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岚山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岚山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性状互为相对性状的是( ) A.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B. 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D.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绿色 【答案】A 【解析】A.绵羊的白毛和黑毛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绿色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者是( ) A. 沃森和克里克 B. 孟德尔 C. 萨顿 D. 摩尔根 【答案】B 【解析】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孟德尔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故选B。 3.下列人类疾病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 白化病 B. 红绿色盲 C. 多指 D. 乙型肝炎 【答案】D 【解析】A、B、C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受致病基因控制引起的遗传病。 因此A、B、C属于遗传病;而乙型肝炎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外来的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不属于遗传病,D不属于遗传病。故选D。 4.通过显微镜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进行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 红绿色盲携带者 B. 猫叫综合征 C. 唐氏综合征 D.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答案】A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各种遗传病的类型和病症深入了解和掌握,如镰刀型贫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显微镜不能观察其基因类型,但可以观察红细胞形态发现,而红绿色盲就不能用显微镜观察。 【详解】A、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携带者表现正常,与完全正常人的区别在于含有隐性基因,这是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的,A正确; B、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造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发现,B错误; C、唐氏综合征是性染色体单体患者,其体细胞内缺失一条性染色体,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发现,C错误; D、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发现,D错误。故选A。 5.某男性色盲患者的表现型正常的女儿的体内哪种细胞中可能不含有色盲基因( ) A. 卵细胞 B. 卵原细胞 C. 神经细胞 D. 骨骼肌细胞 【答案】A 【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则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其X染色体必定传给女儿,女儿的体细胞中一定含有色盲基因,所以在女儿的所有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中都存在色盲基因,但在次级卵母细胞和配子中不一定存在色盲基因。 【详解】男性色盲患者的女儿可能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或患者,体细胞中含有两条性染色体,一定含有色盲基因,故卵原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中含有色盲基因;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可能没有色盲基因,故卵细胞中可能不含有色盲基因。故选A。 6.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变异 D. 以上都是 【答案】A 【解析】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属于生物变异,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基因,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染色体变异属于生物变异,不能产生新基因,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详解】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正确; B、基因重组属于生物变异,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基因,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错误; CD、染色体变异属于生物变异,不能产生新基因,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D错误; 故选A。 7.马铃薯是四倍体生物,下列组合中哪一种最可能是该生物的基因型 A. ab B. aabb C. aaabbb D. AaaaBBbb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能记住染色体组的计算方法:(1)根据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判断:①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②细胞中有几种形态的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几条染色体。(2)根据生物的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可简记为“同一英文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详解】马铃薯是四倍体生物,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A含有1个染色体组,B含有2个染色体组,C含有3个染色体组,D含有4个染色体组,故选D。 8. 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 环境差异引起性状变异 C. 隐性基因突变显性基因 D.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表型是由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通风、水分和矿质元素供给充足,所以B正确。 考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9.培育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方法是( ) A. 诱变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基因工程 D. 单倍体育种 【答案】C 【解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培育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故选C。 10.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接近1∶1,主要原因是( )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答案】C 【解析】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的雌配子;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即含有X的精子和含有Y的精子,且比例为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 【详解】A、正常情况下,生物的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XY型生物含X的配子包括含X的雌配子和含X的雄配子,含Y的配子为雄配子,故含X的配子多于含Y的配子,B错误; C、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C正确; D、在XY型性别决定中,卵细胞中不含Y染色体,D错误。故选C。 11.下列哪种情况能产生新的基因( ) A. 基因分离 B. 基因突变 C. 基因的重新组合 D.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答案】B 【解析】1、基因突变的意义:(1)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2)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3)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基因。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这些能导致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但不能产生新基因。 【详解】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 B、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B正确; C、基因的重新组合能形成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 D、染色体的数目变异能改变基因的数目,但不能产生新基因,D错误。故选B。 12.科学家将拟南芥和水稻种子送至天宫二号,利用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的变异进行育种,这些变异( ) A. 是定向的 B. 对人类都有益 C. 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 D. 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C 【解析】太空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所以太空诱变育种产生的变异对人类不一定都有益,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而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所以太空诱变育种能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C正确;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所以能遗传给后代,D错误。 13.遗传咨询对预防遗传病有积极意义,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遗传咨询的是 A. 男方幼年曾因外伤截肢 B. 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 C. 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 D. 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 【答案】A 【解析】遗传咨询是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常见的遗传咨询对象有以下几种:(1)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病或先天畸形者;(2)曾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夫妇;(3)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儿的父母;(4)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等情况的夫妇;(5)婚后多年不育的夫妇;(6)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7)长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的育龄青年男女;(8)孕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病的孕妇;(9)常规检查或常见遗传病筛查发现异常者。 【详解】因外伤而截肢不属于遗传病,不需要遗传咨询,A错误;智力障碍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因此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B正确;先天性聋哑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C正确;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相关知识点,明确遗传咨询可预防遗传病的发生,非遗传病不需要遗传咨询。 14.杂交除了可选育新品种之外,杂交的另一个结果是获得 A. 纯种 B. 杂种表现优势 C. 基因突变 D. 染色体变异 【答案】B 【解析】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养,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在农业生产中,杂交育种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常规方法。 【详解】获得纯种的方法是不断自交,而非杂交,A错误;杂交育种除了能培育新品种之外,还能培育出杂合子,即杂种表现的优势,B正确;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错误;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杂交育种的目的除了获得新品种外,还能得到杂种优势,再根据题意作答。 15.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雌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明显的、易区分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详解】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要足够多,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①正确; 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这是实现3∶1的分离比要满足的条件,②正确;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这是实现3∶1的分离比要满足的条件,③正确;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要相等,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④正确;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⑤正确;故选C。 16. 下列都属于基因重组的选项是( ) 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③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④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⑤大肠杆菌细胞中导入了外源基因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①正确; 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②错误; ③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③错误; 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④正确; ⑤大肠杆菌细胞中导入了外源基因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⑤正确. 故选C. 17.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C.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B 【解析】A、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 B、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B错误; C、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与染色体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C正确; D、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明确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18. 某种牛的红毛和白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头纯种白色母牛与一头纯种红色公牛交配,产下一头幼牛,既有白色的毛,又有红色的毛,远看像粉褐色的。让子一代粉揭色母牛与白色公牛杂交,则其后代表现型为 A. 白色 B. 粉褐色 C. 粉褐色或白色 D. 白色或红色 【答案】C 【解析】一头纯种白色母牛与一头纯种红色公牛交配,产下一头幼牛,既有白色的毛,又有红色的毛,远看像粉褐色的。由于亲本都是纯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子一代Aa表现出中间色粉褐色,但是不能确定亲本的哪一种性状是显性性状,如果红色是显性性状,则子一代粉揭色母牛Aa与白色公牛aa杂交,后代为粉褐色或白色;如果红色是隐性性状,则子一代粉揭色母牛Aa与白色公牛AA杂交,后代为AA、Aa,表现为白色和粉褐色,故选C。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19.豌豆豆荚绿色(G)对黄色(g)为显性,花腋生(H)对顶生(h)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两个品种的豌豆杂交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GGhh ggHH B. GgHh ggHh C. GgHh Gghh D. Gghh GGHh 【答案】B 【解析】考点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考查遗传计算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利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能力层次的考查。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子代腋生:顶生=3:1,所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Hh×Hh;黄色:绿色=1: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gg×Gg,两对基因组合后即GgHh、 ggHh,B选项符合题意。 【点睛】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计算和基因型分析可以逐对进行,结果再相乘或者组合。 20.某婴儿不能消化乳糖,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 A. 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 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 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了 D. 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了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详解】因为乳糖酶分子中只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了乳糖酶失活,而其他氨基酸的序列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其根本原因是控制乳糖酶合成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 故选C。 21.某动物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进程中,当DNA分配至细胞两极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模式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是复制关系,应该相同,A错误; BC、在减数分裂进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可能同时移向细胞一极,BC错误; D、在减数分裂进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D正确。故选D。 22.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一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B. 该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C. 该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 D. 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详解】A、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 BC、图示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等位基因A和a,再结合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可知,该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过基因突变,B错误;C正确; D、该细胞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因此只有1种基因型,D错误。故选C。 23.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基因突变 B. 单倍体育种过程需要进行花药离体培养 C. 杂交育种可使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D. 需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育种方式都是多倍体育种 【答案】D 【解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A、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基因突变,人工诱变可提高基因的突变率,A正确; B、单倍体育种过程需要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B正确; C、杂交育种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产生不同于亲本的重组性状,C正确; D、需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育种方式是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D错误。故选D。 24.下图是某种伴性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B. III—6不携带致病基因 C. II—4是纯合子 D. III—8正常的概率为1/4 【答案】B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已知该病是伴性遗传,图中有病的女性4号生出了正常的儿子6号,说明该病只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A错误; B、6号是正常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B正确; C、4号是携带者,为杂合子,C错误; D、假设II-4的基因型是XAXa,II-5的基因型是XaY,III-8的可能基因型为:XAXa(患病)、XAY(患病)、Xa Xa(正常)、XaY(正常),正常的概率为1/2,D错误。故选B。 25.研究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9号染色体比正常人长一小段,而22号染色体比正常人要短一小段,据图判断造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是( ) A. 染色体倒位 B. 染色体易位 C. 染色体片段缺失 D. 染色体片段重复 【答案】B 【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 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果蝇的缺刻翅的形成也是由于一段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 果蝇的棒眼现象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 (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 如女性习惯性流产(第9号染色体长臂倒置)。 (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 如惯性粒白血病(第14号与第22号染色体部分易位,夜来香也经常发生这样的变异。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第22号染色体的一部分移接到第9号染色体上造成的,说明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选B。 26.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 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 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 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 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答案】C 【解析】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每一极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A错误;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可知,此时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A)、蓝(B)、绿色(b)荧光点,各1个,B错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基因数目加倍,因此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C正确;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异常,D错误.故选C. 27.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 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D.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答案】C 【解析】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A正确;染色单体分开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B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能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通过自由组合形成的非等位基因组合种类也越多,D正确。 28.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 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基因型均为AaBb的雌雄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 2:1 B. 6 : 3 : 1 C. 6 : 2 : 1: 1 D. 4 : 2 : 1 【答案】A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题意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两只基因型均为AaBb的雌雄鼠交配,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由于基因A或 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后代基因型为: 2AaBB、4AaBb、1aaBB、2aaBb,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长尾=2∶1。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代的9种基因型及其比例,根据题意进行合并或取舍。 29.用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萌发的纯合非甜(SS)玉米种子,种植并让成株自交,发现自交子代中出现了极少量的甜玉米(ss)。EMS诱发基因突变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该事例可体现基因突变的低频性 B. 与S基因相比,s中(A+T)/(G+C)的比值增大 C. 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ss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 诱变育种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和加速育种进程 【答案】C 【解析】用EMS处理纯合非甜(SS)玉米种子,种植并让成株自交,子代中出现了极少量的甜玉米(ss),由此可推知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A项正确;根据EMS诱发基因突变的作用机理可知,与S基因相比,s中(A+T)/(G+C)的比值增大,B项正确;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ss属于性状分离,不是基因重组,C项错误;诱变育种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和加速育种进程,D项正确。 30.水稻存在雄性不育基因:其中R(雄性可育)对r(雄性不育)为显性,是存在于细胞核 中的一对等位基因;N(雄性可育)与S(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基因;只有细 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A. R、r和N、S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 C. 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 D. 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6种基因型 【答案】C 【解析】1、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所产生的后代细胞质基因均来自母本,而细胞核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根据题意,R基因控制雄性可育,r基因控制雄性不育,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基因。N(雄性可育)与S(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基因,不符合分离定律,子代的质基因来源于母本。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因此为S(rr)表现为不可育。 【详解】A、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细胞质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S(Rr)、S(rr),即后代一半雄性可育,一半雄性不育,B错误; C、因此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细胞质基因为S,细胞核基因为rr,即产生的后代均为雄性不育,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均为可育,即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1.人的白化病受一对基因A、a控制,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绿色盲受一对基因B、 b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某成年男性肤色正常但患有红绿色盲(他的父母均正常),其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分析回答: (1)图中属于等位基因的是__。 (2)图中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此图中含有__个四分体,它产生的四个精子中,两个精子的基因组成为AY,则另外两个精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女子表现正常,其父亲患红绿色盲,母亲正常,弟弟患白化病。 ①该女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②若她与该男子结婚,则后代患红绿色盲的几率是___,后代患白化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 【答案】A、a 2 aXb aXb AAXBXb或AaXBXb 1/2 1/6 【解析】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中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白化病;b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色盲,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Y, 【详解】(1)图中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2)图中细胞性染色体为XY,共含两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2个四分体。1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4个精细胞。已知该细胞产生了两个精子的基因组成为AY,则另外两个精子的基因组成都为aXb。 (3)①某女子表现正常,其父亲患红绿色盲(A_XbY),母亲正常(A_XBX-),弟弟患白化病(aaXBY),说明双亲都是白化病的携带者,且母亲携带色盲基因,则该女子的基因型是1/3AAXBXb或2/3AaXBXb。 ②若她与该男子(AaXbY)结婚,则后代患红绿色盲的几率是1/2,后代患白化病的几率是2/3×1/4=1/6。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减数分裂,解题时先根据题意用逆推法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然后根据亲本的基因型用正推法写出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进行解答。 32.科研人员将水稻的A品系(矮秆纯合子)与B品系(高秆纯合子)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分别统计亲本(A、B品系)、F1及F2中不同株高的植株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F1的株高与_______无显著差异,F2的株高呈现双峰分布,表明F2出现了________现象。 (2)水稻的株高大于120cm为高秆性状,则F2中高秆与矮秆的比例约为_______。 (3)研究表明,A品系含有基因d,茎较短,表现为矮秆。B品系是A品系突变体,除了基因d外,还含有另一基因e,穗颈较长,表现为高秆,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由此分析,F2中高秆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F2中矮秆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答案】A品系 性状分离 1:3 ddee 2 【解析】据图分析,A品系与B品系杂交,获得的F1的株高与亲本A品系差不多;根据题意分析,水稻的株高大于120cm为高秆性状,则曲线图中高杆:矮杆的比例接近于1:3。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F1的株高与A品系无显著差异,即都表现为矮杆;F2的株高呈现双峰分布,同时出现了高杆和矮杆,发生了性状分离。 (2)水稻株高大于120cm为高秆性状,根据曲线图的数据计算可知高杆:矮杆的比例接近于1:3。 (3)根据题意分析,B品系是纯合高杆,除了基因d外,还含有另一基因e,穗颈较长,表现为高秆,因此其基因型为ddee,则A品系为ddEE,子一代基因型为ddEe,因此子二代矮秆植株的基因型有ddEE、ddEe两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能够根据图形判断子一代的性状类似于哪一个亲本以及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33.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花瓣颜色的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授粉前需要去掉紫花植株的雄蕊,原因是_____________。 (2) 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该植物花瓣颜色的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 【答案】 aaBB 避免自花传粉 AaBb 4∶3∶6∶3 两对或多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 【解析】由图可知,白色基因型为aa__,紫色为A_bb,红色为A_Bb,粉红色为A_BB。 【详解】(1)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即aa__×A_bb→A_Bb,所以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植株为AAbb,F1为AaBb;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授粉前需要去掉紫花植株的雄蕊可避免自花传粉,所以要在雄蕊成熟之前去雄。 (2)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到的F2中,白色(aaB_+aabb)∶紫色(A_bb)∶红色(A_Bb)∶粉红色(A_BB)=(3+1)∶3∶6∶3=4∶3∶6∶3。 (3)由图可知,植物花瓣颜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两对或多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图信息写出四种花色的基因型、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34.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_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培育成新品种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__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___________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配子,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组培苗,成本较高。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发生了多次____________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答案】遗传 纯合 秋水仙素(或低温) 染色体分离 重组 【解析】分析题图:图中育种方法①为杂交育种,该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育种方法②为单倍体育种,其中的柑橘苗为单倍体幼苗,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育种方法③采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详解】(1)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两者的根本区别是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因此,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该突变体为杂合体,则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1;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为了加快这一进程,应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即采集变异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加倍获得纯合子。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染色体分离,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配子,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 (4)新品种1的培育方法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因此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重组,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重点考查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实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35.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雌性为ZW,雄性为ZZ),其腹部羽毛有白色和灰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白羽为显性性状)控制。某兴趣小组饲养了纯合雄性灰羽鸽与纯合雌性白羽鸽各一只,在半年内共收集鸽卵120枚,其中有100枚在适宜条件下完成孵化得F1,发现F1雄性全为白羽、雌性全为灰羽。 (1)生物兴趣小组对该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后,对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提出下述两种假设: 假设一:_____________。 假设二:控制腹羽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与_____________有关。 (2)请利用上述材料F1中的个体,设计最简实验方案,证明哪种假设成立: 杂交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 (3)实验预期及结论: ①若子代白羽雄性:灰羽雄性=_____________,而白羽雌性:灰羽雌性=_____________, 则假设一成立; ②若子代白羽雄性:灰羽雄性=_____________,而白羽雌性:灰羽雌性=_____________,则假设二成立。 【答案】为控制腹羽颜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性别 让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1∶1 1∶1 3∶1 1∶3 【解析】如果控制腹部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纯合雄性灰羽基因型可以表示为ZaZa,纯合雌性白羽基因型可以表示为ZAW,因此子代的基因型为ZAZa(白羽雄性)、ZaW(灰羽雌性),属于伴性遗传。 如果控制腹部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从性遗传,纯合雄性灰羽基因型为aa,纯合雌性白羽鹦鹉基因型为AA,杂交后代中Aa的雌性个体为灰羽,Aa的雄性个体为白羽。 【详解】(1)由分析可知:该假设为控制腹羽颜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如果控制腹部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从性遗传,纯合雄性灰羽基因型为aa,纯合雌性白羽鹦鹉基因型为AA,杂交后代中Aa的雌性个体为灰羽,Aa的雄性个体为白羽。 (2)要验证哪种假设成立,可直接逆推,如果假设一成立,由于子代的基因型为ZAZa(白羽雄性)、ZaW(灰羽雌性),若假设二成立,子代的基因型为Aa;因此杂交实验方案:让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3)①若子代白羽雄性∶灰羽雄性=1∶1,而白羽雌性∶灰羽雌性=1∶1,则假设一成立; ②若子代白羽雄性∶灰羽雄性=3∶1,而白羽雌性∶灰羽雌性=1∶3,则假设二成立。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及相关验证实验,解题的关键方法在于利用结果逆推过程,考生需要重点掌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