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测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体、神经递质和激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B. 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答案】D ‎【解析】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属于血浆的一部分)中,神经递质可存在于组织液中,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因此抗体、神经递质和激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用于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平衡,因此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D错误。‎ ‎2.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兴奋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2+的升高会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下列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 A. Na+流入细胞内 B. Ca2+流入细胞内 C. K+流出细胞 D.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答案】C ‎【解析】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可见,Na+流入细胞内,会使膜电位由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引起神经元兴奋,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A错误;Ca2+流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会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B错误;K+流出细胞,会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差值增大,神经元难以产生动作电位,因此不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C正确;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以题意“细胞内Ca2+的升高会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为解题的切入点,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各选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3.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B. 上课时边听讲边记笔记 C. 某同学的大腿被同桌用牙签刺了一下后猛的一抖 D. 听到老师提问后举手 ‎【答案】C ‎【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身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与语言中枢有关,A 错误;上课时边听讲边记笔记,与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有关,B错误;某同学的大腿被同桌用牙签刺了一下后猛的一抖,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人体高级神经中枢参与,C正确;听到老师提问后举手,涉及到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D错误。‎ ‎4.图中甲为糖尿病患者,乙为健康人,错误的是 A. 甲AB段与乙ab段相比,甲的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活动较弱 B. 用斐林试剂对B、b点时尿液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只有B点出现砖红色 C. 乙cd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 D. 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 ‎【答案】D ‎【解析】甲为糖尿病患者,乙为健康人,甲AB段与乙ab段相比,甲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导致其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活动较弱,分泌的胰岛素较少,A正确;葡萄糖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当血糖的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mg.dL-1)时,多余的血糖会随尿排出,出现糖尿,B点对应的血糖浓度已经超过肾糖阈,而b点对应的血糖浓度低于肾糖阈,所以用斐林试剂对B、b点时尿液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只有B点出现砖红色,B正确;运动时细胞呼吸加强,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导致乙cd段血糖浓度下降,C正确;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糖氧化分解加强,血糖浓度降低,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D错误。‎ ‎5.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由神经和体液共同参与调节 B. 寒冷季节时产热大于散热 C. 激素调节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参与 D. 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内脏 ‎【答案】B ‎【解析】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A正确;寒冷季节时机体的产热等于散热,B错误;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在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中,参与调节的激素有多种,如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C正确;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内脏,D正确。‎ ‎6.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表示“没有”),乙肝抗体呈阳性(“+”表示“有”)。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A. 小明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 B. 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小明母亲怀孕时传递给他的免疫力 C. 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他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并痊愈了 D. 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小明父母遗传给他的免疫力 ‎【答案】C ‎【解析】小明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说明其体内没有乙肝病毒,A错误;母亲怀孕时传递给子代的抗体一般只能存留六个月左右,小明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说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其体内不可能还存留有母亲传给他的抗体,B 错误;机体在抗原的刺激下才能产生抗体,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也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他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并痊愈了C正确;父母遗传给他的免疫力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如果没有乙肝病毒或疫苗,产生乙肝抗体的基因不会表达出抗体蛋白,D错误。‎ ‎7.如图是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阶段示意图,错误的是 A. 图中①是巨噬细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淋巴细胞 B. 经过细胞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 C. 病原体进入细胞①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D. 物质③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的识别功能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病原体经细胞①的摄取、经过其中溶酶体的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细胞②,据此可知:①是巨噬细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淋巴细胞,A、B正确;病原体是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物质③能够识别细胞①,是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最有可能是糖蛋白,所以图示过程体现了它的识别功能,D正确。‎ ‎8.新生儿出生后保留其脐带血,是因为脐带血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够增殖分化成血细胞,还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下列错误的是 A. 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核酸发生了改变 B. 记忆细胞在识别抗原后,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 C. 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D. 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发生作用,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B ‎【解析】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表达,在基因的选择表达过程中,细胞内的DNA没有发生改变,但转录的RNA却发生了变化,A正确;记忆细胞在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B错误;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发生作用,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 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 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说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 ‎【答案】B ‎【解析】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低于幼根,A错误;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 所以顶芽部位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其生长,而侧芽部位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侧芽的生长,因此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B正确;结合对B 项的分析可知:顶端优势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而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产生的原因是: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因根对生长素较茎敏感,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根的生长,远地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根的生长,使根表现出向地性,但对茎而言,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的生长所起的促进作用强于远地侧,使茎表现出背地性,因此根的向地性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茎的背地性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C错误;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D错误。‎ ‎10.烟草是一种具有顶端花序的植物,“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 A. 生长素类物质 B. 赤霉素类物质 C. 细胞分裂素 D. 乙烯利 ‎【答案】A ‎【解析】“打顶”即摘除顶芽,可使腋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降低,促进腋芽发育成侧枝;但腋芽生长过快又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所以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在打顶后的伤口处施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从而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 ‎11.如图为两种生物种群的生长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按甲曲线增长的种群无K值,增长率始终不变,但是有种内斗争 B. 按乙曲线增长的种群,到a点后种内斗争最为激烈,且增长率为零 C. 按乙曲线增长的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b(K/2)点时的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 D. 甲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其中λ代表增长倍数 ‎【答案】A ‎【解析】甲为“J”型增长曲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形成的,因此按甲曲线增长的种群无K值,增长率始终不变,不会有种内斗争,A错误;乙为“S” 型增长曲线,a点时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所以按乙曲线增长的种群,到a点后种内斗争最为激烈,且增长率为零,B正确;乙曲线上的b点,种群数量为K/2,此时在同一环境下的按乙曲线增长的不同种群,其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C正确;甲曲线即“J”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其中λ代表增长倍数(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综合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增长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熟记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的各字母的含义,识记并理解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形成条件、增长速率和增长率的变化,准确判断乙曲线上a、b两点的含义,进而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 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B. 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 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D. 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 ‎【答案】B ‎【解析】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生存环境得到改善,K值增加,A正确;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会使种内斗争加剧,K值不可能增加,B错误;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可能使其食物或者栖息环境发生了改变,K值可能增加,C正确;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如果该新物种捕食该种群的天敌,或者为该种群提供食物,那么K值可能增加,D正确。‎ ‎13.做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的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不包括 A. 竞争 B. 共生 C. 种内斗争 D. 种内互助 ‎【答案】B ‎【解析】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此时乳酸菌之间表现为种内互助,乳酸菌与其他微生物之间表现为竞争;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的其他个体的增殖,说明乳酸菌之间还存在种内斗争。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 ‎14.多数生物在空间有垂直分层现象,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温度、食物和栖息空间 B. 温度、光照 C. 温度、温度 D. 光照、食物和空间 ‎【答案】D ‎【解析】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因此植物的分层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引起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空间。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 ‎15.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图示为反射弧,则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 如果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d和e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C. 如果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垂体、c是胰岛A细胞 D. 如果图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 ‎【答案】B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细胞间通过突触时则借助化学信号传递,因此如果图示为反射弧,因反射弧中存在突触,则在神经纤维上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但在细胞间则借助突触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A错误;如果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使得下丘脑分泌的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e(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即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d和e的分泌有抑制作用,B正确;血糖的调节途径之一是:血糖浓度的变化引起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兴奋通过有关神经的传递,进而调节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分泌相关的激素,C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D错误。‎ ‎1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 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促进产热量增加 B. 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 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合成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 D. 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使血糖浓度降低 ‎【答案】B ‎【解析】在体温调节中,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会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能促进细胞代谢,进而促进产热量增加,A 正确;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因反射弧中存在突触,所以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渗透压的变化,产生的兴奋可促进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C正确;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使血糖浓度降低,D正确。‎ ‎17.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总体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B. 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 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D. 若乙种群为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 ‎【答案】D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总体甲的竞争力小于乙,A正确;t3~t5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小于0,其年龄组成类型是衰退型,而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其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B正确;t4~t5时间内,乙种群增长速率逐渐降低,但仍然大于0,说明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C正确;若乙种群为害虫,因t4时乙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则在t4时防治不能达到最佳效果,D错误。‎ ‎18.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关系 B. 乙图所示的两种生物之间的消长离不开它们的斗争 C. 丙图所示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争夺食物 D. 猞猁和雪兔的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答案】B ‎【解析】甲图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乙图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表示的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A错误;捕食关系属于种间斗争,因此乙图所示的两种生物之间的消长离不开它们的斗争,B正确;丙图所示两种生物为竞争关系,其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争夺食物和空间等,C错误;猞猁和雪兔之间为捕食,二者的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D错误。‎ ‎【点睛】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据此从各曲线的“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起点、转折点、交叉点、终点”等入手,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作答。‎ ‎19.温州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λ表示增长倍数,即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第1年乌鸦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衰退型 B. 第5年乌鸦种群数量多于第7年的种群数量 C. 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 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答案】B ‎【解析】已知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分析图示可知,在第1年,λ值大于1,说明乌鸦种群数量增加,因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增长型,A错误;在5~7年间,λ值均小于1,说明乌鸦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因此第5年乌鸦种群数量多于第7年的种群数量,B正确;第3年以前,λ值大于1,说明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在3~6年间,λ值均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所以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不是呈“S”型增长,C错误;在3~9年间,λ值均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因此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小,D错误。‎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λ值的内涵,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图中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都是消费者,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 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 分解者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 ‎【答案】C ‎【解析】绝大多数动物都是消费者,有的动物如蜣螂属于分解者,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A错误;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B错误;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C正确;分解者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不能供生产者再利用,D错误。‎ ‎21.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错误的是 A. 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B. 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C. 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 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流,组织液与血浆双向交流,组织液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回流到血浆,故①②③④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A错。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组织液中,B正确。①血浆与②组织液④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血浆蛋白质,C正确。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蛋白质水解酶存在于细胞内,不会存在于①血浆中,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含有A、B、C三个神经元,A、B间形成一个突触,B、C间形成一个突触,共2个突触,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B为突触前膜,C为突触后膜,B受刺激,兴奋会由B传至C;如果A释放的神经递质是抑制性递质,若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B正确;静息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首先是正电位→负电位,C正确;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c点时,兴奋可以传导d点,不能传导b点,因此电流表的指针只能偏转一次,D错误。‎ ‎【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 ‎【名师点睛】弄清楚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 ‎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 ‎③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 ‎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 ‎23.下面关于神经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基本结构是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 B. 其细胞体都集中在脑和脊髓中 C. 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D. 一般说来其树突数比轴突要多 ‎【答案】B ‎【解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基本结构是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A正确;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B错误;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冲动,C正确;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D正确。‎ 考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4.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 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 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 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B ‎【解析】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人类的听、写、读、说,A项正确; 大脑皮层S区受损,则患者能写字,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B项错误;人脑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进行调控,C项正确;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即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项正确。‎ ‎25.据美国中文网7月3日报道,一名中国留学生因吸食“笑气”而引发身体机能多方面紊乱。“笑气”即N20,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机制与位于突触后膜的一种名为“NMDA”的受体的阻断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进而与其它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 B.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 C. 吸食“笑气”使人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 D. N2O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上有关阳离子的内流 ‎【答案】C ‎【解析】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进而与其它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A项正确;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B项正确;吸食“笑气”使人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不是后天形成的,属于非条件反射,C项错误;N2O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上有关阳离子的内流,D项正确。‎ ‎26.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C.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也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故切除动物的垂体后,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7.把某哺乳动物从24℃的实验室移至1℃的低温室后,测得其体温如下图。同时,测定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下列能正确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的是 A. B. C. D. ‎ ‎【答案】C ‎【解析】把某哺乳动物从24℃的实验室移至1℃的低温室后,随着体温的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逐渐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当体温逐渐升高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又逐渐减少.由此可见,该过程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先增加后减少,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直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因此该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也是先增加后减少,故选A。‎ ‎【考点定位】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名师点睛】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28.科学家在研究甲状腺代偿性肿大时发现,将狗甲状腺的大部分去除,残留部分不久就会肥大并恢复到原来大小,则去除部分甲状腺后的狗体内发生变化的顺序是( )‎ ‎①垂体 ‎②大脑皮层 ‎③甲状腺肥大 ‎④甲状旁腺 ‎⑤促甲状腺激素 ‎⑥甲状腺激素减少 A.⑥→①→⑤→③ B.②→①→⑤→③‎ C.⑥→②→①→③ D.②→①→④→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去除部分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分泌下降,反馈给垂体,促使垂体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肥大。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9.29.人体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①剧烈运动②天气转冷③患糖尿病④静脉点滴1L生理盐水⑤高温下劳动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当人剧烈运动时,出汗增多,尿量减少,故①错误;天气变冷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尿量增多,故②正确;患糖尿病时,葡萄糖排出的同时带走大量的水分,故③正确;静脉点滴1L生理盐水,尿量会增多,故④正确;高温下劳动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尿量减少,故⑤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平衡的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0.动、植物体内都能够产生激素,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二者都属于小分子有机物,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B. 一般都是由动、植物特定的器官产生,然后运输到作用部位起作用 C. 在动植物体内,只能在作用部位检测到激素的存在,其他部位检测不到 D. 一般情况下,二者与相应的靶细胞结合并起作用后即被灭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动物激素中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植物没有专门产生激素的器官,动物激素才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故B错误;生长素广泛分布在各个器官,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故C错误;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1.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A点(为10﹣10mol•L﹣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 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 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 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C点之前,都是促进作用,其中A点对应的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C点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点之后,都是抑制作用.由于受到重力作用,b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所以根弯向地下生长,即根的向地性 解:A、C点之前(FC范围内),都是促进作用,A正确;‎ B、AC范围内属于促进作用,C点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D范围内属于抑制作用,B错误;‎ C、由于受到重力作用,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抑制生长,相当于曲线CD段浓度,C错误;‎ D、在太空中,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仍然适用于根的生长,但由于太空中重力为0,所以a、b两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根水平生长,D错误.‎ 故选:A.‎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32.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 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答案】D ‎【解析】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由于玻璃片的纵向插入,阻断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得生长素均匀分布,因此a直立生长;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侧,所以b向光弯曲生长;琼脂块放置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左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沿着接触面向下运输,导致胚芽鞘左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右侧,所以c背光弯曲生长。综上分析,A、B项错误;图中d,若固定植株,旋转纸盒,只有纸盒的开口朝向光源时,胚芽鞘的尖端才能感受到光的刺激,造成胚芽鞘左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右侧,植株向右弯曲生长,C项错误;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是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①有生长素的来源则可能生长;②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③生长素若均匀分布,则直立生长;若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与题意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33.在农业生产上,可通过移植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因为在移植过程中能:‎ A. 破坏根的顶端优势 B. 促进侧根的生长素形成 C. 促进侧根细胞分裂 D. 破坏侧根的生长素形成 ‎【答案】A ‎【解析】植物的茎有顶端优势,根也有顶端优势。主根的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向根部运输,抑制了侧根的生长,这是根的顶端优势。农业上移栽破坏了主根的根尖,从而使侧根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解除了根的顶端优势,使侧根迅速长出。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均错误。‎ ‎【点睛】常见的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①植物的顶端优势:生长素对顶芽表现为促进作用,对侧芽表现为抑制作用。‎ ‎②除草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杂草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单子叶作物表现为促进作用。‎ ‎③根的向地性: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作用,远地侧低浓度的生长素表现为促进作用。‎ ‎3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故A选项正确;‎ B、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故B正确;‎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向着更适应环境变化,故C选项错误;‎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35.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演替实质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故A正确。在群落的结构没有受到干扰和破坏时也会有群落的演替现象,故B错误。演替过程中自然状态下其总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增加,故C正确。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的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是一直都存在的,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6.36.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 生产者和消费 D. 生产者和分解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生产者和分解者,生产者能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固定到生物群落,而分解者能将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回归到无机环境,故D正确。生产者能利用某些非生物成分,故A错误。消费者只能利用已有物质和能量,故B、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7.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C. 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答案】B ‎【解析】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②细胞而不是③组织液.所以A描述错误.‎ B、②为肝细胞a处是动脉血,氧气浓度高于b静脉血.所以B描述正确.‎ C、③组织液可以进入①淋巴,①淋巴不可以进入③组织液.所以C描述错误.‎ D、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组织液、④血浆.所以D描述错误 ‎【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 ‎【名师点睛】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和作用,梳理相关知识点,结合选项描述进行判断 ‎38.如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各项不会引发异常膜电位的是 A. 突触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B. 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未及时分解 C. 部分受体与乙酰胆碱的结合受阻 D. 该神经突触处于低Na+溶液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乙酰胆碱释放量少,对前膜的刺激减弱,进而影响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A正确;突触间隙乙酰胆碱未分解导致的作用是可持续作用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B错误;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受阻,进而影响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C正确;若神经突触处于Na+溶液中,动作电位的幅值会减小,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39.GLUT4是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胰岛素浓度升高时,GLUT4从细胞内的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胰岛素浓度降低时,GLUT4通过细胞膜内陷重新回到囊泡。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B. 胰岛素作为信息分子,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C. GLUT4从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 GLUT4合成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题干和题图分析,胰岛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来调节血糖的浓度,A正确;‎ B、胰岛素属于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只能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不参与代谢的过程,B错误;‎ C、GLUT﹣4从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GLUT﹣4合成障碍的糖尿病患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错误.‎ 故选:A.‎ ‎40.40.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 B. 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 C.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 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 ‎【答案】C ‎【解析】分析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主要靠神经调节维持体温,A错误;从甲到乙和从丙到丁表示皮肤在散热,皮肤是散热的主要器官,B错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正确;在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减少散热量,可用甲和丙表示,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多于乙和丁,D错误。‎ ‎41.如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 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②、④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C. 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 该细胞可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且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突触后膜在兴奋经过时的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电信号,A错误;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载体有关,但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由图中的糖蛋白可知A面为膜外侧面,B错误;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呼吸中枢则在脑干,故该细胞不能参与形成呼吸中枢,C错误;下丘脑细胞可合成能促进水重吸收的抗利尿激素,该激素通过垂体释放,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之后就被灭活,D正确。‎ ‎42.42.瓶插鲜花的水分平衡值为吸水量与失水量的差值,它与衰老相关,为负值时鲜花开始衰败。右图表示不同处理方式下,水分平衡值降为0的时间和瓶插鲜花寿命的关系。下列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协同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 B. 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的作用比蔗糖明显 C. 蔗糖可为鲜花吸收水分提供能量从而延缓衰败 D. 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应该是蒸馏水组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②③与①相比较可知,②③瓶插鲜花寿命较①长,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分别都能延长插花保鲜功效;④与②、③相比,瓶插鲜花寿命较②③更长,所以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协同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A正确;②与③相比较,③水分平衡值降为0所用的时间较②长,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的作用比蔗糖明显,B正确;水分子以自由扩散形式被吸收,不需要能量,C错误;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分析图可知,①水分平衡值降为0所用的时间最短,因此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应该是蒸馏水组,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调节及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名师点睛】添加蔗糖,目的是提供营养,同时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由四个值对比可知:植物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43.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 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 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 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答案】C ‎【解析】A、以左图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主根长度低于100%的长度即为抑制生长,显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浓度对于主根的伸长均低于100%,A错误; B、从图中分析,在IAA溶液浓度为0-10-5mol•L-1‎ 时,每株侧根数起促进作用,IAA溶液超过10-5mol•L-1时时,对于侧根促进降低,甚至起抑制作用,B正确; C、参照右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将会低于中图的对照组,由此图可知,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时,对于侧根的诱导呈下降趋势,即导致侧根数目减少,C正确; D、对照前2幅图中IAA浓度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长、侧根数少,D正确。‎ ‎44.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 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 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故与浮游动物具有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滤食浮游藻类,故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关系,故A选项正确;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时属于第三营养级,滤食浮游藻类时属于第二营养级,故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故B选项正确;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故C选项正确;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在水体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故D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特征。‎ ‎【名师点睛】群落结构特征的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群落是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 ‎45.一个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A.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答案】B ‎【解析】解:A、从图中分析可知,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故A选项正确;‎ B、图中没有体现物种的丰富度,故B选项错误;‎ C、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幼虫的密度,可利用样方法调查,故C选项正确;‎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46.调查显示,在口味方面,中国人舌尖最爱“辣”,甜紧随其后,接下来是咸和酸,苦则排名最后。但是,与其它四种不同,辣其实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痛觉。‎ ‎(1)辣的感觉是通过辣椒素作用于舌头中的痛觉纤维上的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辣椒素跟该结构结合后就激活了与该结构连在一起的TRPV1离子通道,从而导致阳离子大量内流产生___________电位,并在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将痛觉信息传入__________,从而产生痛觉。‎ ‎(2)TRPV1通道也是体温调节中的一个环节,食用含有辣椒素的食物会导致_____________分泌增加,____________舒张,从而散热增加。‎ ‎(3)辣所带来的痛,会促使身体分泌大量内啡肽,内啡肽能产生快感来镇痛,在最初的疼痛之后,反而让人产生了一种愉悦感。内啡肽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样由____________分泌,并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发现,当淋巴细胞受到新城疫病毒刺激后,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内啡肽,内啡肽对机体的免疫反应也起着调控作用,所以内啡肽属于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辣椒素受体 动作 神经递质 大脑皮层 汗液 毛细血管 垂体 免疫活性物质 ‎【解析】试题分析:梳理“神经调节、体温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作答。‎ ‎(1)辣椒素作用于舌头中的痛觉纤维上的辣椒素受体并与之结合,激活了与该结构连在一起的TRPV1离子通道,从而导致阳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并在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将痛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形成痛觉。 ‎ ‎(2) 在体温调节中,机体主要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和毛细血管舒张来增加散热。‎ ‎(3) 内啡肽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样由垂体分泌。淋巴细胞产生的内啡肽对机体的免疫反应起着调控作用,说明内啡肽属于免疫系统中的免疫活性物质。‎ ‎47.如图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图中D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④代表________________细胞。‎ ‎(2)图中②为_____________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细胞周期会___________,可以进一步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泌Ⅰ物质的细胞___________(有或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Ⅰ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涉及的具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种病菌二次侵入机体时,主要发生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______(填数字),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中的_______。‎ ‎【答案】 淋巴因子 效应T细胞 B细胞 缩短 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效应B细胞) 没有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最终将抗原彻底消灭 ③ 免疫缺陷病 ‎【解析】试题分析:理清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从题图中提取关键信息,准确定位图中各数字所示的细胞的名称以及相应字母所示的物质名称,以此作为解题的突破点,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 ‎(1)分析图示可知:图中D为[③]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④表示效应T细胞。‎ ‎(2)图中②为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而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效应B细胞)。‎ ‎(3)Ⅰ物质表示[⑥]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浆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涉及的具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同种病菌二次侵入机体时,主要发生的过程为:病菌(抗原)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最终将抗原彻底消灭。‎ ‎(5) 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③]T细胞,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使机体几乎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中的免疫缺陷病。‎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前提是:需要熟记并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并尽可能地与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建立联系。‎ ‎48.生长素合成过程中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而这种酶是乙烯合成所必须的,因此,一定条件下,生长素的合成,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该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只能单方向地进行,称为_______________运输。‎ ‎(2)由图可见,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伸长受到抑制可能是促进了____________合成的结果。‎ ‎(3)研究发现,乙烯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调节。‎ ‎(4)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使株高变矮,原因是紫外光提高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没有促进细胞伸长作用的3-亚甲基氧代吲哚。现提供生长状况相同且健壮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且此效应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甲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乙组给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观察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吲哚乙酸 色氨酸 极性 乙烯 (正)反馈 紫外光的有无 ‎ 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 植株高度和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以“题意和图示呈现的信息”为解题的切入点,围绕“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及其运输、生长素和乙烯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等相关知识,准确定位实验目的,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进而补充完善实验步骤并对相关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该物质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只能单方向地进行,称为极性运输。‎ ‎(2)由图可见,生长素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但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的含量增加可抑制细胞纵向伸长。‎ ‎(3)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此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 ‎(4)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且此效应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可见,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紫外光的有无,步骤2中的甲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乙组则应给予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由题意“紫外光提高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没有促进细胞伸长作用的3-亚甲基氧代吲哚”可知,步骤3应观察测定植株高度和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 ‎49.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一块棉花地里的生物情况。‎ Ⅰ.棉蚜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兴趣小组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日期(月/日)‎ ‎6/10‎ ‎6/15‎ ‎6/20‎ ‎6/25‎ ‎6/30‎ ‎7/5‎ ‎7/10‎ ‎7/15‎ ‎7/20‎ 棉蚜数量(只/株)‎ ‎0.42‎ ‎4.79‎ ‎4l.58‎ ‎261.73‎ ‎1181.94‎ ‎1976.96‎ ‎2175.63‎ ‎2171.46‎ ‎2173.23‎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6月30日至7月10日期间,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___。‎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__________;故最好采用哪种防治方式_______________。‎ Ⅱ.该小组为进一步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实验装置如右:‎ ‎(4)如图装置主要用来探究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____________;一般需要用_________(填方法)获取土壤样品。‎ ‎(5)这一收集小动物的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___________。‎ ‎【答案】 寄生 样方 “S” 增长型 增大 生物防治 (类群)丰富度 取样器取样法 漏斗上方加一白炽灯泡,并用灯罩盖住 ‎【解析】试题分析:梳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的特征及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自然选择与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等相关知识,从表格和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据此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由题意“棉蚜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可知: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2)‎ 棉蚜的活动能力极为有限,所以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数据显示:在调查期间,棉蚜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加,最终稳定在一定水平,所以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6月30日至7月10日期间,棉蚜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加,说明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不断筛选出具有抗药性的棉蚜,淘汰没有抗药性的棉蚜,将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但采用生物防治,就可以克服“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的这一弊端。‎ ‎(4)图示装置主要用来探究该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一般需要用取样器取样法获取土壤样品。 ‎ ‎(5)这一装置是利用土壤中动物的避高温、趋暗等特性来收集小动物,因此需要在漏斗上方加一白炽灯泡,并用灯罩盖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