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含第3章)
单元质量检测(三)(含第 3 章)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认为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B.体内转化实验的实质是 S 型菌的 DNA 可使小鼠死亡 C.艾弗里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格里菲思实验遵循对照原则,艾弗里实验不遵循 解析:格里菲思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被杀死的 S 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A 项正确; 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使小鼠死亡的是 S 型活菌,而不是 S 型菌的 DNA,B 项错 误;艾弗里实验是提取 S 型菌的各种物质,分别与 R 型菌混合,看实验结果是否 有 S 型菌出现,所以能够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 项错误;格里菲思实验遵 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如注射 R 型活菌与注射 S 型活菌相对照,说明 S 型菌 有毒性等,艾弗里实验是相互对照,D 项错误。 答案:A 2.下列有关噬菌体和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原核生物 B.T2 噬菌体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 C.噬菌体和细菌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D.T2 噬菌体侵入到大肠杆菌体内的是其 DNA 解析: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A 项错误;T2 噬菌体由蛋白质和 DNA 两 种物质组成,只含有 DNA 一种核酸,B 项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无核糖体,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C 项错误;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 DNA,D 项正确。 答案:D 3.下列关于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 分子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每个 DNA 分子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双链 DNA 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 30 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 30 个鸟嘌 呤 D.DNA 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解析:DNA 分子中除每条链的一端外,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含氮 碱基。 答案:D 4.用卡片构建 DNA 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表所示,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卡片类型 脱氧核糖 磷酸 碱基 A T G C 卡片数量 10 10 2 3 3 2 A.最多可构建 4 种脱氧核苷酸,5 个脱氧核苷酸对 B.构成的双链 DNA 片段最多有 10 个氢键 C.DNA 中每个脱氧核糖只与 1 分子磷酸相连 D.最多可构建 44 种不同碱基序列的 DNA 片段 解析:双链 DNA 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T、C—G, 且互相配对的两种碱基数目彼此相等,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 2 个 A—T 碱基对,2 个 C—G 碱基对,即共形成 4 个脱氧核苷酸对,A 错误;这些 卡片最多可形成 2 个 A—T 碱基对,2 个 C—G 碱基对,而 A 和 T 之间有 2 个氢键, C 和 G 之间有 3 个氢键,因此构成的双链 DNA 片段最多有 10 个氢键,B 正确; DNA 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与 2 分子磷酸相连,只有末端的脱氧核糖与 1 分子磷酸 相连,C 错误;这些卡片可形成 2 个 A—T 碱基对,2 个 C—G 碱基对,且碱基对 种类和数目确定,因此可构建的 DNA 种类数少于 44 种,D 错误。 答案:B 5.已知 DNA 分子中,碱基对 A 与 T 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 与 G 之间形成三个氢 键。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片段中有 200 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 90 个。则该 DNA 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 A.200 个和 400 个 B.44 个和 510 个 C.2 个和 400 个 D.2 个和 510 个 解析:每个链状 DNA 分子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的数目为 2 个;由于 DNA 分子 片段中有 200 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 90 个,则胸腺嘧啶有 90 个,胞嘧啶和鸟 嘌呤各有 110 个,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的氢键共有 180 个,胞嘧啶和鸟嘌呤之 间的氢键共有 330 个,故 DNA 分子中氢键的个数为 510 个。 答案:D 6.某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腺嘌呤为 200 个,复制 n 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腺嘌 呤的脱氧核苷酸 3 000 个,则该 DNA 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第几代)( ) A.三次(第四代) B.四次(第五代) C.五次(第六代) D.六次(第七代) 解析:设该 DNA 分子复制了 n 次,则 3 000=200×(2n-1),所以 n=4。 答案:B 7.下列关于基因、DNA 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随着 DNA 的复制,染色体和基因的数目也会发生改变 B.基因即 DNA 的片段,所以一个 DNA 分子上有许多的基因 C.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只分布在染色体上 D.基因中储存着遗传信息,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解析:细胞分裂间期随着 DNA 的复制,DNA 加倍,但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A 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B 错误;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少数 分布在细胞质中,C 错误;基因中储存着遗传信息,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脱氧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 正确。 答案:D 8.噬菌体ΦX174 是单链 DNA 生物,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形成复制型(RF) 的双链 DNA 分子。如果该生物 DNA 的碱基构成是:20%A,30%G,10%T 和 40%C。 那么,RF 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 A.20%A,30%G,10%T 和 40%C B.15%A,35%G,15%T 和 35%C C.10%A,40%G,20%T 和 30%C D.35%A,15%G,35%T 和 15%C 解析:单链 DNA 的碱基构成是:20%A,30%G,10%T 和 40%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则其互补链碱基构成是:20%T,30%C,10%A 和 40%G,所以 RF 中的碱基构 成情况是 15%A,35%G,15%T 和 35%C。 答案:B 9.分析一个 DNA 分子时,发现 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则该 DNA 分子中 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占此链碱基总数的最大值为( ) A.20% B.30% C.40% D.70% 解析:设该 DNA 分子中,每条链上含碱基 100 个,由如下示意图可知,A1+A2 =30%×200=6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所以 T 为 60 个,G+C=200 -(60+60)=80(个)。又因为 G=C=G1+G2=C1+C2,即 G1+G2+C1+C2=80(个), G2 为最大值时,C2 与 G1 应为最小值 0,也就是 G2+C1 最大值为 80 个,而 G2= C1,所以 G2 的最大值为 40 个,占该链的百分比为 40%。 答案:C 10.用 32P 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 DNA 分子的两条链,然后转入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在这些细胞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 被 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核 DNA 分子数分别是( ) 解析:DNA 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含 32P 标记,分裂后期着丝点 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前、中期含 32P 标记的染色体的相对含量为 1,而后期含 32P 标记的染色体的相对含量为 2;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32P 标记的染色体经 过 DNA 复制后形成的子代 DNA 都含有 32P,则前、中、后期含 32P 标记的 DNA 的相对含量都为 2。 答案:A 11.如图表示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处理来探究 DNA 复制方式的过程图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轻带表示 14N14N 的 DNA 分子 B.该实验可证明 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C.细菌繁殖三代后取样,提取 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三条带 D.若将 DNA 双链分开来离心,则 b、c 两组都只有轻带和重带 解析:两条链都含 14N 的 DNA 密度最小,位于轻带,A 正确;该实验可证明 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B 正确;细菌繁殖三代后取样,提取 DNA,离心后试 管中出现了轻带和中带,没有重带,C 错误;若将 DNA 双链分开来离心,则 b、c 两组都是一部分在重带,一部分在轻带,D 正确。 答案:C 12.现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核 DNA 都已用 32P 标记的一个细胞,放在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该细胞连续进行 4 次有丝分裂,则含 32P 的子细胞数量最少和 最多分别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A.2,16 B.2,8 C.4,8 D.4,16 解析:复制前两对同源染色体含 DNA 分子 4 个,脱氧核苷酸为 8 条,所以含有 32P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链为 8 条,最多进入到 8 个子细胞中,最少可进入到 2 个子细 胞中,故选 B。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13.(12 分)回答下列遗传学问题: (1)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证明: 被杀死的 S 型菌中含有某种________。 (2)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对 T2 噬菌体进行标记,然后对细菌进行 侵染,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他们所利用的标记元素是__________, 请你简述对 T2 噬菌体进行标记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3)从细菌细胞内提取到一个 DNA 分子,现有被同位素 3H 标记的 4 种脱氧核苷酸。 要在实验室内合成新的 DNA 分子: ①除以上物质外,还必须有________和________,才能合成第二代的 DNA 分子。 ②在第二代的 DNA 分子中,有________条含 3H 的链。 ③在第五代的全部 DNA 分子中,有________条不含 3H 的链。 解析:(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2)噬 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两组,一组噬菌体用 35S 对其蛋白质外壳进行标记,另一组 用 32P 对噬菌体的核酸进行标记。因为病毒只有在寄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应该 先用含 35S 或 32P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才能将噬菌体进行标记。(3)解此小题需注意 DNA 分子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 ATP 等条件。DNA 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在第二代的每个 DNA 分子中, 含有一条 3H 链,一条母链。在第五代的全部 DNA 分子中不含 3H 的链,只有最初 DNA 分子中的两条链。 答案:(1)转化因子 (2)35S 和 32P 先分别用含 35S、32P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然后再分别用相应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3)①酶 ATP ②2 ③2 14.(13 分)如图是某链状 DNA 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图中序号所代表结构的中文名称: ①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 , ⑦____________ , ⑧____________ , ⑨____________。 (2)图中 DNA 片段中有________对碱基对,该 DNA 分子应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 酸基团。 (3)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________,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________。 (4)如果将无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 15N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则图中所示 的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中可测到 15N。若细胞在该培养液中分裂四次, 该 DNA 分子也复制四次,则得到的子代 DNA 分子中含 14N 的 DNA 分子和含 15N 的 DNA 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_。 (5)若该 DNA 分子共有 a 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 m 个,则该 DNA 分子复制 4 次, 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个。 解析:(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①是胞嘧啶,②是腺嘌呤,③是鸟嘌呤, ④是氢键,⑤是磷酸基团,⑥是胸腺嘧啶,⑦是脱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 苷酸,⑨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2)图中 DNA 分子片段中含有 4 个碱基对, 每个链状 DNA 分子含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3)双链 DNA 分子中,两条单链反 向平行,碱基之间互补配对。(4)一个 DNA 分子复制 4 次,可产生 16 个子代 DNA 分子,由于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故含 14N 的 DNA 分子共有 2 个,所有的 DNA 都含有 15N,所以子代 DNA 分子中含 14N 的 DNA 分子和含 15N 的 DNA 分子的比 例为 1∶8。(5)该 DNA 分子中腺嘌呤有 m 个,则胞嘧啶有(a/2-m)个,故复制 4 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24-1)×(a/2-m)=15·(a/2-m)。 答案:(1)胞嘧啶 氢键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 片段 (2)4 2 (3)反向平行 互补 (4)①②③⑥⑧⑨ 1∶8 (5)15·(a/2-m) 15.(15 分)科学家在研究 DNA 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已知培养用的细 菌大约每 20 min 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实验一:细菌 ――→14N 培养基破碎细菌细胞提取 DNA ――→离心 结果 A 实验二:细菌 ――→15N 培养基破碎细菌细胞提取 DNA ――→离心 结果 B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结果 C、D 看,DNA 复制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理 论上结果 E 中含 14N 的 DNA 分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 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________等条件。 (4)若对结果 C 中的 DNA 分子先用解旋酶处理,然后再离心,结果为 F,请在图中 表示出。 (5)如果实验 C、D、E 的结果都为图 G,据此可判断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 ________(填“是”或“不是”)半保留复制。 解析:(1)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表示 14N 和 15N DNA 的离心结果,其作用是与后面 的实验结果形成对照。(2)从结果 C、D 看,新形成的 DNA 保留了原来 DNA 的两 条链,DNA 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经过 60 min 后,DNA 复制了 3 次,共 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是 15N/14N,其余6个DNA分子为 14N/14N, 所以结果 E 中所有 DNA 分子都含有 14N。(3)复制过程需要模板 DNA、原料(四种 脱氧核苷酸)、酶和能量等条件。(4)结果 C 中的 2 个 DNA 分子均为 15N/14N,解旋 后形成的单链为 2 条重链 15N 和 2 条轻链 14N。(5)结果 G 表明原来被 15N 标记的 DNA 的两条链没有分开,因此可判断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1)对照 (2)半保留复制 1 (3)酶、能量 (4)如图(见右侧) (5)不是查看更多