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惠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惠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惠南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2.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D.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3.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型比为3:3:1:1.乙豌豆的基因型是(  )‎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4.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5.某动物学家饲养的一种老鼠,纯种黄色皮毛鼠不能生存,而灰色皮毛鼠能纯种传代,且有:黄鼠×黄鼠→2黄鼠:1灰鼠,灰鼠×灰鼠→灰鼠.则决定老鼠黄色皮毛的基因为(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Y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6.长翅白眼雄蝇与长翅红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已知翅长(A﹣长翅,a﹣残翅)、眼色(B﹣红眼,b白眼)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雄蝇可能是由何种基因组成的卵细胞受精后发育形成的(  )‎ A.AaXb B.AXbXb C.aXbXb D.aXBXb ‎7.图中能表示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分别是(  )‎ A.①③ B.①② C.④③ D.④②‎ ‎8.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等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体细胞数目的一半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相等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相同 ‎9.下面柱状图表示的是某生物细胞在分裂期中各项统计数据,其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中心体数,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斯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C.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 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肯定是科学的 ‎11.下列能正确表示DNA片段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 ‎13.下列关于基因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细胞的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 C.在杂种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互不影响,独立存在 D.纯合体所有基因都含有相同遗传信息 ‎14.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  )‎ A.33 11 B.36 12 C.12 36 D.11 36‎ ‎15.下列四种化合物的“○”中都含有结构“A”,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一个细胞可以同时含有①②③④这4种结构 B.大肠杆菌含有结构③和④,但遗传物质只含有结构③‎ C.烟草花叶病毒含有结构④‎ D.上述四种化合物的“○”中所包含的结构相同 ‎16.DNA聚合酶可通过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移除错配的核苷酸保证复制的准确性.某细胞的DNA聚合酶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的DNA聚合酶比正常酶“工作”的准确性降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突变个体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加 B.该个体基因转录的准确性降低 C.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八种核苷酸 D.突变酶基因的非模板链碱基顺序不一定改变 ‎17.下列各疾病中,既是突变性状又属伴性遗传的是(  )‎ A.人类的红绿色盲 B.人类的白化病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冠心病 ‎18.人类性染色体X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下列遗传图谱中(●■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Ⅱ﹣1片段的是(  )‎ A. B. C. D.‎ ‎19.已知洋葱是二倍体生物,则不能找到等位基因的细胞是(  )‎ A.叶肉细胞 B.花粉 C.根尖细胞 D.鳞茎细胞 ‎20.由于种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少了几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 ‎21.水稻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用四倍体水稻的花粉培养成的水稻植物,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应是(  )‎ A.12条 B.24条 C.36条 D.48条 ‎2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患者多吃含钙物质可治愈 B.某个人的细胞中没有致病基因,所以不会患有遗传病 C.人类遗传病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病症 D.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 ‎23.对以下几种育种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能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 B.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最简单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C.单倍体育种没有生产实践意义,因为得到的单倍体往往高度不育 D.经人工诱导得到的四倍体西瓜植株与普通西瓜植株是同一物种 ‎24.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现在要将它转变为基因型为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的生物,采用的技术手段正确的一组是(  )‎ ‎①AABB ‎②aB ‎③AaBBC ‎④AAaaBBBB A 诱变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基因工程技术 诱变育种 B 杂交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基因工程技术 多倍体育种 C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基因工程技术 D 花药离体培养 基因工程技术 多倍体育种 诱变育种 A.A B.B C.C D.D ‎25.要想让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在基因操作中应选用(  )‎ A.DNA连接酶 B.同一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限制酶 D.不同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6.将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与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 B.连接基因a与载体的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②‎ 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经复制可传给子代细胞 D.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 ‎27.某治疗感冒病的药物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 A.病毒接触药物以后,慢慢产生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D.后来的药量减少,产生抗药性变异 ‎2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 C.进化过程由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9.图中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 ‎30.某学校共有学生1300人,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8%,700名女生中有患者25人,携带者有50人,则男生中色盲的人数应为(  )‎ A.30 B.54 C.60 D.108‎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除说明外,每个空格1分,共40分)‎ ‎31.如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  (填字母)过程;b过程所需的酶主要有  .‎ ‎(2)图中含有核糖的是  (填数字);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  .‎ ‎(3)该DNA片段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个.‎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③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 A.乳酸杆菌B.噬菌体 C.染色体D.流感病毒 ‎(5)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  .‎ ‎(6)1978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中,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人类的胰岛素.人的胰岛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说明生物共用一套相同的  .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中,其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可表示为:  .‎ ‎32.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图1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甲病)的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D、d表示).请分析回答:‎ ‎(1)通过  个体可以排除甲病是显性遗传病.若Ⅱ4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和Ⅲ10婚配,后代男孩患此病的概率是  .‎ ‎(2)若Ⅱ4号个体带有甲病致病基因,Ⅲ7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显、隐性基因用B和b表示).‎ ‎①图2(a)表示Ⅱ3产生的配子中相关染色体模式图,图2(b)为形成图2(a)卵细胞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请写出Ⅱ3的基因型  ,并在图2中标注相关的基因.‎ ‎②图2(b)细胞分裂后,其上半部分形成的细胞名称是  .‎ ‎33.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  .‎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  .‎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四)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  ;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选择自交三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 ‎3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一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 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  (填编号).‎ A.共同进化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  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  变小.‎ ‎(5)如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VaVb VaVa VbVc VcVc VaVc A种群(个)‎ ‎200‎ ‎50‎ ‎100‎ ‎150‎ ‎100‎ B种群(个)‎ ‎0‎ ‎120‎ ‎200‎ ‎50‎ ‎80‎ 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  .‎ ‎(6)就V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选填“高于”或“等于”或“低于”)B种群.‎ ‎35.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形式列出来.‎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  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步: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0.5~1mm,放人  中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第二步:按照  →漂洗→  →制片步骤制作临时装片.‎ 第三步:在显微镜下,选择处于  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惠南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解答】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A正确;‎ B、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错误;‎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染色体,C错误;‎ D、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可能不同,如X与Y是异型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 ‎ ‎2.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D.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 ‎【分析】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狗的长毛与短毛、狗的卷毛和直毛;‎ ‎2、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3、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解答】解:A、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同一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是隐性性状,B错误;‎ 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C正确;‎ D、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如Aa自交后代会出现AA、aa,D错误.‎ 故选:C.‎ ‎ ‎ ‎3.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型比为3:3:1:1.乙豌豆的基因型是(  )‎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根据后代表现型比例3:3:1:1,可推出是(3:1)×(1:1),而出现3:1的比例的亲本应该都是杂合体,而出现1:1的亲本应该一个是杂合,一个是纯合体.‎ ‎【解答】解:利用逐对分析法分析:‎ ‎(1)Yy×Yy→3:1,Yy×yy→1:1,‎ ‎(2)Rr×Rr→3:1,Rr×rr→1:1,‎ 而子代的表现型比为3:3:1:1=(3:1)×(1:1),所以亲本的杂交方式为YyRr×yyRr或YyRr×Yyrr.‎ 故选:A.‎ ‎ ‎ ‎4.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解答本题,考生应掌握解题一般方法.一般配子种类数=2n(n表示等位基因的对数);后代基因型种类数等于每对基因后代基因型种类的乘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Cc,它产生的配子就相当于拿出一个A或a,一个B或b,一个C或c,他们之间自由组合,为2×2×2=23=8;F2为AaBbCc自交的结果,一对一对等位基因进行分析,Aa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Aa、aa三种,以此类推Bb和Cc自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也各为三种,因此F2的基因型种类数=3×3×3=33=27种.‎ 故选:C.‎ ‎ ‎ ‎5.某动物学家饲养的一种老鼠,纯种黄色皮毛鼠不能生存,而灰色皮毛鼠能纯种传代,且有:黄鼠×黄鼠→2黄鼠:1灰鼠,灰鼠×灰鼠→灰鼠.则决定老鼠黄色皮毛的基因为(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Y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黄鼠×黄鼠→2黄鼠:1灰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由此可以确定灰色皮毛为隐性性状,黄色皮毛为显性性状.‎ 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而性染色体上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黄色皮毛和灰色皮毛的遗传后代与性别无关,由此可以确定该遗传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又由于黄鼠×黄鼠→2黄鼠:1灰鼠,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因此黄色皮毛为显性性状.‎ 故选:A.‎ ‎ ‎ ‎6.长翅白眼雄蝇与长翅红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已知翅长(A﹣长翅,a﹣残翅)、眼色(B﹣红眼,b白眼)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雄蝇可能是由何种基因组成的卵细胞受精后发育形成的(  )‎ A.AaXb B.AXbXb C.aXbXb D.aXBXb ‎【考点】伴性遗传;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双亲长翅,子代出现残翅,说明双亲是杂合子(Aa),卵细胞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等位基因分离,所以只有A或a.子代的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其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父方只有一个带红眼基因的X染色体,说明子代的这两个带白眼基因的X染色体都是由母方获得的.‎ ‎【解答】解:根据长翅白眼雄蝇与长翅红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可判断亲本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子代基因型为aaXbXbY.如果精子基因型为aY,则卵细胞基因型为aXbXb;如果精子基因型为aXbY,则卵细胞基因型为aXb.‎ 故选:C.‎ ‎ ‎ ‎7.图中能表示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分别是(  )‎ A.①③ B.①② C.④③ D.④②‎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分析图中各曲线:‎ ‎①中物质含量加倍一次(时间较长),减半一次,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 ‎②中物质含量加倍一次,减半一次,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曲线图;‎ ‎③中物质含量先减半,再加倍,最后又减半,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曲线图;‎ ‎④中物质含量加倍一次,然后连续减半两次,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 ‎【解答】解:(1)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变化图:DNA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由于DNA的复制导致DNA的数量加倍;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分别到达2个细胞中而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由于形成2个子细胞,导致DNA的数量再次减半,所以符合图中的④曲线;‎ ‎(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图: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没有着丝点的分裂,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发生变化,形成2个子细胞后,导致染色体的数目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的数目暂时加倍,在末期由于形成2个子细胞而导致染色体的数目减半,所以符合图中的③曲线.‎ 故选:C.‎ ‎ ‎ ‎8.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等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体细胞数目的一半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相等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相同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DNA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 染色单体 ‎4n ‎4n ‎4n ‎2n ‎2n ‎2n ‎0‎ ‎0‎ ‎【解答】解: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等,A正确;‎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数目相等,B错误;‎ C、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相等,C正确;‎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相同,D正确.‎ 故选:B.‎ ‎ ‎ ‎9.下面柱状图表示的是某生物细胞在分裂期中各项统计数据,其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中心体数,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有丝分裂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 ‎ 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 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中心体变化:间期加倍(1→2),末期还原(1)‎ ‎【解答】解:A、染色体和DNA数目为2时,说明染色体没有进行复制,则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应该为0;故A错误.‎ B、染色体数目为4时,位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为0,中心体应该为2;故B错误.‎ C、染色体数目为4时,位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则DNA数目为4,染色单体为0;故C错误.‎ D、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说明位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故D正确.‎ 故选D.‎ ‎ ‎ ‎10.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斯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C.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 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肯定是科学的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科学实验及方法,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而不是格里菲斯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A错误;‎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B正确;‎ C、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实验是验证假说的基础,C错误;‎ 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只是假说,还需要设计实验验证,D错误.‎ 故选:B.‎ ‎ ‎ ‎11.下列能正确表示DNA片段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解答】解:A、DNA分子中不存在碱基U,A错误;‎ B、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B错误;‎ C、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是A与T之间只有两个氢键,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C错误;‎ D、DNA分子中两条链反向平行,且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和G配对,D正确.‎ 故选:D.‎ ‎ ‎ ‎1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1、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DNA复制和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故选:B.‎ ‎ ‎ ‎13.下列关于基因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细胞的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 C.在杂种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互不影响,独立存在 D.纯合体所有基因都含有相同遗传信息 ‎【考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2、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还有少量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生物都含有基因.‎ ‎【解答】解:A、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A错误;‎ B、细胞的基因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少量位于细胞质中,B错误;‎ C、在杂种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互不影响,独立存在,C正确;‎ D、纯合体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含有不同遗传信息,D错误.‎ 故选:C.‎ ‎ ‎ ‎14.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  )‎ A.33 11 B.36 12 C.12 36 D.11 36‎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一条多肽链含有11个肽键,是由12个氨基酸合成的.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解答】解:据题意可知,该多肽的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11+1=12个,氨基酸通过转运RNA的运输进入核糖体,则所以翻译时需12个tRNA.mRNA中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则mRNA中的碱基数=氨基酸数×3=12×3=36个.‎ 故选:B.‎ ‎ ‎ ‎15.下列四种化合物的“○”中都含有结构“A”,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一个细胞可以同时含有①②③④这4种结构 B.大肠杆菌含有结构③和④,但遗传物质只含有结构③‎ C.烟草花叶病毒含有结构④‎ D.上述四种化合物的“○”中所包含的结构相同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分析图示:结构①是ATP、结构②是腺嘌呤核苷酸、结构③是DNA,结构④是RNA.四种化合物中“○”内A所对应含义依次是腺苷、腺嘌呤、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解答】解:A、人体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也能产生ATP,A正确;‎ B、大肠杆菌含有结构③DNA和结构④RNA,但遗传物质中只含有结构③DNA,B正确;‎ C、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故含有结构④RNA,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上述四种化合物的“○”中所包含的结构不同,D错误.‎ 故选:D.‎ ‎ ‎ ‎16.DNA聚合酶可通过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移除错配的核苷酸保证复制的准确性.某细胞的DNA聚合酶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的DNA聚合酶比正常酶“工作”的准确性降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突变个体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加 B.该个体基因转录的准确性降低 C.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八种核苷酸 D.突变酶基因的非模板链碱基顺序不一定改变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连接到DNA片段上.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解答】解:A、突变酶比正常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能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移除错配的核苷酸,所以能减少DNA复制时出现的错误,即该突变个体基因突变的频率降低,A正确;‎ B、DNA聚合酶保证复制的准确性,B错误.‎ C、突变的DNA聚合酶作用底物还是4中脱氧核苷酸,C错误.‎ D、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D错误.‎ 故选:A.‎ ‎ ‎ ‎17.下列各疾病中,既是突变性状又属伴性遗传的是(  )‎ A.人类的红绿色盲 B.人类的白化病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冠心病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分析】1、阅读题干本题的知识点是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类型,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致病基因的位置分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和伴性遗传病.‎ ‎【解答】解:是突变性状的疾病属于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A、人类的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A正确;‎ B、白化病是遗传病,但不是伴性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B错误;‎ C、镰刀型贫血症是遗传病,但不是伴性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C错误;‎ D、冠心病一般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是遗传病,D错误.‎ 故选:A.‎ ‎ ‎ ‎18.人类性染色体X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下列遗传图谱中(●■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Ⅱ﹣1片段的是(  )‎ A. B. C. D.‎ ‎【考点】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分析】由题图可知,Ⅱ﹣1片段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位于该区段上的遗传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或伴X隐性遗传病,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的女儿和母亲都是患者,伴X隐性遗传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总是来者母亲,女性正常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解答】解:A、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Ⅱ﹣1片段上,母方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A错误;‎ B、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如果致病基因位于Ⅱ﹣1上,男患者的女儿必定是患者,与遗传系谱图矛盾,因此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Ⅱ﹣1片段上,B正确;‎ C、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Ⅱ﹣1片段上,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母亲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错误;‎ D、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Ⅱ﹣1片段上,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母亲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D错误.‎ 故选:B.‎ ‎ ‎ ‎19.已知洋葱是二倍体生物,则不能找到等位基因的细胞是(  )‎ A.叶肉细胞 B.花粉 C.根尖细胞 D.鳞茎细胞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ACD、在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因此可能会找到等位基因,而叶肉细胞、根尖细胞和鳞茎细胞都属于体细胞,ACD错误;‎ B、花粉是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花粉中不会出现等位基因,B正确.‎ 故选:B.‎ ‎ ‎ ‎20.由于种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少了几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分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2)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后基因的数目不变,A错误;‎ B、基因重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或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互换基因,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B错误;‎ C、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会导致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增多或减少,C错误;‎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片段的增添会导致该染色体上多几个基因,片段的缺失会导致该染色体上少几个基因,D正确.‎ 故选:D.‎ ‎ ‎ ‎21.水稻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用四倍体水稻的花粉培养成的水稻植物,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应是(  )‎ A.12条 B.24条 C.36条 D.48条 ‎【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解答】解: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用四倍体水稻的花粉培养成的水稻植物,其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所以染色体数应是12×2=24条.‎ 故选:B.‎ ‎ ‎ ‎2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患者多吃含钙物质可治愈 B.某个人的细胞中没有致病基因,所以不会患有遗传病 C.人类遗传病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病症 D.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人类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解答】解:A、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遗传病,不能通过多吃含钙物质得到治愈,只有通过基因治疗才有可能得到治愈,A错误;‎ B、某个人的细胞中没有致病基因,也有可能会患有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 C、人类遗传病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病症,C正确;‎ D、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 ‎ ‎23.对以下几种育种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能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 B.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最简单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C.单倍体育种没有生产实践意义,因为得到的单倍体往往高度不育 D.经人工诱导得到的四倍体西瓜植株与普通西瓜植株是同一物种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A、转基因技术能将B物种的基因转给A物种,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A正确;‎ B、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最简单的方法是杂交育种,B错误;‎ C、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其所有的基因都是单个的,再秋水仙素诱导加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错误;‎ D、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繁殖的后代三倍体不育,故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D错误.‎ 故选:A.‎ ‎ ‎ ‎24.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现在要将它转变为基因型为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的生物,采用的技术手段正确的一组是(  )‎ ‎①AABB ‎②aB ‎③AaBBC ‎④AAaaBBBB A 诱变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基因工程技术 诱变育种 B 杂交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基因工程技术 多倍体育种 C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基因工程技术 D 花药离体培养 基因工程技术 多倍体育种 诱变育种 A.A B.B C.C D.D ‎【考点】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生物变异的应用;转基因技术.‎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某些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采用的技术是杂交育种;②aB,采用的技术是花药离体培养;③AaBBC采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④AAaaBBBB,采用的技术多倍体育种.‎ 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 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动,使得已经加倍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细胞也无法分裂.当秋水仙素的作用解除后,细胞又恢复正常的生长,然后再复制分裂,就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 基因工程育种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举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等.‎ ‎【解答】解:①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BB,采用的技术是杂交育种;‎ ‎②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B,采用的技术是花药离体培养;‎ ‎③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BBC,采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④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aaBBBB,采用的技术是多倍体育种.‎ 故选:B.‎ ‎ ‎ ‎25.要想让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在基因操作中应选用(  )‎ A.DNA连接酶 B.同一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限制酶 D.不同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解答】解: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以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其次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故选:B.‎ ‎ ‎ ‎26.将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与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 B.连接基因a与载体的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②‎ 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经复制可传给子代细胞 D.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为某DNA分子片段,其中①部位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②部位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 ‎【解答】解: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其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磷酸二酯键,A正确;‎ B、连接基因a与运载体的DNA连接酶其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磷酸二酯键,B错误;‎ 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可随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C正确;‎ D、题中采用的是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B.‎ ‎ ‎ ‎27.某治疗感冒病的药物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 A.病毒接触药物以后,慢慢产生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D.后来的药量减少,产生抗药性变异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 ‎【解答】解:ABD、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ABD错误;‎ 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使抗药性个体增多,C正确.‎ 故选:C.‎ ‎ ‎ ‎2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 C.进化过程由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1、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合理开发与利用生物资源.‎ ‎【解答】解:A、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错误;‎ B、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变异类型进行了选择,B错误;‎ C、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错误.‎ 故选:C.‎ ‎ ‎ ‎29.图中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3、局限性:①对遗传和变异 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主要是通过生存斗争,不适应者被淘汰的缘故.‎ 故选:B.‎ ‎ ‎ ‎30.某学校共有学生1300人,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8%,700名女生中有患者25人,携带者有50人,则男生中色盲的人数应为(  )‎ A.30 B.54 C.60 D.108‎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1300人拥有的色盲基因的总数目,再减去已知个体拥有的色盲基因的数目,即可得男生色盲基因的数目.‎ ‎【解答】解:已知某校共有学生人数1300人,其中女生700人,则男生1300﹣700=600人,因为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所以1300人与色盲有关的基因一共有700×2+600=2000个.根据基因频率的概率进行计算可得到1300一共拥有的色盲基因数是2000×8%=160个,则男生色盲人数=总色盲基因数﹣女生拥有的色盲基因数=160﹣25×2﹣50=60人.‎ 故选:C.‎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除说明外,每个空格1分,共40分)‎ ‎31.如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 b、c (填字母)过程;b过程所需的酶主要有 RNA聚合酶 .‎ ‎(2)图中含有核糖的是 ②③⑤ (填数字);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 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 ‎(3)该DNA片段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7 个.‎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③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D ‎ A.乳酸杆菌B.噬菌体 C.染色体D.流感病毒 ‎(5)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6)1978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中,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人类的胰岛素.人的胰岛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说明生物共用一套相同的 密码子 .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中,其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可表示为: 胰岛素基因→信使RNA→胰岛素 .‎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图中①是DNA,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②是mRNA,b表示转录过程;③是核糖体,⑥是多肽链,④⑤是tRNA,c表示翻译过程.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解答】解:(1)遗传信息的表达是指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即图中的b、c;b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 ‎(2)只有RNA中含有核糖,则含核糖的有mRNA、核糖体、tRNA.遗传信息蕴藏在 ①DNA中,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密码子决定氨基酸,⑤上反密码子是AAG,故密码子是UUC,故所携带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所以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3)由于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图中mRNA上含有碱基A有1个,碱基U有6个,因此模板链上含有T1个,非模板链上含有T6个,即该DNA片段中含有7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图中③为核糖体,其成分包括蛋白质和RNA,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则病毒的成分与核糖体最相似.‎ ‎(5)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6)胰岛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说明生物共用一套相同的遗传密码.‎ 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中,其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DNA→RNA→蛋白质,即胰岛素基因→信使RNA→胰岛素.‎ 故答案为:‎ ‎(1)b、c  RNA聚合酶 ‎(2)②③⑤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3)7‎ ‎(4)D ‎(5)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6)密码子 胰岛素基因→信使RNA→胰岛素 ‎ ‎ ‎32.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图1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甲病)的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D、d表示).请分析回答:‎ ‎(1)通过 Ⅱ3、Ⅱ4、Ⅲ8 个体可以排除甲病是显性遗传病.若Ⅱ4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和Ⅲ10婚配,后代男孩患此病的概率是  .‎ ‎(2)若Ⅱ4号个体带有甲病致病基因,Ⅲ7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显、隐性基因用B和b表示).‎ ‎①图2(a)表示Ⅱ3产生的配子中相关染色体模式图,图2(b)为形成图2(a)卵细胞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请写出Ⅱ3的基因型 DdXBXb ,并在图2中标注相关的基因.‎ ‎②图2(b)细胞分裂后,其上半部分形成的细胞名称是 (第一)极体 .‎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Ⅲ8个体患病,而其父母正常,所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1)Ⅱ3、Ⅱ4无病,子代Ⅲ8有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Ⅱ4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说明该遗传病属于伴X染色体上遗传病,Ⅲ7基因型是XAXa、XAXa,Ⅲ10基因型是XAY,二者婚配后代男孩患病(XaY)的概率是.‎ ‎(2)①若Ⅱ4号个体带有甲病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Ⅲ7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且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Ⅲ7为XBXb,则Ⅱ3个体基因型为XBXb,Ⅲ8患甲病为dd,则Ⅱ3个体基因型为Dd,因此Ⅱ3个体基因型为DdXBXb,由于卵细胞基因型为dXB,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形成次级卵母细胞一极的基因为dXB,移向另一极的基因是DX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如答案.‎ ‎②图2(b)细胞分裂后,其上半部分形成的细胞体积较小,为(第一)极体.‎ 故答案为:‎ ‎(1)Ⅱ3、Ⅱ4、Ⅲ8‎ ‎(2)①DdXBXb 如图 ‎②(第一)极体 ‎ ‎ ‎33.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单倍体育种 ,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 ;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 基因重组 .‎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 DT、ddTT .‎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花药离体培养 ;(四)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秋水仙素 .‎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  ;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选择自交三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DDtt:Ddtt:ddtt=1:2:1 .‎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方法Ⅰ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依据的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即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其最大优点是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方法Ⅱ为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即在形成配子,等位基因彼此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的组合.‎ ‎(2)图中①为配子,基因型为DdTt的F1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配子(DT、Dt、dT、dt).因为①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后形成DDTT,故①的基因型为DT;图中④是由配子②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成,配子②是dT,所以④的基因型为ddTT.‎ ‎(3)(二)过程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D和d是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三)过程是获得单倍体幼苗,常采用的方法称为花药离体培养;(四)过程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 ‎(4)(五)过程产生的矮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TT和ddTt,其中纯合子占.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自交两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DDtt、ddtt,二者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Ddtt)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DDtt:Ddtt:ddtt=1:2:1.‎ 故答案为:‎ ‎(1)单倍体育种(或Ⅰ)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2)DT、ddTT ‎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4)‎ ‎(5)DDtt:Ddtt:ddtt=1:2:1‎ ‎ ‎ ‎3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一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 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种群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 D (填编号).‎ A.共同进化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 基因库 变小.‎ ‎(5)如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VaVb VaVa VbVc VcVc VaVc A种群(个)‎ ‎200‎ ‎50‎ ‎100‎ ‎150‎ ‎100‎ B种群(个)‎ ‎0‎ ‎120‎ ‎200‎ ‎50‎ ‎80‎ 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 33% .‎ ‎(6)就V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高于 (选填“高于”或“等于”或“低于”)B种群.‎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分析材料: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材料一中“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和材料二中“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都说明种群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分析题图: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缺少基因型VaVb).‎ ‎【解答】解:(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材料一中“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材料二中“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也说明这两个种群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3)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这说明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 ‎(4)基因库是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在材料二中,种群中个体数减少,这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变小.‎ ‎(5)Va的频率=×100%≈33%.‎ ‎(6)就V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 故答案为:‎ ‎(1)种群    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 ‎(2)D ‎(3)自然选择     ‎ ‎(4)基因库 ‎(5)33%‎ ‎(6)高于 ‎ ‎ ‎35.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低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或纺锤丝的形成、着丝点的分裂),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 .‎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形式列出来.‎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 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计数) 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步: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0.5~1mm,放人 卡诺氏液 中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第二步:按照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步骤制作临时装片.‎ 第三步:在显微镜下,选择处于 中 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以作出假设: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因为低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可设计以下实验:A.至少作两个温度的对照(常温和低温);B.间隔相等的培养时间进行取样.以下表格仅作参考. ‎ ‎ 培养时间 培养温度 ‎5 h ‎10 h ‎15 h 常温 ‎4℃‎ ‎0℃‎ ‎(3)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计数);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故答案为:‎ ‎(1)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 依据:低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或纺锤丝的形成、着丝点的分裂),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 ‎(2)只要学生设计的表格达到以下两个要求,均给分:A.至少作两个温度的对照(常温和低温);B.间隔相等的培养时间进行取样.以下表格仅作参考.‎ ‎ 培养时间 培养温度 ‎5 h ‎10 h ‎15 h 常温 ‎4℃‎ ‎0℃‎ ‎(3)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计数) 卡诺氏液 解离 染色 中 ‎ ‎ ‎2017年1月11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