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北省沧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河北省沧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河北省沧州市一中 ‎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 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相同 D.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答案】D ‎【解析】1、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 2、孟德尔在杂交豌豆实验中,把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3、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4、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 ‎【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A错误; 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不会产生性状分离,所表现出的性状可能是显性性状,也可能是隐性性状,B错误; C、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所以在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错误; D、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一些基本的概念,性状分离、显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相对性状的概念,明确相关的概念,正确的解答选项。‎ ‎2.下列符合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  )‎ A. 提出假设→实施实验→分析数据→设计方案→得出结论→提出问题 B. 设计方案→分析数据→提出假设→实施实验→提出问题→得出结论 C. 确定疑问→提出假设→实施实验→分析数据→设计方案→得出结论 D. 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答案】D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确定命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详解】生命科学探究过程首先要根据疑问确定命题,然后提出合理的假设并设计方案,接着实施实验步骤,统计数据,最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意在考查学生是识记能力和应用能力,解决该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掌握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3.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杂合子的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丁 ‎【答案】B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详解】由③可知,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说明黑色是显性性状,且甲为aa、丁为AA;由②可知,甲(aa)×丙(A_)→8(黑)、9(黄),比例接近1:1,因此丙是Aa;由①可知,甲(aa)×乙(A_)→黄色(aa)、黑色(A_),说明乙是Aa。因此杂合子是乙、丙。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表现型利用隐性突破法推测亲本基因型。‎ ‎4.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进一步实验,此实验称为( )‎ A. 自交实验 B. 正交实验 C. 测交实验 D. 反交实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测交方法检验子一代的基因型,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掌握测交的意义,明确测交法可以用于检测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体,也可以用于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再作出正确的判断。‎ ‎【详解】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孟德尔采用测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验证,测交就是让子一代与隐形纯合子相交,可以检测F1的基因型。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A、B控制深色性状),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也相同。一对夫妻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关于他们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子女可产生五种表现型 B. 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 C. 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占1/4‎ D. 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由题意可知A、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肤色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AABB有4个显性基因,肤色最深;AABb、AaBB都有3个显性基因,肤色次之;aabb没有显性基因,肤色最浅。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1/4×1/2=1/8)、AABb(1/4×1/2=1/8)、AaBB(1/2×1/2=1/4)、AaBb(1/2×1/2=1/4)、aaBB(1/4×1/2=1/8)、aaBb(1/4×1/2=1/8)。其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情况分别是4个、3个、2个、1个。‎ ‎【详解】A、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子女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4个、3个、2个或1个,所以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A错误; B、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肤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B错误; C、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4和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C错误; D、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4和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肤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难点在于显性基因的数量与肤色成正相关。‎ ‎6.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B. 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 沃森和克里克采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分析DNA分子的结构,再利用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来检验模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 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标记法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 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B正确; C、沃森和克里克依据DNA的衍射图和相关知识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C正确; D、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D。‎ ‎7.基因型为AaBb的黄色圆粒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则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和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的豌豆各占( )‎ A. 1/8,1/16 B. 1/4,3/16‎ C. 1/8,3/16 D. 1/8,3/8‎ ‎【答案】D ‎【解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基因型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后,求子代表现型可以把亲本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 Aa×aa→1Aa:1aa; Bb×Bb→1BB:2Bb:1bb; 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所占比例为1/2×1/4=1/8;表现型为绿色圆粒的豌豆各占1/2×3/4=3/8。故选D。‎ ‎【点睛】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分别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得出交配结果,再针对题中给出的基因型或表现型进行组合。‎ ‎8.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B. 摩尔根研究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属于假说—演绎法 C. 女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属于交叉遗传 D. 父方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会导致子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后代 ‎【答案】C ‎【解析】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 ①常染色体上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即子代无论男女得病的概率或正常的概率相同; ②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子代男女得病概率或正常的概率不同。 ③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余男性; 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余女性; 常染色体:男女患者比例相当。‎ ‎【详解】A、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A正确; B、摩尔根研究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时采用了假说一演绎法,B正确; C、女性的色盲基因既能传给儿子也能传给女儿,男性的色盲基因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属于交叉遗传,C错误; D、父方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会产生YY的精子,该精子与X卵细胞受精后会导致子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后代,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固定后需用95%的酒精冲洗 B.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C. 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的有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详解】A、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固定后需用95%的酒精冲洗,A正确; B、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B正确;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形状改变,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正确; D、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的家系中调查,D错误。故选D。‎ ‎10.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别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A. ①和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①② D. ②和①②‎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③表示子代基因型种类数;④表示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 ‎【详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①过程。故选A。‎ ‎【点睛】不管是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还是自由组合定律,其实质都是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的,所以都是图中①过程。‎ ‎1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联会发生在染色体复制后,结果形成四分体③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一定的细胞周期 ④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⑤减数分裂的结果,所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核DNA分子数也减半 ⑥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⑤ C. ①②④ D. ②⑦‎ ‎【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①正确; ②染色体复制后联会形成四分体,②正确; ③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但不具有细胞周期,③错误; ‎ ‎④着丝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错误; ⑤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分子数也减半,⑤正确; ⑥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因此在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⑥错误;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⑦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 ‎12.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DNA复制的结果 B. 图中表示受精作用过程的是H→J C. 由R→P,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子细胞的结果 D. C→D和L→M段染色体数相同 ‎【答案】D ‎【解析】分析曲线图:AH段DNA分子数目减半,所以表示减数分裂;HI段表示受精作用;IP段DN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所以表示有丝分裂。据此答题。‎ ‎【详解】A、H→I段DNA含量增加一倍的原因是受精作用,A错误; B、图中H→I是受精作用过程,B错误; C、由R→P,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细胞分裂的结果,C错误; D、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相等;L→M段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C→D和L→M段染色体数相同,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如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 B. 乙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C. 甲细胞和丙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细胞 D. 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第一极体,A正确; B、乙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且正在分离,B正确; C、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甲可能为第一极体,甲细胞和丙细胞可能来自初级卵母细胞,C正确; D、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M、m为着丝点分裂而来的染色体,D错误。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14.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存在DNA复制过程 B. 与减数分裂相比,有丝分裂过程中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C. 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 D.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会造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加倍 ‎【答案】C ‎【解析】1、无丝分裂的特点是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 ‎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3、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存在DNA复制过程,在无丝分裂中也有该过程,即也进行DNA复制,A正确; B、与减数分裂相比,有丝分裂过程中显著特点之一是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但含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 C、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在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C错误; 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所以都会造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加倍,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增殖,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aXb,Y,aY B. aY,Xb,Y C. aXb,AY,Y D. Xb,aY,aY ‎【答案】D ‎【解析】对于形成异常配子的分析,先看配子中的基因应先位于什么染色体上,如果是等位基因说明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肯定异常。如果是相同基因,可能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也可能会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具体分析即可。‎ ‎【详解】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说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AA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进入到同一个精子中,则另一个精子的基因组成是Xb,另外一组分裂正常,产生2个相同的精子aY,aY,所以另3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Xb,aY,aY。‎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特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能结合题干所给精原细胞和精子的基因型,推测其他三种精子的基因型。‎ ‎16.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初级卵母细胞中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 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C. 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D. 减数分裂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且能相互配对的染色体 ‎【答案】D ‎【解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详解】A、在初级卵母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错误; D、减数分裂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且能相互配对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17.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或数目变化是( )‎ A.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B. 同源染色体分离 C.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 着丝点分开 ‎【答案】D ‎【解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 C、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 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D正确。故选D。‎ ‎18.基因组成为XbXbY的色盲患者甲,其父患色盲,其母表现正常。下列对其致病基因来源的分析,可能性较大的是 A. 致病基因都来自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 B. 致病基因都来自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 C. 致病基因都来自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 D. 致病基因都来自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组成为XbXbY的个体,其父色盲,则基因型为XbY;母表现正常,则基因型为XBXB或XBXb。所以该男孩的色盲基因Xb可能来自于母亲,也可能来自于父亲,Y肯定来自于父亲。‎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XbY、XBX−,甲的基因型为XbXbY。如果甲是由XbXb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而来,则是由于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Xb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一极引起的;若甲是由含Xb的卵细胞与含XbY的精子结合而来的,则是由于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X、Y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引起的。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异常和伴性遗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能够根据题意分析亲代的基因型,进而结合子代的异常情况分析减数分裂异常发生的时期,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识记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19.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全部含有35S B. 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子代噬菌体含32P的占少数 C.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是在细菌的核糖体和细胞核中合成 D. 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答案】D ‎【解析】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细菌,而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和合成的蛋白质外壳的原料都是由细菌提供,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都没有35S,A错误; B、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细菌实验中,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噬菌体中都含有32P放射性,B错误; 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错误;‎ ‎ D、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重量较重的被感染的大肠杆菌,D正确。故选D。‎ ‎20.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 )‎ A. 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 B. 在复制和翻译过程中 C. 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 D. 只在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复制和转录都需要以DNA分子为模板,需要解旋酶将螺旋的双链打开。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 B. RNA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C. 在细胞核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D. 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在双螺旋结构的内侧 ‎【答案】A ‎【解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即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DNA是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由脱氧核苷酸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由于DNA的复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A错误; B、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B正确; C、在细胞核中,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C正确; D、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在双螺旋结构的内侧,D正确。故选A。‎ ‎22.在寒冷水域和温暖水域中生活的章鱼,二者K+通道的基因序列相同,但在相同强度的刺激下,K+通道灵敏度有很大差异。有关此现象做出的推测错误的是( )‎ A. 二者K+通道蛋白质结构不相同 B. 基因在进行转录和翻译后,产生的RNA或蛋白质会被加工 C. K+通道灵敏度的差异是基因作用的结果 D.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利于生物适应环境 ‎【答案】C ‎【解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但在性状决定过程中会选择性表达;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详解】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故二者K+通道蛋白质结构不相同,A正确;‎ B、基因的转录产物是RNA,翻译产物是蛋白质,两者形成后均会被加工,B正确;‎ C、具体干信息可知在寒冷水域和温暖水域中生活的章鱼,“基因序列相同,但在相同强度的刺激下,K+通道灵敏度有很大差异”,可说明K+通道灵敏度的差异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功能的多样性利于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两种章鱼的相同点与差异,进而结合选项分析作答。‎ ‎23.下图表示给T2噬菌体做相应标记并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中所用的大肠杆菌含有32p,②中所用的大肠杆菌不含32P B. ③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使大肠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 若对子代噬菌体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可在离心管中获得1条轻带和1条重带 D. 若②中为一个噬菌体进行实验,并释放出200个后代,则有1%的噬菌体含有32p ‎【答案】C ‎【解析】1、噬菌体的增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①中所用的大肠杆菌含有32P,②中所用的大肠杆菌不含32P,A正确; B、③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使大肠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正确; C、若对子代噬菌体的DNA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可在离心管中获得2个条带,1条轻带和1条中带,C错误; D、若②中为一个噬菌体进行实验,并释放出200个后代,则有2个噬菌体含有32P,所占比例为2÷200=1%,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4.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原理: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 固定: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 C. 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染液都可以使染色体染色 D. 观察: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 ‎【详解】A、原理: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A正确;‎ B、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B正确;‎ C、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 D、由于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只有处于前期的细胞染色体数被低温处理加倍,显微镜下可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 ‎25.如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①过程,子代含15N的DNA占50%‎ B. 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内 C. ①②④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D. 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碱基配对的方式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其中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④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⑤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⑥是翻译过程,其中④、⑤和⑥过程只能发生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详解】A、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代含15N的DNA占100%,A错误。 B、③翻译过程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侵染的寄主细胞内,B错误。 C、①是DNA的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②是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④‎ 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C正确。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方式不同,①是A−T、C−G、T−A、G−C,②是A−U、C−G、T−A、G−C,③是A−U、C−G、U−A、G−C,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图,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并明确④、⑤和⑥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26.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昼夜节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图1过程①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B. 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C. 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T,则mRNA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 D. 图3中mRNA沿着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答案】B ‎【解析】分析图1,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图2表示转录过程,图3表示翻译过程。‎ ‎【详解】A、过程①是以PER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转录过程,原料为核糖核苷酸,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A正确;‎ B、PER基因存在于所有组织细胞中,只在下丘脑SCN细胞中表达,B错误;‎ C、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T,则mRNA中相应位置的碱基由G变成了A,因此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C正确;‎ D、在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分子向终止密码子的方向移动,因此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D正确。故选B。‎ ‎27.如图所示为某染色体上的若干基因,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基因内插入一段脱氧核苷酸序列引起c基因结构改变,属于基因重组 B.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a、b间可发生自由组合 C. 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D.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答案】D ‎【解析】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一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另一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详解】A、c基因内插入一段序列引起c基因结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a、b是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它们之间不能发生自由组合,B错误; C、图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其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 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重组的概念及类型,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8. 人们利用X射线、紫外线等处理野生青霉菌,最终培育出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其育种原理是 A. 基因重组 B. 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基因突变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X射线、紫外线等处理野生青霉菌,导致青霉菌基因发生改变,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选C。‎ 考点:诱变育种的原理。‎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29.如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 该变异发生在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 C. 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D. 该变异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答案】C ‎【解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详解】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A错误; B、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B错误; C、染色体属于显微结构,因此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C正确; D、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也会改变生物的性状,D错误。故选C。‎ ‎30.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鼠体色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 C. 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 D. 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中小鼠的体色为黑:灰:白=9:6:1,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小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应的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_B_,灰色鼠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白色鼠的基因型为aabb。据此答题。‎ ‎【详解】A、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小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若F1黑鼠AaBb与白鼠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为1黑:2灰:1白,B错误;‎ C、F2灰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1:2,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C正确;‎ D、F2黑鼠有四种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9:6:‎1”‎为突破口,准确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进而推断出亲本和子一代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1.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核等细胞器参与了③过程 B. 该实验中①过程应用的细胞的全能性原理、培育植株B过程应用的染色体变异原理 C. 若生产单倍体玉米,因为植株矮小、种子小、营养少,所以一般不直接用于生产,而是用于单倍体育种 D. 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和植株C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芽尖细胞组织培养,所得植株A的基因型与亲本相同;②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幼苗2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其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纯合体植株B,若直接培育可得到单倍体植株C。③为细胞分裂过程。‎ ‎【详解】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图中②过程;③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该过程需要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核等结构的参与,其中细胞核不是细胞器,A错误; B、该实验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因此涉及原理有细胞的全能性;该实验中涉及单倍体育种,因此涉及的原理有染色体变异,B正确; C、单倍体植株长的弱小,且高度不育,因此一般没有种子,C错误; D、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是单倍体育种,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是纯合植株,植株C是单倍体植株,基因型不同,D错误。故选B。‎ ‎3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有人类遗传病的人的体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B. 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C. 多基因遗传病的一个特点是在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 D.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答案】C ‎【解析】人类遗传病一般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详解】A、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于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引起的,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A错误; B、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是遗传病,B错误; C、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往往具有发病率高,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C正确; D、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故选C。‎ ‎【点睛】对于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常见人类遗传病类型、特点的识记是解题的关键。‎ ‎3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 若Ⅲ-1与Ⅲ-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C. 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1/12‎ D. 若Ⅲ-1与Ⅲ-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7/24‎ ‎【答案】D ‎【解析】分析系谱图:Ⅱ5和Ⅱ6都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Ⅱ1和Ⅱ2都没有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且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据此答题。‎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A正确; B、Ⅲ1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XBXB(1/2)、aaXBXb(1/2),Ⅲ5的基因型为aaXBY,若Ⅲ1与Ⅲ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B正确; C、Ⅲ1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XBXB(1/2)、aaXBXb(1/2),Ⅲ4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XBY、2/3AaXBY,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两病兼发孩子的概率为(1/3+2/3×1/2)×(1/2×1/4)=1/12,C正确; D、若Ⅲ1与Ⅲ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1/3+2/3×1/2)x(1-1/2×1/4)=7/12,D错误。故选D。‎ ‎3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和生物变异共同决定的 B. 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则不能 C. 喷洒农药可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使害虫朝抗药性逐渐增强的方向进化 D.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答案】D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B错误;‎ C、农药可以对害虫进行选择,保留抗药性个体,淘汰不抗药的个体,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进而使害虫朝抗药性逐渐增强的方向进化,C错误;‎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物种的概念,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种群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B.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不利变异的淘汰和有利变异的保存 C.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的过程中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 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D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基因频率,A错误; B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D正确; 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故选D。‎ ‎36.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 种群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 B. 产生了地理隔离 C. 形成了生殖隔离 D. 改变了基因频率 ‎【答案】C ‎【解析】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 (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 ‎【详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出现,标志着新物种形成,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7.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进化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无关 B. 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C. 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D. 甲基因型频率改变一定会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C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A错误;‎ B、客观上物种甲的存在与进化会促进物种乙的进化,B错误;‎ 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C正确;‎ D、由于甲以乙为食,甲会对乙进行选择,因此甲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关键要把握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一种生物的存在与进化不会阻碍另一种生物的进化。‎ ‎3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②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③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 ④恐龙的灭绝已有了定论,是由于寒武纪的大地震 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⑥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⑤⑥ ‎ C. ①④⑤⑥ D. 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详解】①、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与其他生物或者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①正确; ②、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益的,可以促进被捕食者进化,②错误; ③、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③正确; ④、恐龙的灭绝还没有定论,④错误; 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⑤正确。‎ ‎⑥、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发生共同进化,⑥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9.如图表示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 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 用此方法培育无籽西瓜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 培育无籽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无子西瓜的形成过程。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四倍体,这种四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常萌发成长。然后用四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四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这样在四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结出三倍体的植株,在开花时,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所以这种西瓜无子。‎ ‎【详解】A、过程①也可以进行低温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 B、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所以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 C、无籽西瓜的形成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正确; D、由于无籽西瓜是三倍体,没有种子,因此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D正确。故选A。‎ ‎40.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已知A、B、C、D、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 A.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 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C→E→A→D→B D. 甲突变体因最先不能合成A物质而最终导致不能合成色氨酸 ‎【答案】C ‎【解析】以大肠杆菌色氨酸生成的代谢为素材,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突变的知识和对图表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详解】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正确;‎ C、代谢途径中最靠后的物质将使最多数目的突变体生长,最靠前的物质使最少数目 的突变体生长,据此判断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 →D →A→ E→ C,C错误;‎ D、甲突变体在B、D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其它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所以最先不能合成A物质而最终导致不能合成色氨酸,D正确。故选C。‎ ‎【点睛】营养基中添加代谢途径中最靠后的物质将使最多数目的突变体生长,而越最靠前的物质使越少数目的突变体生长。‎ 二、填空题 ‎41.某生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20%,aa基因型个体占20%,回答问题:‎ ‎(1)若该生物种群自交,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______。这时,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个种群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生物种群随机交配,子一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_____。子二代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若让该生物种群中个体连续自交,子二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_____。‎ ‎(3)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进化的原材料由___________提供,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答案】35% 50% 没有发生进化 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25% 0% 42.5% 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查对基因频率变化与生物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分析随机交配后代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详解】(1)该生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2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Aa基因型个体占60%,A、a的基因频率均是20%+60%×(1/2)=50%。个体自交,纯合子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均为20%+60%×(1/4)=35%,Aa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为60%×(1/2)=30%,此时A的基因频率是35%+30%×(1/2)=50%。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因此该种群在两年中未发生进化。‎ ‎(2)若该生物种群随机交配,子一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均占(50%)2=25%。随机交配不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子二代和子三代中A的基因频率均是50%。若让该生物种群中个体连续自交,子一代中代中AA、aa=35%,Aa=30%,子二代中aa=35%+30%×1/4=42.5%。‎ ‎(3)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点睛】自交和自由交配对种群基因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影响:‎ ‎(1)自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纯合子比例逐渐增多,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但基因频率不变。‎ ‎(2)自由交配: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不变。‎ ‎42.下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途径1、4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 ‎(2)通过途径2获得幼苗的方法是________,通过途径2获得新品种B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 ‎(3)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品种C的基因型是_____,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 ‎【答案】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花粉(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育种 100% 1/4 HHhhRRrr 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根据图中育种途径可以判断,途径1为杂交育种,途径2为单倍体育种,途径3为多倍体育种,途径4为诱变育种。‎ ‎【详解】(1)杂交育种依据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新组合;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通过诱变处理使之产生新基因。‎ ‎(2)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再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子。番茄植株(HhRr)经单倍体育种,可获得4种纯合子,品种B中均为纯合子。‎ ‎(3)途径3中幼苗是通过组织培养获得的,基因型为HhRr,品种A是HhRr植株自交获得的,与其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16=1/4;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品种C的基因型是HHhhRRrr。‎ ‎【点睛】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43.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可能用到的密码子与氨基酸关系:ACG——苏氨酸 UGC——半胱氨酸 AGA——精氨酸 UCU——丝氨酸)‎ ‎(1)图中的4是_____,它是以DNA的______链(填符号)为模板生成的,合成时需要用到________酶,该过程以_________为原料。‎ ‎(2)图中的5是_____,如果图5中的反密码子为ACG,则其运转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 ‎(3)图中的2处进行翻译过程,该过程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 ‎(4)图中核糖体在信使RNA上相对运动方向是由________向_________。‎ ‎(5)少量mRNA分子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某种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mRNA a RNA聚合 4种核糖核苷酸 tRNA 半胱氨酸 有 左 右 一个mRNA分子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精体,同时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其中1是核孔,2是核糖体,3是DNA分子,4是mRNA分子,5是tRNA,6和7为氨基酸。‎ ‎【详解】(1)图中4是mRN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再结合mRNA上的碱基序列可知它是以DNA的a链为模板转录生成的,需要RNA聚合酶,原料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图中5是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图5中的转运RNA的反密码子为ACG,则信使RNA上的密码子是UGC,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其转运的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3)图中的2处进行翻译过程,信使RNA与转运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有氢键的形成,然后转运RNA移开核糖体,则氢键断裂。 (4)根据肽链的位置可知,图中核糖体上的信使RNA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左向右。 (5)由于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所以翻译过程中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4.两栖类中某些蛙的性别决定类型与人类相似。现把某种蛙的蝌蚪置于在‎20℃‎左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其雌雄比例约为1:1。但如果把此蛙的蝌蚪放在‎30℃‎左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不管它们原来具有何种性染色体,则全部发育成雄性。那么,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雌性蝌蚪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呢?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 一对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 实验步骤:‎ ‎(1)取一对双亲产生的足量的受精卵,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如下处理:‎ 实验组甲在‎30℃‎下将其培养成蛙。对照组乙在‎20℃‎下将其培养成蛙。‎ ‎(2)在每个组中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编号(如1-20,要求样本足够大),分别从其体内选取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进行处理,制成装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统计。‎ ‎(4)预期的结果与分析:‎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研究结果支持温度只改变了蛙的表现型这一结论,则‎30℃‎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在其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最多为________条;若其中含XX的雄蛙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雌蛙交配,在‎20℃‎环境下发育的后代性别为_________。‎ ‎(6)基于上述结论,有人担忧温室效应加剧等的环境变化可能造成某些物种的灭绝。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说明造成某些物种灭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性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成,并进一步做染色体组型分析) A:若甲、乙两组实验的装片被观察到得性染色体组成均是XX:XY=1:1,则说明较高温度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 B:若甲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乙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XY=1:1,则说明较高温度使发育着得蝌蚪(XX)性染色体组成变为XY,从而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 2 雌性 环境温度等的变化,可能使一些物种的受精卵只孵化出一种性别,阻止了物种内的基因交流(产生了生殖隔离)。‎ ‎【解析】在两栖类的某些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如果让它们的蝌蚪在‎20℃‎左右发育时,雌雄比率约为1:1.如果让这些蝌蚪在‎30℃‎左右发育时,不管它们原来具有何种性染色体,全部发育成雄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也可能是较高温度改变了雌性个体性别的表现型。到底是其中哪一种原因可以通过设计探究实验来说明,实验设计时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性染色体是否改变,这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详解】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性染色体是否改变,性染色体改变与否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因此可以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取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平均分成两份,处理:实验组甲:在‎3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对照组乙:在‎2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 (2)在每个组中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编号(如1-20,要求样本足够大),分别从其体内选取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进行处理,制成装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性染色体组成并进行统计。 (4)预期的结果与分析:较高的温度可能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也可能是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而使之改变性状。A ‎、若甲乙两组实验的装片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是XX:XY≈1:1,说明较高的温度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没有改变性染色体;B、甲组实验的装片(‎30℃‎条件下培养的成蛙)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XY,乙组实验的装片(‎20℃‎条件下培养的成蛙)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XY≈1:1,说明较高的温度使发育着的蝌蚪(XX)性染色体组成变成XY,从而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 (5)假如研究结果支持温度只改变了蛙的表现型这一结论,则‎30℃‎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在其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时,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最多为2条,若其中含XX的雄蛙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雌蛙交配,后代的性染色体组成都XX,因此在‎20℃‎环境下发育的后代性别有1种。 (6)基于上述结论,有人担忧温室效应加剧等的环境变化可能造成某些物种的灭绝的原因是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环境温度升高而影响生物的性别分化,只产生一种性别的生物,阻止种内的基因交流。‎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伴性遗传和探究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明确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根据题干所给的材料、用具完善实验过程,预期实验结果,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