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成都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2020届10月月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55小题,1-50题每小题1分,51-55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遗传物质改变的一定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关于人类“白化病”、“猫叫综合征”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染色体是否异常 B.患者父母不一定患病 C.都是遗传病,患者的后代都会患病 D.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 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4.某城市兔唇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此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造成的方法不包括(  )‎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B.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 C.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D.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5.双亲正常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孩子不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父亲产生的精子 B.若孩子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 C.若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产生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是2/3‎ D.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 ‎6.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H-h),3个患有红绿色盲(E-e),1个正常。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  )‎ ‎7.如图为先天性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 B.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的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发生了差错 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1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 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 ‎8.某种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遗传病调查小组对某女性患者的家系成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患者,“-”表示正常)。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祖父 祖母 姑姑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父亲 母亲 弟弟 ‎+‎ ‎-‎ ‎-‎ ‎+‎ ‎-‎ ‎-‎ ‎+‎ ‎+‎ ‎-‎ A.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B.祖父和父亲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C.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D.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 ‎9.如图表示利用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 ‎⑥的几种方法,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Ⅳ和Ⅵ均可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培育品种⑥的最简便的途径是Ⅰ→Ⅴ C.通过Ⅲ→Ⅵ过程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通过Ⅱ→Ⅳ过程育种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10.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11.利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作为亲本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该新品种 B.操作最简便的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 D.若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AAAAbbbb个体,和该新品种存在生殖隔离 ‎12.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均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从而产生新的物种 C.秋水仙素可应用于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且作用的细胞分裂时期相同 D.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可获得杂种优势的个体 ‎13.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做进一步处理。下列错误的是(  )‎ A.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14.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 C.它们不能被反复使用 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15.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 B.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抗虫粮食作物,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运载体DNA D.若转入甘蔗中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生产出来的甘蔗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16.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 B.除了秋水仙素,低温也可以用于培育多倍体 C.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1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基因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测定水稻的基因组,可以直接测定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的DNA序列 B.测定人类的基因组,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所有的DNA序列 C.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诊治人类遗传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D.对于某多倍体植物来说,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有几个基因组 ‎18.《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  )‎ 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否定了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的说法 ‎19. 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A.13.2% B.5% C.14% D.9.3%‎ ‎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B.地理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故生物的进化也是定向的 D.某抗生素长期使用药效下降,这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21.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 A.20% B.40% C.60% D.80%‎ ‎22.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23.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A.黄色豌豆自交产生了黄色、绿色豌豆 B.红眼果蝇中出现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子西瓜 ‎25.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合是(  )‎ A.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使害虫抗药性逐代增强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6.目前全球已有1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所谓“生物类型”是指(  )‎ A.品种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27. 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活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物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构最可能的是( )‎ ‎28.地球上已有的生物约200万种,其中只进行无性生殖的原始种类不过1%~2%,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种类占绝对优势。下列关于这一事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有性生殖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 B.有性生殖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 C.有性生殖出现在真核细胞起源之前 D.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丰富了子代的遗传信息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中学全体师生是一个种群 B.牛与羊亲缘关系很近,它们共同拥有一个基因库 C.存在隔离的两个种群就是2个物种 D.高茎豌豆和高茎玉米含有相同基因频率的高茎基因,但不是在同一个基因库 ‎30.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除哪项外都支持这一观点(  )‎ 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内容易引起“空调病” B.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C.有人到青藏高原后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3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内环境之间均可以发生相互渗透与扩散 C.图中④过程需要皮肤、泌尿系统等参与才能完成 D.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 ‎ ‎32.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33.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图1),在图1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在图2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4.血细胞、肌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和淋巴 B.血液、体液、淋巴和血浆 ‎ C.血浆、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和细胞内液 ‎3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无机盐 ‎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汗腺分泌的汗液 ‎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⑧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 ‎36.下列各项有关生物体内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液体叫体液,体液可以存在于细胞内外 B.人体细胞外液主要有三种,它们间的转化关系可用图表示为:‎ C.细胞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 ‎37.大气中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几层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膜(  )‎ A.5       B.6        C.22      D.11‎ ‎38.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 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 ‎ ③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将失去听觉 ‎ ‎ ④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 ‎ ⑤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的轴突→B的树突或细胞体 ‎ ⑥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对应的结构分别是大脑、小脑、脑干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④⑤⑥‎ ‎39.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 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 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 D.肌肉受到刺激后,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 ‎40.如图所示是毒品可卡因的作用机制:可卡因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从而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结构①是突触小泡,其中的多巴胺也属于神经递质 B.图中结构②为受体,多巴胺与其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C.图示表明,多巴胺完成兴奋传递后会被运回上一个神经元 D.吸食的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受到抑制 ‎41.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 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 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了受刺激时的电位 ‎42.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中兴奋是由神经细胞D传到神经细胞C,然后再由C传到B ‎ B.在细胞C处给予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C.皮肤细胞A即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D.神经细胞B、C之间传递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同时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 ‎43.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的为抑制性突触。如图为某种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局部图(带圈数字代表不同的突触小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突触小泡中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B.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C.图中的突触类型有轴突-树突型、轴突-肌肉型 D.突触2和突触3的作用相同,均是抑制肌肉兴奋 ‎44.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4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器指传出神经的树突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感受器可以接受各种刺激,引起反射 C.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部位,在内脏器官中也有分布 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导到细胞体或树突 ‎46.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刺激A,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开始合成神经递质然后释放 B.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的上传导速度比在②处快 C.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E不能产生反应 D.若在④处施加较强电刺激,图中只有⑤能测到兴奋 ‎47.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图1       图2‎ A.分别刺激a、d点时,指针都偏转1次 B.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 C.由于a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刺激a点,理论上指针不偏转 D.分别刺激a、b、c、d4处,其中只有1处指针偏转1次 ‎48.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 B.图乙中至少有1个图甲的结构 C.甲图中⑤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与⑥上某结构特异性结合 D.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 ‎49.如图所示,图1为神经元部分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主要由K+从II运输到I造成的 B.图2中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C.图2中E为突触前膜,F为突触后膜,C物质的释放依靠主动运输 ‎ D.图2中C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随后进入细胞引发电位变化 ‎50.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神经细胞的死亡称为细胞凋亡 B.生存因子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D.图示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的非条件反射 ‎ ‎51.舞蹈症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者。一对健康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两人离异后,女方又与另一个健康的男性再婚,这对再婚的夫妇生一个患此病的孩子的概率为(  )‎ A.49/5000 B.1/202 C.1/102 D.1/625‎ ‎52.某人因身体不适,全身浮肿,去医院做尿液检查,化验师做了如下操作:‎ ‎①取稀释尿液2 mL; ②加0.1 g/mL的NaOH溶液2 mL,摇匀;‎ ‎③加0.01 g/mL的CuSO4溶液3~4滴,摇匀; ④观察结果:有紫色出现。‎ 此病人可能患(  )‎ A.糖尿病 B.肾小球肾炎 C.脂肪肝 D.过敏性皮炎 ‎53.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54.如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迁移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55.氨基丁酸(GABA)(C4H9NO2)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抑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 )‎ 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 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分泌出细胞 ‎ 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GABA与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10分)如图表示培育小麦的几种育种方式,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培育植株A的育种名称是___________,将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株B的培育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 ‎ 植株C需要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__。‎ ‎2.(10分)图中地雀A与地雀B虽在羽色上有差异,但仍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下图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 ‎(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基因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地雀C的进化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乙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 甲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 个体数 ‎20‎ ‎22‎ ‎4‎ ‎20‎ ‎12‎ ‎3‎ ‎9‎ ‎8‎ ‎2‎ ‎100‎ 乙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个体数 ‎196‎ ‎168‎ ‎36‎ ‎400‎ ‎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基因库相比较,甲种群基因库________(填“大”或“小”)。‎ ‎②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甲与种群乙相比,基因A频率更可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上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__。‎ ‎3. (10分)下图中,ABCD为液体,abcd为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组织液中水的来源为__________(填字母),通过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结构转移。‎ ‎(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 ‎(3)CO2不从⑥进入⑦的原因是 。‎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④中存在着________等离子作缓冲物质。‎ ‎4. (10分)下图A、B表示反射弧及神经纤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图1表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表示测得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图A中⑥结构的名称是 ,位于该反射弧的 环节。在突触后膜处完成的信号转换是 。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是 (单/双)向的,其原因是 。‎ ‎(2)在图B神经纤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 (填字母)。‎ 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引起电位逐步变化。‎ ‎(3)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而婴儿却不能,经常会“尿床”,这一事实说明 。‎ ‎(4)图1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填字母)点的电位。图1中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填字母)点的电位。‎ 成都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2020届10月月考 生物答案 选择题 ‎1-5:DBDCB 6-10:BCDAC 11-15:ADDAB 16-20:DDADD ‎21-25:CDDAC 26-30:BBCDB 31-35:CDBCB 36-40:CDDAD ‎41-45:ADACC 46-50:BADAD 51-55:CBABD 非选择题 ‎1.(10分) ‎ ‎(1)杂交育种(1分) 将位于两个亲本中的矮秆基因和抗病基因集中到F1上(2分) ‎ 通过基因重组使F2中出现矮秆抗病植株(2分)  ‎ ‎(2)基因突变(1分) ‎ ‎(3)植株C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不可育) (2分)  ‎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2分)  ‎ ‎2. (10分) ‎ ‎(1)A和B(1分) A(B)和C(1分) ‎ ‎(2)地雀种群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形成不同的表现型;由于地理隔离将种群分裂为二,阻断了基因交流;大陆与小岛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导致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两个种群之间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种C(4分)‎ ‎(3)①小(1分) ②70%(1分) 乙(1分) ③80(1分)‎ ‎3. (10分) ‎ ‎(1) C、A(2分)  b细胞膜、a毛细血管壁(2分) ‎ ‎(2)2/3(1分)  无机盐、蛋白质(1分)‎ ‎(3) CO2跨膜运输的方向只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2分) ‎ ‎(4)HCO3-、HPO42-(2分) ‎ ‎4. (10分,每空1分)‎ ‎(1)突触; 神经中枢;‎ 化学信号→电信号; 单;‎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2)b; 钠离子大量流向膜内;‎ ‎(3)高级神经中枢控制低级神经中枢 ‎ ‎(4)A; 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