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生物一模汇编:物质代谢与血脂血压调节(教师版)
专题三 物质代谢与血脂血压调节 【2017年崇明区一模】 9.下列药物作用效果中不利于降低血压的是( ) A.扩张血管 B.阻滞交感神经活动 C.排盐利尿 D.促进肾上腺激素释放 【考点】内环境理化特性 【解析】解:A.扩张血管可以使血压下降,A错误; B.交感神经活动使得血管收缩,故阻滞交感神经活动有利于血管舒张,降低血压,B错误; C.排盐利尿即把血管中多余的水和盐多排除一些,血容量下降,血压就会随之下降,C错误; D.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D正确。 【答案】D (四)回答下列有关动物体代谢调节与内环境自稳态的问题。 研究发现SORLA是影响脂肪组织代谢平衡的一个蛋白分子,该分子表达过多会改变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导致脂肪细胞脂解活性(脂肪分解的能力)改变。 34.根据测定的SORLA表达量与BMI的关系图17,初步判断SORLA的过度表达会导致脂肪细胞脂解活性 。(选填“上升”“不变”“下降”) 35.结合图16,胰岛素在脂肪代谢中所起到的作用是 、 。 研究发现,SORLA能够对胰岛素受体进行标记,防止胰岛素受体进入溶酶体发生降解。 36.溶酶体内能够降解胰岛素受体的有效物质是 。 37.下列对SORLA表达异常最终导致体重变化的作用机理解释合理的是 (多选)。 A.SORLA表达过量,被溶酶体降解的胰岛素受体减少 B.SORLA表达过量,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 C.胰岛素受体增加,促进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 D.甘油三酯无法运出脂肪细胞,一旦降解异常则易在脂肪细胞内积累 38. 研究还发现在正常饮食情况下SORLA表达水平并不会对体重造成影响,只有不健康饮食情况下才会出现不良影响。下列哪些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SORLA过度表达引起的症状 。(多选) A.低蛋白 B.低脂 C.低糖 D.低盐 【考点】脂肪组织代谢 【解析】解:(1)根据测定的SORLA表达量与BMI的关系图17,体重指数越大,SORIA的表达量越大,即初步判断SORLA的过度表达会导致脂肪细胞脂解活性下降,使得细胞中脂肪量增加。 (2)结合图16,胰岛素促进葡萄转化为甘油三酯和抑制甘油三酯转化为糖类物质。 (3)胰岛素受体是蛋白质,因此溶酶体内能够降解胰岛素受体的有效物质是蛋白水解酶或蛋白酶。 (4)A.SORLA表达过量,被溶酶体降解的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A正确; B.SORLA表达过量,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B错误; C.胰岛素受体增加,促进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甘油三酯,C正确; D.甘油三酯无法运出脂肪细胞,一旦降解异常则易在脂肪细胞内积累,D正确。 (5)SORLA过度表达引起的症状导致体重增加,因此吃一些低脂和低糖的食物,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答案】34.下降 35.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 抑制甘油三酯转化为糖类物质 (顺序颠倒不影响答题得分) 36.蛋白水解酶/蛋白酶 37.ACD 38.BC 【2017年虹口区一模】 16.高动脉血压会引起机体的降压反射。下列有关降压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 C.心输出量增加,血压降低 D.依靠负反馈调节使血压稳定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解析】解:A.降压反射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降压反射时,副交感神经兴奋,B错误; C.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C错误; D.高动脉血压依靠负反馈调节使血压相对稳定,D正确。 【答案】D 18.图6是四种脂蛋白的密度与形态对比图,图中Ⅰ、Ⅱ、Ⅲ、Ⅳ分别是( ) A.CM、VLDL、LDL、HDL B.HDL 、LDL、VLDL、CM 图6 C.HDL 、VLDL、LDL、CM D.CM、LDL、VLDL、HDL 【考点】脂蛋白 【解析】解:根据图中四种脂蛋白的密度与形态对比和分析可知,图中Ⅰ、Ⅱ、Ⅲ、Ⅳ分别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微粒(CM)。 【答案】B 19.图7是正常人平卧位时不同血管血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各段血管的血压并不相同 B.血压的降低受血管总截面积影响 C.体循环中的微动脉段的血流阻力最大 D.用血压计可以测出各段的血压 【考点】血压调节 【解析】解:A.据图分析:各段血管的血压并不相同,A正确; B.血管总截面积越大,影响血压越小,B正确; C.体循环中的微动脉段的血流阻力最大,C正确; D.血压是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常说的血压是用血压计在肘窝肱动脉处测得的,D错误。 【答案】D (四)回答有关血糖和血脂代谢问题。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孕妇在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其对孕妇、胎儿等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为更深入研究GDM,现通过高脂高糖喂养方法建立一种与人类妊娠糖尿病相似的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 本实验通过给予小鼠特定的高脂高糖饲料,引起妊娠期肥胖的同时引发GDM。饲料中的脂肪以猪油为主,猪油是一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 35.甘油三酯被小鼠摄入体内后,以哪种形式的脂蛋白在血液中运输?___________。 36.下列对诱导小鼠肥胖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高热量食物的过多摄入增加了体内脂肪的堆积 B.甘油三酯被吸收和储存后不能被氧化分解 C.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 D.高糖高脂的摄入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在孕期18天,测定GDM小鼠(高脂高糖饮食孕鼠)、普通饮食孕鼠(NP)、普通饮食未孕鼠(NV)和高脂高糖饮食未孕鼠(HV)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数据见图11。其中,胰岛素抵抗指数越高,表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越不敏感、胰岛素抵抗越强。 37.从病因分析,GDM属于________型糖尿病。 38.据图11,下列关于GDM小鼠的体内物质代谢,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多选)。 A.更多非糖类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B.胰岛B细胞已不再分泌胰岛素 C.血糖水平的上升是由于胰岛素的缺乏 D.葡萄糖合成为糖原的过程减弱 39.同时测定小鼠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发现GDM小鼠的游离脂肪酸水平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而提高,与其它小鼠形成显著差异。对此现象做出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脂肪组织代谢 【解析】解:(1)甘油三酯被小鼠摄入体内后,以乳糜微粒的脂蛋白在需要中运输。 (2)A.高热量食物的过多,糖类转变为脂肪,增加了体内脂肪的堆积,A正确; B.甘油三酯被吸收和储存过多,B错误; C.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会导致脂肪堆积而肥胖,C正确; D.高糖高脂的摄入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这些物质转变为脂肪等非糖物质,D正确。 (3)据图分析,GDM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都较高,所以属于2型糖尿病。 (4)由于GDM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都较高,所以更多非糖类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同时葡萄糖合成为糖原的过程减弱,故选:AD。 (5)由于胰岛素抵抗,使甘油三酯的合成减少、甘油三酯的分解作用加强,使血中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升高,所以GDM小鼠的游离脂肪酸水平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而提高,与其它小鼠形成显著差异。 【答案】 35.乳糜微粒(或CM) 36.B 37.2 38.AD 39.由于胰岛素抵抗,使甘油三酯的合成减少、甘油三酯的分解作用加强,使血中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升高 【2017年长宁(嘉定)区一模】 10.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血糖升高,主要作用于( ) A.胰岛B细胞,抑制胰岛素分泌 B.肌肉细胞,抑制肌糖原合成 C.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 D.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素分泌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析】解: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的功能,其主要主要有肝脏,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答案】C 13.渴觉产生的可能原因是( ) A.血浆酸碱度降低 B.血浆渗透压降低 C.血浆酸碱度升高 D.血浆渗透压升高 【考点】水盐调节 【解析】解: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答案】D (五)分析有关人体内环境稳定的资料,回答问题。 图12为体温调节机制部分示意图。字母代表器官。 39.人剧烈运动时体温会升高,此时产热的器官主要是 ,散热方式以 为主。 40. 图中表示肾上腺的是 (用字母表示)。F 代表 ;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 为 。 每年10月8日是我国的高血压日。 41.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高于140mmHg,舒张压持续超过 ,即认定为高血压。 42.当人体失血过多,动脉血压突然降低,在这种应急状态下人体出现的反应是 。 A.副交感神经兴奋,心排血量增加 B.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 C.交感神经抑制,心排血量增加,血管收缩 D.副交感神经兴奋,血管舒张,血流加快 下表是甲、乙两人的血脂检验报告单中4项检测指标的数据。 项 目 参考值 甲 乙 总胆固醇 3.60~6.50 mmol/L 5.70 7.80 甘油三酯 0.45~1.18 mmol/L 2.63 14.65 高密度脂蛋白 0.90~1.68 mmol/L 1.16 0.85 低密度脂蛋白 2.84~4.10 mmol/L 5.01 4.02 4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甲可能患 血症;乙的总胆固醇高,原因可能是 (多选)。 A.甘油三酯含量高 B.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低 C.运送胆固醇至肝脏受阻 D.运送甘油三酯至血液顺畅 【考点】体温调节、血压调节、血脂调节 【解析】解:(1)人剧烈运动时体温会升高,此时产热的器官主要是皮肤,散热以汗液蒸发为主。 (2)图中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所以E可以表示肾上腺,F为垂体。甲状腺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使细胞产热增加。 (3)正常人的舒张压为60~90mmHg,收缩压为90~120mmHg,在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高于140mmHg,舒张压持续超过90mmHg即为高血压。 (4)A、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故AD错误。 B、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广泛,交感神经兴奋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所以当人体失血过多,动脉血压突然降低,在这种应急状态下人体出现的反应是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故选:B。 (5)甲的甘油三酯数据超过了正常参考值的最大范围,而其他数据基本正常,说明甲患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乙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的量减少,胆固醇在血液中积累多,总胆固醇含量高。故选:BC。 【答案】 (1)皮肤 汗液蒸发 (2)E 垂体 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产热 (3)90mmHg (4)B (5)患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BC 【2017年金山区一模】 8.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兴奋,收缩压降低 B.心输出量减小,舒张压升高 C.血管管腔变小,收缩压降低 D.血液黏滞度增加,舒张压升高 【考点】血压调节 【解析】解:A.交感神经兴奋,使心排血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压升高,A错误; B.心输出量减小,收缩压降低,B错误; C.血管管腔变小,主要升高舒张压,C错误; D.血液粘度增加,血压增高,主要升高舒张压,D正确。 【答案】D 20.A、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图所给的模型表示的是( ) A.A﹣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 B.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A﹣皮肤血流量,B﹣体温 D.A﹣肾上腺素,B﹣促肾上腺激素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动物激素的调节 【解析】解:A.若A为甲状腺激素,则甲状腺激素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与图中表示的信息不符,A错误; B.若A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反过来,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过多,又会让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正确; C.若A表示皮肤血流量,则血流量增加会降温,反过来体温降低了又会使皮肤血流量随之减少,C错误; D.若A表示肾上腺素,则肾上腺素含量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激素,D错误。 【答案】B (三)分回答下列关于人体代谢的问题。 在人体内,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不同的组织器官之间可以传递能源物质、中间产物和代谢废物等.如图27为肝脏和肌肉细胞之间通过血液循环的部分物质联系,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甲、乙表示两种器官的细胞。 (1)图中代表肝脏细胞的是 。胰岛素对过程①、②的作用效应分别是 。 (2)物质A是 ,其生理作用是 。 (3)过程③称为 ;过程④的另外一个产物G是 ,它变成尿素后随血液运输到 处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 (4)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会产生大量乳酸.甲器官能对乙器官释放的乳酸进行重新利用,其生理意义是 、 。 【考点】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析】解:(1)肝脏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所以甲器官是肝脏;胰岛素具有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所以对①转化为葡萄糖是抑制作用,对②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是促进作用。 (2)葡萄糖可形成A储存起来,A也可以水解为葡萄糖,故大分子A是肝糖原,肝糖原的作用是暂时贮存能量或维持血糖平衡。 (3)丙酮酸中没有N元素,通过物质D进入肝细胞后转化成物质中有尿素,所以③是转氨基、④是脱氨基。脱氨基的另一个产物为氨基,经过反应形成尿素,最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4)人在剧烈运动时,人体内需要的能量增加,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乳酸能从B细胞进入A细胞,A细胞重新将乳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成肝糖原,减少了能源物质的浪费,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暂时储存能量,并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 (1)甲 抑制与促进 (2)肝糖元 暂时贮存能量或维持血糖平衡 (3)转氨基 氨基 肾脏 (4)充分利用能源(转变成丙酮酸,继续分解) 也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暂时储存能量 【2017年静安区一模】 (一)分析有关血糖和血脂的资料,回答问题。 图1为人体血糖与血脂代谢及其调控简图,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甲、乙、丙表示各类脂蛋白或相关结构,字母表示物质。 (1)图中的“中枢”是指位于 的糖中枢;激素a是__________。 (2)乙是 脂蛋白; C是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①至⑥中,激素a能促进的过程有___________。 (4)属于肝脏解毒作用的生理过程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 (5)低血糖时,胰岛a细胞可以通过过程⑧和⑨获得两种刺激信号,其中⑧的信号刺激相对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有关导致人的血脂浓度升高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多选) A.蛋白质合成或摄入量过少 B.组织细胞脂质利用率过高 C.结构乙含量高 D.结构丙含量高 【考点】血糖调节、血脂调节 【解析】解:(1)图中血糖调节中枢是指下丘脑的糖中枢;激素a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 (2)乙是高密度或HDL脂蛋白;C是胆汁酸。 (3)过程①至⑥中,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来促进血糖的升高,即促进的过程有②④⑥。 (4)属于肝脏解毒作用的生理过程编号是⑦。 (5)低血糖时,胰岛A细胞可以通过过程⑧神经调节和⑨血糖直接刺激获得两种刺激信号,其中神经调节的信号刺激与激素调节相比,相对优势是调控速度快。 (6)蛋白质合成或摄入量过少和结构乙含量高都会导致人的血脂浓度升高。 【答案】(1)下丘脑 胰高血糖素 (2)高密度或HDL 胆汁酸 (3)②④⑥ (4)⑦ (5)调控速度快 (6)AC 如图为人体血压调控机制,图中数字表示神经或激素的调控过程,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影响血压的三项主要因素。 (1)图中血容量与A、B、C分别代表影响血压的四大主要因素,其中C是 ,过程①通过 作用提高血容量。 (2)图中有可能是交感神经调控的编号有______________。 (3)环境温度过低时,图中还能与甲状腺素协同参与体温调控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高盐、高脂饮食会加重病情,这主要是因为 。 【考点】血糖调节、血脂调节 【解析】解:(1)图中血容量与A、B、C分别代表影响血压的四大主要因素,其中C是心输出量(心率上升),过程①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作用提高血容量。 (2)若血压突然升高,人体将出现的降压调节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心率逐渐减慢,心脏输出量将会减少,循环血量逐渐减少,从而使血压降低.当血糖降低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升高血糖,因此图中属于交感神经调控的编号有⑤⑥。 (3)环境温度过低时,图中还能与甲状腺素协同参与体温调控的激素是激素b 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细胞代谢,提高产热量。 (4)对高血压患者而言,血浆浓度升高导致渗透压上升,引起血容量增加;血脂浓度高易导致血液粘滞度上升,提高外周阻力,因此高盐、高脂饮食会加重病情。 【答案】(1)心输出量(心率上升) 肾小管重吸收水分 (2)⑤⑥ (3)激素b (4) ①血浆浓度升高导致渗透压上升,引起血容量增加 ②血脂浓度高易导致血液粘滞度上升,提高外周阻力 【2017年闵行区一模】 19.下图1表示胰岛素浓度与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导致曲线甲上升 B.若E为调节中枢,a为血糖浓度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若E为调节中枢,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和产生渴觉 D.曲线甲表示血糖的补充速率,曲线乙表示血糖的消耗速率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析】解:A.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促进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合成,导致线甲上升,A正确; B.若E为血糖调节中枢下丘脑,a为血糖浓度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血糖的升高以维持稳定,B正确; C.若E为水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a为渗透压升高,则b表示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表示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正确; D.据图分析:曲线甲为血糖的消耗速率,乙为血糖的补充速率,D错误。 【答案】C (三)回答下列人体稳态调节的问题。 肝在人体的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图6示意肝细胞在稳态调节中的部分功能。 34.若要利用脂肪酸,则其进入葡萄糖氧化分解途径的环节是图6中物质 [ ] ________。 35.图6中过程②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过程⑥若不形成尿素,则将发生________作用。 36.图6中由胰高血糖素促进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肝细胞中合成的甘油三酯绝大部分以________(填简称)形式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脂肪组织细胞中。 人体的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调节过程,图7表示尿意的形成及排尿的调控过程。 37.当膀胱充盈时,人产生尿意。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用恰当文字和图7中的符号,写出尿意产生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________(正 / 负)反馈调节。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图8示意人体内的某种稳态调节机制。 39.下列关于图8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图8中细胞C的名称为B淋巴细胞 B.图8中的神经递质、淋巴因子、激素都要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 C.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的信息交流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的 D.A器官某区域因病理损伤后排尿量异常增多,则是因为缺乏ADH,且血压会升高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析】(1)若要利用脂肪酸,则其进入葡萄糖氧化分解途径的环节是图6中物质B代表二碳化合物。 (2)图6中过程②代表的生理反应是三羧酸循环;过程⑥代表的生理反应是转氨基作用。 (3)图6中由胰高血糖素促进的过程有⑨④脂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⑥⑦⑧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含量,肝细胞中合成的甘油三酯绝大部分以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形式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脂肪组织细胞中。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当膀胱充盈时,人产生尿意。尿意产生过程的反射弧:膀胱充盈刺激分膀胱壁感受器→①→②→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5)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6)A、图8中细胞D能产生抗体,故为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细胞C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为B淋巴细胞,A正确; BC、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甲所示调节机制中,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激素等三类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C正确; D、图丙内中的A器官下丘脑某区域出现病理损伤后,表现出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可推测该器官下丘脑受损后,引起缺乏抗利尿激素血压降低,D错误。 【答案】34.[ B ] 二碳化合物 35.三羧酸循环;转氨基 36.⑨④、⑥⑦⑧、(12);VLDL 37.(膀胱充盈刺激→)膀胱壁感受器→①→②→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38.正 39.ABC 【2017年杨浦区一模】 8.人体蛋白与食物蛋白的氨基酸含量比例不同,保证食物蛋白被合理利用的主要生理作用和当体内糖类物质不足时氨基酸发生的生理作用分别为( ) ①脱氨基作用 ②脱水缩合作用 ③转氨基作用 ④不含氮部分的氧化分解 A.①④ B.③② C.③① D.①③ 【考点】三大物质代谢 【解析】解:A.脱氨基作用能使氨基酸的氨基被去除,生成的含氮部分会转变成氨,而不能形成新的氨基酸,A错误; B.缩合作用是将氨基酸合成多肽的方式,不能形成新的氨基酸,B错误; C.转氨基作用可以形成新的非必需氨基酸,从而改变食物蛋白中氨基酸的含量比例,保证食物蛋白质被合理利用,C正确; D.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后,形成的不含氮部分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错误。 【答案】C 【2017年松江区一模】 6.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药物,推测其主要作用机理是( ) A.升乳糜微粒,降极低密度脂蛋白 B.升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乳糜微粒 C.升低密度脂蛋白,降高密度脂蛋白 D.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密度脂蛋白 【考点】血脂的调节 【解析】解:高密度脂蛋白将胆固醇运输至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将胆固醇从肝脏运往外周血液。 【答案】D 19.下列关于人体血压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心排血量不变,血管管径变小,则收缩压也会相应升高 B.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动脉血压回升 C.心舒期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则舒张压降低 D.长期过度紧张,可使大脑心血管中枢平衡失调,导致血压升高 【考点】血压的调节 【解析】解:A.在心排血量不变的前提下如果血管管径变小,则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加,所以收缩压相应升高,A正确; B.急性失血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血糖上升等,从而使收缩压相应升高,B正确; C.外周血流速减慢,说明血管阻力增大,意味着收缩压升高,C错误; D.长期过度紧张,使脑干心血管中枢失调,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血糖上升等,导致血压升高,D正确。 【答案】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