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8届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17-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8届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17-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

‎【学案导航】---明方向!‎ ‎【课标教学策略】‎ 知识点 教学突破策略 学习技巧点拨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创设情境来导入反射和反射弧,明确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把握反射弧的五个环节,理解反射的完成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动画模拟呈现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时的电位以及兴奋的传导 区分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弄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小组合作学习突触的结构和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的信号变化 结合必修1胞吐的过程理解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从实例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脑各部分的调节中枢,突出语言中枢 以醉酒者的状态来帮助理解记忆脑干、小脑和大脑皮层的功能 第一层级:预学区.不看不讲 ‎【知识体系梳理】‎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1.请完成下面的神经元细胞示意图。‎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在⑥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3.结构基础:反射弧,通常由⑦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 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⑧相对静止状态变为⑨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以⑩    形式传导。 ‎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膜电位表现 产生原因 静息电位 内负外正 K+外流 动作电位 ‎(3)兴奋的传导 a.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传导方向    。 ‎ b.传导特点:  向传导。 ‎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传递结构:突触,包括            三部分。 ‎ ‎(2)信号变化:            。 ‎ ‎(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    释放,然后作用于    。 ‎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2.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3.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4.脑干:内部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 ‎5.下丘脑:有    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    等的控制有关。 ‎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言语区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S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预习效果检测】‎ ‎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 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 ‎2.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一般是(  )。‎ A.树突→轴突 B.树突→细胞体 C.轴突→轴突 D.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形式传递 ‎5.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则导致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B.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下丘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D.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第二层级:导学区.不议不讲 ‎【重点难点探究】‎ 知识点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以什么形式进行传导?静息电位有何特点?兴奋部位的电位有何特点?‎ ‎2.神经纤维上的局部电流方向如何?你能否归纳出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什么特点?请在右图中的离体神经纤维上标出局部电流和兴奋的传导方向(用弯箭头表示局部电流方向,用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例1 右图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 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 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 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常见突触类型及突触的结构。‎ ‎(1)请填写图2中各序号名称。如图1,常见突触类型有          (甲)和      (乙)。e的化学本质为    。 ‎ ‎(2)图2中突触包括      (请填写序号),d指的是下一神经元的        。 ‎ ‎(3)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 ‎①轴突-细胞体型,示意图:           。 ‎ ‎②轴突-树突型,示意图:            。 ‎ ‎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 ‎(1)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常见的有    、    、      等。 ‎ ‎(2)递质移动方向:          ,兴奋的传递特点是    。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 ‎(3)信号转换:             。 ‎ ‎3.请完成下列表格,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 比较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 结构基础 信号形式(或变化)‎ 速度 方向 例2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若c处无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D.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可能偏转两次 第三层级:固学区.不练不讲 ‎【基础智能检测】‎ ‎1.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都有反射活动 B.只要反射弧完整就有反射活动 C.反射都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2.兴奋沿着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局部电流的形成是(  )。‎ A.细胞膜内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 B.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没有电位差 C.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没有电位差 D.细胞膜内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都没有电位差 ‎3.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只能从①经②传递到③ ‎ B.②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 ‎ C.③为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或细胞体膜 ‎ D.③处实现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4.右图甲、乙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一部分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必须通过突触来进行 B.在兴奋从甲细胞传递给乙细胞的过程中,甲细胞的线粒体活动较明显 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图乙中①和③是兴奋部位 ‎【全新视角拓展】‎ ‎5.下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并在a、d两点间连接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据图回答:‎ ‎(1)图中的结构涉及     个神经元,含有    个突触。 ‎ ‎(2)如果B受到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到刺激,C不会兴奋。由此判断A、B释放递质的性质依次是     、     。 ‎ ‎(3)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     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 ‎ ‎(4)如上图,已知ab=bd,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次,如果刺激c点,则偏转     次。 ‎ 第四层级:思学区.不思不复 ‎【思维导图构建】‎ ‎【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树突 ②细胞体 ③轴突 ④髓鞘 ⑤神经末梢 ⑥中枢神经系统 ⑦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⑧相对静止 ⑨显著活跃 ⑩电信号 内正外负 Na+内流 一致 双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低级 最高级 维持身体平衡 呼吸中枢 体温调节 生物节律 记忆 言语区 S区受损 ‎【预习效果检测】‎ ‎1.D 【解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2.A 【解析】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时变为内正外负。学科&网 ‎4.D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 ‎5.B 【解析】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受损,导致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控制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维持身体平衡的是小脑;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重点难点探究】‎ 知识点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进行传导。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外负内正。‎ ‎2.在膜外电流方向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而在内侧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反。‎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局部电流和兴奋传导方向如下图:‎ 例1 A ‎【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图甲测出的是静息电位,其形成主要是由于K+外流;图乙右侧电极部位兴奋时先发生指针向右的偏转,当左侧电极部位兴奋时发生指针向左的偏转;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且速度快。‎ 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1)a.突触小泡 b.突触前膜 c.突触间隙 d.突触后膜 e.递质受体 轴突-细胞体型 轴突-树突型 糖蛋白 (2)b、c、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3)①‎ ‎②‎ ‎2.(1)乙酰胆碱 单胺类物质 氨基酸类物质 (2)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仅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 比较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 神经元(神经纤维)‎ 突触 结构基础 信号形式 ‎(或变化)‎ 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 速度 快 慢 方向 可以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例2 A ‎【解析】在左侧第一个神经元上的a点给予一个刺激,兴奋将从a点传到b点,再传到d点,不能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兴奋由c点传到e点时需要经过突触,在突触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促进兴奋的,也有抑制兴奋的。由于a点位于电流表①两极的中央,兴奋同时传到两极,无电位差,故电流表不偏转,而传递到电流表②两极的时间不同,故可发生两次偏转。‎ 当堂知能检测 ‎1.D 【解析】没有神经结构的单细胞生物和植物不存在反射现象,而且反射要适宜的刺激才会产生;有些低级反射,在脊髓的控制下就能完成。学科*网 ‎2.A 【解析】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3.C 【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经突触间隙传到突触后膜,故A项正确;突触间隙是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的间隙,其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故B项正确;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故C项错误;兴奋在突触后膜处实现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故D项正确。 ‎ ‎【全新视角拓展】‎ ‎5.(1)3 2 (2)抑制性 兴奋性 (3)高尔基体 糖蛋白 (4)2 1‎ ‎【解析】题中共涉及A、B、C ‎ 3个神经元,共构成2个突触,兴奋是由末梢含突触小泡的神经元传递至另一神经元,即B→C和A→C。刺激b点,兴奋可由b→a、b→d,由于在突触处电信号要转变成化学信号,然后再转变成电信号才能到达下一个神经元,即存在突触延搁,这样通过突触传递要比直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所用的时间长一些,导致a处兴奋时d处还未兴奋,而d处兴奋时a处已恢复静息状态,故指针发生2次偏转。而刺激c点时,兴奋不能从c→b,也不能传至A神经元,只能通过c→d,d处于兴奋状态时,a处不能发生兴奋,仍是静息状态,膜外正电位,因而引起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 ‎【典例指津】---授技法!‎ 热点题型一 神经元和反射弧 ‎ 例1、下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 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C.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答案】C ‎【提分秘籍】‎ ‎(1)反射正常进行的两点提醒 ‎①完整的反射弧: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 ‎②需要适宜的刺激:反射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2)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经典反射弧 ‎①两个反射弧都包括五部分基本结构;‎ ‎②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结构;‎ ‎③两者中枢都在脊髓,属低级中枢,都受高级中枢调控;‎ ‎④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反射弧,内有2个突触结构,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反射弧内有1个突触结构;‎ ‎⑤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举一反三】 ‎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 刺激 [][来源:学&科&网]‎ 部位 [来源:][来源:学&科&网]‎ 反应 ‎ 破坏前 ‎ 破坏后 ‎ 左后肢 ‎ 左后肢 ‎ 收缩 ‎ 右后肢 ‎ 收缩 ‎ 左后肢 ‎ 不收缩 ‎ 右后肢 ‎ 不收缩 ‎ 右后肢 ‎ 左后肢 ‎ 收缩 ‎ 右后肢 ‎ 收缩 ‎ 左后肢 ‎ 不收缩 ‎ 右后肢 ‎ 收缩 ‎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 ‎【答案】C 热点题型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例2、 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丁区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答案】A ‎【提分秘籍】 ‎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1)传导形式:局部电流 ‎(2)传导过程 ‎(3)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2.细胞膜两侧电位变化曲线 ‎ 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 de段—静息电位。‎ ‎【特别提醒】(1)细胞外液中K+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而细胞外液中Na+几乎无影响;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受刺激神经膜的动作电位大小,而细胞外液中K+浓度几乎无影响。‎ ‎(2)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K+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 ‎(3)不能混淆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学&科网 ‎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沿反射弧方向单向传导的。‎ ‎【举一反三】 ‎ 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答案】C 热点题型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例3.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断它的作用机制是 (  )‎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答案】A ‎【提分秘籍】‎ ‎(1)突触小体≠突触: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分,是突触的一部分。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而突触上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非跨膜运输方式——胞吐。‎ ‎(3)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发挥效应后不会长久存在,会被酶催化分解而失活,或因被转移而迅速停止作用。‎ ‎【举一反三】 ‎ 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b、c、d点是在同一神经元上,而a、e点分别在另外的两个神经元上,若刺激c点,在b、d点检测到有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故A正确;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需要越过一个突触,从而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故B正确;在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因为在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故C错误;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而同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故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故D正确。 学科#网 ‎ 热点题型四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 例4、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如图)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科学的是 (  )‎ A.小脑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S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 D.H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 ‎【答案】B ‎ ‎ ‎【提分秘籍】‎ ‎ (1)打字员完成打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作,需要多个神经中枢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如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性言语区和小脑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动作。‎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表示的是一个条件反射活动,但这个反射没有涉及人类特有的高级活动——语言活动,因此不需要语言中枢参与。‎ ‎(3)血液中CO2浓度升高,通过动脉管壁中的化学感受器产生兴奋,由传入神经纤维把兴奋传导到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再由传出神经把兴奋传导到呼吸肌,引起呼吸肌的活动加强,这种调节属于体液调节中化学物质的调节。‎ ‎(4)所有的感觉如冷觉、热觉、痛觉、触觉、听觉、视觉、渴觉等都在大脑皮层。‎ ‎【举一反三】 ‎ 下列实例分析正确的是 (  )‎ A.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 B.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C.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 D.某同学正在跑步,下丘脑和脑干未参与调节 ‎【答案】A ‎【解析】从题干可知,患者能够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会讲话,说明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盲人在用手指触摸盲文时,首先要接受盲文的刺激,产生感觉。‎ ‎【方法技巧】 大脑皮层在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中的作用 ‎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其中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嗅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等。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例如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但是,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也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 ‎ ‎【真题回眸】---知难易!‎ ‎1.(2017江苏卷.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D ‎2.(2017海南卷.11)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机体产热增加 ‎ B.体重快速增加 C.进食量明显增加 ‎ 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 ‎【答案】B ‎【解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极体产热增加,A正确;‎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体重减轻,B错误;‎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进食量明显增加,C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氧气的消耗,因此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D正确。学科&网 ‎3.(2017新课标Ⅱ卷.30)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_________。‎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________,分解代谢会_________。‎ ‎【答案】(1)舒张 增加 (2)增加 ‎(3)排除41 0C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0C引起的 ‎(4)增加 增强 ‎4.(2017北京卷.29)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 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胞内,Ca2+与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的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预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__‎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_______________。‎ ‎(4)图中内容从_______________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1)神经递质 ‎(2)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钙调蛋白 空间结构 ‎(3)①Ⅱ ②C、B ③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的实验 ‎(4)细胞和分子 ‎【解析】(1)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过程是这样的:位于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2)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Ca2+‎ 通过N受体进入细胞的过程是从胞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或易化扩散;Ca2+运输细胞内后与钙调蛋白结合,激活C酶;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酶的活性改变得直接原因是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3)①由图示信息,根据“细胞膜上A受体数量明显改变”可推出有比较多的T转变成了A受体,该过程就是激活的C酶催化的过程Ⅱ。②实验的自变量为短肽,要验证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导入实验组的短肽含有磷酸化位点,导入对照组的短肽不含有磷酸化位点,两者的氨基酸数目应该相同。③突变小鼠的T磷酸化位点发生变异,所以再次受到HFS刺激后不会发生膜电位的明显变化,为了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应设置一组与突变小鼠组形成对照,且检测的实验结果应可操作,膜A受体是否磷酸化不易检测,应检测神经细胞再次受到HFS后,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与受HFS前的高低比较。(4)图中所研究的机制都涉及到一些受体(糖蛋白)、酶及一些物质的运输,所以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揭示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能力提升】---长士气! ‎ 一、选择题(8小题)‎ ‎1.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B.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 C.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 D.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一般是双向的 ‎【答案】D ‎2.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答案】A ‎【解析】神经元上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造成的,因为它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没有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而恢复静息电位时,Na+的排出,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为主动运输。‎ ‎3.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 A.‎ B. ‎ C. ‎ D. ‎ ‎【答案】D ‎4.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在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所以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即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B正确;在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C错误;神经纤维膜外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D正确。学科@网 ‎5.肉毒杆菌毒素之所以能除皱是因为它能阻遏乙酰胆碱的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是 ( )‎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受体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毒素的生理作用是阻遏乙酰胆碱释放,而乙酰胆碱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因此该毒素影响的部位为突触前膜。‎ ‎6.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其中①~③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电位为零电位 B.②为神经中枢,具有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C.③为传入神经,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 D.④为突触结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 ‎【答案】B ‎7.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脊髓排尿中枢被破坏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 依次是 ( )‎ A.尿失禁、正常排尿 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 D.不能排尿,尿失禁 ‎【答案】B ‎【解析】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就没有了尿意,表现为尿失禁;脊髓排尿中枢被破坏的病人则无法完成排尿反射,表现为不能排尿,B正确。‎ ‎8.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胞吐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答案】C 二、非选择题(2小题)‎ ‎9.下图甲为神经调节的局部示意图,当刺激图甲中的伸肌时,会在a处记录到电位变化,变化过程如图乙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甲中至少包括 个神经细胞的胞体,a处的神经纤维是 (填“传入”或“传出”)神经,b神经元是否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填“是”或“否”)。 (2)图乙中B处所示膜电位为0,此时膜上 离子通道是打开的,如果适当降低A处膜外该离子的浓度,则C处的电位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4 传入 是 (2)钠 变小 ‎【解析】‎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至少包括1个传入神经元、1个中间神经元、2个传出神经元,至少共4个神经细胞的胞体。a处的神经纤维是传入神经纤维。b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灰质中,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学科*网 10.图甲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 ‎ ‎ ‎ ‎(1)在甲图中,A和B所示的结构分别属于反射弧的 和 。‎ ‎(2)乙图突触间隙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与神经递质释放有关的细胞器有 和 。(3)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甲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将该药物涂在Ⅰ组材料的 (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的 (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4)丙图所表示的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 的,原因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 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 ,使兴奋依次传导,其中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的是 (膜内或膜外)的电荷移动方向。‎ ‎【答案】‎ ‎(1)效应器 感受器 ‎(2)化学信号 高尔基体 线粒体 ‎(3)Z X(或Y)‎ ‎(4)双向 电位差 局部电流 膜内 ‎【解析】‎ ‎(1)据图甲分析,根据神经节和突触的结构可以判断A是效应器,B是感受器。‎ ‎(2)兴奋在突触间隙传递的信号为化学信号,与神经递质释放有关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原因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