和保护内脏器官,①正确; ②脂肪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②正确; ③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③错误; ④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生物活性,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脂肪没有调节作用,④错误; ⑤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⑤错误; ⑥脂肪是良好的绝热体,有保温作用,⑥正确。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①②⑥,故选B。 10.下列选项中在人的肝脏细胞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都有的糖类是 A. 葡萄糖、糖原、果糖 B. 葡萄糖、淀粉、果糖 C. 葡萄糖、脱氧核糖、核糖 D. 麦芽糖、果糖、脱氧核糖 【答案】C 【解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①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 ②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 ③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 【详解】A、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糖原,A错误; B、淀粉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内,人的肝脏细胞没有淀粉,B错误; C、葡萄糖、脱氧核糖、核糖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单糖,C正确; D、麦芽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内没有,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糖的分类和分布,意在考查考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属于简单题。 11.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两种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结果如表所示。表中两种物质的氨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截然不同,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 多肽的空间结构不同 B. 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C.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 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方式不同 【答案】D 【解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 【详解】由题意知,降钙素和胰高血糖素样多肽的氨基酸数目相同,但是二者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会导致二者结构不同,进而导致功能不同。多肽的空间结构不同是功能不同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氨基酸种类不同会导致蛋白质结构不同,进而导致功能不同,B不符合题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不同,进而导致功能不同,C不符合题意;形成不同蛋白质时,脱水缩合的方式相同,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对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原因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列物质中,找出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若这些氨基酸脱水缩合,所形成的物质应是( ) A. 二肽 B. 三肽 C. 四肽 D. 蛋白质 【答案】A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二者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详解】图示物质中②④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脱水缩合所形成的物质应是二肽。 故选:A。 13.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RNA功能的是 A.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B. 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 催化某些代谢 D. 参与核糖体的组成 【答案】A 【解析】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RNA可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如HIV,B正确;少数RNA具有催化作用,C正确;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D正确。 【考点定位】RNA的功能。 14.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使得体内各细胞间保持功能的协调 B. 细胞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是选择透过性膜 C. 细胞质占据细胞的绝大部分,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和主要场所 【答案】D 【解析】1、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DNA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2)细胞核控制着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使生物体能够进行正常的细胞代谢。DNA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的性状。 【详解】A、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使得体内各细胞间保持功能的协调,A正确; B、细胞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是选择透过性膜,B正确; C、细胞质占据细胞的绝大部分,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正确;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但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相关知识,能结合教材中的关键语句答题。 15.人工肾的关键材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膜——血液透析膜,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把代谢废物透析掉,然后干净的血液返回体内。这是模拟的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A.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免疫作用 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的应用的考查,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详解】由题意可知,透析型人工肾的作用是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其他物质保留在血液内,这模拟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故选A。 16.下列关于细胞和细胞结构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功能不同的生物膜中,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不同的 B.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与多种生命活动有关 C. 被称为“软黄金”的黑枸杞,其果实呈深黑色,是因为液泡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导致的 D.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和核孔具有全透性 【答案】D 【解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驶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其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核膜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如蛋白质、RNA可以通过,而DNA不能通过。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功能不同的生物膜中,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不同的,A正确; 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其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B正确; C、黑枸杞的果实呈深黑色,与其液泡中含有的色素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 D、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和结构和功能特点,识记细胞膜和细胞骨架等知识,并利用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准确判断各项。 17.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它的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抗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 B. 青蒿素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 C. 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D. 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不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青蒿素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知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而青蒿素的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而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据此分析。 【详解】A. 根据题意可知,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A正确; B. 根据题意,青蒿素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即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遭到破坏,因此青蒿素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B正确; C. 青蒿素可破坏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故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C正确; D. 线粒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因此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D错误。 18.下列过程未能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的是 A. 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 B. 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 C. 胰岛素作用于肝脏细胞 D. 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 【答案】D 【解析】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详解】A、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 B、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B正确; C、胰岛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 D、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D错误。故选D。 19.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不正确的 A. 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B. 蛋白质类分泌物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 囊泡膜的基本组成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D. 囊泡能与其他膜结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A 【解析】1、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2、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分泌蛋白,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3、核糖体、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能通过囊泡运输。 4、囊泡膜能与其他膜结构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详解】A、核糖体、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它们和其他细胞器之间不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A错误; B、蛋白质类分泌物是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 C、囊泡膜是由生物膜组成的,生物膜的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C正确; D、囊泡膜能与其他膜结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D正确。故选A。 20.下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②和③ 【答案】B 【解析】喇叭虫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内的DNA控制合成的,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①②③中,②含有细胞核,因此②能再生成喇叭虫,故选B。 2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下列有关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 B. 设计并制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 C. 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D. 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 【答案】A 【解析】模型法: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①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②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③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 【详解】A、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是实物,不属于模型,A错误; B、设计并制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B正确; C、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C正确; D、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模型构建,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2.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这支持下列哪一结论 A. 核仁可能与核糖体形成有关 B. 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由核仁合成的 C. 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 核仁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答案】A 【解析】1、核糖体:无膜的结构,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2、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目较多,核仁较大。 【详解】A、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又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目较多,核仁较大,A正确; B、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但含有核糖体,也能合成蛋白质,C错误; 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A。 23.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A. 利用碘液检测淀粉 B. 利用蔗糖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 C. 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D. 利用台盼蓝染色法鉴别细胞是否死亡 【答案】C 【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详解】A、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碘液才能使淀粉变蓝,而在碱性条件下,碘液不会使淀粉变蓝,A错误;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不强调酸碱度的要求,B错误; C、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应先加入NaOH,形成碱性环境,再加入硫酸铜,C正确; D、利用台盼蓝染色法鉴别细胞是否死亡,应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防止过酸、过碱造成细胞死亡,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质壁分离与与复原、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选取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4.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胞不需要保持活性的是 A. 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B.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C. 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流动 D. 检测种子中的脂肪 【答案】D 【解析】在生物学实验中,有些实验材料并不需要保持生物活性,而需要体现生命现象的一些实验则需要实验材料的生物活性。一般来说实验材料需要保持活性的实验,都是观察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所呈现出来的现象,如果材料没活性对实验观察和结果没有影响则不需保持活性。 【详解】A、在伞藻嫁接实验过程中,嫁接之后需要观察伞帽的形态,故细胞要保持活性,A错误;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需要细胞保持活性,B错误; C、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流动需要细胞保持活性,C错误; D、检测种子中的脂肪不需要细胞保持活性,D正确。故选D。 25.下列关于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抗体的分泌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 B. 在核糖体翻译出的蛋白质还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 C. 多肽链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D. 抗体的合成、运输、分泌过程均与线粒体有关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及与之相关的细胞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吐和胞吞的过程和意义的综合性考查,梳理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及与之相关的细胞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吐和胞吞的过程和意义,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抗体的分泌过程属于胞吐,不是主动运输过程,A错误; B、核糖体上经过翻译过程形成的肽链需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B正确; C、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 D、抗体的合成、运输、分泌过程均是耗能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D正确。 故选A。 26.如图为洋葱细胞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图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①是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B. ②处是硝酸钾溶液,若替换为 30%的蔗糖溶液则不会自动复原 C. 结构①③⑤化学组成不同,但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D. 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的大小此时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2、根据题图分析:①是细胞壁,②是外界溶液,③是细胞膜,④是细胞质,⑤是液泡膜。 【详解】A、①处是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具有全透性,A正确; B、②处是外界溶液为硝酸钾溶液,若替换为 30%的蔗糖溶液,细胞不能吸收蔗糖,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正确; C、结构①③⑤化学组成不同,其中结构①是全透性的,结构③⑤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 D、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的大小此时无法确定,可能是大于、小于、也可能是等于,D正确。故选C。 27.如图所示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以该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B. 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C. 运输该物质的蛋白质难以运输其他物质 D. 该过程的运输速率与膜两侧浓度差完全成正比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该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往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协助扩散,据此答题。 【详解】A、题图表示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而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A错误; B、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进行,B错误; C、协助扩散中的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因此运输该物质的蛋白质难以运输其他物质,C正确; D、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膜两侧浓度差的增大,题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逐渐增大,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受到载体蛋白的限制,物质运输速率不再随物质浓度差的增大而增大,D错误。故选C。 28.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胞吞、主动运输 C. 主动运输、胞吞 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方式的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胞吞和胞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详解】免疫球蛋白的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有机物,其进出细胞的方式分别为胞吞和胞吐;而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因为细胞吸收半乳糖时消耗ATP,可知半乳糖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胞吞、主动运输,B正确。 29.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 4+的曲线。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离子浓度、载体蛋白数量 B. 离子浓度、能量 C. 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 D. 载体蛋白数量、能量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是对影响主动运输方式的因素的考查。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因此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影响主动运输,凡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都影响主动运输。 【详解】分析题图曲线可知,A、B两点的氧气浓度相同,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影响A、B两点吸收离子不同的原因是载体的数量不同,番茄根细胞上运输Ca2+的载体多于运输Si4+的载体,因此,根细胞吸收Ca2+多,因此影响A、B两点吸收量的因素是载体蛋白数量;B、C两点是番茄吸收Ca2+数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C点氧气浓度高,细胞呼吸作用加强,释放的能量多,运输Ca2+数量多,因此影响B、C两点吸收量的因素是能量,D正确,故选D。 30.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 ) A. 炒肉的过程中加入 B. 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 C. 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 D. 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 【答案】D 【解析】酶的作用受温度影响,酶有其最适宜温度,低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降低,高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嫩肉粉含有蛋白酶,蛋白酶的作用是水解蛋白质,蛋白酶的活性也受温度的影响。 【详解】炒肉过程中加入,高温会使蛋白酶失去活性,A错误;肉炒熟后起锅前温度也很高,此时加入蛋白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失去活性,B错误;用沸水溶解后,高温会使蛋白酶失去活性,C错误;室温下与肉片混匀,让蛋白酶促进蛋白质水解的反应作用一段时间后,再炒熟,效果好,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酶的活性的受温度影响的情况,明确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丧失活性,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31.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 1 号与 2 号、1 号与 4 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B. 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D. 分析 1 号、2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A 【解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分析,先分析题图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回忆相关知识,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详解】A、分析题图实验可知,1号与2号,1号与4号的单一变量分别是温度和有无加催化剂,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本题温度是自变量,不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是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但不是本实验要研究的量,如酶的用量、过氧化氢的量,B错误; C、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不同种类的催化剂,C错误; D、加热能使过氧化氢分子从常态转变成容易反应的活跃状态,不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故选A。 32.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答案】D 【解析】本题是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且高温和过高/过低的pH都会使酶失活。 【详解】A.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 B.斐林试剂加热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因此不适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碘液,B错误; C.溶液的pH会影响淀粉的水解,并且碘液可与碱反应,C错误; D.一般用过氧化氢酶水解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产生气泡的实验,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为实验探究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反应底物、反应时间、催化所用酶等各种条件。 33.ATP 是腺嘌呤核苷的衍生物,如图是 ATP 的分子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TP 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A-P~P~P B. 图中虚线部分的名称是腺苷 C. 组成 ATP 的化学元素是 C、H、O、N、P D. 图中①处的化学键易断裂,ATP 转化为 ADP 【答案】D 【解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详解】A、ATP的结构简式A—P~P~P,A正确; B、图中虚线部分的名称是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的腺苷(A),B正确; C、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是C、H、O、N、P,C正确; D、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②易断裂,可转化为ADP和Pi,D错误。故选D。 34.雾霾天气会导致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强度减弱 B. 土壤肥力下降 C. 吸收 CO2 减少 D. 吸收水分减少 【答案】A 【解析】考点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属于识记水平的基础知识的考查。 【详解】雾霾天气会使光照强度减弱,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产量降低,A正确. 雾霾不会使土壤肥力下降,B错误. 雾霾不会使 CO2吸收减少,C错误. 雾霾不影响农作物吸收水分,D错误. 【点睛】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强度会下降;矿质元素、水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 B. 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C. 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的是叶绿素 a D. 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结束后,滤纸条上的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黄色 【答案】B 【解析】1、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2、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3、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详解】A、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A错误; B、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B正确;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溶解度最低,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的是黄绿色的叶绿素b,C错误; D、层析液促使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离,滤纸条上颜色顺序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D错误。故选B。 二.综合单项选择题 甲、乙、丙、丁表示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36. 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中与其他三者的差别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7. 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常用的分离方法是 A. 同位素标记法 B. 差速离心法 C. 荧光标记法 D. 建构模型法 38. 以上四类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细胞膜 39. 以上四类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A. ②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②⑤ 40. 以上含有磷脂的细胞器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⑤⑥ 41. 关于以上四种细胞代表的生物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丙、丁细胞都有细胞壁,且成分都有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B. 丁为低等植物细胞,因为其含有叶绿体、中心体和细胞壁 C. 甲、乙、丙、丁的遗传物质都为 DNA,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D. 甲、乙、丙、丁都具有生物膜系统,且这些生物膜组成成分很相似 【答案】36. C 37. B 38. A 39. C 40. D 41. B 【解析】分析题图中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1、甲中含有中心体,不含细胞壁,为动物细胞;乙不含中心体,含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丙是蓝藻细胞(原核细胞);丁含有中心体和细胞壁,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2、图中结构①是内质网、②是线粒体、③是中心体、④是叶绿体、⑤是液泡、⑥是高尔基体。 【36题详解】甲、乙、丁属于真核细胞,丙属于原核细胞,因此丙与其他三者的差别最大,主要表现为丙无成型的细胞核,故选C。 【37题详解】将细胞器分离,常用的分离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即将细胞匀浆在不同的转速下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细胞中不同比重的细胞器分离开,故选B。 【38题详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故选A。 【39题详解】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液泡中含有花青素,故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④⑤,故选C。 【40题详解】含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含有磷脂,包括双层膜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单层膜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液泡,即①②④⑤⑥,故选D。 【41题详解】A、乙、丙、丁细胞都有细胞壁,但丙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A错误; B、丁含有中心体和细胞壁,属于低等植物细胞,B正确; C、甲、乙、丙、丁的遗传物质都为 DNA,但丙没有染色体,C错误; D、丙为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形态结构特点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结构图像和功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明确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下图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有机物 m1、m2、m3、m4分别是M1、M2、M3、M4的组成成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2. m1、m2、m3、m4共有的元素组成为 A. C、H、O、N、P B. C、H、O、N C. C、H、O D. C、O 43. 关于m1、m2、m3、m4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1是葡萄糖,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释放能量 B. m2是甘油和脂肪酸,M2由三分子甘油和一分子脂肪酸发生反应形成 C. m3是氨基酸,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为必需氨基酸 D. m4是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的区别只有五碳糖种类的不同 44. 下列关于 M3功能的举例不合理的是 A. 抗体能与抗原结合,是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B.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具有调节功能 C. 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水解 D. 载体蛋白是细胞膜的成分之一,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45.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产生水,水解过程需要水 B. 高温会使蛋白质肽键断裂而变性失活 C. 每种蛋白质都含有 21种氨基酸 D. 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全部参与脱水缩合 46. 口腔上皮细胞、大肠杆菌和噬菌体中分别含有m4的种类是 A. 8、4、4 B. 5、5、4 C. 8、8、4 D. 8、8、8 【答案】42. C 43. C 44. D 45. A 46. C 【解析】分析题图:题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贮能物质是脂肪,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据此分析M1、M2、M3、M4分别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其基本单位m1、m2、m3、m4分别是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据此答题。 【42题详解】m1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是C、H、O;m2甘油和脂肪酸的元素组成是C、H、O;m3氨基酸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m4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故m1、m2、m3、m4共有的元素组成为C、H、O,故选C。 【43题详解】A、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A错误; B、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反应而成的油脂,又称甘油三脂,B错误; C、人体细胞能够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C正确; D、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的区别在于五碳糖和含氮碱基两个方面,D错误。故选C。 【44题详解】A、抗体能与抗原结合,是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这属于蛋白质的功能之一,A正确; B、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具有调节功能,这属于蛋白质的功能之一,B正确; C、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能催化淀粉的水解,体现某些蛋白质具有催化的功能,C正确; D、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错误。故选D。 【45题详解】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蛋白质水解过程需要破坏肽键,需要水,A正确; B、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不破坏肽键,B错误; C、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并非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1种氨基酸,C错误; D、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不参与脱水缩合,D错误。故选A。 【46题详解】m4为核苷酸,口腔上皮细胞、大肠杆菌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8种核苷酸;噬菌体只含有一种核酸,4种核苷酸,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种类、功能及其结构,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难度适中。 下图中甲表示几种类型的细胞呼吸的部分物质变化示意图,乙和丙分别是温度和O2 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7. 甲图中酵母菌细胞中可进行的过程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48. 甲图中过程④产生的 ATP 的去向不包括 A. 萤火虫的发光 B. 蛋白质的合成 C.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D. 细胞主动运输吸收 K+ 49. 由图乙和图丙可知,储存粮食时应选择 A. 低温、高氧 B. 室温、高氧 C. 低温、无氧 D. 低温、低氧 50. 若用含有14 C 的葡萄糖来追踪有氧呼吸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 葡萄糖→丙酮酸→乳酸 B. 葡萄糖→丙酮酸→CO2 C. 葡萄糖→丙酮酸→ATP D. 葡萄糖→丙酮酸→酒精 51.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H]只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第三阶段与 O2 结合形成水 B.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能产生少量 ATP C. 剧烈运动时,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 CO2 释放量大于 O2吸收量 D.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ADP 的消耗量最大 52. 丙图表示酵母菌的呼吸情况,如果在瓶中用葡萄糖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时,测定出瓶中放出 CO2的体积与吸收O2 的体积比为 5∶3,则酵母菌进行曲线Ⅰ方式消耗的葡萄糖与进行Ⅱ方式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A. 2:1 B. 1:2 C. 3:1 D. 1:3 【答案】47. A 48. C 49. D 50. B 51. D 52. A 【解析】本题是三种细胞呼吸方式的比较和温度、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先回忆细胞呼吸的3种方式和温度、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的曲线模型,然后结合问题和题图分析综合进行解答。 【47题详解】 分析题图甲可知,①是有氧呼吸,②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③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④合成ATP,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少量能量,因此甲图中酵母菌细胞中可以进行的过程是①③④,故选A。 【48题详解】 细胞呼吸产生ATP的作用是用于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如萤火虫的发光、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细胞主动运输吸收 K+等,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故选C。 【49题详解】 乙、丙两图可知,细胞呼吸在低温、低氧时细胞呼吸速率较低,因此贮存水果时应选择低温、低氧的条件,故选D。 【50题详解】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若用含14C的葡萄糖来追踪有氧呼吸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CO2,故选B。 【51题详解】 A、[H]在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第三阶段与 O2 结合形成水,A错误; B、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所以不能产生 ATP,B错误; C、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所以剧烈运动时,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 CO2 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C错误; D、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ATP,所以ADP 的消耗量最大,D正确。 故选D。 【52题详解】 分析题图丙可知,曲线Ⅱ随氧气浓度的升高,细胞呼吸速率增强,所以曲线Ⅱ表示细胞的有氧呼吸,曲线Ⅰ表示细胞的无氧呼吸。根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设酵母菌有Xmol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Ymol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则有关系式:(6X+2Y):6X=5:3,解得X:Y=1:2,即酵母菌进行曲线Ⅰ方式消耗的葡萄糖与进行Ⅱ方式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2:1,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时细胞呼吸的类型和举例,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及影响机理,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细胞呼吸在水果储藏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试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如图为某植物置于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氧气释放速率变化曲线(其它环境条件适宜)。请回答下列问题: 53. 叶肉细胞在图中所示的 m 点条件下,产生 NADH 的场所是 A.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 B.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C.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 D. 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54. 图中 a 点时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的关系是 A. 只进行细胞呼吸 B.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C.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 D. 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55. 图中 b 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是 A.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 叶绿体 C. 线粒体、叶绿体 D.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56. 以下组合可以表示 CO2 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的点是 A. a 和 c B. a 和 d C. c 和 d D. a、c 和 d 57. 图中 b 点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 CO2 浓度 B. 温度 C. 水分 D. 光照强度 58. 若该植物处于 0.1%CO2浓度下,且缺 Mg,则a 点和 c 点如何移动 A. a 点左移,c 点左下移 B. a 点不移动,c 点右上移 C. a 点不移动,c 点右上移 D. a 点右移,c 点左下移 59. 若将图中曲线 c 点条件改为 d 点条件,短时间内 C3 浓度和 C5 浓度如何变化 A. C3 升高,C5降低 B. C3 降低,C5 升高 C. C3 基本不变,C5升高 D. C3基本不变,C5 基本不变 60. 若此植物处于 c 点环境下,现将温度提高 10℃,则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将 A. 增强 B. 减弱 C. 不变 D. 不确定 【答案】53. B 54. C 55. D 56. C 57. D 58. D 59. B 60. B 【解析】据图分析,m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此处的氧气释放速率表示呼吸速率;a点表示光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曲线研究了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3题详解】据图分析可知,m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此时产生NAD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故选B。 【54题详解】图中a点表示光补偿点,整个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此时植物细胞只有叶肉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整个植株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选C。 【55题详解】图中b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都可以产生ATP,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故选D。 【56题详解】图中得到光饱和点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即图中的c、d两点,故选C。 【57题详解】图中b点曲线处于上升阶段,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故选D。 【58题详解】若该植物处于 0.1%CO2浓度下,且缺 Mg,叶绿素的合成不足,光合作用减弱,光补偿点增大,a点右移,光饱和点减弱,c点左下移,故选D。 【59题详解】将图中曲线c点条件改为 d 点条件,即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则固定的三碳化合物减少,消耗的五碳化合物也减少,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去路不变,五碳化合物的来路不变,最终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减少,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增加,故选B。 【60题详解】图示曲线是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定的,若此植物处于 c 点环境下,现将温度提高 10℃,则光合强度减弱,故选B。 【点睛】本题以坐标轴曲线为背景,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等能力,同时对曲线中的一些特殊点的含义要理解,总体来说难度适中,属于高考题中常见题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